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中国“芯片之母”、广西籍科学家黄令仪去世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发布了一则讣告。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退休干部、中共党员黄令仪同志因病抢救无效,于2023年4月20日5: 00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去世,享年86岁。
82岁成功研制芯片
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
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
在“龙芯”的研究团队中
你能看着这么一个身影
但是你永远想不到
这位瘦骨嶙峋的耄耋老人
会是一名以柔弱之躯
打破美国芯片垄断的科学家
生于战火之中 年幼立志报效国家
1936年,黄令仪出生在广西南宁
祖籍广西桂林全州县两河镇鲁水村
黄令仪还在襁褓中时
就历经了流离失所之苦
因为经历过山河破碎的绝望
见证过民不聊生的恐慌
在黄令仪的心中
早早地埋下了
救亡图存、立志报国的鸿鹄之志
成年后,黄令仪以优异的成绩
考上了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
195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并被推荐到了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学习
当时,清华大学是
为数不多的开办半导体专业的学校
这意味着
她在这一刻踏上了
为中国科技崛起而奋斗的征程
这一路
她走了一辈子
1960年,学有所成的她
回到了母校
开始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她对半导体的研究
经过淬炼变得更加深入与透彻
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对梦想的追求
令黄令仪有信心
在半导体领域有所发展和突破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创建了
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
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
终于研发出了我国的半导体二极管
于无声处惊天动地
1962年
黄令仪被调到了中科院计算所工作
1965年时
为了突破“两弹一星”中的瓶颈
国家开始成立计算机所二部
专攻微型计算机和三极管等项目
这是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
在缺资料、缺设备
缺人才、缺材料的情况下
她带领团队呕心沥血
成功研制出半导体三极管
随后步入艰难的芯片研发之旅
1966年
我国自行研制的空间计算机成功问世
1973年
中科院决定研制大型通用计算机
作为集成电路上的载体
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对国家科技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黄令仪和她的团队
为了能够尽快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
一步一步开始突破
她们研制的芯片也即将到达世界先进水准
1978年
赢得了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
截至1984年时
晶体管研发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中国的集成电路和芯片发展
已经无限逼近于世界水平
但是不久后
因为中科院经费紧张
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被叫停了
得到消息的黄令仪
蹒跚地走出计算所大楼的北门
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匍匐在地,擦净祖国的屈辱
1989年
黄令仪受邀参加美国的国际芯片展览会
偌大的会场里
她跑遍了展台
却没有发现一家中国企业
她在日记中写道:
“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
黄令仪曾公开说过: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
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
2001年,65岁的黄令仪
已经进入了退休生活
但她的志向还没有实现
此时,中科院胡伟武教授
向全国发出了打造中国芯的集结令
他亲自找到黄令仪
邀请她一起搞芯片
面对经费不足等重重困难
黄令仪还是选择加入龙芯研发团队
成为了项目负责人
2002年8月10日
我国首款通用CPU“龙芯1号”研制成功
虽然性能上差距很大
但却真正打破了
国产计算机无芯可用的历史
2014年
黄令仪回到了桂林老家
准备开始正式的养老生活
然而,不久之后
龙芯项目再次遇到难题
黄令仪也再度被胡伟武团队找到
并毅然从桂林出发
再度踏上了新征程
在黄令仪和同行的芯片人的不懈努力下
“龙芯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
复兴号高铁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化
歼-20等先进军事装备
配套了相控阵雷达
换上了中国自己的“心脏”
北斗卫星也装上了中国芯
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艰辛探索中
以黄令仪为代表的芯片人
从二极管、三极管
微型计算机、大型集成电路等
一路披荆斩棘
打造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芯片
实现逆袭和突围
缅怀!
向黄令仪老师致敬!
来源丨综合桂林晚报、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
编辑丨姚 荛
校对丨胡来彦
责编丨唐海波
审核丨佘鸿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早报君推送
0771-5690127(报料)0771-5690976(广告)
精选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