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陪娃“打怪升级”:初升高的残酷竞争下,一位高管妈妈向国际教育转轨的困惑与对策

老编 爬藤news 2022-11-03

在上海,从纯公立学校到国际学校,初升高的选择因其政策多样性,不同观念的家庭可以有不同选择、不同出路,但同时也有不同的“切肤之痛”。

 

面对如今从小学开始就已经要“武装到牙齿”的教育环境,本文这位妈妈在儿子辗转于公立、私立、国际学校之间,经历了对中式教育的期望、现实中的落空、带着孩子逃离公立学校,最终还是认准西式教育的曲折道路。


口述 | Ryan妈

整理 | 老编

图 | 网络

为方便阅读,本文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


理想与碰壁


我和老公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两人都是在自己家附近的菜场小学读的书。当时没有学区房,没有补习班,我们一路顺利地考入了市重点中学,读到高三又考上了重点大学。

 

对孩子教育,我算是蛮有竞争意识的家长了。在多年前,我和孩子爸爸就置换了一套学区房,让孩子顺利就读一所重点公立小学。

 

儿子Ryan的小学生涯风平浪静。他学习成绩中上,也学过数学培训班,但没有参加多少比赛。因为公立学校不允许超前教学,我也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周末的时候,我给Ryan报了钢琴、画画、跆拳道,我和他爸轮流带着上课。除此之外就是带着儿子去科技馆、动物园,玩玩闹闹地就过去了。


 

我和他爸爸工作都忙,更多时候Ryan是处于放养状态。他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处于前三分之一,基本达到了我对他的要求。这样的欢乐时光蒙蔽了我的双眼,等到Ryan五年级开学,我们才发现孩子手头没有任何获奖证书,钢琴、画画这些才艺也是学的七零八落。Ryan想报考竞争激烈的民办初中希望渺茫

 

一转眼就到了小升初的时间。虽然一次次地遭受打击,我们还是带着Ryan在周末辗转上海各个学校,参加学校开放日、笔试、面试等。这其中,有Ryan连题目都读不懂的测试,也有在做游戏的时候表现特别好而被老师挑出来专门再加试的。

 

到了5月底,焦虑的等待中迎来了不算出乎意料的结果:一个都没有录取,无论是民办还是双语

 

接下来,只能努力争取僧多粥少的推优名额,或者直接投入到命运茫茫的小升初混战了。


失败的小升初,喜忧并存的初中生活


民办学校、双语学校一个都没有考上,Ryan进了小学对口的公立初中。这个学校在我们区里是排名最前的公办初中,各方面都不错,但是在升学率上和区内的民办存在差距,更别说和市一级的牛校相比了。


初中的学习开始了,Ryan在班上还是前三分之一的样子,和老师同学都相处得不错。可是,随着离中考越来越近,很多学习上的方式方法逐渐让Ryan感觉不到成就感了,甚至一些学习相关的问题让他觉得备受束缚

 

语文的阅读理解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Ryan认为每个人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是正常的,然而考卷上的大红叉,让他感到无奈。

 

一来二去之后,Ryan很快掌握了诀窍,再看到我为了他的阅读理解在那里费劲地想到底应该怎么回答时,轻描淡写地对我说:“妈妈你不要烦恼了,我知道老师要我回答什么,我下次一定能做对的。”

 

我问他:“你既然知道应该怎么回答,那又为什么做错呢?”孩子说:“我想再试试我的想法能不能得分。现在我知道了,我的想法不重要,能得分就好了

 

我感到困惑:这是我们希望他得到的成长吗?



我渐渐有了碰壁的感觉,感受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别。公立学校好比肯德基、麦当劳,它的问题在于过于标准化的程序,可如果我们选择的私校呢? Ryan继续这样下去,跟民办学校的孩子基本功相差只会越来越大,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变弱。

 

我思虑再三,觉得必须给他转学。

试水私立学校


考虑到儿子性格不是特别乖巧的那种,在公立学校性格会受压抑,所以我和老公商量后,我们选择一所私立学校给Ryan办理了转学。它的课程和公立学校一样,很多老师也来自公立,但是整个管理比公立人性化一些。

 

结果没想到,转去这所学校之后的一段时间里,Ryan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阵痛。

 

儿子有一个经常抱怨的英文老师,脾气比较急,和他冲突不断。因为对孩子要求高,老师急了也会骂人,Ryan完全接受不了,天天跟我吵闹:“老师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说话?”、“老师又骂我了,我要回去。”

 

儿子痛苦,我们家长也承受了很大压力。

 

国际教育的萌芽


我和老公时常讨论对孩子的期望,我们希望他去国外接受本科教育,希望他走出去看世界,希望他的人生有更多体验,希望他的未来有更多选择。

 

那几年沪上双语学校崛起,国际教育自然而然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我与老公商量:

如果跟着中国教育的大部队走,孩子辛苦,大人相对来说会省心很多,因为这个担子是学校和家长一起扛。让儿子继续在公立学校读高中,至少这条路会很清晰。一旦把孩子从公立体制里拉出来了,如果我们的孩子拿不到国际课程的文凭,又没有高考成绩,是不是把孩子这一生给毁了呢?


