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峇峇娘惹,出了这么多人才
|关注“新加坡眼”,输入“旅游”“雅思”获得更多信息|
说起南洋,人们总不禁想起那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带着些许神秘的民族。
峇峇娘惹。
▲ 娘惹服饰、娘惹器皿(绿森林艺术坊提供)
什么是峇峇娘惹?
峇峇娘惹(或称土生华人、侨生华人)是15世纪到20世纪存在于马来亚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一个特殊族群。
宋元之后,历史典籍中开始有中国人到新加坡居住并与中国通商的记录。
14世纪,中国造船技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所造船舶可以航行到日本、东南亚。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海禁最严的朝代。永乐年间,除了朝廷主持的郑和下西洋之外,不许民间私自出海。其他大部分时间实施海禁。
到了清朝,虽也有海禁,如顺治、康熙年间,但比较起明朝是宽松许多,尤其在签署北京条约开放华工出境之后,更是自由。
在15世纪明永乐年间到19世纪清咸丰年间下南洋的,算是南洋最早期的中国移民。
峇峇娘惹跟郑和什么关系?
许多在东南亚尤其是马六甲地区的土生华人,都自认是郑和下西洋时默许士卒与马来半岛土著妇女通婚之后所繁衍的后代。
由于他们迁徙较早,在生活和文化上发生了极高程度的本土化,称为“土生华人”或“侨生华人”。相对他们来说,北京条约之后南下的华人移民则是百分百的华人,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土生华人分布相当广,在英属海峡殖民地(槟城、马六甲、新加坡)、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之爪哇、泰国普吉岛都有存在。
▲ 槟城、马六甲、新加坡(那三个标红的)于1826年成为英国“海峡殖民地”。
当时马来半岛人口有两个特点,一是华人移民人口尚属于极少数,一是当地人口男女比例悬殊。
于是,一些女性爪哇人(Javanese)、巴塔克人(Batak)、巴厘岛人(Balinese)、尼亚斯岛人(Nias)、武吉士人(Bugis)以女工身份进入马来半岛。富裕的华商有时把家里的异族女佣收作妾侍,或是娶了马来女性为妻,并有了混血子嗣。
这些夫妻之间很自然地用当地通行的马来语沟通。丈夫虽能说马来语,但不是母语,掌握能力有限,在交谈中丈夫难免夹杂汉语方言词汇和语法习惯,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峇峇马来语(Bahasa Melayu Baba),自成一派,并且成为土生华人的母语,也成为土生华人最基本的文化特征。
▲ 现存马六甲的峇峇富商故居。
不同地区的土生华人所掌握的峇峇马来语当然也有方言差异,例如,槟城土生华人的峇峇马来语受闽南语影响较多;马六甲土生华人由于移民历史更久远,而且华人于人口比例比槟城低一些,所以马六甲的峇峇马来语受正统马来语影响较多;吉兰丹州土生华人则受到泰语的一些影响。
在信仰上,土生华人多沿袭华人信仰如道教、儒教、佛教和华人民间信仰。2004年联合早报记者莫美颜报道,她引述新加坡土生华人协会副会长黄万庆说,土生华人对华人传统文化最执着,也保留得比较完整。
上世纪初,有人把一系列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西游记》)翻译成峇峇马来文(详情见后),土生华人通过这些翻译作品加深了对齐天大圣的认识,对他也更加景仰,因而形成一股祭祀热潮。他们称孙悟空为“大圣爷”“大圣佛祖”,相信齐天大圣法力无边,可以协助信众减轻病痛,并为他们指引正确的方向。
他们跟马六甲及槟城的土生华人一样,建立了祭祀“大圣佛祖”的庙宇,如上世纪初叶由一批土生华人创立,1961年正式登记的保安宫。保安宫的主神是“伍位齐天大圣”,即手持五种不同兵器的五个齐天大圣,很有特色。
在饮食上,土生华人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的独特风格。比如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他们的过年菜:带你走进传说中的新加坡娘惹家庭新春家宴
▲ 娘惹画作品(绿森林艺术坊提供)
在峇峇马来语中,“峇峇”是从兴都斯坦语和波斯语借来的词汇,用于尊称祖父母,后来用以统称土生华人男性。由于当时新马社会主流语言是闽南语,“娘惹”(Nyonya)一词初创时是按闽南音翻译,念作“尼哟亚”,相信是借了意大利语“祖母”(Nonna)或葡萄牙语“夫人”(Donha),后来用以统称土生华人女性。
原来他是峇峇?!
