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XU X. L. 一起阅读 2021-09-20

题名:《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作者:李洪涛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2011年再版)

关键词:大学、教育、历史、抗日战争


内容简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那个曾经在西南角落——昆明熠熠生辉的西南联大,走出过的名师校友都数不胜数——杨振宁、李政道王竹溪、赵忠尧、华罗庚......南开、清华、北大,这三所学校从北京到长沙,最后辗转至昆明,这一路的艰辛令人感动,在昆明的故事惊天动地,八年,就像它的校训一样,联大人刚毅坚卓,创造了奇迹。

从太空回眸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而在白云和浅蓝色无定的飘忽中,太平洋每每总是星体上最显赫的一块。

中国国家的最高学府——国立京师大学堂,这个在战火与屈辱,在维新变法的呐喊中诞生了。虽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思想,依旧统治着中国的教育。但是京师大学堂的诞生,毕竟开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先河,为长达千年的中国封建科举制度敲响了丧钟。

公元1937,中华民族再次遭受外来强敌的入侵,半壁河山沦陷,南开、清华、北大,三所大学为中国民族教育的未来,辗转长沙,后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西南联大有“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之美誉,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中国大地的西南角,汇聚了这个民族最伟大的心灵,他们“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接续着中华文化的星火,也延续着中西方文化碰撞后的火种。


阅读推荐

关于西南联大的故事,《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讲述了西南联大自搬迁长沙,到决定迁往昆明,其中的曲折波折。

从临出发前闻一多告诉学生“中国不是法兰西,因为中国永远没有《最后一课》”,到踏遍大半个中国,到达那片泥泞的红土地;从因缺少经费而不能为联大设计校园而愤怒的梁思成,到中国第一大学校长的夫人挎上竹篮到街上卖米糕,从牛圈大师华罗庚到为因民主、自由高呼而被杀的闻一多。这其中的故事,令所有人为之动容,值得所有人铭记。那段历史,那段光辉岁月。

联大的故事,并不能以一书道尽。八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八年,可以创造许多事情。你很难从书中摘除一小段联大人的故事,因为每个人与联大的故事都可以说上几天几夜。可是联大的精神,你却可以从中感受到。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联大人的光荣。这本书很老,但是值得每一个人铭记,那段历史,那种精神。

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生分三路,

经历数月的跋涉,到达昆明“会师”后的合影


轶事一则

梅贻琦一家靠着他微薄的工资度日,为减轻家庭负担,让丈夫一心科研和教育事业,夫人韩永华与赵瑞云以及袁复礼的夫人、潘光旦的夫人合作,研制上海式的米粉碗糕出售,并取名为“定胜糕”。为多赚钱,夫人们分头行动,背着背篓,手提篮子直接在街上叫卖。

这是西南联大的教授夫人,一群妇人尚且如此,那联大的校长、教授、学生可想而知是如何艰苦,却又如何艰苦卓绝。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