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天,玉林被刷屏!因为太惊艳……

南国早报 2020-01-31


玉林地处桂东南,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州,也是广西最大、全国著名的华侨之乡。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玉林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玉林人民在艰苦创业中拼搏,在砥砺前行中探索,在改革大潮中奋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蓬勃发展的玉东新区。    


主要成就

目前,玉林的经济总量稳居全区前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领跑全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区第一,是全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设区市。

    

玉林农村改革走在前列,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等不少重大改革措施都是从玉林开始。玉林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居全区前列。

    

玉林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玉柴由一个小企业发展成为全国内燃机行业龙头、世界知名品牌、大型跨国企业集团,被誉为“中国动力之都”。

    

玉林商贸底蕴深厚,民营经济发达,素有“岭南都会”的美誉,拥有全国第三大中药材交易市场,被誉为“中国南方药都”。 

    

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林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大力推进“东融”开放发展,全力推进“建高铁、修机场、造码头”三件大事,推动建设南宁至玉林至深圳、张家界至桂林至玉林至海口“一横一纵”两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谋划建设玉林至湛江、浦北至北流(清湾)、南宁至玉林至珠海等一批高速公路,努力把玉林打造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从根本上重塑玉林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发展优势。

    

玉林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打造机械制造、新材料、服装皮革、大健康四大千亿产业,奋力创建民营经济先行示范市,推动玉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富民兴市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今日之玉林,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玉林:开放发展赢未来


▲玉林市委领导调研广西先进装配制造城(玉林)建设情况。


▲玉林市领导到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调研。


▲玉博会开幕式现场。


▲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是广西整建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典范。


▲全自动化的玉柴发动机缸体生产车间。


▲玉林市万达广场。


▲中国第一大封闭式中药材交易中心—玉林银丰国际中药港。


金秋盛会 开放发展筑平台

    

金色九月,秋风送来满满的收获。

    

乘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之东风,玉林将在9月23日至25日举行一次盛会——同时举办第十三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以下简称“玉博会)、第十一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以下简称“药博会”),并同步启动中医中药中国行——2019年广西(玉林)中医药健康文化大型主题活动,玉林市第七届“岭南都会”消费购物节。

    

这次盛会是玉林坚定推行开放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

    

自21世纪初开始,玉林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的历史机遇,发展“会展经济”,相继举办了玉博会和药博会,在更新更高的平台上实现开放发展。

    

玉林,泛北部湾中小企业名城,桂东南之枢纽,毗邻粤港澳,自古便有“岭南都会”之美誉,商贾云集,货畅其流,孕育了浓厚的商业意识、创业精神,凝结成了目前的玉商文化。

    

今日,玉林民营企业发达,有着2万多家中小企业,形成了以机械制造、新材料、大健康食品、服装皮革为支柱的产业集群。多年来,玉林商贸货物周转量连续多年居广西首位,是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市”。

    

在过去11年里,每届玉博会都万商云集,商机无限,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投资者、商人和企业家,也签下了影响玉林发展的众多投资和发展项目。

    

同时,玉林有“中国南方药都”之美誉,拥有悠久的中药商贸历史,也拥有目前中国较大的封闭式中药材交易中心,汇集1200多种常用中药材,拥有10多个名优中药材品牌,年交易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以此为依托,玉林逐渐形成以中医药健康产业和专业中药材市场为代表的中医药产业化新格局。

    

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中国·玉林)、“岭南都会”消费购物节三大平台联合举办,实现了强强联合,展会的主题、内容、板块和配套活动都进行了延伸和提升,内涵丰富,整体联动,构建起内容多元、活动多元、文化多元的展会格局,提高展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喜逢盛世 玉林经济正腾飞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玉林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抢抓发展机遇,奋发图强,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经济规模由1949年的1.0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1600多亿元,增长了1500多倍。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玉林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经济由缓慢增长到高速增长再到高质量增长转变。

    

玉林县域经济也保持稳步快速发展。近10年来,全市7个县(市、区)有5个获评为“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城区)”,有3个县(市、区)连续多年获此殊荣,是全区获表彰先进最多的设区市;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县(市、区)有6个。

    

当前,玉林正全面加速“东融”开放发展的步伐,全力推进“建高铁、修机场、造码头”三件大事,推动建设南宁至玉林至深圳、张家界至桂林玉林至海口“一横一纵”两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谋划建设玉林至湛江、浦北至北流(清湾)、南宁至玉林至珠海等一批高速公路,努力把玉林打造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从根本上重塑玉林的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发展优势。

    

为最大限度破除发展壁垒,玉林正在深化推进“放管服”等各项改革,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同时,玉林还大力推进“玉商回归”“侨商回归”,汇集更多的建设力量。