在19世纪,土生华人在新马社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近代新加坡,一些著名侨领就是土生华人,如陈笃生、章芳林、陈若锦、佘连城、林文庆、宋旺相等。到了现代新加坡,林有福(新加坡自治邦第二任首席部长)、李光耀、杜进才、吴庆瑞、林金山(四人皆为新加坡共和国建国元老)、黄金辉(新加坡第四任总统)、陈庆炎(新加坡第七任总统)等也是土生华人。在这些人当中,除了李光耀一人终身认真学习并掌握华语之外,其他诸人华语水平极其有限。
▲ 左起:陈笃生、林文庆、李光耀、陈庆炎
土生华人是父系社会,讲究传承源自父亲的中华文化传统,而不是母亲的马来或其他文化传统。因此,土生华人尽管客观上失去对中文的掌握,但是,主观上大多仍仰慕并认同中华文化。
19世纪末,新加坡侨领林文庆等主张“海峡华人改革运动”,推崇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孝义等传统价值观,即是一例。
19世纪中叶之后,大量华工南下,带来了通俗易懂的中国民间文艺,尤其是戏曲、民间故事和传说,对土生华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形成市场需求。于是,便出现了罗马化峇峇马来文(Romanised Malay)翻译的中国小说和民间故事作品,成为新马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
峇峇翻译中国故事
根据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等藏书机构的馆藏图书资料,在新加坡出版的的峇峇马来文中国小说、民间故事有76种。
▲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馆藏峇峇翻译文学书册。
峇峇马来文翻译作品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89年到1929年为初兴阶段,40年内出了32部作品,除了1925年到1929年这个五年期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经济萧条带来的影响,出现了短暂空白,没有作品面世。
第二阶段是1930年到1939年,十年内出了40部作品,是鼎盛时期。
第三阶段是1940年之后,只出了三部作品,出版年份分别为1950年、1963年、1985年。此阶段为没落期。
从题材上看,这76部作品可以分历史、言情、侠义、志怪、公案、宗教、笑话等类。
参与峇峇马来文翻译文学的人可以分几种角色——译者(Translator)、助手(Helper)、中文文本口述者(Chinese Reader)、罗马化马来文译者(Romanized MalayTranslator)、编者(Editor)、插图画师(Illustrator)等。
▲ 曾锦文这部名叫Kou Chey Tian《猴齐天》,其实就是西游记故事。
峇峇马来文翻译文学题材主要有:历史演义类,如《三国》《岳飞》《孙庞演义》《薛仁贵征西》《薛仁贵征东》《狄青五虎平南》《后列国志》《三下南唐》《正德君游江南》《杨文广征南闽》《姜太公》《王昭君和番》《洪秀全》《臭头洪武君》《赵匡胤》等。
有言情类,如《杏元小姐》《凤娇李旦》《五美缘》《秦雪梅》《卖油郎》《红面小姐》《八美图》《菊花小姐》等。
有侠义类,如《宋江》《五鼠闹东京》《天豹图》《飞剑二十四侠》《一枝梅·七剑十三侠》《一枝梅·七子十三生》《一枝梅平山贼》《大闹三门街》等等。
有志怪类,如《雷峰塔》《杂说传》《西游/猴齐天》《封神》《李哪吒》《封神万仙阵》《济公活佛》等等。
当然也少不了公案类,如《秦世美》《三合宝剑》《七尸八命事》《三合明珠宝剑》等等。
峇峇翻译文学始祖
曾锦文(1851-1920年),祖籍福建侯官县(今闽侯),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今马来西亚槟城 Penang)。他童年在槟榔屿大英义学(Penang Free School)受教育,家里聘请私塾老师回家教授中文。因此,他能掌握马来文、英文、中文。
同治五年(1867年),左宗棠和沈葆桢创办福建船政局和船政学堂,大力延聘人才。曾锦文在大英义学毕业之后,1866年6月北上福州。翌年进入新开设之福州船政后学堂学习航海和驾驶。
但是,曾锦文体弱,不堪从军,并未从船政学堂毕业,而是转为副教习(助教),大约为期六年,教授测星航海、语文、数学、舆地等科目。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海军和海事技术学校,最早是由洋教习来授课。开课当时,正监督日意格和副监督德克碑都身在欧洲,只好“暂以监督秘书博赖和新加坡人曾锦文代课”。
曾锦文之所以能转任副教习,大概是因为他掌握中英文,能够协助洋教习上课。船政学堂的早期学生、后来北洋水师的许多军官如邓世昌和萨镇冰等都曾经上过曾锦文的课。
曾锦文19岁时,相士替他算命,说他只能活到25岁。他考量一番,决定南归槟榔屿。(结果他活到了近70岁!)
