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人血压升高的易中天们去哪了:百家讲坛往事

点蓝字免费关注!

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手指指向的蓝色字体“小皮爱读书”,再点击“关注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


本文来自于公众号:叉烧往事

微信号:chashaows


 

2004年5月15日,清史专家阎崇年在《百家讲坛》开讲“清十二帝疑案”,从建立帝国的努尔哈赤到末代皇帝溥仪,讲了整整七个月,挽救了差点因为收视率低而被撤档的栏目,也拉开了全民同追一部“历史大剧”的热潮。
 
一年后,作家刘心武来了,开始“揭秘《红楼梦》”,每讲一期,全国红学家的血压就上升一度。讲到二十三期的时候,被迫停播,研究了一辈子红楼梦的专家知道刘心武还要续写红楼梦,纷纷疾呼:“他这是给维纳斯接上手臂啊。
 
又过了一年,一口湖南塑料普通话的易中天也来了,他用《品三国》把讲坛变成了茶馆,把论文说成了评书。那年超女李宇春火遍全国,粉丝自称玉米,而易中天的粉丝则自称乙醚。
 
在《品三国》的签售仪式上,乙醚们打出了“我爱李宇春,更爱易中天”的标语。
 
王立群、纪连海、于丹、袁腾飞紧随其后,《史记》《论语》《宋史》轮番上阵。教授变成明星,中学老师登上全国讲坛,因为一档栏目,历史这个学科迎来了史上最火的几年,也遭遇了随之而来的耳光和质疑。
 
 


我藏在书斋五十年,出来晒两年太阳,不行吗?——阎崇年
 
2001年7月,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一档讲座式栏目——《百家讲坛》,每天播出两次,首播时间中午12点,重播则在晚上12点,一路播了三年多,很多观众压根都没看过。
 
多年后,一位叫纪连海的中学历史老师向栏目组吐槽,你们那个讲坛我一期都没看过,首播的时候我在学校上课,重播那会儿我都钻被窝了。
 
翻开《百家讲坛》最初两年的节目单,会让人惊艳不已。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霍金给你讲物理,厉以宁、成思危给你讲经济,叶嘉莹、格非、余秋雨给你讲文学,随便打开一期都是顶级学者,哪里有大师,摄像机就架到哪里。
 
但是,豪华的主讲阵容没有获得观众的认可,大师们讲得都挺认真,但是题目太高深,听众起码是本科以上才能跟上思路,一般老百姓听不懂,手中的遥控器一抖就换了台。再好的讲座,如果没人看,也只能撤档。
 
2004年,《百家讲坛》终于迎来转机,那几年清宫戏特别火,每晚霸占着电视机的黄金时间。《还珠格格》演完了有《康熙王朝》,《李卫当官》播完了有《铁齿铜牙纪晓岚》,老百姓看了这么多的戏说,特别想知道正史里的康雍乾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就在此时,编导在北京社科院找到了研究清史多年的阎崇年,三顾茅庐加面试之后,策划了十二讲的《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起初还有点含糊,因为学界有规矩,一个学者只能研究一个皇帝,这一下讲十二个就“越位”了。
 
 
制片人说,没事,我们不是搞学术,不用管别人怎么看,谁觉得自己讲得好他也可以来讲。
 
《清朝十二帝疑案》一播出就火了,十二讲改成了三十八讲。每讲一期阎崇年就问下面的观众,你们想听什么啊,然后再调整自己的讲稿。
 
后来在《百家讲坛》讲金庸的北大教授孔庆东调侃过阎崇年。“我有一次打开电视一看,一个老学者说话不连贯,停顿过多,语速也慢,还时不常地要低头看看稿,这在我们看来讲课不合格啊!但是后来一了解,身边的人都非常爱看。”
 
栏目火了,人火了,书自然也火了。在动荡岁月中,阎崇年不问世事躲在书斋写了十年书,结果就卖了两百本,而在《百家讲坛》讲完之后,卖了三十五万本,把出书的中华书局都救活了。
 
