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90%近海已无鱼可捕,可我们看不到海洋的眼泪

点蓝字免费关注!

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手指指向的蓝色字体“小皮爱读书”,再点击“关注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在中国人的餐桌上,鱼是日常饮食中再寻常不过的一道餐点。从菜市场的砧板到每家每户的饭桌,人们的关注点只在鱼的品种、肉质和健康上,却鲜少有人会关心一条鱼的来历


图片来源《年年有鱼》


与餐桌上的盛况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市场上很多鱼类已经供不应求,渐渐只能依靠人工养殖来支撑人们的饮食需求,还有一些鱼类资源已经在过度捕捞中,频临灭绝,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以大黄鱼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大黄鱼在黄海还十分普遍,但目前,野生种群基本已经全部消失。


也因此,野生大黄鱼从曾经最为普通的家常菜,一跃成了价格堪比黄金的奢侈品。


01

大海真的没东西了


著名摄影师Stefen受到绿色和平组织的拍摄邀请,来到了中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地福建省。根据当地的调研结果,拍摄了一支短片——《年年有鱼》,这则短片揭示了这盘看似普通的盘中美味背后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


Stefen  Chow 《年年有鱼》


调研发现,上世纪70、80年代,黄渤海的渔业资源还相当丰富,对虾、带鱼、黄花鱼等屡见不鲜,不仅数量惊人,而且种类繁多


但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渔民反应:“大海里真是没东西了”出一趟海,一网捞下去,捕捞上来的几乎都是小鱼小虾,曾经渔民满载而归的盛况再难看见了。

野生渔业资源的衰退,促进了水产养殖行业的迅速扩张。


当捕网中越来越少出现高品质的大鱼时,越来越多的渔民觉察到鱼类捕捞盈利的局限性,于是开始返回海岸做养殖,养殖的目标自然就是那些可以卖出高价的石斑、大黄鱼和鲈鱼


但问题是,这些鱼都是肉食性的,于是渔民就去海里捕捞还未长大的小鱼小虾去做养殖饲料。


为了降低成本和工序,大黄鱼养殖户会把捕来的小鱼用机器直接打成鱼浆,然后投喂。


这种方式虽然省时省力,但饲料的使用率低,而且会污染水质,提高鱼群的致病率


02

不持续的捕捞方式


绿色和平组织2016年12月在福建宁德大黄鱼养殖场的调研表明,当地的大黄鱼的鱼投入鱼产出系数(FIFO系数)达到7.15,即每养殖1公斤大黄鱼,需要7.15公斤的幼杂鱼饲料。


为了调查研究,Stefen和他的团队随机购买了养殖一公斤大黄鱼需要的饲料,并一一统计,发现饲料中一共含有39种鱼,总数量超4000条


利用买来的鱼类饲料,Stefen团队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在一个篮球场为每条鱼验明正身,并拍照记录。


图片来源《年年有鱼》


一个人摆鱼、一个人拍摄,还有一个人负责给小鱼喷水降温,防止小鱼被暴晒成鱼干。


最终,4000多条小鱼的“肖像照”被拼凑成一副巨大的图片。


图片的中间是3条大黄鱼,周边则是7.15公斤小鱼。他们还用渔网剪出这些鱼来可以长到的大小,并做了对比。


图片来源《年年有鱼》


要知道,如果这些野生小鱼没有被提前捕捞,它们的价值也可以增加到数倍,甚至数十倍


过度捕捞幼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于此,各种食用经济鱼类的生殖和繁衍遭到破坏,还会对其他海洋大型生物和海洋食物链造成威胁


在中国,海鲜市场对鱼类的需求与日俱增,但养殖业实际生产中所产生的“真实成本”难以估计。仅仅养殖大黄鱼,每年就至少需要消耗40万吨幼杂鱼。


从餐桌到海边,从渔民到消费者,资源和环境消耗成本被“理所当然”的忽略了,但渔业资源河海原生态之间的矛盾冲突却不可避免地愈加剧烈


03

近海已经“”无鱼可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捕捞国家。


2015年,中国捕捞产量达1300多万吨,年捕捞量比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印度尼西亚和美国加起来还多。


并且,在过去30年里,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增长了10倍,成为全球第一养殖大国,产量占全球水产养殖总量的60%以上

但在这些看似“辉煌”的数字背后,写满的是人们对于物产资源的无度索取伴随着强度捕捞以及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中国近海和主要江河、湖泊的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其中,传统经济鱼类迅速小型化、低龄化食物链短、经济价值低的杂鱼所占比例迅速上升。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听到来自世代靠海渔民的感慨:近海已经“无鱼可捕”



数据显示,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捕捞总产量就进入了“零增长”,并在保持稳定中略有下降,渔业资源的总体数量水平已经降得很低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慕永通说,在渤海和黄海,掠夺式的鱼类捕捞已经导致海洋渔业资源局部“荒漠化”。


举例来看,浙江舟山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也是我国四大传统海产主产区之一,但根据当地渔民和渔业管理官员反馈,受到近年来滥捕滥捞的影响,鱼类没有足够的休养生息的时间,渔民作业渔场日益远离近岸。


让我们来看一下渔民的“毁灭性”捕捞方式,他们使用网孔极小的渔网,俗称“海洋杀手”,在海底来回拖拽。



由于网孔极密,沉入海底后捞起,鱼群不分大小,不分种类全数收入网中,“一网打尽”,连2-3厘米的小鱼、甚至虾米也难逃一劫。


除了这些,还有电网捕鱼、灯光捕鱼、声波捕鱼......所到之处鱼类死绝。这些破坏性极强的捕鱼方式,会间接导致鱼群的繁殖能力、鱼苗质量、存活率大大下降,使鱼类遗传特性发生变异,长此以往,甚至会造成鱼类资源的衰竭和灭绝


更耸人听闻的是,这种超出海洋承受能力的捕捞,已经持续了近20年。


人们对于海洋产品的无度索取,直接阻断了海洋生态链,致使海洋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海洋生态灾害频发。


2010年,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监控区分别占我国海洋面积的14%、76%和10%。我国近海的赤潮、绿潮、水母旺发等灾害性生态异常现象频频出现。


如果这种不可持续的人工养殖方式和捕捞方式继续存在,那么我们收获的将是一个日益贫瘠的餐桌,一片日益荒漠的海洋,甚至是一颗日益衰退的星球。



在开发利用海洋几百年之后,现代的我们更需要反思,究竟怎样合理看待海洋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如果人类只是一昧地索取海洋资源,而不顾忌海洋的明天,那么终有一天,地球会变成一座孤岛,被无边无际的荒漠萦绕

喜欢的亲们,欢迎点赞分享到朋友圈

看更多精彩好文

请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往期文章看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