查看原文
其他

新加坡行动党何以没有庞大的党员和公务员队伍

新加坡眼 2020-09-10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法宝之一,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紧密联系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当口,针对政党发展和党员建设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进行党内整风和高举群众路线的大旗,是中国共产党的必然选择。然而在进行整风和强调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过程中,执政党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反思,思考新时期政党制度建设,政党管理方式和走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党部)


新加坡的执政党人民行动党(PAP)同为列宁式的政党。党员一样需要经过组织的严格挑选和和考核,党员需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和对党忠诚。人民行动党自建国伊始,一直执政到今天,靠的也是群众路线。尽管国情、历史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新加坡的执政党群众路线对中国颇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取得执政地位是通过议会选举而不是暴力革命。因此作为执政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不需要进行从革命政党到执政党的艰难转型。为了继续执政地位,走群众路线,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是他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这是他们的硬约束。


由于采纳的是威斯敏斯特式的议会选举制,政治与行政两分。人民行动党作为诸政党之一,是不可以以党的名义对社会发号施令,党的主要作用是吸纳社会精英,赢得政治支持,维护政党的执政地位。政党对国家的管理是通过控制国会和行政系统的政治层,将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社会和经济政策来实现的。社会和经济政策的执行是由专业的政治中立的公务员系统进行的。事实上由于政策问题的复杂性,很多法令和政策也是由专业公务员队伍起草的。尽管执政党的部长可以推荐高级公务员的人选,但是高级公务员的晋升和提拔在宪政架构下却是由政治中立的公共服务委员会完成的。


尽管新加坡政府在社会中承担着保姆一样的角色,但是新加坡政府的公务员队伍确实非常精干。最新2013年新加坡统计年鉴显示新加坡公务员(Civil Service) 有8万多人,这其中一半是公立学校中小学教师,也就是说从中国的角度看,新加坡的公务员队伍只有4万多人。这4万人的公务员队伍却管理着520万人口。


中国地方政府官员经常抱怨工作的繁重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复杂。他们的手机号印在自己的名片上,24小时随时待命,几乎没有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可言。我经常跟来新学习的中国官员开玩笑的说新加坡的政府公务员“钱多、事少,离家近”。中国古人云 “治大国如烹小鲜”, 高超的管理者不需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以一当十,以小搏大和举重就轻才是管理水平的体现。新加坡的社会管理从社区硬件的维护,到社区文娱活动和社会福利,靠的不是公务员队伍的硬碰硬,靠的是政府主导的充分社区自治。具体的社区自治主要是通过执政党通过社区组织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发动群众参与和依赖群众完成的。




新加坡的社会管理是以选区为大单位,在国会议员的领导下进行的。由于人民行动党的长期执政,绝大部分选区的议员都是人民行动党党员。他们是选区内主要社区管理组织(社区发展理事会、市镇理事会、公民咨询委员会和民众联络所)的领导者。这些社区管理组织除了国会议员、人民行动党的党员担当理事之外,吸收了大量的非执政党的义务志愿社区积极分子(基层领袖)参与。社区的硬件和环境的更新、维护,社区文体和福利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是由这些社区自治组织组织和管理的。作为执政党的人民行动党在企业、政府机关和学校都不设立平行的政党组织。人民行动党的党支部是设在社区的。人民行动党的社区支部书记管理和协调辖区党员,配合议员开展社会管理活动。


人民行动党的党员人数相当少, 因为人民行动党信奉任人唯贤,对党员的挑选和选拔非常严格。人民行动党基本上靠社会培养和选拔党员。社会各界精英和有影响的人士,经过举荐和严格长期考察,由于对执政党执政理念的认可,加入执政党。他们的主要目的贡献社会。他们平时为社区服务,帮助执政党紧密联系群众,大选时辅佐本党候选人赢得选举。执政党的国会议员每日相当忙碌,除了负责市镇理事会对社区组屋和硬件设施进行维护更新的管理工作以外,每周固定一晚进行群众接待,信访民调,排优解困,同时还要积极组织和参与社区基层组织和居委会举办的各种社会文体活动。国会开会时还要积极准备对重大国策和社会经济政策进行辩论为选民争取利益。国会议员和数量非常有限的执政党党员进行社会管理依赖的是大量的社区志愿者,他们没有工资和报酬,义务志愿参与社区各项事务管理中来。




笔者的研究生同学现为新加坡一所大学的教授,工余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现为人民协会任命的社区领袖。周末和节假日非常热心参与社区文体活动和扶老济贫的福利活动,没有一分钱报酬,也不是人民行动党党员。应该说新加坡的执政党群众路线就是国会议员和执政党党员靠自己的品行和人格魅力团结一大帮热心社区事务的志愿者共同营造优美的社区环境和仁爱友善社区环境。通过这样的群众路线,执政党以一当百,举重若轻,根本不需要庞大的党员和公务员队伍,以政治动员取代社会动员, 对社会进行控制和管理。



