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爱我的男人,是国王

我是周冲 周冲的食与爱 2021-04-16


沃利斯说:
“比谁都爱我的你,今天依旧觉得我美丽吗?”
直到去世前,国王都说:“我从未见过比你更美的女人。”




男人有猎艳高手。


女人也有顶级尤物。



她叫沃利斯。

美国人。

一个私生女。

家境贫寒,相貌也不算出众。


只要她想要,没有男人能逃出她的掌心。


她在情场之中,从来没有输过。



10岁时,她就备受瞩目。

15岁时,去了一个富家子弟的夏令营,很快,拿下完美富二代劳埃德·塔布。

整个阿伦德尔和勃尔兰德的女生都大为震惊。

因为塔布是所有少女的偶像。

但没人能入塔布的眼。

当她们发现幸运儿是沃利斯时,更加震惊。毕竟她不算美,甚至长得有点“怪”。

但不得不服。

沃利斯注定所向披靡。

也注定会闹出点动静。只是连沃利斯也没有想过,后来她闹的动静那么大。


整个英格兰,
整个欧洲,
甚至整个世界,
都在之后的百年中,对她的风流韵事啧啧称叹。




她生于1895年。

从童年开始,她就有种奇异的自知,知道自己终将靠魅力,打开一片新天新地。

这是她的软刀子,秘而不宣的武器,
用得好,
天下无敌。


她自称自己并不美貌。

也不是淑女。言语俏皮,甚至偶尔还有粗话。

但在外型上,她永远讲究到极致。

头发一丝不乱。

衣服体面。污渍?皱褶?这在沃利斯身上根本不存在。哪怕她当年还是一个孩子。

你绝对看不到她嚼口香糖。
吃半口不对的食物。

沃利斯的出身并不好。她是私生女,父亲在她2岁时去世。童年时饱尝辛酸和动荡。

母亲再嫁。对方是一个人渣。

沃利斯当然缺爱。

但她从不因爱自乱阵脚。而是让“爱”为我所用。

她更知道,想俘获一个男人,永远不要喋喋不休地“我我我我我”,而是将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

让对方有自信。
舒服。
被理解、被欣赏。
那么,你就等于他的幸福本身。

在拿下塔布时,女孩们只看到她长袖善舞,巧笑嫣然。孰不知,沃利斯在此之前,就做了大量功课。

她先搞定了塔布的朋友。
然后侧面进攻。

她也跟着研究足球,
吃透塔布的球队的每一场比赛,每一次得分,
扒透他崇拜的球星,
了解他每一个细微的爱好......

后人中,有人说她是绿茶婊。
如果是,
那她也是顶级绿茶。




她的传奇从18岁那年开始。

18岁那年,她中学毕业。没有上大学。是的,她连学历都非常平庸。

但那年,巴尔的摩召开盛大舞会。

全城500个女孩都在等待这场盛事。但500个人中,只有49人,可以被邀请。

很幸运,沃利斯被选中了。


接着要置办礼服。

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看出,一个能“祸国殃民”的女子,她与生俱来的质素是怎样的。

她去向舅舅要钱买礼服。

她的萌态+话术+巧妙奉承,令她顺利达到目的。舅舅给了她一大笔钱。

这些钱,足可以买30件礼服。

但她没有买30件。

而是将这些钱,定制了1件高级礼服。

这是一件白缎华服。

怎么说呢?

每一个细节,都在帮她扬长避短。

每一道花边,每一条衣缝,都如同她忠诚的仆人,无微不至地为她服务,将她装扮得美貌无双。


她还暗中练习了一步舞、探戈舞、华尔兹......确保任何舞曲响起,自己都能闪耀全场。

她当然成为焦点。


那个晚上,邀请她的男生络绎不绝。

他们再也看不见其他人。

沃利斯一战成名。




多年以后,她在一艘游轮上,遇见一个意大利大使。一堆的美国社交名媛围着他。

但沃利斯一出手,他就臣服在石榴裙下。

他们的私情成了丑闻。传遍华盛顿。

更多年以后,她凭借一场舞会,拿下英俊的、儒雅的爱德华王子。


仅见了三面以后,王子说:“你是我一生挚爱。”

