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利弊得失
反方观点:
碎片化阅读使我们越“学”越蠢
昨天下午我坐在回上海的火车上,掏出Kindle准备看《金字塔原理》。
当我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这本书的内容并不算过于的晦涩,但我理解起来非常的吃力,有些句子反复读了两三次仍然理解不了,仍然记不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大脑里负责进行复杂阅读和理解的部分像锈住了一样,不管我多么努力,这部分始终转不起来。
看了两三段之后不由自主地就跑神了,等我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过了两三分钟,而前面看的部分早已经忘记,只得再看一遍。我变得非常浮躁,只想一目十行地尽快往下掠过,像要寻找着什么。但我理智上又知道,像这类充满干货的专业书籍,必须静下心来一字一句地好好琢磨才行。但这种浮躁的、无效的阅读习惯却变得难以控制。
这样一种情况,我相信绝对不只是发生在了我一个人身上,应该在非常多人身上都有。
仅仅是在三四年前,我还有着非常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平心静气地反复阅读很多好书,也从中吸收了很多系统化的知识。但回过头想一想,最近这几年来,却是很少看书了,一年能够阅读个20~30本书已经算很不错了,而且还都是粗读。
那在这几年间,具体是发生了哪些因素严重损害了我的阅读习惯呢?
我的答案是,手机和互联网。
更确切地说,是多个媒体平台所提供的“碎片化阅读”。
诚然,碎片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多元化摄取资讯的需求,但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说,就目前的碎片化阅读的环境,绝对是弊大于利。
碎片化阅读总结而言,共有5种弊端。
无论哪一个平台上所提供的内容,由于其载体本身的限制,大多数内容源都根本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有深度的论述。而更多地只能是提供一些浅显的、易于理解的、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够获取的信息。
而所有碎片化阅读的内容提供方,天然就有一个核心的需求,就是:
“获取更多的用户”。
所以,碎片化阅读的内容其目的并不是为了传播知识,带给你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而只是为了获取你的关注,攫取流量。
因此,那些调动情绪的,打色情擦边球的内容大行其道,各个平台都绞尽脑汁化为标题党,只为了能让你点进去,向下滑动,再点进下一篇,再向下滑动……
最终的结果是,你的大脑就像我一样,被养得越来越懒,越来越不愿意动。越是不愿意动,就越是只能去看那些不需要动脑的内容,由此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我们的脑子被养得越来越懒的同时,胃口也被养得越来越刁。只有那些简单粗暴,能够调动起来情绪的,或者是与我们自身欲望,有着直接的强关联的文章才能够令我们阅读下去。
与此同时,对于所有需要思考的部分,对于刺激不是那么强烈的内容,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看任何文章都是迅速下滑,一目十行,文章看了三分之一就认为自己完全了理解了,标题不够“震惊”的点都懒得点。
碎片化阅读就像吸毒一样,你体会到了毒品非常轻松地带给你的强烈刺激,那么那些有干货但是平淡的内容你当然没办法、也没有耐心再看下去了。
任何的道理或建议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与适用情境。只有在彻底理解一条道理或建议的全部内涵之后,我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但问题是,所有的碎片化阅读几乎都无法令你获得深入的、完整的理解,而往往只有一条简单粗暴的建议。而现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也是凭借价值观出位和吸粉的时代,所以你总会不停地看到,今天有人叫你往东,明天他又建议你往西,后天又听到说你哪儿也不去才是最好的。
这些冲突的、矛盾的建议和观点,你刚吸收了之后可能会产生一种学到了知识的幻觉。但实质上,这些肤浅的、矛盾的观念只会令你不断地在原地打转,或者是陷入偏激。你不可能仅从一些碎片化的观点中获得成长,这些观点带给你的自我矛盾、自我冲突、自我内耗,可能远远大过它能教给你的知识。
所以有非常多的人,他们一开始可能只是有一些轻微的心理不适,但看了太多的心理学公众号,学到了太多的心理学“知识”,反而不断给自己贴标签,产生了很多疑病症状。一个原本正常的人,却因为接收的碎片化知识太多,而变得“不正常”,变得问题越来越严重了。
注意力涣散这一点,其实不完全是碎片化阅读的锅,而是“手机”的锅。
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在碎片时间不打开手机了。去买菜的时候,短短十五分钟,必须打开音频软件听个书;去楼下取个快递,也要拿上手机打开锁屏划拉几下,虽然我不知道我要划拉找什么;马路边等个人,两分钟,得打开朋友圈刷一刷......我们的注意力由于手机的影响,已经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不断试图寻找刺激的状态。
而手机作为各种强刺激源,朋友圈、王者荣耀、各个媒体平台、无数的app占据了你的心智空间,随时随地试图诱惑你。当你的心中填满了各种刺激源的时候,注意力不涣散、整个人不浮躁那反倒稀奇了。
