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生常谈之八】慎言“高标准、严要求”

吴非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06-06

        因为流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学校也配套喊“高标准、严要求”。这类话多到习焉不察,脱口而出。听这些话,也没什么感觉。“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你的人生属于自己,谁和你赛跑?你以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会和你一样赤膊上阵?无论是从应试教育的终点线还是从成年人的“人生中点线”,回望教育起点,因为有漫长的过程,人们看到的未必是“起跑”的重要,也未必能看到“高标准、严要求”的影子。教育本是人生礼物,为了人的成长幸福,过早把儿童赶上起跑线,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让他们参与竞争,这是把社会当作丛林,夸大了人间的严酷。这类话在“起点”叫喊太多,因此也就有小学的经验介绍,中学的经验推广,大学的苦学励志。然而,如果我们能客观地观察社会,可以看见到处充斥着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不难不严”。且不说有法不依、违法难究,只看经济工作,大到造幢楼、修条路,小到喝杯奶、买块肉,质量都让人心有疑虑,“高标准、严要求”往往只停留在口号上。

        基础教育培养人的良好习惯,不一定要靠“特色”,学校教育能循常识、守常规,不一定要喊“高标准、严要求”。学校和教师如何认识“课程标准”?倡导“高标准、严要求”,是不是嫌“正常标准”低了?“从难从严”下的学生能否有自由的思想?过早的竞争是否会形成人格缺陷?如此等等。

        过于严苛的学习和考试有可能扼杀少年儿童的天性,毁灭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有小学校长谈到“减负”之难,说某个年级的语文,一学期竟然“统测”了三次,“区里经常临时增加检查项目,学生的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区里”增加统测的依据何在?没有人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高标准、严要求”的结果,是部分家长对教学要求产生误解,无限加码。学生在“从难从严”中获得的不是学习趣味,不是学习激情,而只是“忍耐”。

        因为有这个“高标准、严要求”悬在头顶,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对“教育”的认识变为“管与被管”,就会逐渐丧失学习自觉。一名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学校得不到表扬与鼓励是常事,因为他达不到“高标准”,经不起“严要求”,受不了“从难从严”。

       我的疑问是:表扬和鼓励是不是需要很高的教学成本?因为有“高标准、严要求”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呐喊,教师的教学进度和评价尺度会相对固定,因此造成部分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他对学生的评价,也容易造成情感疏离。

        因为有“高标准、严要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很少鼓励、夸奖学生,对特别需要鼓励的学生,生怕“表扬坏了”。但是,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发现,教师的鼓励是多么重要。20多年前,有学生在随笔中写了数学课上的一件事,我很受启发——

      数学教师小结:“这类题目,就是以上这七种思路和解法。”但他看到学生陈君有困惑,便请他发表意见,陈君犹豫地说:“我的解法好像和老师的不同。”陈君的表达不太流畅,数学老师请他上来板演,结果写了一黑板。同学们都认为步骤有些烦琐,但老师思考片刻,说:“虽然有点烦琐,但是有价值,是你自己想出的,的确存在第八种解法”。

        几年后我问那位数学教师,他完全不记得那节课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呢?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肯定他的思考价值,在一些深谙教学之道的教师那里,是教学常识,也是他们的教学常态。在这节课上,陈君没有接受“有七种思路和解法”的“标准”,在和老师的交流中,他认识到个人思考的价值。即使他的思路是错的,解法是不成立的,但他有了表达见解的机会,他学会的是“学”。我还想到:另一个学生为什么会把这样的课堂见闻记下来?他在想些什么?他从这件事上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正确的教学,重视启发学生思考和自由表达,而不是满堂灌输,不是强记多练,不是“超前”。没有必要把下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提前到眼前来灌输。让学生通过“刻苦学习”,以领先他人,这样过早地让学生以出人头地为荣,恰恰会毁灭学习。学校教育中很多口号经不起推敲,过高过严的要求只会让学生畏难而退,失去学习动力。

       常有教师对学生说“这个问题不准错”“如果思路偏移,将铸成大错”。然而在学习中,“教训”往往比“经验”作用大。学习不是工作,如果在未来的机器制造、建筑施工和航天器对接等科技活动中,教育常识可以自动提升到“高标准、严要求”,必须谨慎从事,不轻易冒险;可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为什么不能犯错误?课堂是可以犯错误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学习,检验思维,测量能力,他可以“不相信”,可以质疑,当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考去尝试、去冒险,这个过程中的思考和总结将形成个人经验,上升为智慧。根据目前的考试水平,教师靠简单的强制灌输也能让一名考生适应并通过考试,但由于缺乏探究的能力,学生未必能适应未来具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不敢犯错误的学生,也可能因此缺乏创造精神而走向平庸。

