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内从平民变部长?解密新加坡式火箭擢升
2015年新加坡大选,内阁换届——9月1日提名,9月11日投票,9月28日宣布新内阁名单,10月1日宣誓上任。一个月,从平民华丽转身为部长!真是新加坡式的火箭擢升!
这届内阁成员最大的话题就是,新人上任直接做代部长!——先前倍受瞩目的新人黄志明(47岁)和王乙康(45岁)受委为代部长,徐芳达(41岁)受委为政务部长。前三军总长黄志明中将出任教育部代部长(学校),负责学前教育、特别教育、小一至初级学院等教育学府,以及三年制高中。
过去曾在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与全国职工总会担任要职的王乙康出任教育部代部长(高等教育及技能),重点规划教育部在未来技能(Skills Future)计划下的工作,并负责所有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大学和私立教育学府。
曾在2008年受委为时任内阁资政李光耀的首席私人秘书徐芳达,2011年5月时曾任职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去年12月他受委为贸工部第二常任秘书。17年的公务员生涯中,他曾在内政部、财政部、交通部和教育部任职。原来在新加坡,公务员职位也能轮转,有点大企业管理培训生(Management Trainee)的感觉啊。
看完以上的新人履历,许多对新加坡政坛不熟悉的朋友觉得很惊讶,为什么没有政治经验的军人和政治新人可以直接当代部长?他们不需要证明自己吗?他们初入政坛,不必得到人民的信任和委托就能委以重任吗?
今天咱们就分两头来说说新加坡的“官场晋升法则”。
首先要介绍一下背景知识,说说人民的信任和委托。新加坡执行的是西敏寺(Westminster System)议会制度。在这个制度下,人民通过大选,选出国会议员,得国会议席最多的政党成为执政党。执政党党魁成为总理,并在当选的议员中委任部长、政务部长、政务次长。
只要是在大选中当选成为国会议员,就视为得到人民的信任和委托,无论得票率高低。因此,从法理上说,哪怕是政治新人,也视为获得人民的信任和委托,也就是传说中的“mandate”。总理可以委任他们以官职,不必另外再寻求信任和委托。当然,如果总理所托非人,那么,他和他的政党在下一次大选就可能要为此付出政治代价。
介绍完背景,再来说说新人是否有资格担任高职。
在英国文官制度下,有一类官员叫“行政官员”(Administrative
Officers),他们从属行政服务(Administrative Service)。这个听起来好象是倒茶复印帮老板订机票酒店的,其实不然。Admin Service在英国制度下是政府官员中的顶尖人物,远远有别于其他公务员。这个制度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印度等是共通的。
新加坡的Admin Service一共只有300多人,从入门的(大学刚毕业)的处长(没错!入门就是处长了)、副司长、司长、副常任秘书、总理或资政首席私人秘书、局长(总裁)、常任秘书,一直到公务员首长。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所有部门(如外交部、国防部等)和法定机构(如EDB经济发展局、CPF公积金局、IRAS税务局、STB旅游局、IE Singapore国际企业发展局等)的一把手(部的一把手是常任秘书,局的一把手是局长、总裁或主席)都是行政官员。
以IE Singapore企发局为例,局长是行政官员,副局长以下一般不是行政官员,而是IE系统的官员。同样的,以旅游局为例,局长是行政官员,但是,他底下的绝大多数官员都只是旅游局系统的官员,而不是行政官员。
行政官员从一开始就是重点培养的,政府会给他们特别的机会,委以重任,看看是否值得继续培养。行政官员大多数是在考过A Level之后就得政府奖学金出国留学的,而且很多是总统奖学金、武装部队奖学金、警察奖学金这三个最有价值有地位的奖学金的得主。