 

我们俩又感到空前的压力。不管如何,我还是预约了几个学校的开放日。

 

半天的参观使我震惊。学校的学术和体育设施非常完善,实验室、画室、雕塑工坊、室内体育馆,各种场地应有尽有。除了教科书上的知识点以外,各科老师还会根据新的科技和社会的变化,安排学生阅读补充材料。

 

学校还有很多活动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认知和责任心,例如邀请具有独特生活经历的军人、作家、记者来做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等等。

 

从一所学校出来,兴致盎然的我马不停蹄,又报名参观了家附近的另外几所学校。

 

这些学校虽各有千秋,但如出一辙的是,无论学校的硬件设施,还是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到老师的各种安排,都处处体现了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理念。一路参观下来,我心里暗暗下了决心:儿子也要到这样的学校来学习!

 

Ryan初中毕业后,我最终选择让他去读国际课程。考虑到儿子英文水平偏体制内,且理科较为强势,我给他选了A-level课程。

成长与进步


在国际学校的几年,Ryan的成长出乎我们的意料。


相比之前,他更为成熟了,待人接物更有礼貌,能更加自如地和成年人打交道;


如今他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表,对学习成绩自我督促,甚至主动要求我去帮他找假期上课的老师,再也不需要我来操心了;


他参加了学校的公益活动,见识了超出他认知的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他更有自信了,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都能侃侃而谈,更有勇气去尝试不同的事情;

 

他的心更为宽广了,他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帮助那些和他有共同经历的孩子……


这期间的变化,让我们暗暗欣喜:我们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然而,从纯公立走向国际学校的路程,对孩子和家庭都是有着巨大的挑战的。Ryan属于适应比较好的孩子,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经历这样巨大的环境差异。


从我的经验来看,除了受户籍和成绩等限制,孩子本身的成熟程度和意愿,以及家庭成员的认知是最重要的。身边几个朋友的案例,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1

无上海户籍+经济条件允许+未来有出国深造决心

没有上海户籍,就不具备在沪参加中考的资格,只可选择中本贯通或者回老家中考。如果家庭本身未来就有出国留学的决心,同时又具备充足的资金预算,那么转轨国际高中可以作为首选。

2

不适应传统应试教育+有独立的思辨能力

中高考的天平目前依旧倾向于考分高的学生。对于很多不擅长应试教育却在其他方面有得天独厚能力的孩子来说,与其在题海战术中度日如年,不如考虑换一个环境。

国际高中有别于体制内高中,无论在教育模式、培养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国际氛围、学生潜力的挖掘等等都会更多元、个性化、全方位。适合独立自主、思想成熟、兴趣广泛、不爱刷题的学生群体。

3

有较好的学科基础+综合能力强+未来有出国深造决心

学习成绩好,是重点学校苗子的学生通常手握多种权利和选择,如果条件允许,并且自身综合实力强的,出国留学是必然趋势,那么不妨考虑顶尖国际高中。如今好的国际高中报考难度一点不亚于自招考。

经历过不同学校之后,我有些意识到,选择太多也未见得是好事。上海这么大一个平台,信息量大,资源多,家长往往又容易陷入选择焦虑中,生怕自己一个选择失误,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我有个朋友,她的孩子比我家大,每一步都走在我前边。在我最纠结的时候,她告诉我说,无论你选择哪一条路,无非是选择了一段经历,跟到达什么样的终点没有必然的关系。关键要看你更愿意孩子经历怎样的一段路程。


父亲节福利公布!


获奖名单


父亲节活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爸 点击灰色字体回顾活动)上线以来,后台收到了许多活动截图,再次感谢大家对“爬藤news”的支持!


请海洋(66赞)、Z。(46赞)、Loki style(42赞),添加老编微信:half-lifeyep,领取活动奖励哦~ 



END 



往  期  精  彩

觉得有用,请点“在看”告诉老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