        我在教学中常见到敢冒险的学生,他们并不在乎考试分数,而在意学习的趣味,伸张个人意见。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多,但每一个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令我对课堂教学有更多的期待,而我也似乎能看到他们在未来社会具有超越一般的生存能力。

        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我们也能看到,“过难过严”会伤害学生的学习自信,导致教师的教学判断失误,教学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因此出现。近年常有教师和我探讨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困境。我很奇怪,这些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要求为什么会那么高?我从教之初,曾观摩一些作文批改的“样板”,红字满纸,没有一段没有勾画批改的痕迹,错字一一订正,句子一一调整,段落有眉批,结尾有四五行字的评语……我看了之后非常惊恐:如果按这个标准改作文,我当不了教师;按“样板”的规格,每篇作文大约要改半小时,语文教师都要怎么活?学生按要求作文,不过是一次“练习”,这样的作文,他一学期要写好多,不提过高要求,让学生每次能有一点进步,得到一点启示,从而保持写作兴趣——慢慢来,学生会写好的。学生作文再好,也不过是“习作”,这不是文学家的传世之作,不是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不是大报社论,犯得着那样精批细改、如琢如磨吗?偶一为之,教师自行修改,示范给学生看,尚可;至于平时作文,批一句最值得说的话——突出的一点好处、不能不指出的缺陷、一条主要的修改意见、启发他思考质疑的一个问题……都有用,但最好只提一点,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说,往往等于什么都没说。还有些教师,评价学生作文时,甚至用教科书上的名家文章作比较——绝大多数学生,此生不会有作文入选中小学语文教科书,那么高的写作要求,他怎么可能爱上作文?教师这样“从难从严”,让学生自卑,是不是有些荒唐?回头再说教师:你每学期写过几篇“作文”,你的文章能做到文不加点么?

        目前的中小学教学中,过高的作文要求,过低的思想含量,刻板无味的模式化表达,已成常态。所以,中小学作文教学,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要有一年、三年、六年、九年的发展眼光,不要试图在一次作文中灌输全部写作知识。

         我不否认教育的“要求”和“标准”,我只想强调“正常”,强调尊重规律、遵守常识,无论如何,基础教育不要提过高要求。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为一生“打底色”,不能通过错误的教育扭曲学生心灵,伤害他们的思维品质。“高标准、严要求”的口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惧心理,有社会原因,有传统社会的焦虑,有管理者的政绩观作祟,也有集体无意识。

        听过一些教师激励学生的极端话语,完全没有正常思维逻辑,那么严的要求,那么高的奋斗目标,教师本人半辈子也没做到,而平时教学那样随意,布置作业又是那样疯狂,不像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自己是个不会学的人,对学生却要“从难从严”,真是咄咄怪事!2004年起于南京的教育风波,因有明确的“群众愿望”,有暗中的行政撑腰,应试教育居然变得理直气壮,一些比“高标准、严要求”更极端的口号公然招摇过市。然而,耐人寻味的是,那些鼓吹应试教育的中学校长和名师,起始学历一般不高,很多也只是中师、大专毕业(个别甚至无学历),按他们的评价逻辑,也就是说,他们是高考赛场的失利者,曾经“输在终点线”上。既然输在终点线,也极有可能从起跑线起就一路落后,但后来却当上了校长?不珍惜学生的学习生命,一味鼓励快跑、领跑,这不知该如何解释了。

        与教学上的“从难从严”相比,学生人格养成模式却是既不难也不严,无论城市农村,学生娇生惯养的故事声闻海外。这一代学生缺乏劳动意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任何劳动时间,在家被父母,在校园里被老师、工人,饲养、伺候。

        对教育教学的“高标准、严要求”要有理性分析。应当遵循教育科学规律,遵守常识,根据客观实际,正常教学。基础教育不是职业教育,不是军事训练,它有自身的程序和规律,不能随便移用其他模式。上世纪多年流行“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可是,一个纷繁复杂包罗万象的社会,能如此简单划一吗?至少到目前,基础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从难从严”尚未给中国社会带来进步,而在这种文化下逐步形成的“淘汰式”教育,对未成年人来说是否公平?



本文原载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6年第1期


欢迎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