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举行了“当前形势下构建'双循环体系'的可行性与对策”专题会议。对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内涵和要义、构建双循环战略布局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双循环推动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的关键点与路径等内容进行了研讨交流。
摩根斯坦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中国打造国内与国际双循环协同,外资企业最感兴趣的是中国产业链的韧性、消费的潜力、经济开放的取向。只要这三大趋势确定,尽管全球地缘政治的噪音不断,全球企业界依然会对中国双循环带来的机遇乐见其成,愿意积极参与。自从中国提出打造国际与国内双循环协同以来,外资比较关心的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产业链的韧性,也就是其稳定性。第二,消费回流的潜力。第三,中国是否坚持经济开放的取向。如果这三个趋势是确定齐头并进的,那么尽管全球地缘政治噪音不断,全球的企业界依然会对中国内外循环带来的机遇保持乐见其成的态度,并愿积极参与其中,这会为中国应对逆全球化提供底气。首先,产业链的韧性。讲最近不少研究机构、投行认为,新冠疫情会促使全球企业重新审视产业链风险,甚至不惜花费上万亿美元从中国搬走,在别处重建产业链。但是,从各种证据和迹象来看,我的观点是,实情可能恰恰相反。疫情之下,中国已成为了跨国企业的避风港。这一观点,可以从大摩调查的几百家跨国企业的中国情绪指数中管中窥豹。该指数在2季度大幅反弹,到达了最近三年以来的最高点。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跨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前景、消费市场修复强劲反弹的信心,其中支撑此信心的中流砥柱就是中国产业链的稳健性。中国经济在第二季度领先于全球,率先转正复苏,其中,出口表现一枝独秀。最近两年半,关于贸易摩擦、供应链外移的声音不断。然而中国制造业出口却一直克服不利因素,从2018年下半年到现在,持续逆势提升全球份额,彰显了其在高附加值制造业的竞争力。出口从疫情以来连续5个月好于市场预期,7月更是同比增长7%,将其他的出口国远远抛在身后。不只是因为口罩和医疗设备的出口量提高,其他主要的电子品也都表现强劲,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产业链在这次全球新冠危机中经受住了考验。由于中国疫情防控有力,支持了产业链迅速复工复产,同时国内产业链上下游相对比较齐全、集聚,这实际上是在全球受冲击时,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必需品供应链。对比同期其他主要出口国,要么现在还处于停工停产阶段,要么其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不够齐全,个别环节的阻碍使得其生产能力受限,因此不少订单从其他国家转移到中国。中国的出口份额连续两年提升,目前已占到全球出口市场14%。这是中国出口份额自身的历史最高点,也是过去40年以来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占全球出口市场份额的最高记录。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经此一疫,顺利地渡过了压力测试,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的避风港。其次,由于国内疫情控制得好,给了老百姓恢复常态生活的定心丸,中国国内的旅游、出行、餐饮、娱乐,基本领先于全球率先基本恢复常态。再叠中国居民海外消费的回流,使得今年中国消费市场成为跨国企业业绩的最大亮点。这更加证明了世界离不开中国。汽车的销量继续增长,民航的国内客运量也逐渐恢复到年初的90%左右。酒店的入住率已回升至65%,大体回到了今年年初的水平。电影院算是相对较晚才恢复开放的,并且按照逐步分阶段开放的方式进行,但是8月份以来,其日均票房收入相比7月底实现翻倍。相比而言,全球多数地方的消费者目前大多还受制于社交隔离的状态,中国消费者率先回归,可以从跨国企业在华运营情况中管中窥豹。我们每个季度通过机器学习和大数据调查的“跨国企业中国情绪指数”,在最近一次调研里显示大幅反弹到2018年以来最高点,反映了跨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前景和消费市场的信心强劲回升。中国的避风港效应也体现在,海外消费的回流。国际旅行在疫情之后元气难以尽复,老百姓对海外出行的心态也会有所改变。过去5年,中国居民在境外的花费达到每年2万亿人民币,如能改善国内高品质消费的瓶颈,顺势推出更多像海南免税港一类的举措,承接消费回流,未来预计接近一半即万亿左右会回流到国内的高端汽车、奢侈品、化妆品、教育、旅游娱乐等领域,这一趋势有助于打造内循环。在此基础上,再搭配对外开放的政策,可能有助于吸引跨国企业“在中国、为中国”,也就是把产业链继续留在中国,主要服务于中国的消费者。这方面的亮点不发,7月份期间,海南的免税店基本上每天都是长龙不断,其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240%。全球化妆品巨头欧莱雅,其财报显示,在中国上半年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8%,第二季度更增长30%,因为中国国内免税旅游的蓬勃发展,给这些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新机遇。中国境外消费的回流,可能是未来几年全球消费市场的重要趋势之一。比如电动车领域的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度特斯拉在中国的收入同比增长一倍,达到全球总收入的1/4,究其原因是它在上海的超级工厂能够生产和销售Model3。