    

玉林市在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突出位置,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了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特色农业为基础的产业新格局。

    

在工业上,玉林培育了玉柴机器、玉林制药、三环陶瓷、南方食品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引进了正威、柳钢、中滔等一批大型企业,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龙港新区玉林龙潭产业园、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初具规模,机械制造、新材料、服装皮革、大健康四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龙头企业玉柴集团的国际化步伐全面加快,与德国MTU公司、德国博世公司、奥地利AVL公司等全球高端品牌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推动先进装备更加高端化、国际化。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玉林农业一直朝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特色化的方向稳健发展。玉林是广西重要的粮食、水果、禽畜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圆之乡、沙田柚之乡、三黄鸡之乡、百香果之乡和南方药都。

    

玉林农业产业化水平居全区前列,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002家、家庭农场1081家,数量均居全区前列,农业产业化组织覆盖全市60%以上的农户、85%以上的行政村。

    

玉林服务业对玉林经济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大,由2012年的35.4%提升到2018年的48.4%。具体表现为以商贸、餐饮、运输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繁荣活跃,现代物流、旅游、文化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兴起。

    

受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玉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目前,玉林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9.3%,初步展现出区域性大城市的新貌。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100%乡镇、100%建制村通硬化路。

    

玉林市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大激活了市场活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6.7万户,贡献了54%的税收、70%的固定资产投资、80%的地区生产总值、90%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1%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

    

玉林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成功举办了12届玉博会、11届药博会、7届陶博会,玉林成为广西第二大会展城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度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龙港新区玉林龙潭产业园和玉港合作园建设,加快推动玉林由内陆城市向沿海城市转型。

    

不断扩大的开放发展平台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投资。自2012年以来,玉林市共引进项目2859个,项目建设计划金额4407亿元,累计到位资金4302亿元。正威国际集团、中滔环保集团、柳钢集团等一批大企业集团落户玉林。

    

玉林人民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了丰厚红利,收入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当前,玉林城乡居民收入领跑全区。其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区前列,是全区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市。

    

与此同时,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陆川县、兴业县先后实现脱贫摘帽,全市贫困人口由43.3万下降到2018年的14.4万,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9.65%下降到2018年的3.14%,下降了6.51个百分点。




千年瓷都 富饶北流



▲北流城区新貌。梁 迅/摄


▲北流的百香果电商销售占据全国大半份额。图为当地一家电商的百香果包装生产线。梁 迅/摄


▲北流市城南新区建筑小镇一角。梁 迅/摄


▲北流陶博会现场。


▲北流铜石岭风光。梁 迅/摄


▲多姿多彩的乡村活动。梁 迅/摄


▲陶瓷是北流最美丽的名片。


北流,因境内圭江河由南向北流而得名。北流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大的铜鼓铸造地和我国岭南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美丽的陶瓷是北流最闪亮的名片。如今,“中国陶瓷名城”已是中国最大的日用陶瓷出口基地之一。

    

除了陶瓷,北流还有更多美丽的名片——世界铜鼓王故乡、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建筑之乡、荔枝之乡、百香果之乡、乡贤文化之乡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片商业文化浓厚的土地上,北流人谱写着大发展、大改革、大开放的壮丽篇章,经济总量不断攀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当前,北流的县域经济发展已然走在全区前列,并且连续多年获评“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市)”“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

    

在最近的2018年,北流市完成财政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7%,总量位居广西县(市)前茅。此外,去年北流出口贸易总额达17.8亿元,同比增长9.4%,是广西外贸出口最多的县(市)之一。

    

受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北流的民众收入在广西各县(市)也是名列前茅。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76元,同比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1元,同比增长9.9%。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在快速缩小,城乡发展日趋平衡。

    

以陶瓷、建材、服装皮革、健康食品、林产化工等产业为支柱的北流工业,在广西也是占据一席之地。当前,北流工业持续转型升级,园区经济异军突起,朝高质量发展方向快速迈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北流就提出了以工业立市(县)的战略目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流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创建广西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结构深刻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以农业经济增长为主向以工业经济增长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目前,北流市围绕“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思路,以省区级A类工业园区——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为龙头,同步加快家具产业园、中国-东盟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农民工创业园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经济呈现出“一条工业走廊、六大工业园区、八大重点产业”的发展格局。去年,北流市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200.88亿元。目前,全市拥有规上企业123家,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达47.4平方公里。

    

农业是北流的传统产业。自改革开放之后,北流农业开始飞速发展,各种种养专业户、重点户如雨后春笋般迸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专业乡、专业户陆续建立。到1994年,北流率先在全区实现粮食生产“吨粮县”。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流市全面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18年,北流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1.2亿元。