虽然知乎打着高质量知识社区的旗号,虽然逻辑思维的口号是爱智求真,虽然各类课程告诉你一小时建立终生受用的XXX,但毫无疑问,这些都没有任何作用。
碎片化阅读在本质上有两个作用:
快速地、多元化地获取资讯;
在你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前提下,通过碎片化阅读作为拓展和补充。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几乎90%以上的人都不具备最基本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试图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知识,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获取了资讯和信息,不等于获取了“知识”。你知道了“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这只是获取了一条信息。你理解了为什么碎片化阅读的内涵,你能对这条信息产生疑问或者思考,你能够自己有选择的从这篇文章中选择对你有效的建议,这才叫获取了知识。
那么对于已经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被碎片化阅读侵害了心智的人而言,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非常简单,无非是两条:
减少低价值的碎片化阅读
恢复/建立深度阅读的习惯
人最可怕的就是无意识之中逐渐被环境所改变。
“读公众号是在涨见识”,“刷回答是在学知识”,“参加微课就是在主动成长”等这些都是一些潜移默化在影响着你的大环境。重要的是,你必须保持理智的认识,不被别人的言论忽悠,不为了偷懒而自欺欺人。
盲从别人的建议是最容易的,相信只带给你情绪刺激的毒鸡汤也很简单,但这除了令你变得越来越愚蠢,越来越狭隘之外再无其他。
我相信在无数庸人中最聪明的你不会甘于被大环境所忽悠,而是始终能坚持静下心来保持深度的、成体系的阅读和学习。
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是在裸泳的傻瓜。
正方观点:
碎片化阅读明明就是一件大好事
一
你的一天从手机屏幕上新闻、购物节、消息提醒开始。上班路上,或准备松口气站会儿时,你抽空看一下刷屏的文章,通常很短,然后持续到睡前,你趁着没有闭眼又抽空了看了一会儿。
这是我们的时代——不不,我不是说这是一个坏时代。我其实是想为碎片阅读时代说几句好话。
最猛烈地对碎片阅读的批评发生在几年前,新浪微博刚开始兴旺,有一位著名的网友宣告停止用微博,因为自己被碎片信息搞得焦虑、沮丧,甚至难以专注。
好多人赞同,叹息,甚至厌恶自己。然后我们大踏步地迈进了以公众号、朋友圈为主的信息获取浪潮里。快速浏览,快速遗忘,在脑子里留下一串碎碎的词句。
凭借印刷,我们曾建立过一个缓慢、完整而不易被遗忘的信息地图。如今,我们的信息地图上,是一些飞快划过的亮光。像是流星雨,哪一颗你都看不清,但满天又的确亮闪闪的。
我们主要的信息来源早已经是碎片阅读,而且这是一个短期内不可逆的过程。
二
这并不是坏事。并不绝对是。坏事是,我们一直没有认真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迎接这个时代的到来。
坚守长阅读也不是坏事,阅读书籍和长文章仍然必要,但将 “碎片化阅读” 当成一种毒蛇猛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与它有关的日子真的该结束了。
价值观和时代往往是不同步的。尽管时代的信息早已经碎成一地,仍然很少有人公开承认碎片才是正义的。人们更乐于公开缅怀长阅读和书籍,并因为这种公开缅怀赢得共鸣。
因为长时间倡导 “长文” 阅读,我经常有机会和一些人聊到长阅读。一个明显地感受是,从价值观上认同人应该读长文的人,更多是靠碎片信息保持着对社会的了解。其实(包括我在内)大多数缅怀者也是碎片信息的好朋友。
而且,既然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接近 10年,那么我们已经凭借碎片阅读,构建了目前并不差的进步。
三
很多人批评“碎片化阅读”,我却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社会的一个救星。微信的一个巨大功劳,是将阅读重新送回日常生活,提供了碎片化阅读的最好机会。因为人们此前根本连碎片化的阅读都逐渐失去了。我看到朋友圈所有人都在转各种文章,我的一些从不阅读的亲友,如今开始阅读一些短小的内容。这些阅读都是微信重新送回来的。
何况,这些碎片阅读是不是价值很低?我觉得不是。我自己也怀念长阅读,但碎片化阅读很有用,也更现实。阅读本身并不是力量的来源,因为阅读所触发的思考和情绪才是。
阅读一篇文章,触动一种情绪,持久保留下的是这种被触动的情绪而不是文章本身。一门学问最终要被转化成见识和技能保留下来。系统知识更多是在代与代的传递时才更加重要。
举例来说,碎片化信息对情绪的打击,确实是换了一种方式。一本本的书或一篇篇的长文章,像是重锤,而这些碎小的文章和信息,却像是子弹,撞击许多点,最后连成片。很难说哪种更好,但既然我们已经身处在被子弹撞击的时代,应该做的是调整,进化自己。
人类完全可能养成全新的学习方式。把碎片化阅读的便利性、有效性做到极致,会比 “对抗碎片化” 更有价值,也更有机会做到。
所以,我仍然欣赏和佩服那些主要依赖长阅读的人。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既然碎片化就在身边,不如不对抗,不如把无可躲避的碎片化阅读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