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海道是个什么官?

薛理勇 魔都白领群 2022-05-05

近日,群友蒋伟明先生在群里分享了一张老照片,照片标注为“上海道署”,英文“The Shanghai Tarter Yamen”。照片近处门匾上有“保釐廿邑”,远处有“东辕门”、“西辕门”,经与同治年间的上海道台衙门比较,照片应该是在道台衙门前的东首牌楼外从东往西拍摄。

▲ 清同治年间上海道台衙门平面图
辕门,古时军营的门或官署的外门,出自《周礼·天官·掌舍》:“设车宫辕门。“保釐”一词,治理百姓,保护扶持使之安定,出自《尚书正义·卷第十九·毕命》:“以成周之众,命毕公保釐东郊。”周康王任命毕公在东郊设治所,保护民众。“保釐廿邑”意思就是当时上海道管辖范围为20个县。那么“上海道”到底是个什么官?与“海关道”、“苏松太道”、“分巡苏(州)松(江)太(仓)兵备道”等是什么关系了?

▲ 上海道契,由“大清钦命监督江南海关分巡苏松太兵备道袁(树勋)”签发,经大英总领事馆照会及租界地政局登记等,签发时间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图片来自雅昌

汉字有一特点,就是每一个字有独特的、本来的意义,即所谓的“本义”。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中国第一部根据汉字的结构分析汉字本义的巨著,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该书说:“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连谓之道。”意思说:道是用于通行的道路,字由“辵”和“首”组成的会意字,从一处直通另一处的道路才称之为“道”。这个“一”可以理解为京畿、首都,当然,“道”就是首都直通某一大城市的道路,也就是主路、干道,犹如后人讲的“国道”。唐朝,把全国划分为十个道,后又分为十五个道,于是“道”就作为中央政府下辖的大的行政区名,它相当于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清及以后的“省”。

▲ 唐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李世民分天下为十道:即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至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玄宗李隆基又十道分为十五道。日本至今仍沿用中国的都道府县制度,设1都、1道、2府、43县,其中的“道”就是北海道。图片来自百度百科《大唐十道》
《说文解字》:“路,道也。从足,从各。”路字由“足”和“各”组成的会意字。“各”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形相似,上面是脚指向下的“趾”,下面是“口”。“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写法,字形相似,只是上下互换,所以“各”与“正”为反义词,“正”是人们从各地向同一个方向走,而“各”则是从一个地方出发向不同方向走,所以,“路”多用于表示“道”的次一级道路,也就是“道”的分支、支路、叉路,以前,中国把由国家、中央政府修建的道路称之“国道”,而省一级修建的埠际大路称之“公路”,这与古汉语用词习惯是有密切关联的。

▲依次为 “各”字甲骨文,“正”字甲骨文、金文

▲ 1820年,苏松太道(苏州府、松江府、太仓州)全境图,辖设20个县(常熟、昭文、长洲、元和、吴县、吴江、震泽、娄县、昆山、新阳、镇洋、金山、华亭、奉贤、南汇、青浦、嘉定、宝山、上海、崇明)、2个厅(太湖厅、川沙厅)

元朝,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称“中书省”,中央政府下属的大行政区设“中书行省”,到了明清,“中书行省”改称“省”,即英文的province,“省”下设府(州),相当于今日的“地区”,府下设县,形成三级行政制。明朝,省的最高行政长官称布政使,清朝改称巡抚,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财政。省的区域面积很大,事务十分繁忙,于是,巡抚衙门另设一种介于省与府州之间的职官,称之“道”,也取直属省巡抚衙门之义,“道”约分两种,一种是主管某项专职的道,如粮道、海关道、劝业道之类,因须到辖地巡视而称之“巡道”,另一种主管府州,称之“守道”。清《同治上海县志·卷二·建置·衙署》中记:“分巡苏松太兵备道署,在大东门内。雍正九年,巡道王澄慧建。咸丰三年,寇毁。五年,巡道赵德辙重修。”该《志》还收录王澄慧撰《新建苏松太兵备道公廨碑》,碑文略长,摘录部分如下:

国初,官制概仍明旧。苏、松二府向有兵巡道,驻太仓州,巡行入郡,则明泽桥东有驻节之所焉。康熙二年(1663年)改并巡为分守,苏州遂为治署。二十二年(1683年),以督粮道兼领之,分守道复奉裁。今上(指雍正皇帝)即位之二年,百废俱修,庶司整饬,以抚臣何公之请,复分巡苏松道如旧制。八年(1730年)六月,中丞尹公上言,分巡道有巡缉之责,兵民皆得治之,请加“兵备”衔,移驻上海,弹压通商口岸为便。制曰:“可”。
碑文言简意赅,清朝初建,沿习明制,在苏州、松江二府派有驻军,驻太仓,在苏州和松江府城也设有机构和驻军,到了康熙二十二年,由于清军收复台湾,标志沿海的反清武装被肃清,海禁解除,就以原来的粮道兼管,其军事上的职权实际被褫夺。在康熙收复台湾后的两年后,康熙皇帝就颁布“弛海禁”,结束了中国长达三百年的近海禁运政策,并分别在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建立粤、闽、浙、江(苏)海关,近海航运得以恢复,贸易与日俱增,包括上海在内的近海港口城市在短时期内中兴,随之而来的仍然是近海的安全,于是到雍正二年(1724年)又恢复了巡道的军事职能,到雍正八年(1730年)又加上了“兵备”的头衔,全称“分巡苏松太兵备道”。翌年,其衙门从苏州迁到上海,于是又称“上海道”,它又兼管设在上海的“江(苏)海关”,故又称“海关道”。其相当于江苏巡抚衙门下设分管苏州、松江、太仓三府(州)的军事、民政机构,地位比松江知府高多了,一般为“正三品”或“从三品”,清代的上海道离任后,大多升徙省的按察使。

▲ 苏松太兵备道署,在东大门内,雍正九年,巡道王观察慧建,计地一十四亩二分四厘,积三千四百一十八步有六分,堂室一百五十楹,历八閲月而成,费公帑四千缗,而补益之数不与焉。咸丰三年,毁于寇,五年,巡道赵观察德辙重修,即今之治所。按:上海自明嘉靖间设海防道驻沪,其署已无可考。国初为兵巡道,驻太仓州,巡行八郡。康熙二年,改兵巡为分守,驻苏州。二十二年,裁分守道,以督粮道兼领。雍正二年,复设分巡苏松道。八年,加兵备衔,移驻上海,兼管海关事务。九年乃有建署之举,至并入太仓,为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则始于乾隆元年,而政益繁,远至道光二十二年,上海开爲通商口岸,兼及外交事务,于是膺斯任者,非熟悉中外情形,不克胜任愉快,而位望固是益崇焉。图文来自1909年《图画日报》

▲ 1884年地图上的“苏松太道署”(上海道署)
进入近代后,上海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外贸和外事任务十分繁忙,于是,上海道又相当于两江总督或南洋通商大臣(南洋通商大臣通常由两江总督兼任)在上海直接处理外交事务的职官,其职权更大,地位更高,当然,其对上海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力也更大。

▲ 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钦命二品顶戴署理江南海关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兼管铜务加十级记录十次刘”颁发给“英理事馆正领事官布”的护照,盖有官印,图片来自雅昌

《新建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公廨碑》中说:

按,上海自明嘉靖甲寅(1554年)设海防道,以佥事董邦政领其职,募兵三千以备倭。旋以海上无警,罢之。今余适承,乏是官问,其旧署不可识矣。乃于城之东南隅,相度没官廛舍,兼买民地一十四亩有奇,改建公廨一百五十楹。定规模,采木石,考核其工作,既廪,经营区处,费公帑四千缗,更为补其不足。阅八月告成。周垣重门,上堂旁宇,后寝下舍,约略具备。邑吏土庶,聚而观之,由外以窥其中,穆然以肃……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为了防御和打击倭寇, 在上海设海防道署,当倭患平息后,这个海防道署也撤销了,首任上海道的王澄慧原想利用明海防道署基地建苏松太兵备道署的,但这个海防道署旧址已经不存在了,于是只得重新觅大东门内的十四亩余土地兴建,工程用时八个月,花了四千贯铜钱。这个巡道衙门在上海城里占地约一公顷,占地面积是相当大的。