    

农业特色示范区创建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北流已建成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4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园18个;示范区核心区面积达8.7万亩,拓展区面积达10.3万亩,辐射区面积达12.5万亩;全市示范区实现总产值14.1亿元,同比增长12.4%。

    

在农业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上,目前北流共有玉林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7家、农业专业合作社61家、家庭农场49家、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12家。

    

在农业产业的品牌化培育和发展上,北流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个,广西著名商标、广西名牌产品5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1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6个。

    

北流自古经商氛围浓厚,改革开放之后也一直是广西商品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之一。近年来,北流通过深入实施“商贸兴市”战略,消费品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商品流通规模壮大、流通服务方式优化、商业形态多样化、流通现代化程度提升、对外开放程度加快,消费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对外贸易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广西第一个外贸出口超亿美元的县(市)。

    

北流的民营经济也一直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广西非公经济发展大市。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共培育各类市场主体60800多户,各类民营企业总数超过一万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人,呈现出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强劲发展势头。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流的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目前,北流市城市建成区面积34.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2万,城镇化率达到57.7%,获列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目前,北流市正在大力规划建设陶瓷、建筑、铜鼓、家居、创客、本草休闲养生等六个特色小镇,总规划面积超过30平方公里,人口达15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北流县委宣传部提供)



大美容县 绿色发展



▲容州古城景区。伍德炽/摄


▲沙田柚是容县的名片。图为“柚子节”上的挑沙田柚赛跑趣味活动。韦秀玲/摄


▲容县都峤山风景区游人如织。景区供图


▲容县经济开发区里的电子信息企业车间。余华炜/摄


▲容县祝氏凤美养殖示范区的现代化鸡栏。伍德炽/摄


▲都峤山美景。黎文伟/摄


容县古称容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风情独特,是广西最大侨乡之一,还是有古文献记载的历史名人——杨贵妃的故乡。

    

平静的绣江穿城而过,两岸景色秀美。屹立在城东绣江之畔的天下奇楼——经略台真武阁,是容县最闪亮的名片。容县还出产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珍果”——容县沙田柚。

    

容县地处粤桂交通要道,绣江曾是直通广东的主要水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容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容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容县县域经济保持稳健快速发展态势,成为广西经济结构最健康、城乡发展最均衡、民众满意度最高的县(市、区)之一。2016-2018年,容县连续三年荣获“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称号,并跻身“2018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行列。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容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1%;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3%……经济发展蹄疾步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民众分享着改革发展的丰厚红利。2018年,容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35元,同比增长8.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77元,同比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16元,同比增长10.3%。城乡收入差距快速缩小,城乡发展愈发平衡。

    

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容县近年县域经济发展最耀眼的部分。去年,容县全年接待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首次突破100亿元,实现了里程碑式的发展。在过去几年,容县接待的游客数、旅游消费额连年实现超过20%的速度增长。

    

容县是玉林市首个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当前,容县正在推进总投资63.5亿元的10个文旅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持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打响“天下奇楼·千姿容州”的旅游品牌。

    

现代农业发达是容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作为广西农产品主产区,容县正在加速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目前,容县累计创建自治区级、县级、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26个、村级示范点73个。示范区总产值12.65亿元,比2017年增加了12.15%。2018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8.79亿元,同比增长7%。

    

获得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容县沙田柚,是容县特色农业发展的“金名片”。目前,全县沙田柚种植面积达21万多亩,年产量22万吨,年产值超过18亿元,沙田柚已成为容县最具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

    

同时,容县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全面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等绿色工程,获得了2018年国家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被列为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县。在养殖领域,随着健康清洁养殖技术全面推广,全县畜禽规模生态养殖比重达到81%,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赢”目标。

    

容县强化工业产业的主导地位,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总量。近年来,容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优化营商环境,以健康食品、农业机械、林产工业三大产业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2.7亿元,同比增长9.3%。全县工业投资增速为27.1%。培育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家。

    

当前,容县正在全力加快广西生态板材家具产业园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规划建设以林产品、自动化生产设备、电镀产业为主的轻工业园,持续增强经济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创建有利条件。去年,容县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2亿元用于产业奖补、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扶贫基础设施项目覆盖面达100%。




温泉之乡 传奇陆川



▲陆川素有“温泉之乡”的美誉。


▲谢鲁山庄被誉为“岭南第一庄”,是国家4A级风景区。梁惠信/摄


▲乌石镇吹塘村的乡村图景。


▲陆川猪是全国“八大名猪”之一。


▲近年来,陆川民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县已有民营市场主体3.3万户,民营经济撑起了陆川经济的“半壁江山”。图为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的陆川恒和纺织厂。罗 钊/摄


