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小慌张 九月知秋意 2023-04-15

要回到过去

见一见如泰山一般的父母



婚礼上,父母递过一张薄薄的银行卡。


那张崭新的卡片在父母布满厚茧的手里有些突兀,他们小心翼翼地放到我手里,就像完成一项庄重的交接仪式。


我知道,我接过的是父母操劳半生的成果。


01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没接触过高楼大厦,也没见过肯德基和星巴克,父母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那个村子安静祥和,却也充斥着满满的封建思想。


我刚出生时,奶奶因为我是个女孩坐在院子里哭了半天。


家里亲戚劝父亲再要一个孩子,可父亲摇摇头,说这辈子就养这一个闺女了。


妈妈生我时37岁,已是高龄产妇。父亲不忍心母亲再受罪,我便成了他们唯一的孩子。


那个年代,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日子过也很简单,但我很幸运,拥有了他们全部的爱。


记忆中有郁郁葱葱的田间小道,也有高大健壮的父母。


我和他们追逐嬉笑,追着追着,我就长大了。


直到十八岁,我离开了那个小小的村庄,坐着火车去了远方。



02

那一天,妈妈追着火车走了很远,看着车窗外那两个熟悉的身影一点点变小,我泪眼模糊,可仍旧要远行。


大学里的生活五彩斑斓,城市里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夜晚的霓虹逐渐淹没了一切喧嚣。


我坐在树下给他们打视频电话,指着远处的星星点点说这里很美。


屏幕里的父母好像变得有些陌生,像是第一次去游乐园的孩子,好奇又紧张。


却依旧不断地嘱咐我:“你一定要好好地啊,这样我们才能放心。”


一纸录取通知书,我跟父母就此隔了山川,跨了江河。


我去了他们没有去过的地方,见了他们没有见过的风景。


我在南方过着安逸的日子,以为我不在家,父母就能好好休息,不再那么操劳。


大二暑假,我瞒着他们提前回了家,想要给他们一个惊喜。


没有预想中的轻松生活,一大片的荒地中,佝偻着两个小小的身影。


那是我的父母。





03

“不是说不用那么累了吗?”我埋怨着他们。

看着那干枯的皮肤和越刻越深的皱纹,那一刻我身上的香水味显得那么突兀。

父母没有说什么,但在别人口中,我知道了原因。


他们在给我攒嫁妆。


“不能让别人看不起你,以后你要嫁一个好男人。”


炙热的阳光照得地面发亮,刺得我的眼睛酸胀,鼻头也酸胀,转而汹涌的泪水和情绪便决堤了。


我的父母,没读过多少书,没什么学历,也不懂什么大道理。


我出生以前,他们忙着种地和攒钱。


我出生以后,他们的生活里多了我,更忙着种地和攒钱了。


后来我顺利大学毕业,留校做了老师。


学校分配了教师公寓,我把他们接来了这个南方城市,他们第一次来到离家那么远的地方。


04

“我们还是回去吧,还是在自己家更自在些。”


父母总是坐在阳台上看天,他们与这里的一切都无法融合,或许只有天是一样的吧。


最后我还是把他们送了回去,离开时他们还是远远的看着我,只是已经无法再追着车走,眼神里满满的不舍。


我跟他们说过很多次,不要再给我攒钱了,可他们却依然出现在田间地头和零工场里。


后来我遇见了那个能和我共度一生的人,决定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


“他会不会嫌弃我们是农村人啊,你告诉他,我们不会去你们那里住的。”


我至今还记得,结婚前一晚,妈妈对我说的这些话。


爸爸坐在门口抽着旱烟,那一刻他或许在愧疚没有给我一个体面的家庭。


我伏在妈妈膝上,泪水湿了她的衣衫。


“我要在这里嫁出去。”


无论如何,这里是我的家,是我的根。





05

一辆辆小车驶进了村里,我坐上车,回头看站在门口的父母。


院子里盛开着鲜艳的紫薇花,我也第一次看到父亲的眼泪。


从此我过上了跟父母截然不同的生活,我曾多次尝试让他们与我们同住,可他们态度异常坚决,说不想离开家。


我在天文馆看过璀璨的星空,也在不同的地方看过山川湖海和日出日落。


可我最怀念的还是记忆中那个有紫薇花的院子,那里的风和那里的人。


《请回答1988》里有这样一句话,“想要回到过去,回到那时候,见一见年轻如泰山一般的父母。”


思绪飞扬,我仿若回到了那个小院,看到了年轻的父母和院里玩耍的自己。


不禁热泪盈眶。


他们拼尽全力,用半生积蓄换来的这张卡,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最后一次保护他们的女儿。


我能做的,只有接过。


我一直没有打开过那个卡,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有多少钱。


只是放在那里,放在一个我看一眼便会心软的地方。



END





作者:小慌张
排版:半野
文章首发公众号公子不野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致歉

▼往期精彩回顾▼送给越来越平凡的你
如何说再见,我不想说再见
爱而不得,才是世间常态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