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秋雨《山河之书》
余秋雨《山河之书》
文化 历史 游记
内容梗概
《山河之书》承袭了余秋雨一贯厚重的行文风格。在此书中,余秋雨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文化山河。从神秘辽远的西域喀什、莫高窟,到上善若水的都江堰、三峡,抑或是清雅俊秀的江南苏杭,山、水都是和人与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人是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山与水就是见证者,余秋雨先生则是感悟者。
原文摘抄
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场和庄稼展开了拉锯……
在他们心中,大大的真相变成了故事,小小的游戏变成了真实。
南方朔先生在这里所说的中华文化,是指在“生存底线”中的善良互助。这种善良互助在平日很可能被掩埋,掩埋得连自己也不知道;一旦大灾降临,却“震”出了集体本性,这便是文化自醒。
其实,更宏观的结论应该是:“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人太渺小,怎么强得过天地?
历史,很容易被遗忘却又很难被彻底遗忘。在那些迷乱的夜晚,正当一批批外来的酒徒在沙丘上狂欢喧嚣的时候,他们脚下,沙丘寂寞一叹,冷然露出某个历史大器的残角,似乎在提醒他们,这是什么地方。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读后推荐
《山河之书》这部作品视角极为宏大,它为读者呈现了中国山河的空间意义,似乎在提醒我们不忘“昨日的来处”。大漠深处风雨侵蚀的断垣残壁大概和“蚩尤”两个字一样陌生和遥远,但却是我们前世今生的证据。只有丈量、追溯过它们,我们的过去才会显得更加清晰。
若干年以前读到过余秋雨先生写的《黄州突围》就收录在此书中。在我眼中,苏轼是个拥有着极可爱灵魂的人,在黄州,尤其如此。余秋雨先生笔下的苏轼明亮而不刺眼,温润而不声张。再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总能想起《黄州突围》里他曾经的苦难,更惊讶、感叹多舛命运没有折损东坡的灵气和意气,在几千年前皎洁的清辉之下,依然继续热爱生活,思考生命。这是我阅读此书的最大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