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人工智能续写的《冰与火之歌》 乔治马丁实在太慢了!

2017-09-03 以天为宇 极客电影


《权利的游戏》(GOT)第七季结尾继续挖大坑,粉丝们得等到2019年才能看到下一季。


想从书里找出情节走向?没戏!从第六季开始,GOT就没有原著可循了——原著《冰与火之歌》才出到第五卷(计划有七卷)。



在这个科技时代,其实用不着瞪眼干等:


因不满剧集和原著更新的“龟速”,“权游”粉丝,软件工程师扎克(Zack Thoutt)索性自己创造了一个人工智能——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用“机器学习”从之前的原著中“汲取精华”,自动“续写”原著。


▲ Zack Thoutt个人介绍、以及机器续写的《冰与火之歌》片段


RNN的原理是模仿人脑学习,快速分析文本并记住其中的情节点,然后在原作基础上去仿创作故事的后续。


扎克把《冰与火之歌》前五卷、总共5376页文字全部给了系统,让循环神经网络(RNN)学习和记忆,以便它能够掌握之前的情节模式和作者文风。



由于乔治·R·R·马丁的原著有大量虚构的地点和考究的词汇,使得人工智能的学习难度大大增强。


从最后的成文来看,人工智能编写的结局跟原著还存在不少差距的——比如没有原著考究华丽的语句、悬念的营造也弱于原著;还有一些已经死亡的角色,人工智能也没及时意识到,仍在继续撰写“逝者”的故事线。


“它肯定不完美。虽然语法偶尔有错误,但这套系统能自学英语的基本结构,而且能掌握乔治·R·R·马丁的叙事结构和文字风格。”

——Zack Thoutt


但值得肯定的是,人工智能所的语句语法运用已经相当规范、它撰写出的句子更容易被人理解,情节也是按照马丁的节奏走下去的;它还非常 “自觉”地用书中人物的名字给新的每一章命名——这正是马丁在前五部中一直沿用的习惯。


让很多粉丝惊喜的是,人工智能还创造出了新角色,情节上也有不少反转,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情节和粉丝们之前的推测不谋而合,比如它写出了詹姆·兰尼斯特(Jaime Lannister)会杀死爱人姐姐;还有珊莎·史塔克(Sansa Stark)其实是拜拉席恩家族(House Baratheon)成员,在故事中她最终发展成新一极势力。



当然了,人工智能毕竟不是原著作者,至于真正的结局嘛......


嗯,凡人皆有一死。


虽然AI续写比不上马丁大爷的原著,但已经成为事实的作品,却再次证明了一个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的现实——人工智能越来越擅长艺术创作!


人工智能初试创作


不止是文学领域,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人工智能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去年,谷歌研发的项目“Magenta”——一项基于开源人工智能的平台Tensor Flow,以深度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来创作艺术的项目,发布了第一首人工智能创作出的90秒钢琴音乐作品。



去年3月,谷歌举办了一场名为“深度梦魇:神经元网络的艺术(DeepDream: The Art of Neural Networks)的拍卖会。伦敦艺术家 Memo Akten 和谷歌人工智能共同完成的一组 GCHQ 画作拍出了当天最高的价—— 8000 美元。



Facebook正在把人工智能向“自创语言和对话”的方向上引。



人工智能不断出色完成人类工作,难道我们真的被机器取代而失业?


人工智能的创作会不会取代人类?


何种职业容易被取代?


“无论是体力工作还是脑力工作,只需要单调工作的职业,不需要创造性和灵活性的职业,都将被取代。因为这些职业的思维是AI最容易替代的。”

——尤瓦尔·赫拉利


历史学家、畅销书《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像农民、司机、工人......这些单调的、不需要创造性、灵活性的职业都很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那么像乔治·马丁一样,创造性的文学领域会不会也被人工智能取代?


今天,人工智能已经渗透进创作领域


事实上,AI创作早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前段时间的四川九寨沟地震,仅在地震发生后的25秒,中国地震台网机器人自动编写稿件已经完成并向媒体推送,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等,并且包含4张相关图片。


25秒,人类或许还处在惊愕中,机器人已经完成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自动写稿的全过程,并通过各个平台发送给亿万人。


人工智能不但能产出不逊色于人类作者的文章,更恐怖的是,它的出稿速度已经让人类望尘莫及了!


如今腾讯、今日头条、阿里和百度,都已有了技术非常成熟的写稿机器人,在垂直领域的报道中,写稿机器人已经被应用起来。


腾讯推出了一个叫“Dreamwriter”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写出的第一篇稿件就行文通顺流畅,数据翔实,仅用时1分钟。



怎样才能不被取代?


从早期的活字印刷术,到后来人工设定模板机器打印,再到深度学习改良机器大脑模拟人类,创作工具本身在不断的进化。


对计算机而言,模仿一篇《冰与火之歌》,显然比原创一种全新的艺术流派更容易。


可以预见,未来缺乏深度的内容创作一定会被人工智能淘汰。


但是,无论是《冰与火之歌》的维斯特洛大陆,还是梵高的《向日葵》,人类创作者都以独特的创意,不断推动着我们认知的边界。因此,能利用好人类意识优势的“思想者”,能创作出复杂深度内容的创造者,将稳稳地站在食物链的顶端


推荐 ▼




 极客 x 电影 品途论坛活动火热报名中 


小丑电影  |  敦刻尔克  |  极盗车神  |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  

猩球崛起3  |  神奇女侠  |  玩家一号  |  美国众神  |  异形:契约 


亚马逊影业 | 烂番茄 | 世界科幻大会 | 基因魔剪CRISPR 

天使粒子 | XPRIZE | 互联网女皇 | 未来简史 


未来爱好者的电影俱乐部 极客专属的感性时光


阅读原文,查看人工智能续写版《权利的游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