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A!+ HAPPEN:灵魂若有形----需有光

刘昕怡 Da丨Architects 2021-02-25
“大地在等待一场盛礼,献给寂静的墓地和永久的思念一个新的场域...显现...治愈...灵魂的形状...如光如影...如花香如露如电...
 
——题记


2019年10月28日,一场世界级的建筑实验在成都发生——“绿道,通往明日公园城市”锦城公园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的全球招募正式拉开帷幕。
 
锦城公园,天府绿道系统的重要一环,长约200公里,用地规模超过133平方公里。7位国际建筑大咖导师、7个城市展品级建筑地标、200万奖金……吸引了223组来自6个国家18个城市的精英建筑师们跃跃欲试。其后,42组最优参赛者入围,与导师及建筑标底匹配,形成7个“战队”;经过初赛严选,21组晋级复赛;12月7日,队内现场PK,“21进7”,角逐每个地块的优胜者;次日,总决赛。
 
从招募到总决赛,仅42天。

这无疑是一场迅猛的“厮杀”。甚至于评委在对作品进行裁决也时时交织着激烈的讨论。这其中,就包括了斩获4号地块第一名的设计方案《成都朵朵灵魂》。

《成都灵魂朵朵》由DA!+HAPPEN建筑团队成员Anna Andronova、于魁、孙立东共同创造。这是一个奇妙的团队,他们热爱挑战,在专业领域游刃有余。

默契使然,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种柔软的方式,来回应4号地块的创作要求:
以花卉为主题的功能业态,建筑面积5200㎡。
建筑高度不超过10m,层数、外形不设限。

2019年11月的昆明,恰如其分地诠释着秋高气爽。在网上第一时间获悉竞赛信息的建筑师孙立东一时间踌躇满志,他对项目的第一感觉就是,它是-----------关乎理想,关乎爱。


2018-2019年,对建筑师孙立东而言,意义非凡。
 
2018年年末,孙立东远赴俄罗斯,迎娶了同为建筑师刚刚从伦敦毕业的Anna Andronova。早在四年前,为了爱情,他就独自一人来到俄罗斯追求Anna,曾在圣瓦西里大教堂里许下愿望,在经历了4年波折的异地异国恋之后,如今这个男孩子的浪漫愿望终于实现了。

说来也巧,在2018年北京9月雷姆·库哈斯的讲座上,孙立东偶遇了在MAD工作了近10年的前同事“大哥”,刚刚独立创办了HAPPEN工作室的于魁,在饭桌上于魁鼓励并支持孙立东放弃Steven Holl的工作,果断坚决的去俄罗斯追求这份珍贵的爱情,“工作可以换,爱情没法换”。
 
2004年,马岩松MAD北京工作室成立。于魁是最早被聘用的设计师,他并非科班建筑出身,MAD对很多人都如同一座构建建筑梦想的大学,它始终是面向未来的实践和实验。MAD用15年走过的高度必将影响中国当代建筑的新生力量。一直到2015年,于魁作为MAD高级设计师,参与创作了引起世界关注和美誉的加拿大多伦多梦露大厦、哈尔滨大剧院、广州太阳系广场音乐厅博物馆等诸多重要项目。
 
成都锦城公园竞赛项目的出现,给了三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一个共同创作的机会。他们以花朵为契,并肩作战。
 
 01
 
“每个人都和花朵紧密相关。”
乔治亚·欧姬芙 | 艺术家

 
拿到原始资料时,三人因故分踞昆明、莫斯科和北京。创造力和信任是坚韧的藤蔓,跨过千山万水和时差,将他们链接在一起。
 
当主办方明确告诉他们,4号地块的主题将是一个鲜花餐厅时,他们思考着这个问题:“一个5200㎡的餐厅,如果只是人来吃饭,鲜花只是摆设,那与传统餐厅又有什么差别?

他们将目光锁定于地块图示上的那个绿色小点:祝国寺望山陵园。这是离成都最近的公墓,距市区仅6公里,安放了约2万人的骨灰。中国人就是这样矛盾,一方面较为原始地以畏惧和隐晦面对死亡;另一方面,又会将逝者安放在丰林沃土的风水宝地。
 

用鲜花作为回应的载体,简直再妙不过。据考古资料称,至少1.4万年前,以色列的纳图芬人就开始用鲜花埋葬死者。考古学家达尼·纳戴尔认为,花朵会在生理层面不知不觉地触发正面情绪,这是超越文化发明能力的。
 
“我们意识到,公墓的场所精神难免会有些凝重和悲伤,然而,我们的鲜花餐厅所扮演的角色,是令人放松和愉悦的。”孙立东思忖着,想象着空间或将存在的各种承载,关于人、关于事件、关于活动……无论故事怎样交织,孙立东内心确信的是,故事的ending,是一个笑容。“我们的建筑原型是笑容,它由人、情感、故事串联而成。而故事,驱动设计。”
 
Anna,这个平日里看上去有些腼腆的姑娘,在面对创作时,骨子里却有股野草般的韧劲儿,她对“何以为之”有个严谨的要求。她的初念不是考虑项目将以怎样酷炫的造型和设计呈现,她将视野放置一边:随着天府绿道的扩展,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将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尤其是,人的记忆呢?
 