他当时是王储。后来成为英国国王。也就是爱德华八世。

前途似锦。
一国之君。
却无可奈何地惦记着她。


而1931年的舞会上,她36岁,是辛普森先生的妻子。离过一次婚。出身贫贱,声名狼藉。


但王子像中了盅。
无法自控。

她的艳名自此传遍欧洲。

她的八卦新闻,令整个世界疯狂。



她成了活成传奇中央的尤物。

大放异彩之前,倾倒众生的女子,也走过一段混乱的、晦暗的岁月。




1914年,沃利斯19岁。

她的魅力,还仅限于一点小姿小色小情趣,无法翻江倒海。

她没上大学,也没做工,最杰出的成就,只有两个。

一是舞会皇后。
二是情史花团锦簇。

19岁那年,她计划嫁人。

她遇见一个飞行员。他叫温菲尔德·斯潘塞。这是她的第一任丈夫。一个帅气的风流人。

1916年11月,他们结婚。结婚不到3个月,他酗酒,并夜不归宿。

他坦承自己出轨。
并与多个女人有染。甚至也有男人。

他们争吵。
他则家暴。
他称沃利斯水性杨花,将她关在浴室几小时,不放她出来。

1924年,丈夫前往上海。她随行。

那时她会粗鲁地饮酒。
抽烟。
私生活也混乱。

期间她怀过一个孩子,父亲不知是谁。她堕了胎。此后终生不孕。

甚至还有人说,她曾去香港高级妓院,学过房中秘术。


她面对不如意的婚姻,在暗夜之中,饮干杯中酒,轻轻一笑,拉灭那盏灯。


灯灭了。
第一段婚姻也结束了。

1927年12月,她与温菲尔德离婚。

值得一提的是,沃利斯没有被这段婚姻所毁。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武器是什么。又如何寻找战场,如何征战,如何俘获男人。

她不惆怅,也不与丈夫吵架。

她扩大社交圈。

抛头露面,广交权贵。


1926年,她在纽约,遇见欧内斯特·辛普森。他是伦敦人。做船只买卖,富足而体面。

他是有妇之夫。她还是有夫之妇。

但她还是销了他的魂。

并在双双离婚以后,登堂入室,成为真正的辛普森夫人。

1928年7月,他们在英国结婚。




很多人好奇,沃利斯凭什么在情场呼风唤雨?

其实年轻人才只看色相。

阅女无数的富商、贵族,就会知道,一个女子是否真正迷人,在于谈吐、性格与内涵。

爱德华曾说,“美丽的脸蛋儿早晚都会衰老的。”

他明白,什么的女人才是极品。

沃利斯就是这种女人。


她深谙人事。
懂人情世故。
会说话,会奉承。又有自己的见地。

你可以说她是交际花,是名媛、商人妇、绿茶婊,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幽默乐观,穿着时髦,善解人意......这些东西,令她在社交场闪耀无比。

来到伦敦后,她很快与皇室贵族打成一片。

结交皇室,是辛普森努力多年的目标。但他一直不得其道。没想到,沃利斯轻松做到了。

也就在此时,她认识了一个重要的人。

塞尔玛。

塞尔玛,美貌如花。柔媚如画。

她是一个贵族的妻子。
另一个身份是,爱德华王子的情人。

沃利斯知道,机会来了。



她靠近塞尔玛,并成为她的闺蜜。之后,取而代之。




那个宿命般的时刻终于到来。

1931年1月,弗内斯夫人举行了一场宴会。

这场宴会,爱德华王子和塞尔玛会参加。

塞尔玛也邀请了沃利斯。


沃利斯对辛普森说:“决定我们是否进入上流社会的机会来了。”

为了这场舞会,沃利斯整整准备了半年。

她准备礼服。
准备话术。
准备微小的眼神、表情、笑声的分贝、动作的幅度......

同时,热爱阅读的沃利斯,还读了一堆治国的、社会改革的、王室历史的、高尔夫的书。

并与辛普森在家,多次排练。直到毫无破绽,完美无缺。

之后,她装扮一新,容光焕发地进入舞会。

那一晚,沃利斯大放异彩。

王子与她共舞。

而她完美的舞步,落落大方的气质,幽默的言语,都令王子惊艳无比。


他们就此相识。

而“沃利斯”的名字,也像钉子一般,缓慢地钉进王子的心中。


在《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忠告》一书中,有这样的评价:

“这次见面,
辛普森夫人给爱德华的印象是,聪明伶俐、妩媚动人。
而且情趣横溢、个性鲜明。
与传统英国女性尤其是贵族女性的矜持、刻板迥然不同。”

此后,沃利斯开挂。

稳坐钓鱼台,坐等鱼上钩。而爱德华王子的邀约,比想象的更快到来。

他邀请辛普森夫妇,到自己行宫,参加舞会。

再相逢,他的眼神一直未曾离开她。

她会调酒。

会说俏皮话。


会弹琴。


会这些当然不稀奇。

重要的是,沃利斯能将这些,真正做到人心里。

调酒术让全场赞叹。
舞技惊人。
琴艺能替代她说话。

她像一股迷香,直往人心里钻。

也就在此时,塞尔玛要离开伦敦,去美国三个月。

三个月以后,王子已成了沃利斯的枕边人。




其实,爱德华王子一直不缺女人。

他有无数情妇、女友、密友,各国公主也在等着与他联姻。王室为他挑选了18个妙龄公主,但他一个都不感兴趣。

弱水三千,他独取沃利斯这一瓢。


第一眼见她,他觉得她魅力无限。

第二次见她,他觉得她有情趣,有见识。与众不同。

第三次见她,他痴痴地对她说:“你是我今生挚爱。”

第三次发生了什么?