名利双收之后,早就对阎崇年所讲观点不满的人也站了出来。网络作家灰熊猫直接炮轰:“阎崇年你错了,袁崇焕不是爱国英雄,明朝灭亡就是他害的!”诗人叶匡政也表示支持,还组织了十四个对历史有研究的网友一起质疑。
 
对于质疑,阎崇年没有正面回应,只说了一句:“研究袁崇焕的人我差不多都认识,就是没见过这个人(灰熊猫)。”
 
在2007年的一次活动中,又有一位质疑阎崇年的观众起身问了他三个问题,被阎以“不是学术问题”不耐烦地推掉了。
 
一年后,这位观众在无锡与来签售的阎崇年偶遇,排到他的时候,先是默默递上了新买的书,得到签名后还说了声“谢谢”,然后一个巴掌就抡了过去,准备打第二下的时候被保安架走了。
 
挨了一耳光的阎崇年镇定地完成了签售,打人者被拘留了十五天。这名打人者有个网名叫大汉之风,他认为阎崇年讲的清史美化了清朝入关时对汉人的屠杀,以及后来的文字狱,被架走时还冲阎大喊“汉奸!
 

这一耳光扇出了社会影响,有网站专门开设了专题页面“阎崇年到底该不该打”,虽然所有人都在谴责打人者,但言语之间似乎都对那一巴掌没有多少歉意。“阎崇年有百家讲坛能发声,普通人想发表意见怎么办?”还有人把阎崇年当成了充斥荧屏的辫子戏的代表,质问他清朝的奴才文化有什么值得宣扬的?
 


许子东老师在《锵锵三人行》里说,百家讲坛不应该只让一个学者长期说某一课题,这就把百家讲坛变成了一家之言,比如阎崇年可以说康熙是千古一帝,但也要请不同看法的学者来讲。
 
 
电视成就了我,但是我也得警惕它毁了我。——易中天
 
阎崇年挽救了百家讲坛,2005年作家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让收视率继续上涨,还掩盖了同期另一位主讲人的光芒,他就是易中天。
 
易中天生于长沙,长在武汉,高中毕业就去新疆插队了,78年恢复高考,他以高中文凭考取武汉大学的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3年,衬衣牛仔裤打扮的易中天一个箭步跳上讲台,爱看武侠和侦探小说的他把每堂课都讲得座无虚席。
 
当时武大有两位老师的课堂堪称校园一景,连讲台前都放满了小板凳。
 
一位是中文系的易中天,另外一位是哲学系的邓晓芒,邓也是以高中学历考取的武大硕士,他有个妹妹叫邓小华,就是前些日子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引起关注的作家残雪。
 
不光中文系的课爆满,连易中天讲的美学选修课也是人山人海。长此以往,其他的教授们不乐意了,合谋取消了易的授课权,副教授的职称也总是因故升不到教授,易中天这才毅然离去,跑到了厦门大学。
 
后来百家讲坛的编导看了凤凰卫视一个讲武汉人文地理的节目,别的嘉宾都在名胜古迹前照本宣科,只有易中天端着碗热干面说得兴高采烈,编导当时就决定请这个人来讲坛。
 
2005年4月,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开讲,效果虽然不错,但大家关注的焦点都在吵得不可开交的揭秘红楼梦上,直到下一年,易中天的“品三国”才真正让他走上神坛。


易中天品的是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成了他调侃的对象,其中还夹杂各种流行词汇,几句话就是一个包袱,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有些出格的段子让编导笑过之后出了一身的冷汗,比如解构三顾茅庐的这个: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以贤相管仲和名将乐毅自许的。他怎么会不出山,又怎么会不想出山?他不出山,呆在隆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吗?
 
很多人都问易中天,你那套把历史说成评书的方法是怎么设计出来的,易中天说,根本就没设计,我在大学就是这么讲课的,很多学生都能把我的课背下来。制片人也说,易老师就是为电视而生的。
 
时过境迁,现在流传最广的易中天语录,不是品三国的嬉笑怒骂,而是各种怼人合集。比如易中天在讲坛上说诸葛亮是帅哥,有人觉得不正经,他笑着回击:《三国志》里说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不叫帅哥叫什么?叫伟哥啊!
 
