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唐世平教授的读书方法论:如何读书?读什么书?

掌中星球 2022-03-18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政治经济学新时空 Author NHPE研究小组

唐世平

复旦国务学院特聘教授、长江学者


    本文整理自唐世平教授的讲座。为便于阅读,对讲座内容的表述方式做了适度调整。

(一)读书的动机

“读什么书”这个问题可能比“如何读书”更重要。因此,我会先讲“读什么书”,然后,再讲“如何读书”,共两个部分。第一个我想说的是在座的各位肯定都是读书人,所以,我认为对于非常多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生活的必要。


读书有许多种,大概可以归为两种,第一种是被迫的读书,比如,在座的各位肯定从小到现在被逼迫地读了很多书,还有一部分我们称之为不是被迫的读书,就是你自己想读这样的书,这种方式我觉得大概有4种可能,第一种读书的动机只是为了吹嘘或者吹牛,或者比如说特别是男孩子之间的寝室夜话这种相互争论、相互讨论,或者说追求女孩子都需要知识。这种叫做Bragging(吹牛),我也不认为它一定就是坏的。


接下来的第二种读书的动机,我们称之为实在是没事可干就killing time,纯粹是消磨时光,这个时候的读书可能相对来说没有太多的目标性,但是,我也没说这一定就是坏的。


第三种我把它称之为 self-enlightenment,我们叫自我觉醒也罢,或者是自我启蒙。我觉得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些时刻想知道这个世界多一点,不管你是想知道地球上的某一个地方,还是说知道某段历史的来龙去脉,还是说想知道某个人为什么做这些事,这样的话你就会去自发的去读一些书,这些书其实是你带有一定的目标性的,就是说你只是想知道某一个领域的东西。



最后一个我把它称之为“为了研究而读书”,通常它只对某一部分人有用,比如说像我们这样做研究的老师,这种读书它带有更强的目标性,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认为做到前三种就已经很不错了,就是说你为了自我的觉醒,自我的启蒙读书,这就已经很好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需要来做研究,所以,我从来不是说非要学生都要做研究。为什么呢?首先做研究比较辛苦。第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研究,特别是我等还会给大家一堆打击:你会读书不代表你会做研究,中间有一个巨大的 gap。我刚才因为有别的事情忘记交代了,我们这门课叫“国际政治热点”,而我对热点完全不知道,恐怕还不如在座的各位知道的多。
所以,我讲的就是一个非常科普性的课,就是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为什么我愿意来讲这样的一次课,我是觉得太有用了,因为我觉得在座的各位都会面临一些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的问题。而且我会告诉大家,尽管我这里有一点鸡汤,但是也有一些有毒。
我首先会告诉大家如何比较聪明地去读书。等会儿我会讲一些理由解释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所有的书都读完。如果一个人说他已经把所有的某个领域的书都读完了的话,他多半是骗子,要么是疯子对吧?
因为很多时候,应该说绝大部分现在的社会科学或者是自然科学,甚至其他的地方都有无数的书、无数的作品可以读,等到你读完了再来思考世界的时候,你的一生基本上就结束了。所以,不要读那么多书,但是又得读足够。刚才我讲了有4种读书的目标。除了被迫的读书,接下来的这个目标它也会跟读书的选择有关。我接下来会讲的第一个部分是一点简单的科普。这里的科普就是对我们现在所学的课程,或者所谓的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之间的区别,以及我对它们的一些理解,这不代表我说的就一定对,但是,我至少觉得这是我的一种领会。我甚至可以清楚的告诉大家,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比大家都老很多。大家可能都听过太多的鸡汤了。我这人是比较讨厌鸡汤的,所以,我今天不会讲太多的鸡汤,但是,我确实也得给大家一些管用的鸡汤。所以,以下讲到的鸡汤都有“毒”。首先声明我今天讲的很多东西还真不能叫经验。按Oscar Wilde的话说,所谓的经验其实是每一个人给自己错误的美名(Experience is the name everyone gives to their mistakes)。我其实真的有一堆教训,我不怕丢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直到去美国念社会科学之前,我还真不知道社会科学是什么东西。我1981年上大学,从本科一直念到硕士,那时候我们觉得所谓的社会科学就是哲学,其实这是不对的。也就是说,我在相当长的时期理解的社会科学其实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等会儿,我会讲什么叫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另外一个我想说的是,我认为经验并不是特别重要,我认为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更重要,这有点鸡汤啊。接下来我想说的一句话,来自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波德莱尔的名作叫《恶之花》,其中有一句话是“人生就是一个大医院,每一个病人都想换一张病床。”在座的各位,我猜也偶尔有这种想法吧?但是,我还真不一定说非要换一张病床,因为我觉得我走过来的很多东西,它有很多教训,但是它也值钱,如果真要我再走一遍了,我就想少犯一些错误,这就是我给大家的教训,不一定叫经验。
刚才我已经讲了,有4个动机驱动我们读书,第一个是Bragging(吹牛),第二个就是Killing Time(消磨时间),当你们躺在寝室床上取暖的时候,然后,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拿本书看看。第三个就是self-enlightenment(自我启蒙)。很多人会走到自我启蒙的阶段,是因为我们人类有天然的好奇心,另外一个是你还想学点新的技能。
整个人生不外乎就是解决一堆大大小小的问题,有的很悲壮,有的比较快乐,有的是慢慢慢悠悠地解决,有的需要迅速地解决。我认为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读书的动机。第四个读书的动机才是所谓的innovation,这就是像我这种老师做的研究了,他开始需要读书,这种读书你可以认为是被迫的,但是也是说因为我们觉得我们的研究重要。