无非是深谈。


那一次,他们谈到了他的内外夹攻,举步维艰。

沃利斯一直认真地听。

吴伯凡在《冬吴相对论》中说过:

“她在听爱德华说话的时候,好像在听一个无比动人的故事,表情随着他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而动容变化,而且毫无矫情和做作。

“她的表情里头既是一种深切的回忆,也是一种热切的期待,还有一种是不露痕迹的提示和辅助。

爱德华蛰伏在内心的种种感受、记忆被大把地激活,被一次次地引爆,每一次与她谈话都能体验到一种罕见的自由和畅快,甚至是陶醉。

他平时周围美女如云,但是他看到的都是一张张谄媚的、死板的美丽面孔,所以他不感兴趣,他一下就被辛普森夫人吸引了。”


同时因为她做了大量功课,能听懂他的每一个用词。也能回应他温柔的鼓励和支持。

他感动无比。

“沃利斯,你是唯一对我的工作感兴趣的女人”。


他觉得,终于有人懂他。

喧嚣的舞会,衣香鬓影的名利场,之于王子,都是表面功夫。

真正要走进他的心,只有一条路可走:

看见他的痛苦。
看见他的孤独。


多年以后,沃利斯在自传中说道:

“他对我感兴趣,
除了我那美国人独立直率的精神,我自认为独有的幽默感,以及我对他和他相关的每一件事都乐观和好奇外......
重要的是,他是孤独的。
或许我是第一个洞察他内心深处孤独感的人

当整个英国流言纷纷,猜测沃利斯是女巫,对国王施了巫术时。

沃利斯轻轻一笑。


所谓巫术。

于外,无非是美貌。
于中,无非是情趣。
于内,无非是懂得。




1933年,爱德华王子不顾流言,为沃利斯举办生日晚会。

他赠送给她大量珠宝和奢侈品。

其中一颗绿宝石价值连城。

那是亚历山大德拉王后的无价珍宝。她亲手将这颗宝石传给了爱德华王子,留给他的未来王后佩戴。

但他一甩手,就给了沃利斯。


1934年后,王子愈发感到,沃利斯对他意义非常。

他反复对人提起对她的痴迷,并说:“离开她的每一刻,都备受煎熬。”

在沃利斯温馨的家中,王子是最放松的。

“她让国王体验的,是属于生活本质的、需要珍视的温馨、轻松、舒适、诚挚,一个能让流浪的灵魂停下来落脚的地方。”


他们两人一起度过很多甜蜜时光。

骑马。
游轮出海。


在海边度假。


一起举办舞会,招待贵族。


甚至有一度,王子还带着沃利斯进行外交。


他们的行为引发外交危机。令英王室大为尴尬。

丑闻传遍欧洲。

爱德华王子恋上有夫之妇的艳闻,成了各大报纸头版头条。



大洋彼岸,各大洲,人们都在疯狂消费这桩桃色新闻。

王后和国王得知后,自然非常生气。


他们以为,爱德华会以江山为重。放浪一阵,大概就会收心。

但他们低估了爱德华的深情。

1935年秋,他决定与沃利斯结婚。

王室和内阁再度震怒。
矛盾全面爆发。

一时之间,内阁、主教、王室内部、工党领袖......都开始施压。

而沃利斯的家也被包围了,陌生人监视她。恐吓信一封接一封。有人开始准备刺杀她。


沃利斯一度想要离开。


但爱德华反复说:“我永远不会放弃你。”


1936年1月,乔治五世去世。

爱德华王子继位。

他成了温莎王朝的第二位国王。也就是爱德华八世。


他娶沃利斯的念头愈发强烈。

也因此,国王与内阁的矛盾几近白热化。

1936年8月,首相鲍德温来到辛普森夫人住处,要求她在10月27日之前必须离开。

3周后,爱德华与首相对峙。

首相礼貌地提醒国王:

“陛下,请允许我提醒您。

英国君主制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政体。
今天,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
它是大英帝国的根基所在。
在英国,它是抵制邪恶异端的保证。”

最近三代以来,人们对王室的崇敬日益增长,如果谣言惑众,这种尊重就会减少,多年的辛苦便会毁于一旦。


国王感到震惊,也感到愤怒。

“之所以震惊,是因为打击如此突然。

之所以愤怒,是因为人们要我把心爱的女人从我自己的土地上,从我自己的王国里打发出去。”

11月16日,国王去马尔博罗宫,见玛丽王后。 

他向母亲说,自己这一生,如果失去沃利斯,余生就无法幸福。

王后完全听不进去。

她愤怒地阻止了国王:

“你说你爱她,难道你就不爱我和死去的父王吗?
在那4年可怕的战争中,无数忠心耿耿的贵族和平民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现在你,他们的国王,连小小的牺牲都不愿做出吗?
你父亲对臣民表现了真正的爱。
可你现在却在谈什么对一个异国的、且结过两次婚的女人的爱。
这不是什么真正的爱情。
是临阵脱逃。
是叛逆!” 