1872年1月,他回到槟榔屿,在墨经梳律师楼(Aitken & Rodyk )担任账房。由于工作表现卓越,两个月后,调往新加坡总行担任书记,兼管账务。
十八年后,1890年4月4日,清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统带镇远、定远、致远、济远、经远和来远等铁甲舰组成的北洋远洋舰队首次正式访问新加坡。在新加坡期间,“舰长以下各军官,皆为曾氏门生,由舰长率领……身佩长剑,全副武装,簇拥至墨经梳律师楼,拜见老师曾锦文,行三跪九叩首礼”。
1894年3月,甲午战争的前夕,北洋舰队第二次正式访问新加坡,丁汝昌率定远、靖远、来远和经远军舰宣慰华侨,包括琅威理、林泰曾、刘步蟾、邓世昌、方伯谦、林永升、萨镇冰等将领。
3月12日,曾锦文在平安阁招待各舰管驾,为弟子们设宴洗尘。曾锦文年龄与林泰曾(生于1851年)、刘步蟾(生于1852年)等同或接近,在船政学堂任教时间不长,仅为副教习身份,应当谈不上对诸人有多深厚的师恩。
尽管如此,近二十年后,曾锦文仅是南洋一白身布衣,林泰曾诸人已升至正、从二品的总兵、副将高位,仍对他礼敬有加,从此可推测曾锦文任教之时在学生与洋教习之间所扮演的沟通和辅助角色是如何的举足轻重。
曾锦文常在工作之余以BatuGantong (中文翻译为“峇抵彦东”,系按闽南音翻译)为笔名,开始进行中国小说和民间故事的峇峇马来文翻译。
1889年,新加坡商人陈明徳翻译了《凤娇李旦》的前三卷,之后迁往日本。陈谦福劝请曾锦文接手翻译卷四到卷八。曾锦文接下任务,在谢子佑和陈谦福得协助下,于1892年完成后五卷,自己出版,交由叻报出版社印刷;之后又重新翻译了前三卷;这是曾锦文的第一部作品。
▲ 曾锦文《三国》内页。
后来刊行的作品有《五美缘》六卷、《三国》三十卷、《宋江》十九卷、《猴齐天》九卷,总数达72卷。其中,《三国》长达30卷4622页,是曾锦文的成名作。
曾锦文翻译作品极为认真,通常自己三校之后才付梓。其作品有几点特色。首先,采用的是节译或意译的方式,但是,在形式上却延续了说话文学体制中“篇首”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模式;篇首是曾锦文自己的创作,并非原著之翻译。
其次,曾锦文经常在译作的各卷正文之前加上马来文/英文或汉英词汇对照表,如《三国》第十五卷有汉英词汇表,《宋江》第六、十三、十四卷皆有马来文/英文词汇对照表。
再次,他的译作喜欢用插图,每卷150页左右的译作往往有二三十页是插图,包括人物图像、情节插图,甚至有曾锦文和插图画师林璧光本身的画像。
▲ 曾锦文小说中的林璧光自画像。林璧光是插图画师。
最后,其作品也经常附有读者来函。这些读者来函马来文、英文、中文都有,来自新加坡、马来亚、印度尼西亚、中国等地,其中包括番禹籍贯新晋进士卢维庆 1893年10月的来函。
曾锦文还会加上自己对原著人物和情节的评注,向读者解释、介绍一些与作品有关的文化内涵和细节,也把古代年号在译作中改为时人熟悉的公元纪年。他的译作中也经常会出现英文谚语和俗语,可见英文对他影响之深。
下篇预告:“布衣南渡”系列(5):猪八戒在新加坡是神仙?!
活动预告
“中国民间文艺与新加坡华族文化塑造”
——文化讲座暨新书发布会
9月1日(周六)2:30pm
中国文化中心(217 Queen Street, S 188548)
主宾: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
新加坡华人祖辈以劳工和渔民为主,他们所能引起共鸣的民间文艺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戏曲、南音、山歌、民间故事不但在新加坡传播,也产生了在地糅合,形成“新加坡流派”,并通过新加坡向东南亚和西方传播,甚至向原乡反刍。
独立50多年来,新加坡的国家认同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国族的文化身份仍须重新构筑,在保存从祖籍地继承而来的原生文化的同时,发扬及推动本地衍生文化,民间文艺恰好可以发生作用。
《布衣南渡——中国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变迁》一书,38万字,作者许振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
本次讲座以此书内容为讨论主线,由许振义主讲,同时请来蔡碧霞(传统艺术中心创办人)、王碧玉(湘灵音乐社副社长)、张振兴(南洋客属总会文娱副主任、丰顺会馆副会长)分别从戏曲、南音、客家山歌三个角度,探讨中国民间文艺在新加坡的创新和传播,从中窥探海外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讲座报名:在浏览器打开链接 https://www.wenjuan.com/s/2I3eemg/ 报名,或加微信xjpyaa咨询
《布衣南渡》总导言: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华人下南洋,形成移民潮。在历史上,永嘉之祸导致晋室南迁,名门世族大户以及官宦士绅随即南下,称为“衣冠南渡”。十九世纪末中国人下南洋,主体是劳工、农民、渔民,则可称为“布衣南渡”。
在新加坡华人祖辈中,风行的是以中国民间文艺为载体的俗文化。对他们来说,更能引起共鸣的是民间文艺,例如地方戏曲、民间歌谣(如:南音、山歌)、民间故事等。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在新加坡一直发挥着各种社会作用,直至今日。“新加坡眼”推出“布衣南渡”系列,以飨读者。
点击
https://www.fomomkt.com/store/v2/merchant/xinjiapoyan/1485346938 (或阅读原文)可以购买。
相关阅读:
— END —
欢迎关注新加坡眼®
独立视角|平实报道|深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