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青年林彪:从病秧孩到军事天才的成长记

2018-01-07 关注👉 国内不让播

点击下方图片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少华

来源:作者著《林彪的这一生》


林彪曾经是历史的功臣,更是历史的罪人,如今他身上依然有许多解不开的谜题。林彪本名林育蓉,为何这两个名字反差如此之大?除了叶群,有谁知道林彪生命中的另外两个女人?可曾知战无不胜的元帅曾经也险些做了逃兵?


阳刚名却是一副清秀柔弱貌


1907年12月5日,林彪出生在湖北一个地主家庭。林明卿这年正好30岁。他为在而立之年又添儿子而感到高兴。林明卿苦思一番,给儿子取名叫“林育蓉”。


也许“育蓉”这个名字的女性色彩太浓,脂粉气重了些,孩子一生下之后就经常病病恹恹,即使不病,也清秀柔弱得像个女孩子。为了使孩子多多增加阳刚之气,也为了纪念林母产前吉兆,林明卿又给儿子取了个学名,单号“林彪”。彪,是小老虎的意思。


在共进中学学习期间,情窦初开的林彪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恋爱。他暗恋上了一位名叫陆若冰的漂亮姑娘。陆若冰是黄冈回龙山戴家冲人,与林家大湾隔三里路,她一直跟随着兄长陆沉(曾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生活。童年时,她就与林彪熟识,到武汉后,两人来往更是频繁。林彪热情地教她识字,学文化,渐渐萌生了感情上的冲动。陆若冰比林彪大一岁,正处妙龄,风姿绰约,一笑一颦,洋溢着妙龄少女的青春气息。她把林彪看作是聪明伶俐的小弟弟,从生活上关心他、照顾他。没有恋爱经验的林彪把这种姐弟间的友情当作爱情,为之魂牵梦绕。


1924年8月,陆若冰由堂哥介绍,由武汉前往安庆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林彪按捺不住思念之苦,不断地给陆若冰写信,把她比作娇艳的“牡丹”和带刺的“玫瑰”,说她是自己心目中最可爱的姑娘。


到这个时候,陆若冰才发现林彪人小鬼大,想岔了。于是,她冷静地给林彪写了一封回信:“我的学习很紧张,没有考虑个人的婚姻的打算。盼你好好学习,并取得好成绩。”


对于这件潜藏在林彪心底的暗恋,陆若冰始终没有对人谈起过,直到晚年,她才透露出当时慧剑断情的理由:

“我拒绝了林彪的追求,主要有四个原因:其一、他比我小。那时有只许男大女10岁,不能妇大男一岁的风俗;其二、我太年轻,书未读完,一心想学知识;其三、我知道他在老家有未婚妻,我不能做拆人家墙脚的事;其四、林彪个性奇特,形象太差,特别是他头上长的黄癣,看着很不舒服。”


收到陆若冰的回信,林彪发誓,大丈夫当以事业为重,不做出一番惊世伟业,决不涉足情场。从此,他紧闭心扉,潜心学业,言语越来越少,成绩越来越好。


到了1925年,在林育南的帮助下,他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未婚妻苦等林彪23年无果


林彪经过了从私塾到高中的系统学习,文化基础较好,人又聪明,因此,他的各科成绩在考评时均为“优良”,而且由于他肯动脑筋研究战术问题,深受一些军事教官的青睐,同学们不无妒嫉地称他为“军校之鹰”。这只“军校之鹰”不畏繁重的课堂,就怕野营拉练和早跑。因为林彪耐力很小,体质虚弱,适应不了大运动量、长距离的训练。


按照军校的惯例,每天雄鸡鸣白时,只要不是雨天和雪天,全校各科各连的学生,都要围绕黄埔岛公路列队跑步。绕岛一周,大约有15公里的路程。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林彪也逐渐适应了这种马拉松式的早跑,体质渐渐增强。到后来,身体虽然仍旧瘦削,但已经练成了一副经得起摸爬滚打的筋骨。这个时期的林彪,学习上比较平庸,政治上也不活跃。


在林彪7岁那年,父亲林明卿做主与世交汪友成的女儿汪静宜定下娃娃亲。林彪年纪小,不懂事,开始还觉得好玩,后来渐渐长大,对目不识丁的小脚“未婚妻”很不满意。


1927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林彪向连长请假回家探亲,获得批准后,匆匆跨上战马,一路风尘地返回暌违已久的林家大湾。


林彪回家,令林明卿喜出望外,他决心乘此机会,把儿子的婚事办了。


然而当全家吃过团年饭后,林明卿迫不及待催着林彪完婚时,林彪却大胆地冒了一句:“我想把这门亲事退了。”林明卿怒不可遏,呵斥道:“说出嘴的话,泼出去的水,怎么能收回来呢?这样做,怎么对得起你汪世伯?”


