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就“官方性”谈“性”

友直友谅斋 友直友谅斋 2023-05-17

 

刘英凯

今天的阅读过程中发现了如下的截图:

这张截图里最后的三个字“官方性”,在我退休前所教过的“词汇学”和“词汇语义学”里属于带上了后缀“性”的“派生法”。这,引发我的兴趣,写一篇有关“派生法”的短文。

“派生法”在英语里的对应术语为affixation。在我经常引用的克里斯特尔原著,沈家煊翻译 的《现代语言学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 中的第12页里放在括号里的另一个译名是 “添加词缀”,其定义很长,我们只引用开头的说法大体上说明了要旨:“只能用来指附加于另一个语素(词根或词干)的各类构形成分的统称,也就是说,词缀是一类‘粘附’语素”。而定义里的第七行有如下的解释:“包括‘添加前缀’、‘添加后缀’、‘添加中缀’”。我们今天碰到的“官方性”就属于“添加后缀”的这一范畴。

而“后缀”在上述词典里的第345页上所下的定义是:

后缀是“形态学术语,指加在词根或词干后的词缀。添加后缀在英语中很常见,既用于新词项的派生,也用来表达语法关系”

克里斯特尔词典第229页里提到的“”表复数或过去式的语素”,当然就是指-s 或-es;表示“过去式”(刘按:加上“或过去分词的”则更全面)的-ed。

我们知道:此外还有表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的-s 或-es;表示形容词比较级的-er和表示其最高级的-est。这些词的“屈折形式”被称为“inflectional suffix”(屈折性后缀),是英语有,汉语没有的语言现象,此处不赘。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里的“性”包含了作为自由语素的“性”和作为粘附语素的“性”是混杂在一起的。其实,如果“分列”就更具有科学性。但是我们没有权利要求一本词典具有学术论文那样的科学性和学术性。(刘按:这里我不其然而然地用了两个“性”字。)

吕叔湘认为传统的后缀很少,无非有子、儿、头、巴、者、们等(吕叔湘 1979: 47-48)。吕先生所举的例子里没有把“性”当成后缀。可是吕先生以后的学者都把“性”当成后缀,例如身处“中国语言学人”的多个群里的陈光磊先生在他卓有影响的《汉语词法论》(上海:学林出版社)的第22-26页里列举了几十个“后缀”并都给出了例子。他给“性”举的例子是:能动性、可操作性。

陈光磊先生举的“可操作性”的例子说明,“后缀”是由词组“可操作”加上后缀构成的,其“可操作性”是十分灵活,门槛是很低的。这就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一笑!为汉语接受外域优质云素的成功而笑!

语言文化界的伟大学者(在我们的语言中,“伟大”只能用于定于一尊的政治人物,英语的great却没有太大的限制。我用“伟大”是刻意揭示文化差异)萨丕尔说:“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是‘借贷’”,“甚至形态成分也可以搬运过来”(〔美〕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陆志韦校订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1987:173 - 184)。汉语的“性”为汉语增加了“可操作性”十分强大的“形态成分”,是汉语“借贷”西方语言形态化成分的无数亮点中闪烁着灵活光芒的一大亮点。我们为之庆贺!

但是“官方性”的构成也有价值观可以商榷的一面。截图里的观点我是赞同的:各地的地名的英语翻译,应该以常用指数最高的“普通话”发音为准,诸如上海方言或者粤语等地方发音的地名当成英语音译的依据,就会使地名为世界所了解造成障碍。这一点,我们要有全局观点和国际眼光。

但是截图里最后一句话的口吻“不可挑战……性”让人听来不快。不知读者是否认同我的这一感觉。

今天的“每日诗词”是一首旧作,强调社会的繁荣似“芳菲”的“春草”,依赖的是“真话真情”的“春晖”!

有感于真话真情的重要性

繁荣社会似芳菲

蔼蔼芊芊绿四围。

真话真情何以喻?

恰如春草赖春晖。

顺便说一个学术问题:“繁荣社会似芳菲”里的“繁荣”在不同的场合既可以用作形容词,也可以用作动词。但是倘若读者把如上句子里的“繁荣”理解成动词,那么其深层语义就是:把社会繁荣起来好像春草的芳菲。这种理解比起来“繁荣的社会像春草的芳菲”就显然是等而下之。这就涉及到“语境”——context 的重要性!我能背下来的依据名言是It is the context that puts meaning into the message.——把语义置于信息里面的是语境!

在如上的的英语名言里,我把“语境”翻译到句子末尾是多“末尾焦点”的应用:“末尾焦点”的英语是End focus

这个术语的解释请看Wiki-百科上的定义:

End focusdescribes the heightened attention we give to information placed at the end of a clause or sentence

由于这是我以后公众号文章的主题。这次限于篇幅,同时避免枝杈太多,我就不翻译了,看以后的拙文。

但是,诗词里的语境重要性并非文章里的枝杈,请思考

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果没有对于语境甚至是历史语境的考虑,谁能理解这首诗的真谛呢?

(20230417)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