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花齐放,推进文化惠民——文旅融合发展的吐鲁番实践之四


百花齐放,推进文化惠民

——文旅融合发展的吐鲁番实践之四





“这件伏羲女娲像绢画出土于吐鲁番,画面中,伏羲左手持‘矩’,女娲右手持‘规’,他们的上身相拥,下身相绕……”8月3日,在吐鲁番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一场精彩的馆藏文物解说正在举行,一件件馆藏文物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变得惟妙惟肖。

游客赵立新说:“我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共命鸟刺绣,它象征着中华各民族同生死共命运,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回去后我要把这些知识讲给家人听。”
这是外地游客在吐鲁番博物馆参观时的一个场景。
文艺精品展魅力,文化惠民给幸福“加码”。
吐鲁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无处不镌刻着历史的印记。将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盘活用好,不仅能给广大文艺创作者提供创作素材,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
近年来,吐鲁番市以大力开展文化润疆工程为抓手,以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为核心,在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旅活动的同时,文艺创作的百花齐放、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等各项工作也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歌咏、宣讲、培训、演出、图书下基层、展示展览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926场(次)。
——建设村(社区)文化大院(幸福大院)100个;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作用,持续开展“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吐鲁番人游吐鲁番主题教育活动,30余万群众参与。
——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市、区县图书馆、文化馆共举办线上推文、讲座、培训、展示展览、文艺演出、广场舞比赛等活动200余场次,线上访问量已达50万余人(次)。
——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公共图书馆累计流通6.32万人(次)、借阅图书2369册(次);全市文化馆(站)组织文化活动500余场(次),受益群众30万余人;全市文艺院团组织演员每年开展文化下乡公益演出200余场(次)。
——着力推进艺术作品创作生产,对吐鲁番木卡姆、纳孜库姆等非遗项目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歌舞、莱帕尔、小品等50多个文艺精品。
——由吐鲁番市文化馆实施的“文化大院遍开花 百场活动庆华诞”“石榴籽”文化小分队服务基层活动被评为2021年“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
——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送文化下基层公益演出共346场(线下),参与演员4530人(次),受益群众达60余万人。
——全面推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顺利完成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和第二批、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全市市级非遗项目达48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达98名。
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为吐鲁番各族群众和八方游客奉献了一场场丰盛的文化盛宴,有温度的文化生活成为吐鲁番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重要精神维度。



吐鲁番市旅游发展大会进一步提出,要深挖文化内涵,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全面提升吐鲁番学研究水平,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丰富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供给,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广大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这正是“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的题中应有之义。


来源:吐鲁番日报融媒体中心

记者:盛瑜

编辑:向荣

审核:文志辉 李艳芳

终审:孟晓明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这十年·新疆”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


吐鲁番“艺”起抗疫


新疆吐鲁番:葡萄迎丰收 果农采摘忙


滨湖社区“党员红”彰显疫情防控“责任担当”


中国这十年·新疆丨公众安全感99.1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