“我与汪家姑娘都没见过几次面,根本不了解,怎么结婚?再说,现在正是乱世,男儿志在四方,我不愿过早成亲,让妻室捆住手脚。我当兵打仗,提着脑袋东征西讨,万一有个什么不测,岂不是耽误人家的青春!”林彪举出了许多理由,企图说服父亲。


林明卿、陈氏和长兄林庆佛好话说尽,林彪就是不松口。见儿子这般执拗,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好心,陈氏忍不住老泪纵横。林彪是个孝子,见母亲如此伤心,自己也不好受,便退了一步,答应再考虑考虑。


好容易挨到大年初三,林彪逃难似的匆匆辞别父母,返回部队。不久,林彪越过父母,直接给汪静宜写了一封信,提出废除婚约。林彪在信中大意是:彪决心从军征战,难免有个三长两短,岂不误汝青春?此为退婚因由。乞谅。


不料,汪静宜是个烈性女子,苦心守候,终生不嫁,与患侏儒症的妹妹相依为命。她盼望林彪回家,两人还有沟通转圜的余地。可林彪自离开家乡后,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汪静宜这一盼就是23年。建国初,林彪从东北打到武汉,就任中南军政委员会主席时,他的一位婶娘去武汉见林彪,告诉他:“育蓉,汪家的姑娘还在等你呀!”林彪一怔,说:“我这么多年未回去了,她不应等嘛。”这时,林彪已与叶群结婚,并生有一双儿女。


汪静宜听闻林彪娶妻生子的消息后,柔肠寸断。这位敦厚的乡姑没有上门哭闹,只是流泪啜泣,自叹命苦。倒是林明卿良心不安,多次劝说林彪:“你不能娶她,但你不能不管她。她一个弱女子,在农村生活很艰难,你是不是把她接出来,安排点事情。”林彪一想也是,便与叶群商量。叶群心生一计,派人来接汪静宜,说是安排她到林家当保姆,给叶群带孩子。汪静宜对来人说:“告诉育蓉,我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不需要他的怜悯!”就这样,她单身一人,孤苦无助地过了一生,1963年因病去世,终年56岁。


一个“想跑而没有跑成的逃兵”


大革命失败之后,全国革命处于低潮,南昌起义军主力又在潮汕遭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革命的前途究竟如何?武装斗争的道路是否还能坚持?我们这支孤立无援的部队究竟走向何处?这些问题,急切地摆在每个起义战士面前。


粟裕大将曾指出,林彪就是一个“想跑而没有跑成的逃兵”。此话从何讲起呢?


部队驻扎在大庾县城时,林彪和一些黄埔军校毕业的中、下级军官来找陈毅,表示要离开部队,另寻出路,还劝陈毅也和他们一起离队。


林彪对陈毅说:“你是一个知识分子,没有打过仗,没有搞过队伍。我们是搞过队伍的,现在部队不行了,碰不得,一碰就垮。与其当俘虏,不如穿便衣走。”


“我不走。现在我拿着枪,可以杀土豪劣绅。我一离开队伍,土豪劣绅就要杀我。”陈毅斩钉截铁地否定了林彪的说法。他严肃地对林彪等人说:“你们要走你们走,把枪留下,我们继续干革命。队伍能存在,我们也能存在。携枪逃跑最可耻。”


10月下旬,起义军余部召开全体军人大会。朱德宣布这支部队今后由他和陈毅领导,他大义凛然地说:“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不愿再干的可以回家,来去两便,绝不勉强。”


陈毅也诚挚地劝告大家:“南昌起义是失败了,但南昌起义的失败并不等于中国革命的失败。我们大伙要经得起失败局面的考验。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就是要做失败时的英雄。”


在大多数士兵信心日益增强的时候,悲观已久的林彪还是开了小差。在部队离开大庾县城的那天,林彪伙同几个动摇分子离队,朝梅关方向跑去。在山林中,他们遭到反动民团的搜捕追杀,林彪与几个离队者失去了联系,只身一人,踽踽而行。路遇一个好心的山民告诉他,梅关一带的路隘、关口被地主“挨户团”把守得水泄不通,只要碰到可疑分子或操外地口音的人,轻则搜去财物痛打一顿,重则砍头杀身。一听这话,林彪又害怕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好返回了部队。


“文革”中,一些御用文人百般吹捧林彪,称南昌起义失败后,是林彪率领剩余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朱毛会师”应改为“林毛会师”。深悉内情、素以耿直驰名的陈毅愤怒地痛斥道:“伪造历史是一种犯罪行为。南昌起义上井冈山,林彪起过什么作用?他说穿了是一个逃跑分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