没有任何人能接纳这场爱情。


9天后,国王提出一个折中方案。

——沃利斯仅仅成为国王配偶,而不是王后,子嗣也无权继承王位和王室财产。

但遗憾的是,内阁拒绝了这项提议。

国王只剩下3个选择:

要么和沃利斯永不结婚;
要么内阁全部辞职;
要么退位。

国王早在1934年,就已经有了答案。

多年以后,他对沃利斯说:

“我只知道,幸福永远维系在你身上。我永远不会放弃你。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遍,我还选择你。”


1936年12月10日上午,国王向枢密院提出了退位声明: 

朕,爱德华八世,大不列颠、爱尔兰及英国海外领地的国王、印度的皇帝,郑重声明,朕本人以及后嗣放弃王位,决不反悔,此约自签。 

当天下午,首相在下议会宣读了国王的声明。 

12月11日,爱德华八世以“爱德华王子殿下”的名义,通过BBC电台宣布了他的决定。


当晚,他的弟弟约克公爵,接替王位,成为“乔治六世”。 

而爱德华,自此成了温莎公爵

在位时间仅325天。




遗憾吗?

之于沃利斯,之于英王室,或许都遗憾。


可之于温莎公爵,没有。

在此后漫长的几十年间,公爵从未有过半丝悔意。

丘吉尔曾评价过这桩秩事。

他说:

“公爵喜欢同她在一起。
从她的品质中,获得他所需要的幸福。
就像他需要空气一样。

人们注意到,
他神经质的烦躁从他身上消失了。
他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病态和烦恼的人。

......这是一种精神的,而不是性的结合,也不是耽于声色的结合。”


翻阅二人的书信,就会发现,他们非常相爱。
也非常纯粹。

他的信饱含稚气、崇拜,使用了许多孩子式的语言。

她的信理智、深情,又充满接纳和包容。 


退位后,他们远赴异国。

在法国一栋浪漫别墅里定居。


别墅位于布洛涅森林。

风景美如画。
还有一个私人高尔夫球场。


公爵经常在这里打高尔夫。


而沃利斯,时常在别墅开小型舞会。


他们各得其所。自在悠然。

1937年6月3日,他们在法国结婚。


英王室没有人参加。

参加婚礼的客人只有15人。

包括5名记者。
其余都是仆人。

他们像流放异国的弃儿。无人祝福。也无人关注。

而沃利斯,直至死去,也未曾获得公爵夫人的封号。这是公爵一辈子的遗憾。

温莎公爵曾说:“我从未见过比沃利斯更美的女人。”

他直到年老的时候,也依然迷恋着沃利斯。他说:“希望你能明白,只要戴维活着,他就会一直爱你,永远爱你。”


那么,沃利斯幸福吗?

或许吧。

她曾写过一封信,信上说:

“你放弃了如上帝般的地位,来做我一个人的国王。
你知道吗?
这次冒险让你成为英国100年来最受争议的国王,
也让我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

不论如何,在剩下的生命里,他们始终相守。

他们一起回沃利斯的故乡。
一起度假。
一起在波隆迪花园里散步......


他们依然富足。
而且自由。


如果不那么较真,他们的余生,是无数人向往的余生。

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一代童话。极致梦幻,温暖人心。

1972年5月28日,78岁的温莎公爵去世。

直到此时,英王室才接纳了他。

他被葬在温莎堡的王室墓地。

叶落归根。重归故土。这一天,他等了36年。

1986年4月24日,沃利斯也与世长辞。死后与公爵合葬。这个举动,也表达了王室对她最后的认可。

他们生死都在一起。


她的风情,终于成就了不灭的传奇。

他的深情,也有了温暖的归宿。

如果时光重来,一切还会如故。王子说过:我与你,是宿命。





资料来源:
1 ,《温莎之恋》 Edward & Mrs. Simpson (1978)
2 ,查尔斯·海厄姆《辛普森夫人传》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7-1
3 ,传记电影《倾国之恋》
4 ,辛普森夫人360百科
5 ,尼尔·弗格森《罗斯柴尔德家族》中信出版社 2012-5
6 ,《白金帝国》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2-2
7,《卡耐基写给女人的忠告》
8 ,吴伯凡《冬吴相对论》





音乐也极美
打开听听吧
美文与音乐相配哦






你的每个在看

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