▲有“小桂林”之称的陆川龙珠湖风景区。王洪亮/摄


“一了相思愿,千唤水多情,不慕天池鸟,甘做温泉人”。这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历陆川时留下的诗篇。

    

陆川,以川为名,又有“温泉之乡”的美誉。早在唐朝武德、天宝年间,陆川因温水多而质好,曾置“温水县”“温水郡”,故称“温泉之乡”。

    

除了温泉,国内保留最完整的四大私人名庄之一的谢鲁山庄是陆川旅游的另一张名片。该庄兴建于1920年,庄园占地400亩,是国家4A级风景区,被誉为“岭南第一庄”。

    

陆川南邻广东,区位优越,是广西第二大客家人聚居县,是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打响第一枪的红土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陆川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留下了一些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传奇印记。

    

扼粤桂要道的陆川,一度成为全国人均拥有汽车量最高的县之一,被誉为“汽车王国”。在这个环境下独创的“陆川风炮补胎”,更是闻名全国。

    

陆川被称为“中国铁锅之都”。目前,陆川铁锅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50%以上,20%以上的产品出口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占全国40%以上。

    

陆川县还是全国八大地方名猪之一的陆川猪原产地,连续13年被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7年获得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陆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县域经济发展突飞猛进,2016年获评为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1952-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327倍,年平均增长9.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577倍,年平均增长9.96%;财政收入增长了660倍,年平均增长10.18%。

    

陆川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陆川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现有自治区级示范区4个、市级示范区2个、县级示范区7个、乡级示范区30个、村级示范区56个,总面积3万多亩,辐射面积达9万多亩。

    

在种植方面,目前全县共发展优质水稻种植50.4万亩、特色中药材种植14.7万亩、优质水果种植21万亩、蔬菜13万亩。形成了田龙村韭菜、塘寨村葡萄、谢鲁村淮山、新山村橘红、龙化村中草药材、三善村果蔗、桥鲁村柑橘等一批特色种植专业村。在养殖方面,全县年生猪存栏量120多万头,2007-2019年连续13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

    

陆川县工业起步较早,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迅速,先后兴办了铁锅厂、化肥厂、瓷厂、农机厂、水泥厂、罐头厂、麻纺厂、糖厂、选矿厂等150多家国营、集体工矿企业。

    

改革开放后,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全县的工业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工业结构门类逐步齐全,金属冶炼、人造板、机电、轻纺、食品、建材等工业行业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的工业行业如工程机械、玻璃制造、电子工业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

    

其中,尤以工程机械制造业和铁锅铸造业最为发达,成为全国重要的中小型挖掘机生产和出口基地、中国铁锅之都。

    

目前,全县拥有规上工业企业76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24家。1952-201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增长了5242倍,年均增长13.86%。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商贸流通等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之初,全县国有、集体所有、个体经济遍布城乡各地,商品交易活跃,市场繁荣。近年来,陆川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先进装备制造、健康食品、新型建材、高新铸造、生态纺织等重点产业格局基本形成,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汽车运输业发展最为辉煌。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陆川县的汽车运输业发展迅速,巅峰时期曾拥有运输车队86个、营运货车3000多辆,被称为“汽车王国”,享誉全国。去年,全县完成货运量2906万吨,货运周转量722471万吨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陆川县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交通方面,交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玉湛高速公路、马坡至陆川公路“二改一”将于2019年底通车,火车站站房改造将于2020年元旦前完成,浦北至北流清湾高速公路、镇镇通二级路工程取得积极进展,交通区位优势持续优化。

    

教育方面,全县现有各类学校474所,其中普通高中6所、初中28所、小学16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273所。全县在校学生19.7万人,拥有教职工8830人。

    

卫生医疗方面,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82个,其中县直医疗卫生单位10家、镇卫生院16家、民营医院4家、村卫生室154个、个体诊所97个。陆川拥有在职卫生工作人员322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879人,高级职称130人、中级职称449人。实有床位2437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21张。

    

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已形成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2018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18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74元,同比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125元,同比增长10.5%。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6年开展精准脱贫攻坚工作以来,累计实现74339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11%。期间,全县共整合11.1亿元资金投入扶贫,实施扶贫项目15批次645个,覆盖受益贫困村67个、贫困户11.17万人。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陆川县委宣传部提供)




繁荣博白 魅力白州



▲博白客家书香小镇效果图。


▲博白是“中国杂技之乡”。


▲正威广西玉林新材料产业城项目开工仪式。


▲越来越多散布在乡下的“扶贫车间”成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平台。


▲博白是著名的“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产品行销海外。


▲远眺博白县城。黄广生/摄


奔腾南流江,绵绵客家情。

    

