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8月20日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日上午经表决,决定任命怀进鹏为教育部部长。在今年7月底,怀进鹏已接替陈宝生,任教育部党组书记。怀进鹏,男,汉族,1962年12月生,山东济南人,198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9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教育部部长。历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教师、副主任、主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常务副校长(2006年2月明确为正局级),2009年5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副部长级)。200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2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16年12月任天津市委副书记。2017年8月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2017年9月当选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副主席,2021年5月当选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专职,分管日常工作)、书记处第一书记。2021年7月任教育部党组书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九大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7月28日下午,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举行,怀进鹏致辞 来源:中国科协官网)怀进鹏是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当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后任工信部副部长,天津市委副书记,后进入中国科协。在北航任校长期间,怀进鹏指出,大学应该是一个教育的中心,永远把培养高质量的学生作为大学的第一职责,因为离开了学生,大学不称为大学。第二,大学教育要成为科技和教育的结合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体现大学价值。第三,大学应该有一套良性的制度来支撑大学价值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来满足社会对大学的需求。从大学的内部来看,最重要的是要坚定不移并且始终如一的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放在学校最根本的工作当中,同时加强对教育体系的设计、学生发展的设计、科技和教育的结合、教育与社会的结合、教育与国际化的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怀进鹏还力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在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期间,他认为科教结合有利于办学机制改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研究制定并正式启动了“长城行动计划”,通过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的实质性合作,探索实施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适应个性化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2009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了“华罗庚理科班”,共同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在中国科协任职时,怀进鹏在2020年少年英才交流对话会上指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第一是要有“胆识”,其指出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从学知识、用知识到创造知识;第二是要有“能耐”,有面对问题的能力,有解决问题的耐心;第三是要有“道”和“理”,道是价值所在,理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英才计划是中国科协和教育部自2013年起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怀进鹏当时寄语广大少年英才:“要把科学的价值、科学之光嫁接在世界文明之光上,让世界科技强国在你们这一代中绽放和发扬光大。”2014年08月,时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的怀进鹏院士接受《人民日报》记者赵婀娜专访,他认为大学育人,重在精神塑造,从“育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本质来看,如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师生成长发展需求,坚持用核心价值观涵养大学精神、培育大学文化,全面诠释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和精髓要义,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时不有、无所不在,是我们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探索将文化育人作为提升办学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作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方面,不断丰富载体和手段,加强对文化育人环境与实践氛围的培育。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表明,一流大学既要在传承及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样更要在振兴国家与民族发展中彰显自己的价值。而处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高等教育文化交汇点上的大学校训,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起到一种精神纽带、灵魂导向乃至辐射引领的作用。在人民网2014年发表的一篇报道中,怀进鹏曾表达自己的教育观点:提倡有温度的教育。他认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当中,学校更应该注重启发和唤醒学生对知识背后的动机问题的认识,以培养他真正的想象力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有温度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文的交流,人的素养及团队的合作,特别是对文化的自信、对社会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来关爱学生、培养学生、支持学生的发展。在2019年举行的第19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颁奖典礼上,怀进鹏致辞。他表示,青少年是科技创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先锋,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国在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不懈探索,实践模式得到一些发达国家高度认同。他希望同学们涵养爱国情怀,在未来人生中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伟业;传承科学精神,在科学研究中掌握科学方法、探求科学真理;永葆探索好奇,在创新实践中揭示科学奥秘、书写传奇。他还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厚植青少年创新人才成长沃土,让科技新苗脱颖而出,逐步成为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2018年年底,怀进鹏在《光明日报》刊文——《以中国科学家精神引领青年创新建功新时代》。文中指出,中国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征程中。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归根到底要靠青少年一代。在青少年中埋下科学的种子,插上科学翅膀,国家的创新发展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他写道,开阔视野是青年人开拓格局的重要前提,严格自律是青年人守正创新的重要基础,大胆想象是激发青年人创造活力的重要源泉,心怀梦想是青年人砥砺奋进的重要动力。记者还查阅到,2020年6月,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召开落实党组批示精神暨青少年科技教育研究成果交流研讨会。会议提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2017年以来关于加强青少年人才成长规律研究有5次重要批示。当时与会专家指出,专家一致认为,要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创新能力的培养,完善协同联动机制,实现与相关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的跨界协同,通过国家层面的大型研究项目,把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总结成理性思考,为引领、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接下来附一篇怀进鹏2018年7月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强大力量》《求是》杂志发表怀进鹏文章:《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强大力量》党的十九大绘就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激荡人心、催人奋进。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广大科技工作者站在推进历史变革的潮头,肩负更加神圣的使命。作为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中国科协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当推动创新发展的时代先锋,最广泛地汇聚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一、充分认识新时代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的基础和战略支撑地位,树立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自信党的十九大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为科技工作和群团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指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的重大战略判断,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持续跃升跻身世界科技强国行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破浪前进注入不竭动力。
强化科技支撑,协调推进“七大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七大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贯穿其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支撑地位。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强化前沿创新,进军世界科技舞台中央。没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力,就没有进入世界科技强国的通行证。充分估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历史交汇的机遇和挑战,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是基础研究科技工作者肩负的重大使命。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为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多的中国贡献。
紧扣国家需求,服务强国战略。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是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些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实现更多突破。这是强大的需求牵引,更是科技创新的方向。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驱动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点火器。建设富有活力和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协同、双向互动,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的中国创新模式,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进一步创新协同方式,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充分涌流和高效配置,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与市场协同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
