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集飙到9.5,今年国漫第一爆款,却被人骂了?

三文鱼 刺猬体验 2023-11-04


上线12天,播放量破2000万,豆瓣开分9.6,无数网友自来水式安利:

《中国奇谭》,当之无愧的国漫之光,都给我去看!

然而盛赞声还没停,刚上线的《中国奇谭》第3集就被怒批“看不懂”、“拉胯”、“好俗气”,豆瓣评分也从9.6落到9.5。


难道2023的开年“王炸”,也躲不过高开低走的结局?



 2集封神,《中国奇谭》凭什么?

《中国奇谭》更新2集就火了,不少人认为原因是它讲了好故事。

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途径浪浪山,山上的妖怪大王便召集小妖们提前准备,计划抓唐僧吃肉的故事。

乍一看,这不就是从小看的《西游记》嘛!传统IP翻出来改编,冷饭热炒有意思吗?

然而,dbq,被打脸了。取经团在这个故事里,是四个连脸都没出现的配角。主角,是一只名不见经传的小猪妖,真正的无名小卒。


他出生在浪浪山,家里有4个弟弟妹妹,以及拉扯着他们长大的妈妈。在大王手下办事、能从镇上买来包子的小猪妖,是家里上下三代唯一出的人才。

但是,他其实只是一个法力不高,能力不强的巡山小妖。

大王要抓唐僧,他和其他妖怪就得在一天时间里做1000支箭,在天黑之前砍1000斤柴。

*打工人来领头像了

偶尔的创新迭代是不被允许的,因为上司会质疑“你在教我做事”;


来自领导的命令是难以反抗的,哪怕会被反复蹂躏到毛都不剩;


付出的劳动是可以被忽视的,千斤柴火付之一炬,也只是因为大王“刚刚改了主意”。


小猪妖也想过离开浪浪山,去看外面的世界。当从说书人口中了解到,唐僧是千年不遇的法师,孙悟空、猪八戒都是同他一样的妖怪时,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抉择。

看这一集的时候,如果你开了弹幕,无疑是打开了“职场黑话翻译大全”。一众打工人在线破防:谁还不是最底层的小猪妖了?谁不想走出浪浪山?

但现实是,即使我们是全家的骄傲,进职场后大概率也只是一把“刷子”,熬最晚的夜,做最累的活,一不留神就把自己干秃。


当然,除了故事好,《中国奇谭》还带来了不同寻常的镜头和视听语言,致力于用画面震慑你我。

第2集《鹅鹅鹅》,改编自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志怪小说篇目《鹅笼书生》,故事环环相扣,想象力不拘一格。


导演胡睿觉得,这个故事“很代表中国人的视觉形象思维”,于是《鹅鹅鹅》采用了没有台词的默片手法,通过水墨丹青式的笔触,描摹山水烟云,刻画诡谲迷离的幻境。

其中不乏中国古代的传统审美,比方说狐狸书生抹粉别花,是唐宋流行的男子簪花之风;


天鹅精的啼眉、赭面、乌唇,是盛行于中晚唐时期的妆容;


货郎喝醉后,乘舟逐波,画面让人联想到南宋马远在《水图》中描绘的晨波叠帐。


此外,《鹅鹅鹅》中也有美学上的技术性嫁接。送鹅货郎那重重的“黑眼圈”,是哥特式美学的典型代表;


一闪一闪的画面光影,是导演模仿出来的复古胶片质感;

狐狸书生用手指着的那座红顶高山,隐隐有日本浮世绘的形象风格。


总而言之,《中国奇谭》凭这两集封神,我是心服口服!


 国漫崛起,话说得太早?