博白古称白州,是世界第一大客家人聚居县之一,总人口190多万,在广西数一数二。这让博白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

    

博白还是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杂技之乡、中国桂圆之乡。

    

从地理位置看,博白县地处桂东南,东接湛江市,南靠北海市,是玉林市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前沿阵地和主通道。龙港新区的核心龙潭产业园就位于博白县境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博白大地面貌焕然一新、百业渐兴。博白县曾获评为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

    

在城市发展上,博白县城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加速崛起——漂亮的居民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公园、广场、公共休闲场所不断增多,居住环境不断改善……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白县以新型城镇化理念为指导,以客家书香小镇、火车站片区为重点,大力拉开城区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再次掀起城市建设新高潮。


其中,博白客家书香小镇总规划面积5.48平方公里,总投资超100亿元。建成后,这将是一个独具魅力的特色小镇:一是教育集聚服务区,由现代教育产业示范园统筹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及职业教育学院;二是生态型山水宜居新城和客家特色休闲体验景区,以客家文化为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底,创建4A级景区为目标,以客家书香博物馆、工匠博物馆和客家名人堂、王力文化休闲广场、客家文化街区、客家文化主题公园、客家特色农家休闲园为品牌,建设集吃、住、行、游、娱、展、产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服务设施。

    

经济实力发生巨变的同时,博白县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博白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快速调整,从传统的农业大县全面进入现代化发展轨道——农业产业化日益发达、工业体系日益完善、服务业日益繁荣。

    

首先来看工业。改革开放前,博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仅有一些小规模的罐头厂、电机厂、化工厂等,生产设备也比较落后。之后,博白工业开始爬坡起步,陆续有重点工业项目落户。

    

自2014年起,博白县连续开展“园区建设攻坚年”活动,并根据各园区不同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错位发展主导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据统计,仅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白县工业集中区就新增用地3877亩,新增入园企业30家,新增标准厂房39万平方米,园区就业人数达到1.25万余人,入园企业达到122家……

    

今年上半年,随着总投资150亿元的正威广西玉林新材料产业城项目、柳钢中金500万吨不锈钢基地(一期)镍铁冶炼项目等重量级项目落户龙潭产业园,博白的工业发展跃上了新高台。

    

目前,博白已培育发展起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制造、服装加工、健康食品、编织工艺等支柱产业,为工业的未来发展夯实了根基。同时,结合脱贫攻坚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活动,引导企业把车间向农村、贫困户厅堂延伸,全县已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00多家,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博白大力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406969亩,土地流转率52.23%,流转的土地全部用于农业设施、林果产业等高效农业生产。

    

借助土地流转,博白县采取“集中、连片、规模”等方式进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比如引进新希望集团发展生猪产业,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布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城乡教育条件的迅速完善和均衡化发展是博白近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

    

尽管面临学校多、学生多、基础薄弱、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近年来,该县仍坚定地将发展教育置于优先的战略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每个农村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因成效显著,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县”。

    

该县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集中资源慷慨投入,重点改善乡镇、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最近3年投入义务教育的经费就达46.85亿元。通过实施中小学校建设大会战,该县共改建、扩建了477所学校,新增学位14.6万多个。如今,最偏远的农村小学也实现了“投影仪+触摸屏”的多媒体升级,彻底告别了粉笔时代。此外,各学校还标配新建了图书馆、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等10多个功能教室。

    

博白民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受益者,个人收入节节升,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018年,博白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52元,是1949年154元的185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46元,是1954年60元的236倍,全县进入全面小康冲刺阶段。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城乡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实现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读书免学费、养老不用愁、看病能报销、困难有人帮”已成现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作为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博白在脱贫攻坚战中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全县共有138个贫困村,贫困人口34586户169060人(含退出户7081户35897人),共累计脱贫116281人(含退出户)、退出贫困村92个,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末的10.41%下降到了2018年末的4.45%。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博白县委宣传部提供)




氧化钙之乡 兴业产业兴



▲兴业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城区功能持续完善。卢 河/摄


▲兴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图为素有“广西绿茶之乡”美誉的山心镇大力发展茶叶种植助农增收。何少凤/摄


▲兴业县加快培育发展健康食品、新材料、精细化工三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初显成效。图为兴业县恒庆建材有限公司。蒋金泰/摄


▲兴业县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贫困户收入。图为兴业县大平山镇南村粉蕉扶贫产业基地。陈伟平/摄