其实,对待学术批评,易中天向来坦诚,06年出版《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后,有学者在报纸上列举了书中的十个硬伤,易中天不仅都承认了,还发博客道歉,后来俩人还成了朋友。
 
2008年,易中天重回百家讲坛,开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当他发现难以重现两年前的收视热潮时,他知道自己该转身离去了。2012年,65岁的易中天决定启动《易中天中华史》,用36卷的篇幅讲述3700年中华正史,从神话传说写到邓小平改革。
 
易中天曾经面带坏笑地问王立群:“你讲的《史记》不是帝王就是将相,为什么讲历史就是讲帝王将相?”
 
“中国历史记载的不是帝王就是将相,一个人要有勇气正视自己民族的历史。喜怒不形于色的王教授没有用讲坛上的学者腔回答。
 
易中天皱着眉又问,为什么面对历史需要有勇气呢?
 
“因为帝王将相史里充满了权术和血腥,看多了会觉得很灰色,但是你必须面对它。”
 
易中天点点头,“不光正视它需要勇气,讲述它也需要勇气。
 


我也不在意别人的批评,惟一高兴的是其他中学老师都觉得我为他们争了一口气。——纪连海
 
在北京,有两千五百多个中学历史老师,其中有两位上过百家讲坛,北师大二附中的纪连海和首师大附中的袁腾飞。
 
挖掘中学老师当主讲人,源自百家讲坛制片人的一个念头。因为阎崇年、易中天、刘心武都有当中学老师的经历,正巧当时阎崇年的儿子推荐了自己的高中老师纪连海,说他历史课讲得精彩,课上没人睡觉。
 

历史是副科,向来不受重视,每个历史老师都曾为课上打瞌睡的孩子上过火。刚当老师那会儿,为了把课讲得抓人,纪连海特意买了相声大师刘宝瑞的《君臣斗》研究,凡是讲历史事件,也总会用悬念吊着大家的兴趣,去讲坛之前,他讲了二十年的历史课。


纪连海主讲的《历史上的和珅》创造了百家讲坛的最高收视率,后来又讲了多尔衮和纪晓岚。成名之后,纪连海侃侃而谈的身影出现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讲嗨了的纪老师也不断加入自己的研究,比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恋”“左宗棠是牵牛星下凡”等。
 
面对质疑,他眯起高度近视的眼睛,摇摇头:“以后中国没人敢讲大禹了,你们扼杀了大禹,因为我们怕了,没人再讲再研究,无论正面的反面的。”
 
 


如果我知道视频要放到网上,就不允许录像了。——袁腾飞
 
纪连海走上教师岗位那年,“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还在上中学,等到94年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正是读书无用论最“猖獗”的时候。还记得第一天打车上班,司机问他是干什么工作的,他说当老师的,对方嘴一撇,不屑地说:“大小伙子干点儿什么不好,怎么干这个啊!”
 
袁腾飞从小就爱听历史评书,考大学的时候被保送到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据他的大学同窗石国鹏回忆,除了看闲书,袁腾飞没别的爱好,基本和时代脱节,俩人臭味相投,经常去淘书。有一回在外地的小书店看到一本清朝的书,俩人兴奋得站着看了两个多小时。
 
对于不爱听历史课的学生,袁腾飞从不纠结,他跟学生约法三章:“困了就睡,饿了就吃,喝水我不管,嗑瓜子不行;做数学作业我也不管,下棋不行。传条不行,你不会连短信都发不起吧?”
 
16年的教学生涯,袁腾飞始终坚持的事就一件,每带一届学生之前,他都会跟大家说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然后再补充一句,头尾两句太难做了,中间的还可以努力。
 
 
2008年5月,袁腾飞在一家课外辅导机构讲课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一夜之间出名。第二天,学生们围过来跟他说:“老师您现在可火了,都到优酷首页了。”袁腾飞很纳闷,“什么是优酷,咱学校的内网吗?”
 
