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线记者到摄影艺术家,他拍下了即将消逝的故乡
参加年例游神的老人 2018 湛江东海岛,《故园》 ©陈亮
城市影像
极光视觉“城市影像”系列关注长期调查、报道与拍摄城市的摄影师以及以城市为创作对象与实践场所的艺术家,旨在通过对不同题材、风格与方法的影像作品的呈现,提供新的观看视角与创作方法。欢迎广大读者来稿。(投稿邮箱:914127901@qq.com,请附上图文与联系方式。)这是“城市影像”系列第10篇推送。
摄影并文 / 陈亮
采编 / 章文
我仿佛看见一个天真烂漫的时代远去,当谎言揭穿,失落、绝望、愤恕、无力感伴随着冷漠与麻木,犹如皇帝的新衣的童话故事在上演。人们被现实裹挟挤压得喘不过气。信仰和道德崩坍,唯一的信仰只有靠不住的金钱与权力。
人生短暂,一切都在变,故乡也在变,特别是近几年,一个月一个样,一百年后东海岛会是怎样的,我不得而知,几年前拍的风景,现在大多已不存在。一切都随时间消逝,包括我自己,最后连仅剩的记忆也消失。
搬离老屋留下的衣服 2015 湛江东海岛
木床与照片 2018 湛江东海岛
1.
曾是世外桃源的故乡,
如今面临着急速的城市化
极:当初是什么契机促使你拍摄自己的故乡?是否源于对城市化与返乡的某种思考?
干枯的防风林 2016 湛江东海岛
极:在你的作品序列中,城市化的议题似乎占有重要的位置,比如之前拍摄的关于太湖的作品《在水一方》。(详情点击:陈亮:拍摄太湖是对江南的一次思考之旅)
2.
看见父亲的老照片,
萌生了将照片“做旧”的想法
极:《故园》有一种鲜明的怀旧风格与怀乡情绪,为什么刻意用这种“做旧”的手法来进行影像表达?
外婆家的杨桃 2014 湛江东海岛
舅舅家的蚊帐 2014 湛江东海岛
年青的渔民陈仁刚 2017 湛江东海岛
极:虽是记录性的拍摄,但其中有许多较私人化的场景与氛围。在影像表达中,你如何把握公共记录与私人表达之间的平衡?
老屋里打稻谷的传统农具 2014 湛江东海岛
3.
从新闻记者到摄影艺术家,
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转变过程
极:之前你是一位新闻摄影记者,后来是如何转变为独立创作者的?在影像风格上又是如何转变的?
陈:摄影记者的工作经历让我的创作更多地关心人与社会。记者或许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创作中自然会体现出来。
从摄影记者转变为艺术创作者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最艰难的是对摄影艺术的理解与自我心态的转变。早年我在无锡做记者期间,认识了摄影家唐浩武、王俊、袁徐庆、王松,后来又认识了王远凌、大门、王征、李楠老师,还有早年我在羊城晚报实习时的恩师颜长江先生,这些老师对我创作风格上的转变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会不断地向他们请教,到他们的工作室、家里把他们的画册翻个遍。
我对自己还算比较狠,人总要做自己一回,于是我便辞了职,专心创作,后来就有了《在水一方》这组作品。影像风格的转变是一个非常艰难且复杂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对摄影艺术认识的转变,作品离不开摄影师的人生积累,好的作品多少有些个人气质与涵养在里面。
我中学时代贴在家的海报,如今烙印在墙上 2016 湛江东海岛
极:现在的你是一名高校摄影教师,这一身份对你的摄影创作有何影响,你的摄影实践对教学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独居的外婆 2015 湛江东海岛
极:你的下一个创作计划是什么?仍然是关于故乡与城市化吗?
两位海滩上骑自行车的女生 2018 湛江东海岛
出海的老渔民 2016 湛江东海岛
树下老人 2014 湛江东海岛
水牛与黄牛 2013
陈合财和陈发展在游神中扮演媒婆与接生婆 2015 湛江东海岛
神庙里演奏神曲的陈那太 2015 湛江东海岛
春天归来的燕子 2018 湛江东海岛
秋收之后 2013 湛江东海岛
摄影师简介
广东东海岛人,目前工作生活于湛江与东海岛,高校摄影教师。曾获候登科纪实摄影奖提名;ARTCLOUD中国SAP艺术大奖年度新锐艺术家(摄影类);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优秀摄影师;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资助摄影师;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最佳摄影作品提名;索尼世界摄影奖(SWPA)专业组入围;作品多次在国内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