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热搜第一,我却不知道?

新京报记者 我们视频 2019-12-02
时长05分06秒 流量6M
为什么热搜第一,我却不知道。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前几天屡屡霸榜的热搜“阿沁刘阳分手”,相信不少人都看到了。但是小编的第一反应是,我已经不是合格的网上冲浪选手了么?为什么我不知道他们是谁?我赶紧问了问Siri,又问了问办公室同事,结果多数人都表示不清楚这两人是谁。看到微博和知乎的投票,小编发现有类似疑惑的人还不少。


为什么好像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却不知道?

可能性1:我真的out了!


我可能掉进了代际差异的沟沟里......

美剧《摩登家庭》里有一段对话,年轻一代的Manny提及贾斯汀·比伯时,Jay由于谐音以为说的是水獭,Gloria更是直接开始就此谈起水獭在美国到处建堤坝防治水患的故事,Manny感叹自己与两位家长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

而90后的小编线上作答00后互联网社交黑话问卷时,也是一脸困惑地得到了52分不及格的成绩。

可能性2:我被“隔离”了!


第一,渠道隔离。比如小A平时主要刷a软件消磨时间,小B平时主要刷b软件消磨时间。有一天b软件上有一件事特别火,小A在吃午饭时听小B聊起了这事儿,这就是一个次元壁被打破的过程。小A难得打开a软件瞧了瞧,不禁开始怀疑人生。

小编与豆瓣资深用户的导师聊起阿沁刘阳时,也有类似的经历。小编:“老师,我有个事情想麻烦一下您。”小编的导师:“啥事?”小编:“这两天一对网红出轨分手的新闻多次霸占微博热搜,结果很多人都表示自己不认识,是个比较有趣的现象,不知道您能不能简单谈几句这种现象在传播学上的原因?”小编的导师:“啊,我不知道这事儿……”

第二,兴趣隔离。评论家曾长期将这种“隔离”“甩锅”给机器分发和算法,“过滤气泡”和“回音室”效应也应运而生。“过滤气泡”理论形容了我们的搜索记录、点击偏好、电脑型号和地理位置等一系列可见的搜索结果被过滤,然后基于兴趣生成个性化的检索结果。“回音室”效应则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信息摄取和社交网络会导致我们总是获知相同的想法、相同的观点和相同的信仰,其他的观点和信息时常被屏蔽。哪怕我们在网上检索相同内容,也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观点。


社会活动家伊莱·帕里塞在一次TED演讲中提及再也没有标准化的谷歌,我们很难知道我们的搜索结果与朋友们的有何不同。即使是搜索同一个词语“埃及”,结果也是有的人满屏的埃及抗议活动,但有的人则毫无与这当天的大新闻相关的信息。对此,比尔·盖茨也曾在采访中发表过担忧和警告。比尔·盖茨认为如果人们所在的微观世界是存在明显事实出错的,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模式是不会带来好的结果的。

近年来,也有不少声音质疑这样的“隔离”。大量的学术研究结果都并未显示支持社交媒体和算法推荐使人自闭这样的说法。回到报纸时代,不爱读国际时政新闻的人依然会草草略过该板块,而信息时代的算法只是帮助人们直接过滤了这部分信息。

反对传统“过滤气泡”和“回音室”理论的人认为,首先,算法并非那么机械。如今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分发的“协同过滤算法”基本思路是计算兴趣爱好的相似程度,然后把东西推荐给“臭味相投”的人。常见的协同过滤算法有两种:基于用户和基于物品的算法,每一种都显示出算法的复杂和多样化。其次,算法不会让人活在“回音室”内,人的社会性才是决定性因素。社交圈越窄的人越容易接受单一讯息,从而陷入“回音室”内。所以,不能将一切归咎于算法。

那么,一句话来解释为什么好像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却不知道呢?

因为,你不是全世界啊。
 
 


记 者 ✎王维宁  郑媛心
制 作 ✄礼牧周
编 辑 ✎礼   貌
校 对 ✓刘   军





更多内容长按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