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所有家长,这些知识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学习!

张沉澄 云南政法 2020-08-29


又是一年暑期到

小“神兽”们集体“出笼”

开启了“放飞自我”的假期模式



天气炎热

不少人选择游泳降温消暑



但各类溺水事件也因此进入易发、高发期

特别是青少年溺水事故亟须关注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全球溺水报告》显示

全世界每年因溺水死亡的青少年约有37.2万人

溺水已上升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大成因


在中国

每年约有5.9万人溺水死亡

其中青少年占95%以上


孩子一旦溺水

自救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救助

孩子极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



先跟随小编来看两起溺亡事故的惨痛教训


重庆潼南8名小学生溺亡


2020年6月21日,重庆潼南区米心镇8名小学生结伴至附近河滩玩耍,期间1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其余7名学生前去施救,一并落水。经全力搜救,8名落水青少年全部被打捞出水,均已无生命体征。


初步调查,失踪人员均为居住在附近的米心镇小学学生,周末放假自发相约,到童家坝涪江河一宽阔的河滩处玩耍,期间有一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学生一并落水。



江苏1名儿童参加游泳课时溺亡


2020年7月18日,江苏一名六岁男童在参加游泳课的时候,不幸溺水昏迷,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调查监控显示,事发时孩子在水中挣扎了近10分钟,当时泳池内尚有其他人,岸上也有成人,但无人察觉到异样。家长发现时,孩子已经在泳池里漂起来了,没有了自主呼吸和心跳。


一次次的溺水事故

不断为我们敲响警钟

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

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

所以~以下这些防溺水自救小知识

一定要学!

一定要学!

一定要学!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未成年人防溺水“六个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环境的水域游泳



发现别人出现溺水情况时,不擅自下水施救


未成年人游泳安全须知

尽量选择到游泳馆等正规场所游泳,避免到自己不熟悉环境的水域或江、河、湖、水库中游泳。不要在父母、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



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自己平时有容易抽筋等问题,则不宜长时间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此外,空腹或饥饿状态下不宜游泳,以免在水中体力不支;但也不能刚吃饱就下水,容易导致抽筋;用餐一小时后再去游泳较为适宜。



在下水游泳前应做好准备工作,适当活动身体,舒展四肢,并用水淋洗身体,待身体适应水温后再下水。不要在嘴里含有食物时下水,以免食物落入食管、气管中,导致呛水或窒息。



要对自己的游泳水平有正确认识,游泳时应量力而行,不能因为逞能而贸然到深水区或有急流、漩涡处游泳。



在游泳过程中如果突然出现眩晕、心慌、胸闷、气短、抽筋、体力不支等症状,一定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寻求救助。



游泳时遇到抽筋怎么办?


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先将手握拳,然后再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若是腿或脚趾抽筋,应该深吸一口气,保持仰头状态浮于水面,用抽筋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的部位,将其用力向身体的方向拉扯,然后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的腿部膝盖上,可以帮助小腿伸直,缓解抽筋;


在游泳时遇到抽筋或其他意外情况,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不要紧张,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应尽量让口和鼻露出水面,让四肢保持放松,以此节省体力,增加救援时间。


孩子溺水时都有啥表现?

孩子溺水时往往呈现出头部距水面很近,嘴巴与水面高度大致持平的状态;


头向后倾斜,嘴巴大张;


双目紧闭或双眼无神,眼神无法聚焦,急促呼吸或喘气;


腿部静止不动,身体垂直于水面。


若不注意观察,这些状态很容易让家长误以为孩子在正常游泳、练习憋气等,从而错过了黄金救援时间。家长和老师应当学习识别孩子溺水时的表现和状态,在看护时集中注意力,细心观察识别。


孩子溺水时怎么自救?

别慌张,调整呼吸,切莫盲目挣扎;


在水中时尽可能屏住呼吸,待口鼻浮出水面之后用嘴呼吸;


头部浮出水面后尽量将头向后仰;


若自己身边有木板、游泳圈等物品,要尽量抓住;


举起小手呼救。


遇到小伙伴溺水了怎么办?

遇到其他小伙伴溺水时,千万不可自己下水施救,应保持冷静,大声呼救,寻求周边成年人的帮助,并及时拨打110、120等电话求助。


小朋友,这首儿歌你会背吗?

游泳戏水季节到,偷偷下水不得了。

擅自结伴不能去,大人陪护不能少。

没有救援不下水,陌生水域不可靠。

盲目施救不可取,安全第一别忘掉。

希望小朋友们都能过一个快乐又安全的假期!


往期精选



云南政法融媒体中心

出   品


审核:裴卫国

责编:李亚兴

编辑:张沉澄

来源:云南政法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出自公众号

云南政法(ID:ynzfy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