夯实科技强国建设的人才根基。民族复兴,人才为先。坚持以人才为核心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充分释放人才红利,是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和方向。要放眼世界,持续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全球最优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人才全球流动的大循环中增强中国的向心力感召力。
二、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新时代科协组织的新方位新使命,自觉在新时代战略部署中找题目、做文章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对科技创新提出前所未有的战略需求,科协工作必须对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围绕世界一流水平,强化创新思维和主动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需要中拓展事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科协工作的各环节各方面。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历史性变化对科协组织的新要求。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发挥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引领作用。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战略支撑,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科协组织要善于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组织优势,有效凝聚起科技工作者和产学研各方力量,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有更大的作为和担当。
深刻理解当代科技和产业变革对科协组织的新挑战。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将对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科协组织必须在识变中求变,善察端倪于青萍之末,准确把握当代创新变革的态势和规律,坚定创新自信强化创新作为,以新的姿态全面迎接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的挑战,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时刻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当好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排头兵。
深刻理解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科协组织的新要求。要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要求,扎实履行科协组织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天职,在开放流动的国际人才竞争环境中把握人才发展规律,全面提高服务科技人才的工作本领。树立为科技工作者担当的意识,着力推动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维护好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
深刻认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对科协组织的新要求。做好科技工作者工作是科协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使命。新时代科协组织需要把群众工作本领作为必须全面增强的工作本领,强化政治思想引领,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创造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科技群团工作方法,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群团发展道路。
深刻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科协组织的新要求。在全面开放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体系中,科技创新的合作交流将更加突出人文特色和民间主渠道,中国科技人员将在携手世界各国同行开展协同创新中,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的创新故事、创新方案将更全面地展示于世界,中国的科技人员也将在世界科技舞台中央展现更加强大的影响力。一个多元包容、协同互惠的科技创新价值共同体,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支撑和重要内容。三、大力建设科技创新价值共同体,广泛汇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磅礴力量科协组织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智库、学术、科普为重点,以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为导向,以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构建科协事业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落地生效。
大力强化群众组织力,做坚定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创新先锋。旗帜鲜明讲政治,在科协系统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按照中央要求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适应信息化要求推动开展“智慧党建”,自觉肩负起加强科技界政治建设的使命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秉持服务理念,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服务他们的现实需求。聚焦提升科协组织活力,大力加强高校、非公企业、新型科研机构科协组织建设,积极探索面向港澳台、“一带一路”国家和欧美华人科技工作者发展区域性科技组织,形成广聚天下英才的网络体系。
持续提升思想创造力,做服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先锋。充分发挥科协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推动社会治理独特优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高端科技创新智库的要求,发挥科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和科技智库建立以我为主的长期实质性交流合作机制,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面向全国科创中心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最大限度汇聚全球创新战略共识,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决策。
着力提升战略支撑力,做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创新先锋。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打造进军世界科技舞台中央的学术高地,显著提升对国际一流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加强世界一流学会建设,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品牌主场学术会议,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会奖项,努力掌握全球学术引领和学术评价主动权。推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聚合政产学研资源,健全完善成果转化对接服务机制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提出学术团体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帮助科技工作者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服务现代化经济转型升级。
显著提升文化传播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先锋。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崇高精神,引导科技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和创新自信。深化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加强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建设,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学术生态。把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做大做强“科普中国”,打造信息化科普服务精品,创新升级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大科普展品研发力度,构建普惠、多元、精准的科普资源和科普服务推送渠道。建立社会动员新机制,推动院所高校企业科研设施开放共享,构建价值互联、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科普生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居民科学生产、健康生活,提升生活品质。探索联合地方政府依托大科学装置、重大工程及地域文化、乡村生态等共同建设文化科普小镇,推动科普旅游,助力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先锋。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发展全球创新伙伴关系,构建共商共建共促的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平台和全球合作机制,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提供更多支持,发起和培育以我为主的国际民间科技组织,探索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机制,扩大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配合我国标准和产业走出去战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我国优势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和科普工作经验,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打造青少年科技创新的世界品牌。积极推动成立公众科学素质建设国际组织,促进公众科学素质建设全球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来源 |本文综合自教育部官网、《求是》杂志、北京日报、人民日报、人民网,转自校长派
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
冯军辞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的通知
教育部发布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21年6月30日)
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名单(法学一级学科下)(截至2021年6月30日)
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名单(截至2021年6月30日)
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印发《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
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正式出炉!
沉痛悼念西南政法大学潘国平教授,年仅55岁!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招标公告,每项资助60-80万元!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公布!北大入选人数第一!平均年龄56.8岁!女性17人!
一个全新的法学分会即将成立,征集首批执行委员啦!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给单身青年的建议!
教育部拟推荐王利明教授、肖永平教授等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出炉!
学术之路2021年7月份推送图文信息汇总
法研在线2021年7月份推送图文信息汇总
问津学术圈2021年7月份推送图文信息汇总
问津学术2021年7月份推送图文信息汇总
考博之路2021年7月份推送图文信息汇总
2021年两高发布的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意见等总字数突破300万!
全国法学院校2021年夏令营活动汇总发布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已翻倍!累计授予26000余人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