“每个人失去所爱时,都有很私人的感情,那种痛苦甚至会令人失去希望,难以自拔。当你与一个人有着强烈的羁绊,而你又必须说再见的时候,便是人生需要帮助的重要时刻。而一个空间,如何安抚人的心绪呢?”Anna无法自问自答,自幼学画的她拿起了笔刷,任手绘去捕捉内心所念,细腻又浪漫。
 
那些难以名状的感知,先是变成一条线,而后铺上了色彩。

于魁说,“其实我们所做的更接近一次“艺术”的创作,它和绘画有很多关联性,它用柔软的方式让心灵在一个空间里重生。

 

面对空间创作,于魁会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空间与建筑的关系”“人与空间的关系”三个层面来思考。他会将还未成型的建筑设计放置于未来的时空中,去假设:它会如何存在?还会有多少可能性?能给予人怎样的情感?它的本质是什么?他说:“每栋建筑都是土地上的灵魂,它将留存于半个世纪甚至更长,建筑里的能量都会散发出来,去影响这个世界。”他的工作室HAPPEN的理念是,“建筑即是艺术”,“艺术”这个词汇是人类文明里最神秘最多元最自由的一个词汇,它永远开放性且不确定性,而建筑又是最具有逻辑性,人本主义的一个事物,如何把这种逻辑性融入艺术是我们核心的思考,使建筑物与人的情感发生关系,探索一种抽象的无边界的生动性的空间。

在朵朵灵魂的空间创作上,艺术性是高于建筑性的,于魁的创作与安娜的水彩在艺术性上的对话是“天然”的,它们就如同人们对光对花的香气一样自然,你从来不会怀疑它们。它对真实的大自然独特性的具有观念性的介入(被掀起的土地)并带有偶然性(边界溶解),它是物体也将物体和风景以一种美学的原始方式结合在一起。它摆脱了人工自然的痕迹,它是美的,带有一种优雅的松弛。偶然性的部分是留给人的“空白”空间,也是一种未被确定的形态和思考所形成的那种独特的感受的表达,所有故事,都是偶然的,没有想到的事物才给未来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
 
三个人,皆在探索一种不确定,一种每个人对鲜花皆有的温柔感官。就这样,DA!+HAPPEN以鲜花和公墓为题眼,以“放松——愉快——心灵疗愈”设问、答疑,相互激发,相互碰撞,……整个过程他们专注而纯粹:问题——解答——画图,循环往复。

DA!+HAPPEN也是4号版块的竞赛选手中,唯一一组回应公墓的建筑团队。他们在说,时光易逝,记忆永恒。
 
02
 
“花是一种表达,或温柔,或充满生机。”
亨利·马蒂斯| 画家

 
如果说,故事驱动设计。那么讲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故事,便至关重要。
 
DA!+HAPPEN用建筑的语言,构建了一个个场景,让人去探索空间对心灵的启迪。

场景01:天空之眼。
透光的水池,是记忆的入口,鲜花仿若时间的使者,在等候。

 



场景02:世界颠倒。
渐行中,花越来越高,没住了人眼。而后,原本在脚下的花,绽放在了屋顶。生命若花,世世轮回。


场景03:思想独处。
斗转星移,花儿以不同的色彩、姿态在温暖地梳理着千丝万缕。



场景04:被回忆包围。
全身心沐浴着花的芬芳,每一朵花都愿成为亲爱的朋友、心灵的慰藉、灵感的来源和激人振奋向上的力量。



场景05:永生。
透过花朵与光的力量,铭记时间驿站中不朽的印记。
 



于魁说,“人的心灵要始终保持在荒原之中才能感受到来自大自然的提醒”,当你在哪里-----四面开放。

安娜说,每一个细节设计,都要契合于“让人平静”。

孙立东说,分享痛苦时,痛苦减半,分享喜悦时,喜悦增倍。来者离开,是在重新回归生活。
 
“成都朵朵灵魂”成为餐厅的名字,如此恰巧。大概,相对于生活中那么多的失去与错过,这样的停留,终会带来一些平衡与安慰吧。4号地块的导师Stewart Dodd亦不吝美誉——
 
“承我所言,你们关于健康和幸福的概念非常绝妙且恰逢其时。这是回应该地块公墓的一剂妙方,它将能量转负为正。如今这个时代,工作中人的健康状态正对人的效率和幸福感带来负面影响。你们做了一个很棒的选择。”
 
"Moving on from my previous comments I think your concept of dealing with health and well-being is excellent and absolutely of the time, it’s a good antidote to the cemetery which exists on the site and can turn it to be a positive. It's very relevant these days in a time where people’s health in the workplace is having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ir productivity and wellbeing, so all in a good choice. "
——Stewart Dodd
AA全球访问学院成都校区负责人
伦敦获奖建筑工作室Satellite Achitects总监