▲配套设施完善的兴业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老乡家园”。蒋金泰/摄


▲兴业县交通便捷快速,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梁大新/摄


这是一组令人称羡的数据:2018年,兴业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52元,同比增长7.5%;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63.57亿元,同比增长25%;食品饲料深加工、建材、化工三大产业主导产业总产值为38.6亿元,占园区工业产值的60.72%…… 


   

 这些数据无不说明:兴业,在转型,在跨越,在崛起!今日之兴业,蓬勃发展,魅力四射。这种跨越崛起的“加速度”,源于竞相发展、活力迸发的县域经济。近年来,兴业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补齐短板、培植优势,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激发了县域加快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让兴业处处洋溢着发展的激情,涌动着建设的热潮。 


    

近10年来,兴业县先后获得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及广西畜禽产业化示范区、自治区招商引资项目大兑现工作示范县、广西氧化钙之乡、广西森林县城等荣誉称号,2017年兴业县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产业链”式招商引资 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

    

2019年5月8日,兴业县溶剂基地年产360万吨氧化钙120万吨碳酸钙一期项目开工建设,这是兴业1997年建县以来引进的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之一,也是兴业县打响工业强县攻坚大会战中的精彩一幕。

    

项目是发展的生命线,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迅速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蛋糕,这是兴业全县上下的共识。兴业县域经济打破常规速度,不仅实现了工业有更多看点,而且一批企业由小到大快速发展,规模企业质效大为提高,产业集群和链条得到拓展,呈现出百舸争流、扬帆竞发的良好势头。

    

结合石灰石资源丰富,具有矿储量大、品位高的优势,兴业县成立碳酸钙产业“智库”,为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推动碳酸钙产业迅速转型升级,倾力打造超百亿元产业链,全县碳酸钙产业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目前,兴业县一批碳酸钙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柳钢集团投资24亿元年产480万吨精品钙业、大千利元投资15亿元年产40万吨纳米碳酸钙……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增长势头乏力,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兴业县深刻认识到:要实现新发展、新突破,必须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因地制宜、打优势仗,各乡镇“各显神通”,实现县域经济多点开花。

    

“随着一大批生态环保型、高新技术项目加快实施,县域经济发展动能正在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兴业县委书记陆金学表示,目前,兴业县正聚焦培育健康食品、新材料、精细化工三大产业,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新引进广东金怡集团投资30亿元1500万头肉猪深加工、中农联投资15亿元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等一批项目,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绿色发展 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宜业

 

漫步兴业县城,车辆川流不息,路旁高楼林立,小区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驻足东龙湖,湖面如镜,水鸟低飞,湖旁花草点缀,生态绿道沿湖而建,好一派湖光山色……

    

近年来,兴业县扎实推进生态宜居县城建设,将其与提高城市品位、优化人居环境质量紧密结合,大力打造森林生态景观,为城市经济快发展、大发展编织了一张绿色生态网,形成了“房在林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格局。今年4月19日,“广西森林城市”系列称号单位名单出炉,兴业上榜“广西森林县城”系列,也是75个获授予单位中玉林市唯一县城,这正是兴业县打造宜居宜业环境的有力见证。

    

一场豪雨过后,兴业县城格外清新,天更蓝了、树更绿了。兴业百姓的幸福得益于一场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打响“蓝天保卫战”,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大力推进烟花爆竹、扬尘、工业污染、“散乱污”企业等综合治理,空气质量稳步提高,优良天数比率91%。

    

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筹措财政资金1.87亿元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防治,南流江、武思江水质明显好转……

    

“只要我捡起眼前这点垃圾,校园内就少了一点垃圾。”在兴业县,从志愿者到学生,再到家庭,携手共建宜居城市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走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互融共进的绿色发展路子上,兴业县生态环保理念的攻坚合力不断形成。 

    

减负增福 县域发展活力有效释放

    

村庄越来越靓了,看病买药价格更低了,最低生活保障又提高了……如今,在兴业县老百姓的眼中,这样的好消息接踵而来。幸福指数的节节攀升,源于兴业县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作为头等大事。

    

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9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万元以上;2018年20个贫困村摘帽,2447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24%;深入实施学校建设提升工程,推进中小学建设项目572个,新增学位4000个……

    

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为民生答卷增添新的厚度与温度,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兴业百姓,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民生账单”上各大工程的梦想成真,与兴业县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不断改善、县域发展活力的有效释放密不可分。

    

去年,兴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行政权力事项精简45.7%,企业不动产登记业务提速率超过30%,企业办理融资抵押登记业务提速60%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为97.66%,网上办事率达84.23%。实施减税降费和降低企业成本举措,减免各项税收3403万元,为企业减负保险费896万元……

    

伴随着一系列新的改革理念与举措在兴业落地生根,最大限度地对县域经济发展“松绑给力”,极大地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笃定前行,担当有为,兴业越“跑”越坚定!