千万级的点击让百家讲坛关注到了这位历史老师,当接到节目组电话的时候,袁腾飞还是一脸的不敢相信,马上拒绝了。之前有学生跟他开玩笑,说袁老师你要上百家讲坛了,他还说绝不可能。
 
在编导的劝说下,袁腾飞去试录了几期,并一发不可收拾地完成了30讲、1200分钟的《两宋风云》,还有《塞北三朝》。之后,遵循当红主讲人的标准流程,出版商蜂拥而至,四卷本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摆到了从机场到地铁的各大书店。
 
此书大卖后,有位宋史专家发表了一篇万字长文,一一列举了书中的硬伤,完了又对书名补了一刀:这个书名画龙点睛地凸显了作者对历史的轻佻与侮慢
 
袁腾飞看过文章后,没做反驳。“凡是他说我史实不对的地方,我都认,我不是学者,我跟他们不是一个行业。我就是个讲段子的,但书名不是我起的。”
 
书名和腰封上的那句“袁腾飞=易中天+郭德纲”,也让袁腾飞感到反感,但是既然签了合同,别人怎么炒作他也无能为力。
 
2010年,袁腾飞当年讲课的另外一部分视频又被传播,这一回的结果不是出名而是告别,他被学校领导找去“警戒谈话”,投诉信和追到学校让他道歉的网友让他的课外兼职被取消。
 
有学生知道后,拉着家长要去给袁老师声援,“他们太欺负人了。”还有学生说:“难道照本宣科就是好老师吗?能让学生不被标准化的思维定式所禁锢的老师就是好老师,袁老师至少告诉我们,历史除了课本还有另一种解读的视角,告诉我们权威也是可以被挑战的。
 
有学者认为袁腾飞的“错误”也许恰恰就是告诉世人,历史还能有另外一种可能,这种想法对历史教学和官方一元史造成了挑战。
 
纷扰过后,袁腾飞递交了辞职申请,等了两年终于批了,历史老师走下讲坛,也离开了讲台。
 
 

 一个人一旦接触到真相,那他就再也无法回头去相信谎言。——石国鹏
 
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有句歌词: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如今,百家讲坛书籍的销量已经从百万降到了几万,在它淡去神奇光环的现在,仍旧飘在我们眼前的,还是那几个鲜活的形象。
 
走下讲坛之后,阎崇年依旧笔耕不辍,以每年一本的速度著书立说,讲的还是自己魂牵梦萦的清史,他想要回答史学界的“赫图阿拉之问”,也就是十万满族军队是如何打败大明王朝的。
 
对质疑,阎崇年看得越来越淡。“我不是满族,也不是清朝的遗老遗少,只想客观公正地来写这段历史。”
 
去年12月,《易中天中华史》的第21卷《朱明王朝》正式推出,36卷的计划早已改为32卷,易中天说自己“牛皮吹大了,不可能有那么长,身体原因也不允许有那么大的规模了。
 
谈到后面未完的11卷,易中天和他的顾问团队坦言:“越到晚近,硬骨头的内容越多,读者的代入感越强,女娲好写,邓小平难写。”
 
54岁的纪连海也很忙碌,昨天在宜宾和人品酒,今天没准儿就出现在南京给投资人讲明史,偶尔也会在综艺节目上抚今追昔,给明星们讲讲历史课。
 
2016年,袁腾飞加入某直播平台成为主播,也录了几期视频节目。一年后,随着个人微博的烟消云散,袁老师再次消失在大众的视野。
 
 
 现在,袁腾飞变成了带团的游学导师,如果哪天你在圆明园或者故宫游玩,看到一群人围在一个有些发福的高个男人身旁听他侃大山,那多半就是袁老师了。

大三那年,袁腾飞问老师:“太平天国是封建政权,清朝也是封建政权,俩封建政权,为什么太平天国就是正义的?清朝就是落后的?”
 
老师像看着外国人一样看着他反问:“你站在什么阶级的立场上说话呢?”

喜欢的亲们,欢迎点赞分享到朋友圈

看更多精彩好文

请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往期文章看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