然而第3集上线之后,大家才发现“国漫崛起”这话还是说得太早。

作为《中国奇谭》8个独立单元中制作费用最高的一集,《林林》采用三维动画的手法,去呈现东北的密林雪山、丝丝灵动的狼毛,甚至配乐都是由敦煌莫高窟拓印谱的一些基调延续而来。


尽管如此,这一集却是目前被喷得最惨的——故事内核简单,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局;不理解人物刻画,剧情发展直接劝退;表达方式抽象,创作团队空有技术,没有想法……

实际上,这个故事并不简单。导演杨木想探讨的不只是成长,其中也有身份认同、诱惑、母爱、父权等很多因素的交叠。

但对于观众而言,这个故事的最大问题或许是,它一点也不“中国”。而这也是中国动漫崛起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922年,从万氏兄弟的1分钟动画广告开始,中国动画电影正式起步,至今已有101年的历史。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上美影)在1957年成立后,首任厂长特伟一直将“探民族风格之路”作为目标,中国动画电影也迎来了黄金时期。

当时的作品,有很浓厚的中国艺术特色。如果不是有动画作证,我是真想不到还能把水墨、剪纸、皮影、木偶、年画、戏曲等多种中国文化元素应用到作品中。

《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九色鹿》、《阿凡提的故事》等动画,不仅陪伴了70、80、90后的童年,也斩获国内外400多项大奖,形成了动画“中国学派”,在国内外都有巨大影响力。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宫崎骏都是受中国动画作品的影响,才迈入动漫的大门。


即使是改革开放初期,《猫和老鼠》、《大力水手》等外国知名动画作品开始抢占电视屏幕,我们也仍有《天书奇谭》、《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能打”的作品。(暴露年龄了,我几乎都看过)


但80年代以后,中国动画就开始进入低迷时期。当时,国外的动画加工制作企业涌入中国,从上美影挖走了大量优秀动画制作人。据说,这些企业开出的薪资能达到上美影的8倍。

前辈的跳槽和退休,也使得人才青黄不接,较多创作传统就此断层,中国动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却不复以往,连备受期待的《三体》都出现了“反人类手指”的大槽点。


所以我们到底要等多久,才能见证国漫的真正崛起?


 想靠一部作品重回巅峰,是天方夜谭 


广州美术学院的陈赞蔚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不重复自己,不模仿他人”。


虽然中国动画不及往日辉煌,但也并非一部好作品都没有。小时候看的《虹猫蓝兔七侠传》《神厨小福贵》《神兵小将》等,都是一代人心里的“白月光”。


即使是近年,也还是有能称得上“国漫之光”的作品。《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雾山五行》《大理寺日志》等国漫,都让人“叫好”又“叫座”。


可一个现实是,目前中国动漫产业是“添一把柴火,开一次锅”,只有短暂的沸腾,难以持续保温。想凭借一部现象级作品带动整个产业重回巅峰,是天方夜谭。



从目前高票房的动画电影和网络动漫来看,《姜子牙》、《白蛇:缘起》、《天官赐福》等有热度的影片都和经典IP、仙侠、魔幻故事相关。



但其实,古风不等于国漫。

经典IP的动漫化,确实是一个低成本、自带流量基础的商业化过程,可一碗冷饭炒三遍,也会让观众审美疲劳。

身边的一个二次元萌妹给我科普了一部名叫《Fate》的动漫,它的内容涉及了各个国家的历史人物,却又能让人一眼get:哦,这是日漫。

*《Fate》

没有任何精日的意思,只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国漫的崛起或许不能过于依赖传统IP,也不能一味复刻成功模板,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一样重要。

同时,最近某些家长炮轰《中国奇谭》的行为,也折射了国漫产业的另一个问题——目标群体定位失衡。


考虑到孩子的认知发展问题,我们确实应该对动漫内容进行审核。但关键是,漫不是小孩子的专利,谁说成年人不能从动漫中吸取幻想因子呢?


可惜,我们至今还没有标准来厘清,什么动漫是面向小孩子的,什么动漫是面向我们这些大孩子的。关于中国动画分级制的讨论,也至今没看到水花。


除了题材有待创新、目标群体定位失衡的问题,国漫崛起的路上还有很多高山需要翻越。但从《中国奇谭》的安利声中,我们能看到大家对国漫发展的期许。


作为一个追更3集,还看了第4集预告的人,我不奢求一部《中国奇谭》就能带国漫重回巅峰,但希望它不要高开低走,不是短暂的昙花一现。



 今日作者 

三文鱼

天气好,心情就好


 你看了《中国奇谭》吗?感觉咋样?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欢迎大家搜索关注

听说好看的人都关注了这些号
- END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