岭南都会 雄盛玉州



▲位于玉州区的玉林江南公园全景。卢 河/摄


▲在玉州区举办的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是中国中医药界最有影响力的展会之一。唐 旦/摄


▲中国-东盟小商品交易中心。蒋金泰/摄


▲玉州区中医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蒋金泰/摄


▲位于玉林中医药产业园内的玉药集团仁厚生产基地。文达新/摄


▲广西华原过滤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玉州区重要的玉柴配套企业之一。庞 昂/摄


▲玉林园博园夜景。卢 河/摄


古时之玉州城,今日之玉州区,因商贸繁盛被誉为“岭南都会”。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特别是建区22年以来,玉林市玉州区城乡发展日新月异,渐成一派雄盛之姿。今天的玉州区,是广西县域经济的标杆,是广西民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是新型工业化的集聚基地,是桂东南区域商业中心。

    

玉林市玉州区的综合竞争力一直在广西县域经济中名列前茅,是广西唯一9次获得“广西科学发展(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区)、先进城区”殊荣的县(市、区)。去年10月,玉州区还成功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近年来,玉州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建成“两都一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抓好改造旧城、开发小镇、大兴教育“三件大事”,推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环境治理、安置区建设“六大会战”,全区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去年,玉林市玉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6%,排名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4%,排名全市第二;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排名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排名全市第一。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玉州区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主动对标玉林市发展机械制造、服装皮革、新材料、大健康“四大千亿产业”,着力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和健康产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两都一区”发展成效明显。

    

依托辖区内的龙头企业——玉柴集团,抓住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加速建设的历史性机遇,玉州区主动积极引进玉柴配套企业,全面拓展和延伸价值链,打造“动力之都”。目前,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在建项目11个,签约入城项目10个,计划投资项目12个。预计2022年制造城实现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贡献税收达到130亿元。

    

玉林有“中国南方药都”之称,主要是因为有位于玉州区的全国较大封闭式中药材交易市场——银丰国际中药港。该市场2018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对中国中药材交易市场有着重要影响力。

    

以银丰国际中药港为依托,近年来玉州区逐步培育起中医药生产加工、种植、科研、医疗保健养生、仓储物流等产业,延伸打造健康产业链。其中,一个最重要成果就是玉林中医药健康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玉州区仁东、仁厚镇,规划面积超过24平方公里,目前已落地的企业、项目共20个,总投资额达232亿元,其中包括康美、大参林等知名医药公司。

    

2018年,玉州区荣获“健康产业示范县”荣誉称号,新建的中国-东盟(玉林)中药材交易市场获认定为自治区首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正是依靠机械制造业和大健康产业这两大特色优势产业,玉州区构筑起坚实的工业龙骨。这两大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大约占到玉州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八成左右,贡献率更是接近九成。

    

商贸业是玉州区的传统优势。早在古代,玉州城就是岭南地区繁盛的货物集散地,故有“岭南都会”之说。作为玉林市的核心,今天的玉州区仍然是岭南地区的枢纽城区。按照目标计划,玉州区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打造成为“北部湾城市群商贸物流核心区”。

    

在开放的环境和繁盛的商贸环境中蓬勃生长的民营经济,是玉州区经济最闪亮的特征。目前,玉州区共有非公企业1.5万家、个体工商户3.8万户,非公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5%以上,非公经济组织上交税额占税收总量的96%以上。

    

今年上半年,玉州区共新增市场主体5090户,同比增长13.26%;新增从业人员1.15万人,同比增长36.40%;新增注册资本59.94亿元,同比增长62.45%。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玉州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根基之一。去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营商环境峰会上,玉州区荣获“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县及县级市、省级新区案例)十佳城市”,成为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玉州区的社会事业也取得全面进步,在教育、扶贫等各领域都取得了瞩目成就。

    

大兴教育成果丰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多年的发展中,玉州区一直将教育事业置于头等战略任务之一。仅今年,玉州区统筹资金达2.739047亿元,加快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增加学位7100个,有效缓解城区“读书难”“大班额”问题。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后,经过3年努力,玉州区实现13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和11748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十三五”贫困村全部摘帽,是全市第一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的县(市、区)。仅去年玉州区就投入扶贫资金4361万元。

    

生态环境更趋优美。近年来,玉州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去年,玉州区统筹安排资金1.1亿元,深入开展南流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南流江流域水质有明显改善。




