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坤良谈花境:中国花境产业发展脉络与展望

刘坤良 园旅学苑
2024-09-04

- 点击上方蓝字“园旅学院”可以订阅哦 -


花境的发展与很多行业的发展一样,挑战和机遇并存。花境最大的挑战在于长效。

花境长效与否取决于品种选择和设计水平。真正做到花境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美——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花境营造的功夫就体现在这里。


作 者:刘坤良

整 理:杨先




01


见证者 亲历者 推动者

大家好!很荣幸有机会与浙大园林总裁班的学员们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2020年的序幕刚刚拉开,这也是我的新年第一场专业分享活动。

谈中国花境产业发展脉络与展望——题目有点大,因为如果做一个科学的产业发展分析,需要准确详实的数据支撑。

而高速发展的花境产业很难获得一些统计数据,其与中国鲜切花、苗圃有较详细的统计数据(政府或协会组织)不同。


今天的分享主要从花境植物引种与生产、花境推广应用等内容展开,用大量案例,结合本人的经历及体会,向大家简要梳理一下中国花境产业发展脉络,聊一聊本人对未来中国花境发展的设想与展望。

花境主要设计在园林植物群落的中下层,仅是园林大产业中很小的一个细分领域,论产值占比,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本人一直在从事花境的营造与推广应用工作,花境江湖上称我是“中国花境推广第一人”,总感觉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因为随意“称王称霸”总是不好的。

但又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中国最早的花境推广人和从业者,更是见证者、亲历者、推动者。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一直酷爱这个小行业,一直在从事它,从来没有中断过,从中也见证了中国花境从无到有、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的发展过程。




02


花境萌芽时期(1996~2003)

秉承“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的上海市是中国现代化城市绿化发展的先行者,可以说也是中国花境推广应用的发源地。


我在上海植物园工作期间(1996~2003),正值上海城市绿化大发展的好时期。

当时作为上海植物园新引进的核心技术人员之一,通过阅读大量国外园艺书籍,开始接触西方的花境知识及园艺世界,并开始初步尝试花境的实践应用。

当时花境的营造因为缺少足够的新优园林植物新品种,经常性地处于捉襟见肘、无米之炊的窘境。

为了突破花境应用的瓶颈及解决城市植物景观提升的痛点问题,当时上海园林局体系内一批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开启园艺植物新品种的大规模引种项目,启动了有里程碑式的“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三年行动计划”。

当时,上海市园林局下属的两家科研单位——上海植物园和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现为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分别承担了草本和木本为主的引种专项。

那时候出国机会不多,我第一次踏出国门去了园艺高度发达的日本,我们一行三人,每人怀揣100万日元的引种购苗经费(当时汇率核算相当于7万元人民币),要知道当时上海的房价平均每平方1500元人民币左右。

7万元(可谓巨款)干什么去呢?

每个人都带了一个最大尺寸的航空箱,去买植物!直接提个航空箱去买植物的经历是当时特定条件下才会有的机会。


在局领导与日本大阪建设局的积极协调与大力协助下,我们有机会参观了许多特色苗圃、园艺中心和公园。

此次国外引种对我来说是一次大开眼界的机会,从一个植物新品种极度匮乏的国家,一下子进入了园艺发达国家的百花园,巨大的植物新品种信息如潮水一般袭来,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尽管事前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仍然被丰富的植物新品种强烈震撼。最后,我的一个航空箱装了约100多个新品种(草本全部去头掐尾,以最小的体积带回最宝贵的植物材料,相比之下,木本植物限于植物本身体积过大没有带回太多)。

当时活体植物进口很困难,这次中国园艺大爆发前夜的前夜的引种行动,在中国花境发展史写下了一页有特别纪念意义的篇章。

直到今天我们的花境生产还受益于当年的那箱植物材料,其中包括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墨西哥鼠尾草、深蓝鼠尾草、天蓝鼠尾草等,也包括有一些现在不怎么用的亚菊、金叶过路黄。

