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脑起搏器疗效的关键指标(2019年最新研究报道)
冯涛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
运动障碍性疾病科主任
对于中晚期帕金森病,当药物不能获得满意疗效时,需要植入“脑起搏器”进行神经调控治疗。
植入脑起搏器疗效如何,是广大帕金森病患者关心的焦点问题。根据哪些指标科学、客观地预测植入脑起搏器的疗效,则是帕金森病专科医师研究的重点。
多因素影响脑起搏器疗效
在2019年初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神经病学杂志》和2018年底出版的《帕金森症和相关疾病杂志》分别发表了两篇重要的研究文章回答上述问题,并有国际同行对这些研究的分析和述评。
从这些研究中发现了与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疗效密切相关的一些重要因素。
左旋多巴反应性
在以往进行的一些研究中,提示左旋多巴反应性的高低可以预测脑起搏器术后的疗效。因此,在术前评测左旋多巴反应性,已经成为脑起搏器术前评估必须完成的项目。
2019年1月出版的《神经病学杂志》发表的研究发现,左旋多巴反应性与脑起搏器术后运动方面的改善无明确相关性。
上述结论之所以不一致,可能与帕金森病的类型差异有关。例如有的帕金森病患者以震颤为主,术前测评中左旋多巴对震颤的抑制并不显著,但脑起搏器术后显著改善。
另一方面虽然左旋多巴是否能预测脑起搏器手术的疗效尚存在争议,但不影响术前进行左旋多巴反应性评测。因为左旋多巴反应性评测对确诊帕金森病十分重要。
脑萎缩程度
典型的早期帕金森病一般不伴有脑萎缩,进展到中、晚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这些脑萎缩反映了脑部病变在加剧,也提示可能伴有非帕金森样病变,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性脑萎缩、脑外伤性脑萎缩、脑血管病继发脑萎缩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脑起搏器疗效。
JR Younce等对86例植入DBS的帕金森病患者,在术前进行了三维脑磁共振图像分析,计算了DBS术后与术前UPDRS评分的变化作为疗效指标,将这个疗效指标与脑萎缩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丘脑体积减小、脑室体积扩大等越显著,脑起搏器术后运动障碍方面的改善越差。
这个研究提示:如果脑萎缩轻微,特别是丘脑基本无萎缩、脑室周围脑组织萎缩轻,则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好。
年龄因素
对比国内外一系列研究发现,对于相对早发的帕金森病患者,病史十余年,植入脑起搏器时大约在60岁左右,这类患者术后在运动方面的改善比较显著。
在70岁左右植入脑起搏器的帕金森病患者,虽然也有明确的疗效,但疗效改善的程度略低于早发的帕金森病患者。
这种差异受到基因因素的影响。因为45岁前发病,包括50岁以前发病的帕金森病患者,大约1/3有基因突变。
年龄因素虽然与脑起搏器术后疗效相关,但不能孤立地分析年龄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年龄越大,脑萎缩的程度相对较严重,这种影响不容忽略。
因此对于高龄,但没有明确脑萎缩、无其他手术禁忌症的前提下,植入脑起搏器术后的疗效是明确的。如果年龄相对较年轻,但脑萎缩严重,植入脑起搏器的疗效有可能不理想。
综合分析预测脑起搏器疗效
左旋多巴反应性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是基础条件,但是否能预测疗效需结合帕金森病的具体类型。
年龄因素的预测价值,则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
识别下列二维码,关注
全国帕友和医务人员共同的微信号
帕金森病专科医师
汇聚国际和中国帕金森病指南
精选国际帕金森病研究进展
介绍抗帕金森病新疗法和新技术
传播帕金森病患者的心声和故事
分析帕金森病疑难病例
直播帕金森病会议及健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