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亚威:创新破译生命谜题,全面育人最美巾帼

2021年同济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事迹巡礼

高亚威

创新破译生命谜题

全面育人最美巾帼

事迹简介

高亚威2009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14年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2月起在同济大学工作至今,2016年至2018年任芝加哥大学访学副教授。目前担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发育、转分化、核移植和诱导重编程等过程的多层级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2014年进入同济大学工作后,她带领团队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全球领先的微量测序技术,首次探索了早期胚胎中多种组蛋白修饰重塑与实现转录活性调控的分子机制,揭示了体细胞核移植存在的表观重编程障碍,并开拓了RNA表观修饰对转录的调控机制。其创新性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NCB,CSC等顶级杂志。作为教师,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为学生创造国际交流机会。曾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等。


一、爱“拼”的高老师

谈到高亚威,生命学院师生都会竖起大拇指:太厉害了!大家眼中的高亚威总是笑呵呵的,说话特别温柔,做事十分认真,出数据、发文章、拿项目十分“拼”。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小高老师”,因为她是院长高绍荣教授团队一位年轻的骨干老师,她与高绍荣教授团队成员一起“拼”出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小高老师的“拼”让人感叹、令人佩服。她对待科研工作十分勤奋与专注,在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中一直带领学生冲在实验的第一线,熬夜做实验已经是家常便饭。最让大家感动的是,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小高老师两次产假的休息都不到六周的时间。2021年寒假前得知小高老师喜得“二宝”,二月底开学就再次在校园见到充满活力的她!正是这种投入与专注,令高亚威老师获得了突出的成绩。

作为年轻的教授、优秀的共产党员、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高亚威老师以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与素质,本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原则,立身为范,潜心育人,认真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在教书育人、科研公关等方面兢兢业业,是全院师生的榜样。

二、坚持“四个面向”,专注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高亚威主要从事发育、转分化、核移植和诱导重编程等过程的多层级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多次承担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与转化”专项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与青年项目等。近五年来,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论文多篇。并获得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7年动物学会第七届青年科技奖等。2020年被评为同济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基础科学的研究人员,高亚威践行着习总书记对科研工作“四个面向”的要求,瞄准国际科学前沿。高亚威关注早期胚胎发育的表观重塑,这一生命科学的技术前沿,从领域内样品稀缺难以实现组学检测这一核心问题,迎难而上,刻苦攻关,逐步建立起了领域内领先的多组学微量测序平台,并联合学院的生物信息学研究人员,推动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算法与平台的成熟。在平台组建初期,她亲自带学生到技术成熟的实验室进行学习,并在完成基础性的转录组与DNA甲基化的单细胞测序平台搭建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与总结经验,成功改进和开发了包括组蛋白修饰,核小体分布,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等组学测序技术的微量化,使得以早期胚胎发育为代表的一系列样品稀缺的研究体系能够以实现表观修饰的测定与调控机制的研究。

以微量细胞测序技术为抓手,高亚威与课题组成员成功实现对小鼠早期胚胎多种组蛋白修饰的位点测定,绘制了生命最初阶段的表观修饰图谱,提出了H3K4me3调控基因表达和细胞特性建立的分子模型,以及H3K9me3修饰参与的LTR的转录沉默的分子机制,此研究极大拓展了对哺乳动物早期表观重编程过程的认识,为发育生物学以及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新机制。成果发表在nature(2016)与nature cell biology(2018)杂志,其中Nature成果入选ESI高被引数据库,并获评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成果也被认为将对辅助生殖等人类生殖健康的进步产生重要影响。

利用单细胞测序的技术平台,他们继续整合了课题组原有的核移植和胚胎操作技术,创新性的首次将单细胞活体取样和单细胞测序相结合,成功绘制了不同发育命运的核移植胚胎,在植入前各发育阶段的转录组和DNA甲基化组图谱,进而发现阻碍克隆胚胎发育的多个表观壁垒,并分别针对体细胞克隆中组蛋白修饰与DNA甲基化修饰的重编程障碍开发了改进策略,极大改善了克隆胚胎的体内和体外发育。相关研究发表在cell discovery(2016)与cell stem cell(2018)杂志,为促进我国的克隆猴等克隆领域的重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大动物克隆技术的改善。

不断尝试与探索,爱挑战是高亚威科研工作不断取得突破的一大法宝。在基础科学的研究中,新领域的开拓与新理论的提出是最困难与最具有挑战性的,往往需要更为艰苦的探索与尝试,也更需要挑战的勇气。在完成传统表观修饰的初步研究后,高亚威很快将目光投向了国际上最新的RNA表观修饰领域,并申请到RNA修饰研究的创始研究团队,芝加哥大学化学系何川教授课题组的公派访问学。在访学期间她将干细胞表观遗传学与化学生物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全新的思路代入RNA修饰调控的研究中。创造性提出了carRNA的m6A修饰调控染色质状态和转录活性的重要机制,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这一工作在开拓了RNA的m6A功能和作用方式研究的思路和新方向的同时,也为发育和疾病中RNA修饰与多组学互作调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另外她所参与的多项工作也发表在Molecular Cell,JACS等重要杂志,并联合开发了一系列以化学催化为基础,以解决微量细胞测序为特色的新型测序技术。

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高亚威老师主动与东方医院,第一妇婴保健院,第十人民医院等相关单位进行科研合作,将科研突破应用于解析疾病发病机制,寻找治疗靶点等重要难题中,以实际行动响应总书记关于科研工作面向人民健康这一要求。

三、激励学生拓展视野,全面发展

在自己的科研业务水平上力求突破的同时,高亚威也承担了学院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学和实践课程以及SITP等创新项目的指导工作。她在研究生的指导工作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独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特别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身心健康。她参与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晓雨,王晨飞,高睿,吴悠等分别以研究员,助理教授或者博士后等岗位留校工作,并成为学院科研工作主力,其中王晨飞曾获得吴瑞奖学金。她非常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习与学术交流,指导学生多次在国际干细胞学会(ISSCR)冷泉港亚洲会议和中国干细胞大会等学术会议中投稿墙报展示,并获得奖励。她也非常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先后促成吴悠,陈川,杨磊等3名学生到德国与美国的研究单位和高校进行短期国际交流,展开多项国际合作,发表多篇合作论文。

整理材料时,高亚威一再说“我很普通呀,我就是喜欢做科研,喜欢和学生在一起……”就这样一位年轻的85后女老师,一位爱笑、爱唱歌的温柔女老师,用她的坚韧、专注于爱心耕耘在育人、科研一线,让我们看到最美的教师形象、共产党员形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