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卫生部(MOH)的短信时,我脑袋放空了一分钟,立刻回家,并通知公司和房东。短信上写了我于几月几日几时通过TraceTogether/BluePass密切接触了新冠确诊病例。我按照短信提示,马上回到家并下载了一个叫Homer的App,根据这个App我需要每天3次报告我的体温,并不能关闭这个软件。然后就是等电话,会有工作人员打电话给你,先是确认你的个人信息,然后说会有其他工作人员联系我,接我去酒店隔离。如果不去酒店隔离,就必须是一个人一套房子隔离,不能有任何室友。所以还是去酒店隔离比较方便。拖着行李箱,坐上小巴那一刻,还有点不真实。和我同车的大概有7-8个人,一上车会有工作人员检查你的短信和IC,然后给你一个小袋子,里面有体温计🌡和两个口罩,还有一张纸,用于记录体温。ps.大家在车上也不说话,感觉空气快凝固了。到了酒店,签名检查行李,主要是检查不能带烟,✂️,🔪之类的东西,之后就会有工作人员带你去房间了。到了酒店🏨,我才真正感受到,我要开始隔离了。今早刚醒就收到MOH的短信说,今天下午两点带我去检测。说一说,我是怎么成为密切接触者的,我当时那个时间非常确定我在地铁上准备回家。经过询问工作人员,确认我就是在公共交通上接触到新冠患者的。虽然地铁上大家都戴着口罩😷,回到家又及时丢口罩洗手,但是还是防不胜防。最近大家还是小心一些,在公共交通上也记得能保持距离就保持距离。等检测结果出来,我再给大家分享下隔离时的感受。住进酒店以后,第二天一早6点多就收到了MOH的短信,说下午要去检测,大概1点多就有司机小哥联系我,跟我说他出发来接我了。因为很多人都需要检测,一个人又只能坐一张车,所以司机小哥很贴心的提前用短信提醒我,很多车在排队,我需要等一下,等工作人员来房间带我。大概等了半个多小时,就有工作人员来房间门口带我下去。因为我在F1检测,就和司机小哥聊起了F1赛车。司机小哥看起来和我差不太大,就闲聊起来,他说他很喜欢车,上次还一个人去看F1,我说我也喜欢,19年的时候还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比赛,在现场感受速度与激情。和司机小哥就这么闲聊着,估计是他怕我害怕,安慰我说F1做检测的工作人员都很有经验,一点都不难受,让我不用太担心。他之前拉去检测的人都没事,相信我也会没事的。下了车,就扫码,然后登记信息就去做检测了,全程不超过3分钟,工作人员很贴心,确认你信息后就问你有没有面部动过手术,或者半小时内有没有吃东西喝东西抽烟之类的。我说就出门前喝了两口水,工作人员说那不影响。果真,这里的工作人员很专业,完全没有什么不适。ps:之前去其他诊所,直接给我弄得一直在流眼泪打喷嚏。做完检测就回酒店了,司机小哥会等我检测完,就送我回去。回去的时候跟司机小哥聊天就随口问了下他们可以帮忙买东西吗,司机小哥问我要买什么,我说因为没有吃很多水果,朋友都推荐我买维C泡腾片来喝,小哥就给我推荐说图片中这款挺好的,让我等下可以叫外卖送到酒店前台。结果,等我回到房间没多久,门口就多了一个维C泡腾片,我立马就想到司机小哥,赶紧给他打电话,表示感谢并表示等我隔离结束有机会请他吃饭。今天一早,我就赶紧用healthhub的软件查看了检测结果,结果是:Negative。赶紧跟公司房东还有朋友报了平安。之前怕父母担心,没敢告诉他们,等检测结果出来,才告诉他们这件事,工作以后就习惯报喜不报忧。下次跟大家分享隔离期间的食物和心路历程,在此感谢小红书里鼓励我的朋友们。
另外,《新加坡眼》也收到一名光华学校家长爆料隔离实况:
这名家长的孩子就读于光华学校,而且和确诊患者是同班同学,在光华学校爆出确诊病例的隔天早上,她就收到卫生部的通知,要求全班同学都要隔离,并接受冠病检测。
接着,当局在12个小时之内,安排专门的车来接密切接触者到酒店隔离,以及接受冠病检测。对此,她非常认可新加坡政府的高效率。“一个班级有30多个学生,再加上安排酒店的话,其实这个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她说道。
“从爆出确诊病例、隔离孩子,到查找出新的病源,新加坡政府这个速度其实相对来说是比较快的,就是几乎在24小时之内控制住整个情况。”
她表示,很多家长看见学校、补习中心不断爆出感染病例,可能都会感到很焦虑。但是唯有大家去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尽量不要外出,才能把疫情的传播率降到最低。
《新加坡眼》后记:
如果你拥有写作、分享经历的热情,欢迎在《新加坡眼》APP“狮城茶馆”一栏进行发帖投稿!我们将对精彩内容进行刊载,以便利大家阅览交流。
1.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新加坡眼》APP。点击首页“茶馆”按钮:2.点击“搜索关键词”栏旁边的➕号,选择“发帖”编辑发布您的创作内容。
《新加坡眼》视频号你关注了吗?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新加坡眼“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 END —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