读书的要害就在于“读什么书更重要”。这又可以分解为两个基本的问题,第一个是读什么书。其实更精确一点,应该说是“在不同的年龄,在不同的知识积累程度等”,也就是在不同的时间,读不同的书,我认为是重要的。其实,大家应该都已经有所体会了。你们在中学的时候读一堆书,然后,到大学读一堆书,你们到大学三四年级时,老师会给你们一些新的书。所以,我主要从我的经验教训来谈,应该是在什么不同的时间读一些什么不同的书,最后,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这个里面就包含一些真正有用的所谓的偷懒的经验。
(二)读书的门槛


我首先把书按门槛分类,第一类是低门槛的书,这类书首先是literature(文学)。文学有很多美妙的地方,但是,必须承认我已经大概10多年没有读过任何小说了,就真的是没空看,我觉得现在读一本相对来说不是那么深奥的书,对我来说就已经算是消遣了,小说已经基本上没有空读。
也许你们在中学里边读的很多书已经不再是文学了,但是,我那时候基本上老师让我们读的书几乎全是文学。我认为这是不好的,它有点弱化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以及让我们对世界上那么多激动人心的东西处于无知的状态,我认为这对中国的学生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
所以,我今天谈的很多教训,一方面是我个人的,还有一方面是我对咱们教育体系的一些反思。低门槛的第二种书,我认为是历史,我们称之为广义的历史,有时候把它叫做通史。其实,通史也已经有很多水平是非常高的书,但总体来说,它是相对来说门槛没那么高。第三种就是哲学,这就是典型的鸡汤。其实,大部分人读到的哲学水平,不过比鸡汤稍微好一点,像大家知道的南怀瑾、叔本华、于丹以及可能还有复旦的一两位知名教授(不过具体是谁我就不说了)。

第二类是中等门槛的书。在座的各位,可能你们都是读社会科学或者叫文科或者其他什么。但是,你一旦读到大学的理工科,门槛确实就提高了吧?明显的是有的人就适应不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理科生贬低文科生的道理。有一定的理由,我个人承认。中等门槛的第二个,我称之为科普作品。这个时候已经有一个相当高的门槛,特别是自然科学。不过,社会科学里面有些门槛也挺高,并且还越来越高。第三个,我把它叫做晦涩的哲学作品,它其实是在用晦涩语言把大家绕晕,这并不代表他说了有特别foundamental,非常insightful的东西。

 

第三类是高等门槛的书,当然就是高门槛的研究型作品。张益唐就不用说了,全世界大概就三五十个人知道那个领域的东西。即便是相对门槛低一点的,比如说化学、生物学,或者计算机、生物学等等,其实都已经有相当的门槛。这个时候基本上只有做到接近研究水平的人才会去读那类东西。总体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社会科学的研究作品的相对门槛确实是比较低的,但是,现在也越来越高。在座的各位,可能已经听过一些什么研究方法等等,你会发现有些文章你已经看不懂了吧?回归表已经是最简单了,还有其他的比如说模型等等。不论是Game Theory(博弈论)还是其他的数学或者是经济学的一些模型,那就都有一定的门槛。


我认为在座的特别是本科生,你读到中等门槛,然后再读一些高门槛的东西就已经够了,因为并不是需要每个人都去花那么多时间去读一些高门槛的作品。接下来我会讨论我对科学的理解啊,我的理解不一定对,这个是我对科学的一些基础性的理解。首先,我想说的是,在座的很多同学,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可能很多大众也会觉得)其实数学是自然科学。其实,数学并不是自然科学。但是,如果你没有一点数学的逻辑,没有一点数学的思维,比如说用概率去思考世界,比如说想要用什么东西去理解这个事情,你一定要能度量(measure)它吧,凡是不能measure的东西就没法讨论,也就是说,你必须有一定数学的思维,然后,你也得懂点逻辑学和语言学,但逻辑学很多时候是by intuition,我们的直觉就有一点逻辑学和语言学。


