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真的别吃了,都辟谣了!重要提醒!

南国早报 2024-04-22

秋季

是一年中气温适宜、美食丰盛的季节

民间有说法认为

秋季的蛇肉更加鲜嫩

有助于增强体力与免疫力


然而,近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发表《蛇类可以食用是谣言!》一文,回应称:无论野生蛇还是养殖蛇,均尚未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2021版)》(简称《目录》),因此各经营单位不得以蛇为食材加工餐食。



不过

社交平台上仍有人传播

“这个秋季可以吃蛇”的信息

那么

是否仍有餐厅提供蛇肉野味?





网络仍传播吃蛇潮流




记者留意到,从今年开年以来,短视频平台上不时就有一些自媒体博主推荐广州及周边的顺德等地区的餐厅,吸引食客品尝蛇类菜品。秋天到来之际,一些视频还附带如“秋风起最适合吃野味”和“烹蛇世家”等标语。▲网上推荐烹饪蛇肉食肆的文案。
同时,记者搜索发现,广州地区存在不少供应蛇类产品的餐厅,这些餐厅在本地食客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中,位于天河马场路的一家餐馆相关的推荐文案颇多。记者发现,尽管部分文案用“大黄鳝”“榕鳝”“水鳝”等名称指代,但在10月16日仍有人分享了食用蛇类美食的经验。
此外,该店还推出了“经典龙凤龟煲”和“大黄鳝三品皇”的套餐团购链接,截至10月20日,上述两个套餐依然可以购买。不过,当记者致电该餐厅询问套餐是否正常销售时,餐厅员工表示近几天没有蛇可以做,如果购买了套餐团购的可直接申请退款。


仍有餐厅销售蛇肉


那么,在不少售卖蛇肉的餐厅纷纷“收手”的情况下,是否还有餐厅仍在销售蛇类食品呢?


记者通过点餐平台联系上一家位于番禺区龙美牌坊附近的餐厅,该餐厅的服务员在电话中表示可以供应各类蛇类美食,包括各种“野味”。该餐厅的推荐菜单中,光是“蛇碌”就有姜油、椒盐、美极、香辣等多种做法可供选择。
为深入了解情况,记者于10月19日来到该店暗访。当走近该店时,记者发现店门口上的招牌疑似去掉了“蛇”字等敏感字眼。不仅如此,店内左侧的玻璃上还贴着一则宣传海报,上面写着“保护野生动物,拒绝野味”的标语,菜单上明确标注“禁止拍照”。


▲该食肆的招牌上疑似有字眼被去掉。


当进一步询问店员时,记者获得了明确的答复,店内仍可以食用蛇类菜品,记者了解到,“水律”通常指滑鼠蛇,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此外,服务员还表示店内还提供多种其他的蛇类,包括“毒蛇”,但并未透露蛇的具体来源渠道。


专家:来源不明的蛇类有传播疫病风险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慧建介绍,早在2020年以前,包括广东在内的部分南方省份就已经成功实现滑鼠蛇、舟山眼镜蛇等多种蛇类的人工养殖,产量也相对较高,彼时市面上销售的蛇类绝大部分为人工养殖的个体。


“从法律上看,将蛇作为食材进行加工出售属于违法行为,但以药用和皮具材料为用途的蛇类养殖并未被禁止。”胡慧建表示,目前部分食肆蛇类食材的来源有可能来自于药用、皮具用途的养蛇场,同时由于养殖技术的成熟,也可能有农户在未做备案登记的情况下私自养蛇。
他还指出,由于养殖规模的缩减,市面上流通的蛇类也有可能是非法捕猎的野生个体。



胡慧建告诉记者,目前餐厅出售的蛇类来源不明,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上看,也非常不建议市民食用。“无论是私自养殖还是野外捕获的蛇类,由于缺乏官方的监管和检验检疫,食用后,有较高感染疫病和寄生虫的风险。现阶段不食用来源不明的蛇类也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

戳这里,关注南国早👇



“星标”南国早报,接收最新资讯


来源丨央视网、南方都市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N视频

编辑丨黄韵伊

校对丨麦雪莉

责编丨杨   波

审核丨胡志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早报君推送

0771-5690127(报料)0771-5690976(广告)

猜你还会看:

• 刚刚通报:黑狗主人唐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高校通报:已报警!留校察看!

• 新能源车气囊爆炸,人被弹到空中?真相是……

 五年级男生吴某某,被通报!

“南国早报微信视频号”
精选内容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