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走景点、听历史— 2020“遇见鼓楼十张文化名片”活动开启

一鹿童心 一鹿童心 2023-01-03







鼓楼区历史源远流长,名胜古迹众多,建筑遗存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有“据龙蟠虎踞之雄,具依山带江之胜”的美誉。积淀深厚、独具特色的鼓楼文化包含明航海文化、清凉山(石头城)文化、明城墙文化、南洋劝业文化、民国文化、滨江文化、鲁迅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和科教文化等丰富内涵,并以其厚德载物、兼收并蓄的精英内质和雄浑气魄,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立于南京文明之林,彰显出无限的活力和创新性。

2019年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鼓楼区图书馆隆重策划推出了“遇见鼓楼”文化行走活动,以文化行走的模式将实景行走与书籍阅读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先后以南京解放70周年和长江大桥为主题的文化行走均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2020年6月7日上午,鼓楼区图书馆新一季的“遇见鼓楼”文化行走再度开启,带领读者行阅鼓楼的十张文化名片,首张名片就是鼓楼区的明航海文化,在宝船遗址公园,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徐正龙带领读者实地感受中国人从这里走向海洋,走向世界,中国成为世界航海大国的辉煌历程。










众所周知,我国有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明朝永乐、宣德年间(1405-1433),历时28年,郑和(又称三宝太监)率队27800多人,200多艘船只,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过30多个国家,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70年,比麦哲伦环绕地球早一个世纪,是世界之奇迹,是中华民族之骄傲。

七下西洋,给人类文明留下的意义是深远的,可以从多视角去观察。从文化意义上来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它是人与海的传奇故事,它是海洋文化的开发、形成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渐渐融合,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具有勇于开拓与创新的伟大民族,具有大海一样的包容心胸。中国文化是陆地文化与海洋文化相融和并举的文化,其文化兼容性极强,所以,可以“怀柔”和“致远”。


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与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不解之缘,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业绩,也给这座城市增添许多光彩。郑和从下西洋的决策、到筹措、始发,直至最后作为南京备守的归宿,都植根于南京,郑和的遗迹在南京保存的也最为完整,这一点足以令世人妒嫉了。

郑和下西洋时代,南京正作为都城,当时中国正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势头,一定意义上为世界,特别是东方世界的中心,此时,用句时髦的话说,当时的南京也算是国际化大都市。而位于南京鼓楼区的龙江宝船厂是明朝官办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世界的造船中心,这里所生产的宝船,也应当涵盖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技术,聚集着最为优秀的人才,有着最为“现代”的造船工具,代表着造船生产力的最高水平。宝船遗址是镶嵌在南京一颗耀眼的宝石。

南京鼓楼孕育了郑和与明航海文化,同时,郑和与明航海文化也极大地丰富了南京鼓楼的文化,显现了南京鼓楼的城区文化特色。


宝船厂遗址公园


坐落于600年前的龙江宝船厂遗址之上的宝船遗址公园是南京市为郑和下西洋600年纪念而投资开发的一座融旅游、纪念、展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遗址性公园。景区位于美丽的长江之滨,鼓楼区中保村范围,占地198亩,系郑和七下西洋所用宝船的制造基地,是全球仅存的中世纪皇家造船厂遗址,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走老师



徐正龙,文艺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教育专家库成员。曾在美国、印尼任教。





活动中,徐正龙副教授从郑和其人、南京宝船厂历史、郑和下西洋与南京、郑和船队等方面入手,带领20余位读者在宝船遗址公园实地行走中感受鼓楼的明航海文化,并围绕本次文化行走主题,推荐了马欢的《瀛涯胜览》、梁启超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与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三本图书阅读。

活动最后,徐正龙副教授表示,这次疫情,世界开始呈现逆全球化迹象。这个时候更能见出郑和精神的伟大意义。就像郑和的名字寓示的,世界应该以和为贵!携手共进,和平发展,当是世界共同的目标。作为从南京出发的和平使者,郑和值得我们南京人永远为之骄傲!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