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变命运的那一刻:两个不相干的历史发现者

赵殿超 严肃看八卦 2019-07-29

秦始皇兵马俑发现者杨志发


1974年,一个尘封地下两千多年的奇迹被发现了,它就是兵马俑。发现者是一个农民,名字叫杨志发。

有一天,他想挖一口水井,却意外挖到了一块硬物,往深处挖,得到了一个人形的陶土。

哪知道,这一挖,挖出了一大奇迹,同时改变了杨志发的命运!

跟杨志发打井的共有四人,都是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他们不敢怠慢,及时把这一发现交给临潼县文化馆。经过鉴定,证明是秦代文物,因此杨志发得到一张荣誉证书和三十块钱奖励。





但是,杨志发不敢私吞现金,就上交给了生产队。

随后,考古人员发掘了这一浩大的古迹。

到此,故事并没有结束。


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来华访问,他颇有兴趣地来到陕西参观兵马俑。

参观后,克林顿很惊奇,他非常渴望见一下这伟大工程的发现者,杨志发。

陕西省有关方面火速请来杨志发,让他穿上新衣服去见克林顿。别说,克林顿真具有追星一族的“素养”,一见老农杨志发,就请他为自己签名。杨志发大字不识,平生更没见过这么庞大的官方场面,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只好哆哆嗦嗦地在本子上给克林顿画了三个小圆圈,令克林顿赞叹不已。


克林顿回国后,又邀请杨志发去访问。杨志发的命运自他发现兵马俑的24年后,终于有了重大转折:“上头指示安排当地最有名的书法家教杨志发练了几个月的书法,在兵马俑博物馆给人签名;接着,杨志发被任命为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

此后,杨志发不辜负自己的名字,还真的“”了一把。每月除了有固定的工资外,签名还可以拿到签名费。

不能不说,杨志发是时代的幸运儿,这除了运气外还得感谢那位美国总统克林顿。

一个叫“不准”的盗墓贼

不准[fǒu biāo] ,说起来叫不准更实际些。他是一个盗墓贼,他的发现比起杨志发来更加神奇,因为盗墓,几乎颠覆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甚至推翻了《史记》上了很多观点!

这个不准[fǒu biāo] ,西晋人士。今河南新乡市卫辉市人,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贼。中国史学中一部重要著作“汲冢书”(即现在的《竹书纪年》),是公元三世纪魏晋时期盗墓贼不准的贡献,此事一直为学术界津津乐道。

在历史研究中,很长一段时间,史学家们甚至怀疑商朝的存在,更别说夏朝了。原因呢,虽然《史记》上有关于夏朝和商朝的记载,但是没有可靠的出土文物作为有力的证据。

到了西晋时期,当时的盗墓专家不准先生有了一个伟大的发现,他盗挖了一位显赫的王陵——魏襄王的墓。

历朝历代盗墓都是违法的行为,这种怕人的事情当然只有在夜里去做。那时候没有手电筒,只能靠火把照明。当墓穴挖开后,火把燃尽了,这不准先生发现里面有很多竹简,于是点燃竹简照明,把一些贵重的物品搬运出来。

随后,一行盗墓贼消失在夜色中。

晋武帝司马炎对此案非常重视,在侦破案件的同时,政府派专家把其中的竹简收集、整理、翻译,得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据说有几十万字的文献。

这些文献,颠覆了司马迁的《史记》,让人们重新认识历史。

据《晋书·束皙传》载:这批简书中有“《纪年》十三篇……《易经》二篇,与《周易》上下经同,《易繇阴阳卦》二篇……《卦下易经》一篇,与《公孙段》二篇,《国语》三篇,《名》三篇,《师春》一篇,《琐语》十一篇,《梁丘藏》一篇,《缴书》二篇,《生封》一篇,《大历》三篇,《穆天子传》五篇,《图诗》一篇,《杂书》十九篇……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简书折坏,不识名题,漆书皆蝌蚪文……”

案发后,不准先生绝对不可能得到杨志发的待遇,理所当然地被正法,但是他的大名却永远留在史册中闪烁着光芒!


命运就是这么奇怪、这么偶然。这两个不相干的人,一个挖井,一个挖墓,却都在一念之间改变了命运的走向。

对这种事持羡慕态度的朋友,是不是也该扛一把铁锹到外面溜达溜达,也许会挖掘出一个不同的“自我”呢!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