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首创 • 全省推广 | 全国首个环境保护智能治理系统在浙江上线
11月10日,由浙江高院指导,湖州中院筹建,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司法机关协同参与的全国首个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一体化平台——“绿源智治”协同系统在浙江高院正式上线启用,创造性地开启生态环境执法司法协同保护e时代。
1
闪亮登场
“绿源智治”协同系统以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为目标,结合环境资源行政执法和司法职能特点,区分六大展示板块构建起环境资源纠纷诉前调解、在线诉讼、司法令状、评估鉴定、专家意见、生态修复、司法建议等十大功能区。依托两大阵地畅通环境资源行政执法、司法协作的“小循环”与社会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大循环”,形成既具差异化、又迅捷高效的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努力打造生态环境现代化协同治理的“浙江e模式”。
针对不同用户主体的差异化需求,开辟两大使用途径:
1
🔼浙江法院网上开设专栏模块
为社会公众提供六项服务
2
🔼浙政钉上增加“绿源智治”功能模块
助推环境资源执法、司法十个方面的协调联动
三大优势
全流程在线执法办案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智能平台
“绿源智治”系统将线下传统的环境资源执法与司法业务衔接流程迁移至线上。行政机关可通过浙政钉在线提起非诉执行申请、生态赔偿协议司法确认和环境资源诉讼。对于适宜调解的案件,系统已对接浙江ODR平台,可一键完成分流引调。在行政执法和诉讼过程中,行政机关发现环境破坏行为仍在持续等情况的,还可以在线申请法院对行为人发出禁止令、修复令等司法令状,防止环境损害扩大。案件审理和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在线委托行政机关协助确定修复方案,共同执行、监督生态修复。至此,从环境执法到司法诉讼乃至执行修复的全流程业务均可实现网上办理。
多主体在线协作共享
开辟多元参与治理新渠道
包括法院、检察、公安以及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环境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均作为成员单位入驻“绿源智治”系统。成员单位可将各自收到的环境资源案件线索和材料移送、同步推送至相关机关,并可针对疑难复杂问题进行在线会商。系统还引入了环境资源咨询专家、鉴定评估机构等第三方服务资源,成员单位可在线发起咨询、委托评估鉴定,为专业治理生态环境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在浙江法院网实时更新生态修复、公告通知、案件数量等环境资源保护相关工作情况,为人民群众监督生态环境治理开辟渠道。
智能化同步数据分析
为生态环境决策提供智能支撑
“绿源智治”系统通过对接浙江法院网、浙江省统一行政执法办案平台,实现环境资源行政执法和司法案件信息在线实时共享,同时能够对流通系统的各类数据进行同步大数据分析,将涉及各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线索、信息分别推送至相应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易发领域、地域分布、数量变化等进行实时动态数据分析,有力服务生态环境科学治理和立法顶层设计。
湖州经验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湖州地区于2019年8月开始试行“绿源智治”协同系统,由湖州中院牵头,联合当地公安、检察、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建设、使用。
系统运行一年多来,成效良好,已有47家前期入驻单位依托系统进行积极的在线协作,开展网上线索移送、磋商、调解、联席会议等工作,共享案件办理、司法建议、通知公告等信息。
截至10月底,已通过平台移送环境资源案件线索240次,流转司法案件300件,共享投诉举报、行政处罚等信息1800余条,生态环境等部门依托平台获取线索,作出处罚500余次,湖州法院据此跟踪履行情况,及时依申请发出禁止令状156份,有效防止环境损害扩大。司法机关在线发送司法建议、检察建议24个,在线化解环境资源纠纷35件,市生态环境局依托平台完成全市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入选长三角司法协作典型案例。
此前,在9月9日召开的全国法院深入贯彻“两山”理念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湖州中院作为全国六家法院之一、全省唯一代表,以工作宣传片形式展示湖州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其中生态环境治理协同系统得到了周强院长的肯定、点赞。
下一步,湖州中院将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拓展协同治理、公众参与的宽度和广度,努力构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全过程、立体化的智能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协同治理能力和水平,继续为完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贡献湖州经验和湖州智慧。
来源 | 环资庭
往期回顾
长按识别关注
扫描二维码
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