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玥:七夕节看中西方爱情之异

师玥 师玥杂谈 2018-10-05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今天是七夕,浪漫之际,我们来数点一下中西方的爱情故事。

 

中国七夕情人节怎么来的呢?这就是著名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传说织女和诸仙女下凡嬉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待在河边,悄悄拿走了小仙女的衣服,牛郎于是跟小仙女织女邂逅,织女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生了一儿一女,生活美满幸福。天帝查知此事,命令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老牛触断头上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银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在河边与织女遥望对泣。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天帝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会面一次,喜鹊也会在身边。以后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都会见面了。

 

千年的神话里,大多数人也许看到的是不离不弃的爱情,我看到却是压抑和苟且。牛郎织女没有性爱的权利,被天帝强拆,他们只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有限地相见,哭泣,没有愤怒,没有反抗。千年来的专制社会造成的典型的专制人格,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对权威者卑躬屈膝,绝对服从,向现实妥协,维持现状。

 

那么西方情人节的由来是怎样的呢?

 

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

 

这一时代,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

 

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14,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

 

于是,每年的214成为西方的情人节。

 

在西方的情人节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对自由与正义的追求,以生命为代价的对信仰的坚守,宁死不屈的抗争,更有全体民众普遍的对于自由的共识,以及对于正义之士的敬重。

 

再来看西方最著名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它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他们的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赎罪的羔羊,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其中个性解放是针对旧时代宣扬的禁欲主义,要求民众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世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与之相较,我们来看看中国剧作中的爱情故事,红极一时的电影《芳华》:何小萍是一个父亲在运动中死于劳改农场的底层女孩,进了军营,依然被嘲笑伤害。在虚伪压迫的社会里,她疯了。

 

夕日的刘峰是一个阳光少年,最优秀的活雷锋。在纯真的爱情被背叛后,被抛入战争,他在战争中失去了手臂,靠做小摊贩维生,老婆嫌弃他挣不了钱,和别的男人跑了。他没有抗争,默默忍受,即使他谋生的工具被城管夺走了,即使他的假肢被人打断了,他依然没有任何争取之举。

 

最后,两个被社会抛弃的人,走在了一起,善待对方。他们始终没有对社会反抗过。

 

这就是中国人的压抑,下层人苟且地活着,还要说:爱情美好,我们是幸福的。

 关注本号 

防风号:师玥杂谈01

原创文章回顾:

1.美国对华冷战开启,我们咋办

2.谁让英雄落魄?815纪念最后的飞虎队员

3.感谢贫穷,脑子进水了?!

4.再不减税,危机将无可避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