玉东新区 活力新城


▲万达广场是玉东新区近年来招商引资的重大商贸项目之一。


▲“五彩田园”被评为“中国农业公园”。


▲气氛热烈的玉林“中国农民丰收节”开幕式现场。


▲位于玉东新区的占地面积250多亩的克拉湾水上乐园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的水上乐园之一。


▲位于玉林高新区的金事达公司生产车间。


▲坐落于玉东新区的玉林体育中心。


▲蓬勃发展的玉东新区。


玉林市玉东新区成立于2009年12月,是与玉林海试区、经开区、高新区实行“四块牌子、一套人马”和“统分结合、多区并存”管理体制的新区。

    

辖区面积14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22个社区,人口约20万。定位为:玉林城市新中心、玉北同城化核心区、玉林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玉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样板区、创业宜居生态田园新城。

    

当前,玉东新区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城正在绽放光彩。

    

作为目前玉林市经济发展最活跃的新城,玉东新区是玉林实施“大城市”战略的重要承载者和实施者。

    

玉东新区处于“玉(林)-北(流)同城化”主轴的核心位置,于2009年12月挂牌成立,至今已近10载。

    

在过去的10年中,玉东新区一直保持稳定快速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3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0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33.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4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由2009年的13.6∶52.6∶33.8优化为目前的8.23∶52.86∶38.91。

    

玉东新区的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耸立的高楼、宽阔的马路、现代化的小区、宽阔而美丽的公园、高品质的城市公共配套服务……今日蓬勃发展的玉东新区,将整个玉林的城市建设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去年,玉林新区的核心小镇——茂林镇通过国际慢城总部验收,成为国际慢城的一员。

    

玉东新区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也有了丰硕的探索性成果。“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被评为“中国农业公园”,规划占地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经过数年的建设和发展,这里正逐渐成为集现代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商贸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去年以来,“五彩田园”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岭上水寨、市花三角梅展示园、创5A景区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五彩田园”被评为2018年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成为广西7个“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试点之一,成为全国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通过举办玉林市“中国农民丰收节”、春节系列活动、浓情三月三等系列活动,“五彩玉林·田园都市”金字招牌更加闪亮。去年全年共接待游客951.73万人次,同比增长7%;门票收入3293.67万元,同比增长13%;旅游业总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7.8%。

    

玉东新区是玉林市新城区建设的核心区,是各项改革发展的“试验田”,也是玉林市许多重大项目的密集落地区。每年玉林市主要推进的重大项目里,玉东新区都占有重要比例。

    

招商引资是新区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在过去的10年中,玉东新区引进了一大批重点项目,包括万达广场项目、本草健康小镇、园艺文化交易市场等。近年来,玉东新区对外招商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去年,玉东新区区外境内到位资金63.26亿元,同比增长32%;完成外资到位资金3910万美元,同比增长30.33%。

    

大量项目的引进和顺利建设,背后是优良营商环境的坚实支撑。近年来,玉东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性地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大大加快了政府行政审批的速度和服务质量。去年,玉东新区编制完成了“三张清单”(“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90个,“一次不用跑”事项清单5个。

    

同时,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充分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去年对符合减免条件的企业进行了企业所得税的减免,累计减免税款2657.29万元。

    

在产业发展上,玉东新区坚决围绕玉林重点发展的“四大千亿产业”,坚定不移培植“工业树”、打造“产业林”。

    

去年正式挂牌成立的玉林高新区是玉东新区新的发展引擎,成为集聚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目前,玉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园企业88家,其中已建成投产企业61家,规上企业32家。包括中交建一航局广西总部、上海中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玉林智能制造研究院及3D打印项目等知名企业和项目。其中,玉东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签订的项目投资总额达8亿元。去年,玉林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8亿元,实现税收4.2亿元,安排8500多人就业。

    

玉林高新区已逐渐形成了以“燕京啤酒”“旺旺食品”等为主体的健康食品产业;以“玉柴曲轴”“川迪机械”为主体的机械制造产业;以“实力钢架”“非晶合金”等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三大主导产业撑起了玉东工业发展的“脊梁”。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释放出巨大红利,玉东新区辖区民众的收入也在玉林市名列前茅。去年,玉东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82元,同比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37元,同比增长7.2%。与此同时,精准脱贫攻坚也取得显著成效,去年有68户贫困户共279人实现脱贫。


    (本版图片由玉林市玉东新区提供)



来源丨广西日报

值班编委丨陆月玲

值班主任丨李朝智

值班编辑丨黄莉莎

值班校对丨唐梅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早报君推送

猜你还会看:
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盛大开启!开幕VCR震撼首发南宁有多美?看完这些照片,你就懂了 太珍贵!12分钟版开国大典彩色影像公布! 12年间,她救了1797人!如今,她有一个大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