▲ 道台官邸,李阁郎摄,李阁郎(Louis Legrand,1820-?),法国人,是最早来华的洋人摄影师之一,主要在上海、宁波等地活动,对摄影术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1859年,他开设了上海第一家照相馆,并曾在《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刊载广告。李阁郎最经典的摄影作品是其在1858-1859年间拍摄上海风景建筑的立体照片,是清末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
1853年9月,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巡道衙门被毁,当时的上海道吴健彰也被义军活捉,不过,他不久就被美国传教士买通小刀会义军救了出来,当小刀会被镇压后又重修,以后还有所扩建。《光绪上海县续志·卷二·建置·衙署》中说:“分巡苏松太兵备道署,同治三年(1864年)、光绪十三年(1887年),先后购署西民地,扩充关科房。巡道龚照瑗题‘冰镜同清’额。光绪二十年(1894年),巡道黄祖络复购西首民舍,直达道前街。添建办公室及上房,并修葺絜园。”三次扩建,使分巡苏松太兵备道衙门的面积为“一十五亩六分九厘二毫”。最后一次的扩建,使上海道署的西首“直达道前街”。在一张光绪戊戌年(1898年)《新绘上海城厢租界全图》中“苏松太道署”,在大东门内,南面和西面均沿“道前街”,在民国初的上海地图中,西侧的“道前街”已改称“巡道街”,也即今天的巡道街,而南侧的“道前街”,改成“警察厅路”或“警厅路”,即今天的金坛路。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 上海道台衙门遗址地理位置图,俞伟民绘制

▲ 巡道街东侧集贤邨

▲ 上海道台衙门遗址鸟瞰图,俞伟民摄

1911年上海 “光复”运动中,上海末任道台刘燕翼闻讯后就逃到租界里去了,余下的官吏即不战而降,道署被革命军占领,新建立的“沪军都督府”对旧王朝的官制作了调整,立即组建“淞沪警察厅”,就以原上海道署为厅署,于是,大门前的原“道前街”就改称“警察厅路”,省称“警厅路”,就是现在的金坛路,约1925年,这里的部分留作警用,大部分建为“集贤里”里弄住宅,而如今,这里全部被建为“中恒公寓”,成为上海中高档住宅区,只有那条“巡道街”依然向人们诉说,这里曾是上海最高的军事、外交、行政的机构——分巡苏松太兵备道署。

▲ 1911年11月3日,辛亥革命爆发时,革命军通过小东门进入了上海县城,解除了清军武装,烧毁道台衙门,图片来自avezink

▲ 1911年11月,革命军正在守卫上海道署,里面有被火烧过的痕迹,图片来自上海图书馆

▲ 民国后,上海道署遣散,这里变成了上海巡警总局
近代以后,上海道代表两江总督或南洋通商大臣处理外交事务,如1845年,上海道宫慕久与英国驻上海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签订《上海租地章程》,宣布英租界建立,以及租界的四至、权利和必须遵守的制度,1849年,上海道麟桂与法国领事商议法界界址,并公布“本道台会同法国领事敏体尼勘定上海北门外一处地:南至城河,北至洋泾浜,西至关帝庙诸家桥,东至广东潮州会馆沿河至洋泾浜东角,注明界址。”后来,上海道署下还设专门处理涉外事务的“洋务局”,处理租界及华界土地的“上海会丈局”。当辛亥革命后上海道署遣散了,上海的涉外事务立即陷入瘫痪,处于失控的状态。而租界当局则乘机提出,租界的许多机构是与上海道署签订协定而建立的,现在上海道署既已遣散,那些机构及涉及的权利就应该归租界接管。当时,丧失的权力机构主要有涉及租界司法的“会审公堂”,涉及土地的“上海会丈局”,中华民国政府与租界交涉无果,于是只得采用变通的办法,于1914年2月在上海设“沪海道”,其职权和职能相当于清代的分巡苏松太兵备道,其最高长官称“沪海道道尹”,由“特派江苏交涉员”兼任。

▲ 1918年地图,原来的上海道署变成了巡警总局,东侧的道前街就是现在的巡道街,巡警总局南侧的路叫做警厅路,就是现在的金坛路

▲ 1947年地图,警厅路就是现在的金坛路,原来上海道署的位置已经成为集贤村住宅区

▲ 巡道街复兴东路,摄于2021年4月

古代中国无所谓市政,即没有专门的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当然,中国的城市几乎没有用于夜间照明的路灯。但是,一些较大的城市会在一些重要的政务和警务机构处设置用于标识的灯,犹如后来的派出所门口会设“警灯”一样,这种悬挂在空中的灯就叫作“天灯”。今天,大东门内有一条与巡道街“丁”字相交的小路——“天灯弄”,它就是以原苏松太兵备道衙门前悬挂的“天灯”而得名的。

▲ 巡道街西侧天灯弄
点击下图,延伸阅读上海县衙门、天灯弄77号书隐楼等信息:

▲ 辛亥革命前夕的上海县衙门

▲ 天灯弄77号书隐楼后院“福”字砖雕,图片来自看懂上海

薛理勇

1947年9月出生于上海。1981年大学毕业后即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筹建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等。已经出版的著作有《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六十余本;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等。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魔都白领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