     只有具备了这些东西,你才可以讨论问题,不管你讨论科学还是非科学的问题。真正的自然科学,是三大基础学科,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当然,还有旗下的交叉学科。同样,社会科学基本上也是有三个大的主要的基础学科,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曾经是一样的,现在他们分的比较开,因为人类学通常研究叫前工业化社会,社会学就研究后工业化的社会,两者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然后,还有经济学,它也会产生非常多的交叉学科。常规意义上的人文学科就是文学、历史、哲学,或者说道义哲学以及美学。


总体来说,我觉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确确实实有一些不同。这就是我这个科普为什么要讲这些东西。你们理解读书的时候,特别是读一部好的作品或者比较有名的作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就是理解这个人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你只有理解了,才算理解了这本书。至少这是我读书的一个体会,我就特别想知道这个人为什么要想写这本书,为什么这本书是写成这个样子?不管是好和坏,它总得有个道理。
(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总体来说,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特征。第一,应该说,好的自然科学家可能对智力的要求确实有可能更高。但是,相对来说,社会科学家的智力就可以相对平平一点,至少你可以不需要像张益唐这样的,或者是爱因斯坦那样的智力。第二,另外一个特征是,现在一个好的自然科学家越来越基于劳作的密集和知识的广度,劳作的密集是说现在很少有自然科学是单打独斗做出来的,非常少。而从社会科学来说,应该说主要还是对知识的广度要求更高。社会科学也是基于知识基础的劳作密集,它要求你必须有非常强大的理解能力,能够把很多领域的东西都放在一起想,才有可能写出一部不错的社会科学的书。
所以,社会科学领域的好作品通常还都是一个人写的,几乎没有伟大的作品是两三个人写的。但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你会看到非常多的最伟大的发现、最伟大的贡献都是合作,也就是说它至少需要不同的专业背景、专业知识才能够完成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突破。


第三,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运气、努力和勤奋。通常来说,我认为自然科学领域的运气会更重要一些,因为如果你运气好的话,你可能三十几岁就已经成名了,社会科学非常少。而在我知道的真正成为大家的社会科学家,他如果在40岁出名就已经很厉害了。
另外一个因素我觉得是起点。起点就是说你做什么东西,或者你是从什么一个角度去做的东西,对于自然科学我认为更加关键。很多时候,你要剑走偏锋。可是,社会科学大致是有个基本的知识的domain,难以一下子搞出来一个是推翻原来的理论或者怎么样,所以,相对来说,自然科学也可以成名更早一点——起点重要,当然就成名更早。社会科学起相对来说成名就比较晚了,刚才已经说了,大部分自然科学研究需要团队,社会科学基本是靠自己。
我其实相对认为成为自然科学家更容易。比如说,最近去世的复旦的杰出校友张首晟教授。我说的容易,就是说你大致是同样的talent的时候,你去成为自然科学家更容易。对一个好的社会科学家来说,他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社会科学家更难,因为他面临语言还有知识积累以及文化障碍,必须去读足够多的著作才可以解决。而自然科学相对来说,你只要对你这个领域或者是附近的几个领域比较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容易就有可能有比较重要的思想火花,说不定就能够有比较大的突破。


我刚刚已经稍微贬了一点点哲学,我特意讲这个是因为这是基于我对我们中国教育体系的反思以及我自己的教训。在我上学的时候,我们认为哲学家是最牛的,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不如哲学家牛。我们都膜拜哲学,特别是所谓德国哲学。在座的各位可能也许跟我不太一样了,我们那时候经常会觉得德国人、德国民族优秀,你想多少伟大的哲学家都是德国人,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到哈贝马斯。

唐世平读书照


欲知唐世平教授如何能博采众长,纵横学术江湖,不妨看看他是如何“以众人为师”,领悟不同学者的风格,之后融会贯通《众人皆吾师》,以及他独特的方法论思考《社会科学方法新论》(预计6月20日上市,敬请期待),这本有助于发文的利器值得拥有。

 若想了解详情可购买纸书,点击下图即可跳转

《众人皆吾师(唐世平学术随笔)》

作者:唐世平

小伙伴们是不是对唐老师执着探索、跨界“折腾”的精神和行动感到惊讶或好奇?自己内心甚至还想搞点跨学科的研究尝试,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没问题,唐老师现在、立刻、马上就可以满足你们的好奇和冲动!请关注唐老师最近出版的中文著作——《观念·行动·结果:社会科学方法新论》(预计6月20日上市,敬请期待),该书阶段性地总结了唐老师多年来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独家经验,绝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仔细品鉴。


点击下图即可跳转购买

《观念行动结果—社会科学方法新论》

作者:唐世平


END



记得给星球官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