除了它以外,不少全球的行业巨头也主动地要求企业在中国的主要供应商保留在中国的产能,不能全部转移到东南亚或者墨西哥,用于对接中国本土的巨大消费潜力。比如最近半年内,耐克指名要求其供应商保留中国工厂,因为疫情期间验证了中国的消费能力是全球最有韧性的,所以需要工厂继续留在中国,支持耐克在国内高端市场的战略发展。对中国经济来讲,这种海外消费的回流,从宏观角度还能显著改善国际收支。我们观察到,在国际收支的统计中的“净误差和遗漏”这一项(即跨境的隐性资金流出),在过去6年时间内都是流出的,但今年则从过去每个季度平均流出500亿美元,转变为流入230亿美元,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是一个避风港,国际旅行的减少反而使得中国受益于消费和资金回流的趋势,显著改善了国际收支。这一趋势之下,人民币也更具韧性。从最近的资本和贸易结算结果来讲,企业和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认可程度在不断上升,中国的跨境结算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连续三年上升,超过2015年汇改之前的历史最高水平,达到了40%的比例。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开放”。从短期政策方面来讲,由于中国的消费正逐步恢复常态,出口也受益于中国制造业的避风港效应,因此决策层不急于像西方经济体一样大举采取刺激政策,这也是吸取了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从美国开始的,但是中国采取了大规模刺激政策。尽管客观上支撑了全球经济和市场,使得中国的贸易伙伴们在当时无不受益匪浅,但是其留下的债务、产能等后遗症,只能靠中国在其后十年内独自消化,其他的贸易伙伴对此无人喝彩,甚至不少都会责难中国重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冲击全球市场,完全无视中国的政策在08-09年拯救了全球经济的事实。而尽管美国在2008年也采取了一定的刺激政策,但很大程度上仍由市场经历了出清、去杠杆的过程,这也使得美国的经济与市场在之后8年在全球发达国家中复苏首屈一指。此次全球新冠大衰退,则是2008年的镜像。尽管中国在这次疫情中率先遭受经济冲击,但中国的刺激措施跟全球其他国家相比更为温和和自律,其政策发力点始终聚焦在防控疫情,保复工,保产业链。反观一些发达经济体,其生产能力没有恢复,央行扩表、财政举债和对消费者的补贴措施却层出不穷。这种超脱地心引力的大规模刺激,易放难收,容易引发此后包括民粹、债务、通胀在内的诸多长期后遗症。这次中国在经济方面的应对,显然是充分参考了2008年的得与失。根据7.30政治局会议的决策,国内的政策重心已经从短期刺激的逆周期政策,转移至应对长期挑战来维护产业链的完整性,管控脱钩的风险方面。其中跟外资相关的,短期有两个政策抓手:第一,是中国消费市场的继续开放,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在中国、为中国”。第二,是金融市场的开放,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尽管中国的供应链韧性较强,通过了疫情的大考,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还是鼓励它的企业采取“中国+1”战略,避免供应链过度集中,这无疑给中国的开放带来了更多紧迫性。但是,依托中国较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可以更容易地通过市场准入、公平透明的竞争性政策,来吸引外企“在中国、为中国”。关于这点,最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调查结果可见一斑:尽管全球地缘政治的噪音不断,美国企业仍然高度重视中国市场。83%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仍然是其全球主要的战略市场之一,这跟去年的比例82%基本一致。87%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计划将产业链外迁,这跟去年的比例也相仿。我认为,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就是彰显“在中国,为中国”的产业链本地化的例子:今年2季度,它在中国的收入同比增长一倍。鉴于本地消费市场的潜力,马斯克也预计在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整车生产中,将中国本地化零部件供应的比例从当前的40%快速提升到80%,这正是产业链在中国本地化落地,在中国、为中国的最新例子。综上所述,中国打造内外双循环经济,外资主要关注三个关键词:第一,中国制造的韧性;第二,消费的前景;第三,中国是否继续坚持开放的取向。疫情以来,这三大趋势较为确定,齐头并进,因此即便全球地缘政治噪音不断,跨国企业依然会对中国内外循环带来的机遇乐见其成,并愿意积极参与。
*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CWM50立场。转载或引用,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信息。
长按图片关注CWM50公众号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CWM50)于 2012 年成立,是一个非官方、非营利性质的学术智库组织。论坛致力于为关心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高端交流平台,推动理论、思想、创新和经验交流,为相关决策与研究机构提供理论与实务经验参考,进而为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最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优化产生积极影响。
www.cwm5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