有的植物可谓久经考验,成了花境营造的标配植物,也有的不适应,自然淘汰了。

当然,此次日本引种的植物材料总体来说是有限的,更大规模的引种必须走正规化官方引种渠道。

此后几年,我们从欧洲、北美等园艺大国进行大量植物引种(所谓园艺大国不以国土面积大小而定,如荷兰国土虽小,却是响当当的世界花卉产业集大成者)。

法国和比利时是卫矛当时重要植物引种目标国,我们开始了每批100-500种的规模化引种。引种过程中,无数的“先烈”倒下,不少喜欢冷凉气候的植物不能越夏,比如铁筷子。

当然也有成功引种的材料,表现突出的如细叶芒、斑叶芒、矮蒲苇、小兔子狼尾草等观赏草(可以说,我和我所在的单位上海植物园是中国最早进行观赏草引种的单位)。


那时,大家对观赏草完全没概念,甚至有些有非议——你们怎么把乡间的野草引来干什么?但是,观赏草以它野趣、自然、低维护等优点,势不可挡地在中国大地逐步推广开了。








03


花境推广小高峰(2003~2008)

2003~2008年,我离开上海植物园进入上海上房园艺公司主要从事花境推广工作,这家公司在中国花境推广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花境推广初期是在上海市区的一些公园、道路里做花境。后来,以上海为大本营,逐步面向长三角地区推广花境,规模大小不等,形式不一,开始了早期花境实践应用与创新推广,也尝试岩石园、药草园、水景园等植物专类园。


2003年走出上海推广的第一站是昆山,而后是张家港、江阴、无锡等苏南经济发达的县市,高峰时期,我们单个花境项目总造价已经突破百万元了。


2004年,在浙江省推广的第一站宁波,当时同我的好朋友在宁波雅戈尔地产系列楼盘里面开展花境的推广应用。



那时候浙江省广大地区还没有推广花境。2004年,杭州园文局请我们去环西湖的几个公园如杭州植物园、长桥公园、老圣塘景区等处做了些花境示范点,如今杭州花境营造水平,特别是G20峰会后,有了很大进步。


当时也有一些的私家花园客户做花境,近年来,我们做的私家花园相对较少。因为私家花园体量较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加上业主个性化较强,有些要求相对苛刻,意见反复较多,给花境营造过程产生很多困扰。


之后,随着公共景观开始有更大体量与更大影响力的项目出现,私家庭院关注少了很多。如果时间允许和有不错的机会,我还是愿意去继续参与这一大有可为的应用市场。



 



04


盛世造园新时代(2008~至今)

这一时期标志性的花境大项目如上海辰山植物园、世博公园等。当然,也越来越多的省市地区出现花境项目了,越来越多的花境从业者加入这一美丽的行当。


大中型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是这些年的热点,我们在贵州贵阳、广东梅州、浙江湖州等都做了中大型的花境式花园建设,即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也收获了不少社会上的好评。


我们还在以银川花博园重庆园、广西南宁园博园等大型专业展览活动中成功地尝试了新型的花境。


2019年4-10月期间召开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毋庸置疑地是中国花境发展的里程碑,花境迎来了属于它的高光时刻!


获得高等级奖项的国内、国际展园绝大多数都展示了花境应用形式,似乎宣告花境黄金时代的来临。



昨天我还奋战在四川南充一个3000平方米的花境式花园工地上,这个项目在本月18号将迎接市委书记率队的众多区县负责人的视察,我们很重视这一绝好机会!


乡村振兴是当下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把花境融入乡村景观提升是我们正在实践和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未来乡村花境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因为花境本身的自然野趣风格与乡村本身的自然风貌相契合,如果乡村植物景观仍然采用与城市园林绿化相似的形式,那不仅会造成“千村一面”的呆板,还会造成“城乡一面”的不堪。


比如山清水秀的莫干山镇的乡村绿化,很遗憾地采用了和城区绿化如出一辙的形式。


乡村景观本应该呈现回归田园、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的空间美学,植物选择、植物配置形式都应该与乡村特质相匹配,与现阶段农民的需求相融合。