图书链接(或点击页底”阅读原文“)

http://www.amazon.cn/道法无常-于文轩/dp/B019FGRS18/ref=sr_1_1?ie=UTF8&qid=1451110884&sr=8-1&keywords=道法无常



作者简介


于文轩博士先后于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Newark)获得其经济学硕士和公共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系助理教授,国际学术期刊《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副主编,前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学会中国分部主席。除了在国际学术期刊担任编委、审稿人和发表文章外,他还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和新华网等媒体发表有关中国政治发展和行政改革的政治评论文章。


推荐语


阐述新加坡经验、新加坡模式都源自对新加坡的认识。作者以对新加坡的生命体验,揭示出新加坡管理的真諦,给你一把认识新加坡的新钥匙。


纪硕鸣 香港资深传媒人


新加坡的成功在于小国管理中的大道智慧,既有传统的哲学意涵,又有现代的治理意识。于文轩博士通过故事的阐释与学理的概括,清晰勾勒出新加坡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务,读者能够藉此更深入地了解新加坡的治理之道,继而理解其中的脉络与逻辑。


周兆呈博士,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客座副教授、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主编、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会长



百多年来,中国试图师法欧美治理国家者,面临的挑战是文化各异制度难移植。文轩此书恰是回归华人文化传统,以新加坡为镜鉴,观照中国改革的有益尝试。


李华芳 翻书党主席,著名书评人

图书简介


2015年是新加坡建国50周年。在这一年里开国之父李光耀先生逝世;大选中人民行动党再一次取得压倒性胜利,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国共两党在新加坡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在2015年岁末,2016年岁初,回眸历史,饶有兴味。


新加坡,这个位于北纬1度的热带小国,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 它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的马六甲海峡,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是华人,作为前英国殖民地,它既受传统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又受西方文化的浸淫。尽管新加坡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中国北京海淀区的1.5倍,人口大约是北京市丰台区的常住人口,且底子薄、起点低,但是新加坡在过去50年里创造了惊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奇迹。新加坡拒绝西方教科书式的民主模式,发展出了一整套独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在短短不到50年的时间里新加坡由第三世界国家一跃成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政府触角伸及社会和经济的方方面面,为百姓提供了世界级优质住房,教育和医疗服务,但是它只有4万多公务员(Civil Service), 政府行政费只占政府开支的3.5%,连续10多年都被评为世界最清廉的国家。它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国家但是却在向全世界输出自己的“新加坡经验”。




由于同文、同种、同文化等各种原因,新加坡已经成为中国游客热门旅游目的地和中国官员考察学习的热点地区之一。 然而坊间关于新加坡社会和公共管理的相关叙述并不全面和深入, 鲜有长期在新加坡进行公共管理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对新加坡政府管理活动和社会的较深入细致的介绍和分析。本书的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政策于文轩博士处于以其国际化的多元教育和工作生活经历,以理性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为您解析新加坡模式,从细节着手,展现新加坡政府,教育,社会管理等诸方面对中国的启示。


本书题名,道法无常,意在突出新加坡政府公共管理的特色。新加坡政府和政治精英不迷信教条和所谓的普世原则,借鉴一切人类政治社会发展的精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治理理念和模式。在中国国内持续的“新加坡“ 热的背景之下,本书对加深国内读者对新加坡政府管理和社会发展的了解颇有助益。本书适合社会各界对时事政治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特别适合对新加坡政治和社会发展有兴趣,曾经到新加坡访问考察或计划去新加坡访问的公共管理理论工作者和各级政府领导和公务员阅读和参考。


目录



公共管理之道:新加坡经验

1. 苹果手机、新加坡和治国之道

2. 执政党群众路线的新加坡经验

3. 新加坡反腐败政策的奇迹及对中国的启示

4. 垃圾的公共管理学

5. 地铁、公交巴士和德士:一个公共管理的视角

6. 不明觉贵的新加坡

7. 市场比政府更有响应性和以顾客为导向吗?


双语教育与软实力:新加坡实践与启示

8. 在新加坡进行中英文双语教育

9. 新加坡华语与中国文化软实力

10. 新加坡的竞争力和中国高考英语科目改革

11. 新加坡中文教育和中国高考英语考试改革


中西之间看中国:狮城回眸

12. 春晚和政治正确

13. 反日示威游行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4. 吸引优秀海外博士研究生,繁荣中国社会科学

15.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厦门启示

16.《舌尖上的中国》、大国崛起与公共外交

17. 中国高考和超级高考工厂


观点碰撞:

18. 什么样的强政府?什么样的强社会?

19. 开放、自由与创造力: “We f***ing did it“引起的思考

20.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21. 面子倒逼里子:历史现实主义和制度理论视角下的后APEC




长住新加坡的,关注绿色号的微信新加坡公众平台就够了


给那些问你新加坡旅游攻略,能不能来申请学校或求职的朋友,就扔给他们红色号自学成才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