政府给行政官员很好的培养和机会,对他们的要求和待遇也很高。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来。第一,行政官员到32岁时应该能够升到正司长这一职务(是职务,不仅是空衔);如果表现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必须从行政官员系统中清除出去。知道了这点,你就不会意外为何李显龙、杨荣文、张志贤等当年30出头就已经是国防部的司长、总长这个级别。
第二,即便是同一职务同一级别,比如,A、B二人都在贸易工业部,A是从贸易官员经济系统内升上来的东亚司司长,B是行政官员,是美洲司司长。但是,B的工资很可能比A高,而且高出一大截。这是因为B尽管目前与A同级,但潜能比A高,而且高得多,所以得以高薪留住B。通常,普通公务员升到司长几乎是到顶了,最多再升个高级司长什么的。但是,对行政官员来说,司长只是个过渡,他们的终极一般是常任秘书甚至更高,如公务员首长。
行政官员的培养和考验也可以从另外两个方面看出来。一、他们到了局长(或部队的总长)级别时,就会受委任到法定机构理事会/董事会担任理事/董事,一来让他们多接触本职工作以外的世界,二来也让其他领导有机会考核他们。二、新加坡的政府部门可以份三大类,一类是安全类,如国防、警察、内部安全等, 一类是经济类,一类是社会类。行政官员通常三四年一轮,一定得一个个轮过去,让他们熟悉新加坡各个领域。
下面是几个例子:
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出道时是贸易工业部研究与计划助理司长(1997-1999),然后是财政部财政政策助理司长(1999-2001)、负责预算副司长、经济计划主管,然后调到卫生部担任卫生财政司长,再之后,担任李显龙私人首席秘书(2005-2008)、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局长(2008-2011)。2011年从政,受委为政务部长。2012年8月升为高级政务部长。12月升代部长。2014年5月升为部长。
交通部长许文远,1977年被派到卫生部。1985-1987年,担任国大医院首任总裁。1992-1995年,担任时任总理吴作栋私人首席秘书,1995-2001年,担任贸易工业部常任秘书(一把手)。2001年从政,2004年受委为卫生部长,之后担任国家发展部长。本届大选之后担任交通部长。大家都说许文远真是“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还有一个特点是,大家注意到,很多部长都担任过总理或资政的私人首席秘书(Principal Private Secretary),除了上述的黄循才和许文远之外,还有财政部长王瑞杰(1997-2000担任李光耀私人首席秘书)、卫生部兼通讯及新闻部政务部长徐芳达(2008-2011担任李光耀私人首席秘书)、教育部代部长王乙康(2002-2005担任李显龙私人首席秘书)。
总理和资政的首席秘书并不是给领导订酒店订机票订会议室,而是协助领导处理国家政务与外交。首席私人秘书一般都是行政官员中的司长升上来的,在担任了三四年的私人首席秘书之后,通常会调到部里当常任秘书或到局里当局长或主席。事实上,私人首席秘书更多的是个考察和培养的岗位。当然,也有个别人在这个岗位上被老大们认为不具备常任秘书能力而被清除出队伍的。
至于军官、警官,从政的也很多。目前的总理、部长就有李显龙、张志贤、陈振声、陈川仁、黄志明、王瑞杰是军警出身。我们一直在谈行政官员,新加坡还有个制度叫“双轨制”(Dual Career)。双轨制就是让最优秀的军官和警官也在行政服务下接受培养和锻炼。他们尽管是军官、警官,也同时担任法定机构和国有企业的理事/董事,而且也参加许多非武职部门的跨部门工作。因此,他们对军警以外的政府工作绝不陌生。
当然,行政工作不是政治工作,你之前的行政职务再高,经验再丰富,也不能保证现在一定能担任好政治职务,毕竟行政与政治是两回事。但是,行政与政治到底是相通的,既然有优异行政成绩为基础,只要经过政治上的考察(指的是能否与人民沟通,是否能接地气等等),就可以有理由相信他可以胜任政治职务。
无论如何,如果无法胜任,不是还有四五年后的下一场大考吗?
(感谢网友欧训国的原创投稿)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新加坡第十三届内阁名单公布!新领导班子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