果树、蔬菜等可食用植物比花卉对他们更为实际,寓意美好的红色花卉比白色花卉更受欢迎。再比如溧阳市乡村村民在儿女婚娶时会用南天竹果子和万年青的叶子做礼品装饰。


与低维护的后期管理相适应(与城市绿化养护一样重要,不同的是管理压力更大,问题更多,投入更少)


我们团队已经和正在福建省浦城县和江苏溧阳市等乡村开展花境新试验,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关注这一巨大而重要的新市场。

 

以上简要回顾了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花境的发展历程,近年来,虹越世界花园大会、花园集发起的中国造园峰会、浙大夏宜平老师发起的中国花园论坛、以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分会和芦苇景观等开展的持续性多种线上及线下的花境专业培训等活动,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推波助澜地把新优植物从栽培生产到推广应用推向新高,这些活动同样也是整个花境产业发展脉络里面重要的一环。


“花境热”反应了花境的公众接受度逐年提升。更重要的原因,从大的形势来看,我认为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崭新“盛世造园”的美好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善于学习的民族,也包括花境。我相信,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向而行的花境行业一定会呈现出百花竞放春满园的美好景象。





05


展望

展望未来,探索有中国特色、有个人色彩的花境时机已经成熟。一方面,我们需要继续学习经典花境的精髓,但我们没有必要被经典框住。


另一方面,我们更加需要根据中国的气候条件、场地特点及国人对造园的理解和追求,来探索设计和建造花境特色创新作品。


展望未来,花境、花园不再是专业人士才可以做的事情,中国正在迎来全民园艺的新时代。



大家或许也认识一个网红园艺作家和超级爱好者——玛格丽特·颜,她是一个南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跨界园艺爱好者,如今有了自己工作室,办有花园杂志,出了多本园艺书籍,还有一个特色展示花园,叫“河马花园”,听起来挺逗的,原来是“河边的玛格丽特的花园”的简称。


跨界的朋友会有不一样的创意想法和感受,也为中国花境推广和园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我相信,随着中国全民园艺时代的临近,我国人民的园艺素养也会如同我们的经济一样,总有一天赶上和超过英美等园艺发达国家。





06


总结

总结一下,个人认为,在花境应用方面,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真正开拓了新境界,树立了新典范,引领了新风尚,开创了新时代,激励我们踏上新征程。


世园会褒贬不一,甚至有最极端的评价:世园会还不如不如国内的园博会。但个人认为还是应该放下偏见,虚心学习。


花境的发展与很多行业的发展一样,挑战和机遇并存。花境最大的挑战在于长效。
花境长效与否取决于品种选择和设计水平。真正做到花境随时间推移而越来越美——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花境营造的功夫就体现在这里。


如今,花境有些泛化,我称之花景,虽然一字之差,却有本质不同。有些根本不是花境,比如大面积、单一品种,或者某几个品种条带状种植,而花境讲究多品种自然契合。


最后,对我们从事的美丽事业谈一点展望。


首先,我特别欣赏园林总裁班的一句话——永远不毕业。永远不毕业,意味着学习没有休止符,学习永远在路上。


学习国外、国内同行优秀作品,学习他们好的产品、好的手段、好的技术等,最重要的应该是好的理念。


2020年如有机会看着切尔西花展展园一个个造起来的整个过程,回来跟大家再做一次分享,因为造园过程是我们造园人更为关注的内容。


第二、文化因多元而美好,花园因多样植物而精彩。花境的发展将会继续引领新优植物的自然化推广应用,自然多样是今后必然的审美追求。


第三、特殊生境的花境设计是个难点,对植物的选择有特殊要求。


第四、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依然是花境发展的核心内容,花境就是一个创新的集合产物,创新才会引领花境更好发展。


第五、拥有跨界思维,学科交叉是一个必然趋势,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创新涌现的美好新时代。


最后,祝愿我们的花境之路越走越好,越走越宽,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刘坤良老师在2020年1月4日在园林总裁班的课程分享整理而成。文章内容仅为现场课程5分之一,因篇幅有限,有大量删减。



园林总裁班第五届招生启动

报名申请:

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

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

点击阅读原文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园旅学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