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湖州民警2年为33人找到“身份”
一本户口,一张身份证,这在我们是最常见的物件。但有这样的一些人,这一辈子都没有“身份”的证明,他们无法享受国家政策,无法乘坐大巴、火车,就连生病了都没法上医院看病。但是,他们并没有被遗忘。
王某、张某、王某利……湖州长兴县虹星桥派出所民警沈云如随身的公文包里有一张纸,上面手写着这两年他排摸出的无户口人员名单,每解决一个,就用笔在上面勾掉一个。33个名字,见证了他两年来为无户口人员“脱黑”的点点滴滴。
2000年9月,沈云如从部队转业到湖州市长兴县公安局,从警20年里,先后在林城派出所、雉城派出所、城东派出所工作,是局里的老民警。2018年3月,52岁的沈云如积极响应长兴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号召,主动报名从城区派出所调往了农村派出所。他成为了虹星桥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并负责户籍业务。
沈云如不让群众多跑路,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辖区,帮助群众办理户籍业务,老百姓跟他熟悉了之后,把多年的心事讲给老沈听。
第一个倾诉的是虹星桥镇里塘村的王某。王某是贵州人,30年前跟着介绍人来长兴安家落户。历史原因和文化程度所限,王某一直没有办理过户口,以前还没觉得有太多不便,近几年,丈夫去世,她出去找活干,由于没有身份证,没人肯收;生了病,没有身份证,大医院进不去,只能靠亲戚的接济,在村里的卫生服务站配点药吃。
这是沈云如第一次接手户籍工作,如何证明王某的“身份”,是摆在眼前最棘手的难题。
30年前的线索早已难寻,补办户口要从哪里开始?沈云如想到王某生活的窘境,下定决心要啃下这根“硬骨头”。他不厌其烦地一次次跑王某家帮她回忆、一次次走访村民寻找蛛丝马迹、一次次对接对方公安部门搜集材料……
沈云如告诉记者,“找一个人的‘身份’,就要一条‘完美’的证据链。”通过走访调查、信息采集、DNA比对,5个月后,王某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那一刻,王某流着眼泪,激动地握着老沈的手道谢。老沈还帮她找了一份镇上环卫所的工作。
30年的户籍问题解决了!沈云如帮人找“身份”的事情便传了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沈云如。
虹星桥镇辖1个社区、17行政村,常住人口3.8万人。沈云如专职办理户籍工作。他走访了17个村子和居委会,摸排了无户口人员,他们的“户籍”成了沈云如的“心事”。他告诉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这些无户口人员大多是女性,且来自云贵川等地,她们大都是“外嫁女”。
57岁的金某就是其中一位。“沈警官,真好!沈警官,真好!”金某不善言辞,但说起沈云如,是一个劲地夸好。金某吃够了没有身份证的苦,“看病没有报销,不能到外地去,不能买车票,爸妈、弟弟过世的时候,我都没有回去”。
金某能很清楚地说出自己的原籍是贵州省凯里市麻江县碧波乡岩下村新寨湾组。按照户籍落户原则,原籍信息清楚的,只需本人到原籍办理落户和户口迁移手续即可。可是金某自己身体不好,丈夫也动了手术,需要人照顾,根本没办法返回原籍去办理手续。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沈云如立即与长兴市民服务中心办证窗口工作人员对接,咨询能不能为金某办理本地补录。但是要办本地补录,首先就需要金某的病历证明,然而金某并没有在医院的就医记录。沈云如了解到金某在村医疗站看过病,就拿着医疗站的原始记录,到虹星桥镇卫生院盖章作为就医证明,这才让金某的本地补录成为可能。
要在本地补录,还需要原籍地提供原始档案。沈云如委托原籍地派出所查询后,发现当地并无原始档案。没有原始档案,只能从其他证明入手。为了这份“证明”又是一波三折。金某清楚地记得,关于她的证明材料,那是厚厚的一摞。
沈云如与原籍地对接,只有一个座机号码,接电话的经常是不同的人,需要反复解释事情原委。为此,沈云如想办设法掌握了其中一人的联系方式,专门和对方点对点联系,这才把“证明”办好。
“本地补录如果由本人去办,存在很多困难。”沈云如说,“周期长、开销大,无户口人员无法承担,他们大都多年没出过远门,自己返乡,路上还存在各种变数。我们以前就碰到过自己返乡补录但是不成功的例子。”
当沈云如亲自上门将身份证送到金某手中时,金某一家激动万分,丈夫陈某随即拿出500块钱以表感谢,沈云如当场拒绝,他说这是他应该做的事。
办户口看得见的是“最多跑一次”,看不见的是沈云如磨性子,反复跑、多次沟通,甚至是跑到1800公里外的原籍地,冒着滂沱大雨询问村民,找到无户口人员的亲属。33个无户口人员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沈云如有自己的计划,3年内要把辖区内无户口人员“落户”。然而接手一个个无户口人员后,他发现这件事并没那么容易。“用心、坚持”,这股子韧劲却让他提前完成了这个目标。
今年3月,沈云如在下村走访中,了解到乞讨人员王某利的情况。王某利从小父母双亡,七岁左右外出乞讨,三十岁左右来到长兴里塘村乞讨,一待便是40余年,王某利当时就住在村里防洪排涝站的破旧平房内。沈如云去找他,发现屋内连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平日全靠乞讨吃百家饭度日。
温饱没有保障,王某利还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病,一旦犯病,连出门乞讨都成了问题。没有户口,王某利更是连基本的医疗保障都享受不到。
沈云如下定决心要为王某利解决好户口问题。然而王某利作为一名外来乞讨人员,自己的出生年月、户籍地也搞不清楚,落户从何谈起?
“他应该有尊严地活着。”沈云如没有止步,他不停奔波,找政策、寻方法。在长兴县局办证中心的指导下,他给王某利采集DNA血样、指纹,上报县局有关部门进行犯罪情况查询和对全国失踪人口信息库中摸排比对。同时,沈云如寻着王某利的乞讨的足迹,先后前往其住过的猪圈、废弃厂房等处,向当年他的邻里调查取证。
走村入户,制作笔录,奔波几个月,沈云如终于固定了可靠的证据材料。“无户口人员‘落户’,最重要一点是要证明他非‘漂白’人员,没有犯罪史。”沈云如说,所以每一项证据都要真实可靠。最后,通过层层审批,王某利完成了入户相关手续,沈如云还帮他申请了低保。
由于王某利的出生年月无法考证,沈云如特意选择7月1日作为王某利的生日,让他永远记得党的恩情。如今,王某利住在虹星桥镇社会福利中心,生活有了保障。
“无户口人员一般分为四大类:有精神障碍,说不清自己的来历;有原籍要去走访的;无法提供任何信息的;家庭特别困难的。这四大类,办理过程无法套用。”通过2年的实践,为无户口人员办理户口,沈云如成了“专家”,周边的民警也经常向他讨方法。长兴县实现了无户口人员清零的目标。
沈云如平时不太与人讲起他的事迹。直到后来,才有记者发现,沈云如其实是位深藏功名20年的“无名英雄”。在边疆服役17年期间,沈云如先后4次荣立三等功,获嘉奖10多次。从警以来,他先后获个人嘉奖5次、优秀公务员1次。
【END】
来源 | 湖州发布
往期经典回顾
◆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非法使用添加剂 无良商家卖“铝生煎包”,判刑!
◆
推荐 | 市检察院拍摄的微电影《你心柔软却有力量》,快来看看吧!长按识别关注
扫描二维码
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