为什么要亲近自然?因为感知。人需要暂时褪去社会属性,回归于人类本身,乡野之美不仅唤醒某些感知,也重新唤回人对资源的感恩之心。爱默生说,“在自然界永恒的宁静中,人又发现了自我。”
 
鲜花,为建筑赋予了价值和意义。随季节变化的花儿们,打破了空间的一层不变,给人带来生生不息的笃定感。在偌大城市的一隅空间,有一朵小花可以惦记,也让人有一种稳定的、安慰的寄托。
 
然而,随着比赛晋级,三位设计师感受到人与花之间的一种更为复杂而默契的关系。

 




03
 
“那些花才是我们真正关心的,但你不会对花有贪求之心。”
鲍勃·迪伦| 音乐人
 

尽管得到导师认可,晋级复赛的三人依然在思考------它存在的、变化的、花与人最根本的情感关联在何处?如何最简单的表达它,同时空间是丰富而生动的”。于魁留在北京继续思考,根据赛场中随时需要的调整设计,孙立东和Anna去在成都相聚,实地考察参赛。Anna依旧感性先导,拿着地图漫步,去聆听场域的声音。孙立东打开思维导图,开始梳理鲜花“入世”的商业模式。

三人达成一个新的共识------以鲜花为核心,做一个圣洁的空间,一个若有似无的空间,一个带有强烈仪式感的空间。

DA!的故事是关于人的,而人在这里是少数的,它们的故事被鲜花所包围------

 HAPPEN在空间组织具上一向具有极强的戏剧性,强调艺术的观念在建筑中的作用------屋顶为“丘”,屋内有“山”有水,它颠倒了内外,观众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场景的一部分,作品为观众进行了一场“表演”!

它是一个在自然和极简里注入复杂性的宣言!------沿单一曲线展开的闭合玻璃幕墙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相得益彰而多了一个维度。

在几个独特的视点,可见地下、地面、屋顶纵向三个维度。三重空间里人的活动组成三种截然不同的在场片段:一种空间折叠的视觉效应构成环绕建筑物观看时的“视觉”节点和情境转折。

 

屋顶形态不是一个具体的造型,它将“语汇”集中在边缘与内部功能不具有对应的关系,它强调了一种连续的终极性由此产生出一种无边无际的虚无感,该边界也使这个作品,与人体坐高发生联系产生“接触”体验。

每个人会产生出他自己的判断,它创造了一种“亲和力”它是对艺术与自然,自然与建筑之间亲缘关系的表达,带有感官上的欲望和当代艺术的社会性。

它是无形的,当代建筑计算机语言成为了一种沉默的“准则和枷锁”我们视这种依赖为一种思考的“颓废”!我们在试图发展一个自然之“物”-------它刚好在哪里,一切使然而又能通过它自身来启发我们如何使用------它是天然之“石”我们给它开了“窗”,引入水,播种花朵,我们不是使用它而是------发现------“雕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屋顶边缘内外合为一条线,室内是室外的物理性延伸,它向我们表达了“三维物体”,是什么,你会怀疑它是如何被做出来的,将当代艺术品的创作观念作为构筑物的“形”,装置性、描绘性并存,人的行为在其中产生出故事,成为它的叙事性。
 
“是的,有时候,工具在建筑上留下的痕迹过重,属于人的东西就少了。”孙立东补充道,人在创作中,手的质感和其传递的温度,才能回应自然之灵。
 
身为俄罗斯人、曾在伦敦UCL大学Bartlett攻读建筑系、后移居中国,Anna时常被问及关于“文化差异”的看法,而她总是试图抛开刻板印象,从本质进行回答:“建筑设计的驱动力不仅是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还有这片地域本身。”Anna在锦城公园漫步时,同样意识到祝国寺望山陵园最特别的存在:这个一个神圣的地方。
 

“无论你来自东方还是西方,当你去到一个神圣的地方,你立马就能感受到。通过设计,空间展露它隐藏的内心,这破除了文化的界限。”Anna说,“超越自我有时候比强调自我更重要,有时候,要让自己变得像神,变得无形无相。”

最终,三人再次优化了设计方案。
 
传统的鲜花餐厅,用餐和鲜花的比例是8:1,而《成都朵朵灵魂》的用比是3:7。屋顶是鲜花广场,室内是鲜花餐厅。入口一个水池如圣洁的宝石、悬浮,它下方-1层左侧是花园和一个独立的教堂,人们可以敬慕地倾听和赏花,成为这个设计的灵魂。
 

DA!+HAPPEN用《成都朵朵灵魂》这个项目,它关乎“自由、善意与做梦”,共同营造出一个神圣的空间,以表达对生命和土地的尊重,他们希望来到这里的人们,把鲜花向献给神一样献给自己。

《成都朵朵灵魂》主创设计师:Anna Andronova、于魁、孙立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