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也拼爹?教授在群里直白请求同行对女儿项目高抬贵手

榴莲EDU 2022-11-30

公众号改版不按发布时间显示推文,如您想及时看到榴莲EDU推文,请星标公号和点“在看”或“点赞”。

近日,一大学教授在聊天群中公开为其女儿博士后基金项目“打招呼”的行为在网上引起热议,并迅速登上知乎热搜!

图源:知乎

网传截图显示,该教授来自河海大学,其女正在申请72批博士后基金,为此,该教授请求聊天群里的其他老师高抬贵手......

图源:知乎

网友表示:

真正的学阀:申基金之前开论证会,请各路大佬来当面看本子,提意见,当然少不了一点点专家咨询费。

虚假的学阀:在400+的大群里请求别人对自己女儿的基金申请高抬贵手......

图源:知乎

匿名自称圈内人的网友表示:

图源:知乎

这样的人非但不是学阀,还是一个比较可怜的科研民工,甚至是一个内心充满了正义感的科研工作者。只有这样正直的科研工作者,才会通过把自己送到风口浪尖之上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换取真正的公平对待,因为只有成为了热点,大家才不敢埋没一个好的项目。

圈子文化在古今中外都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要人都是有私欲的呢,什么时候资源无限大,人们或许能变得高尚起来吧。

图源:知乎

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

朱教授在群里为女儿打招呼的行为涉嫌违规,这并不是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就可以轻飘飘一笔带过。但是也不应该被「是不是学阀」的讨论带歪了方向。更何况,朱教授并不像网友们想得那么「卑微」… 

根据朱教授课题组主页上的介绍,这位朱教授可不是什么「虚假的学阀」,其课题组有五名教授、二名副教授、二名博士后、十余名博士生、二十余名硕士生。

除了拥有一个「年富力强、富有创新、团结互爱之科研团队」,朱教授还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理念,主持了多项基金项目,包括 NSFC 重点基金项目 1 项、NSFC 面上基金项目 6 项、NSFC 重点基金项目子题 1 项、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专题 2 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

图片来源:朱教授课题组主页
除了大量的基金项目,朱教授论文著述更是不在少数,发表科技论文 220 余篇(其中SCI(15)、EI(82)、ISTP(8)),专著5部,发明专利 16项,实用专利 5 项,软件著作权 2 项,参编行业规范 1 部。


高校有关学阀的敏感案例

并非第一次引发热议

不久前,中国地质大学因为“教授未关闭屏幕共享,显示亲戚分专业走后门”一事就引发了热议:

据网友反映,中国地质大学某学院院长做新生讲座时,讲座完毕后忘记关掉屏幕共享,屏幕上出现了微信聊天页面。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聊天页面显示,该校某教授的亲戚申请分专业,将自己的高考成绩、学号、申请学科大类等信息发送给了该院长,后面还接了一句“我是自动化学院xxx教授的亲戚”

据介绍,当时学校还没给新生分学科大类,但分类肯定要有一套完整的流程依据,这不小心曝光出的聊天记录,也让不少学生质疑,是学校教授亲戚就可以优先选择热门学科大类?

事情引起舆论后,学校校招办表示:学校已关注到此事,学院大类分流有统一方案,最终会给学校统一报批。该工作人员还介绍,今年是该学院第一年大类分流招生,学院方案的制定会考虑学生诉求,具体方案还未公布,“肯定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学院会对学生告知清楚。

图源:中国新闻周刊

其实,所谓“学阀”,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是指凭借势力把持教育界或学术界的人。

高校还能成为学术清净之地吗?

近年来,见到许多学者失去了学术激情和学术理想,频繁奔走于会议与项目之间,实感痛心。

当然,全然苛责于学者本身自然不对。当我们见到有些宗教场所在开门创收,有些公益机构在利益输送,有些地方政府与民争利,我们又怎能期待高校独善其身呢?过去30余年,中国在脱贫工作以及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最需要的是让这个国家更加公正、公平

如今,仍然有许多青年教师和资深教授依然孜孜地求索于人类认知的边缘,将寻找真理与自己的生命体验融为一体。他们,值得拥有体面的生活和公平的环境。

相关阅读

羊了个羊创始人,二本毕业,一夜成名

27岁律所清华研究生逝世续:讣告发出

北大“韦神”排队做核酸,期间一直低头看手机

点击以下“阅读原文”进入榴莲EDU精选教育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