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地产的前世今生:细数楼市42年的发展历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理顾者 Author 晏方

安得广厦千万间?千古难题也。


多年后的鹏城,似曾相识的一幕。

富者排队抢房,普通人却难求一屋。


豪宅被秒光,天价喝茶费,中介恶意炒作,二手房价触碰红线……燥热的风在楼市刮起。


而这风,已经吹了很多年。





01

“招保万金”:1978-1998年


1978年,城市住宅建设会议在京召开。

居庙堂之高的领导随口一问,“居民住房可否成为商品?”


当时“招保万金”四大天王的故事还未开启。


但当改革春风在南方吹起,深圳作为第一个市场化的城市、第一个以市场经济为根的城市,已经为日后变身中国房地产风向标写下了序章。


1980年,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诞生在深圳。

由香港人刘天竹开发,名为“东湖丽苑”


一年后开售,每套房配备3个深户名额,每平米2730港元。按当时的汇率,一平米约1000元。


(图源:深圳壹地产)


而现在的东湖丽苑小区,均价6万/平。

涨幅5900%。

不过是鹏城一隅,却足以窥见它楼市的燥热。


也是东湖丽苑开售那一年,1981年。

蛇口工业区建设指挥部房地产科成立,挂着央企招牌,招商地产的前身,“招保万金”之一登场。


没过几年,1984年,邓公南巡。

他站在深圳国商大厦20层楼顶,眺望整个罗湖。


而33岁的王石骑着自行车在楼下经过,于潮水般围观人群中瞥见商机:“干大事的时候到了”。


三个月后,“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成立。

“招保万金”中万科的前身。


也是1984年,保利前身,保利科技,跃上历史。

但它不是在深圳孵化的,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众多大人物参与,同样挂着央企招牌。


那时候的深圳乃至全国,房地产企业没几家,四大天王还只是新生儿,不懂地产江湖的精髓。


厉害的是,全国第一家房地产企业也属于深圳——深深房的前身,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


当时的总经理,叫骆锦星。

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地产史上的传奇人物。


1987年,依然是在敢为人先的深圳,中国土地“第一拍”诞生,开启了土地有偿使用的先河。


而最后的竞拍者,就是53岁的骆锦星。


英雄正当壮年,他竞得了深圳一块面积为8588平方米的土地,以525万成交。又在拿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带领深深房盖起了东晓花园。


第二年,东晓花园开售。

一共154套住宅,每平1600元,不到一小时就卖完。现在的东晓花园,小区均价55000元/平。


足足是过去的34倍多。


(图源:深圳壹地产)


也是在东晓花园开售这一年,1988年。

后来的福田区还叫上步区,四大天王中的最后一位,金地在上步区沙咀工业村305栋1楼诞生。


这位在多年后没落的贵族,当时的名气透着一股敦实——深圳市上步区工业村建设服务公司。

三年后这个土土的名字改名“金地”,在21世纪之初那几个年头好一番风光得意。


至此,“招保万金”在同一片江湖登场。


后来成为地产界四大天王的他们,除了保利,三个都在深圳孵化。鹏城那片自由、竞争、创新、有野心的土地,成了它们疯狂生长的最佳沃土。


如今的东晓花园,“第一拍”印记犹在。


而土地“第一拍”之后,深圳至全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爆发。1992年更是掀起一而股房地产狂潮。


不过随后而来的,是“天涯、海角、烂尾楼”


(图源:饭统戴老板)


为此,赫赫有名的“国16条”出台。

中国的第一个房地产调控政策,地产商第一次感受到“楼市调控”的威力。


也许他们没有想到,接下来20多年里,调控成了家常便饭,地产商和政府的博弈也司空见惯。


199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元年。

福利分房取消,“商品房”成为主旋律,深圳房地产也从此完全走上了市场化轨道。


那一年,曾经的罗湖地王。

万科桂苑,罗湖中心区的城市花园,84平三房总价69万,均价约8214元/平,现在约6.6万/平。


(图源:深圳壹地产)


鹏城楼市的风,已经开始燥热起来了。




02

黄金十年:1999-2008年


1999年,一个世纪将要结束。

当时的深圳,房价均价约为5004元/㎡


如果将它与20年后的均价进行对比,更能感受到鹏城楼市的燥热,如今的价格是它10倍不止。


(图源:搜狐焦点)


那一年是四大天王中“金地”的高光时刻。

“金地翠园”公开发售,创造了深圳高尚住宅小区当年开发、当年销售、当年售罄的纪录。


当时的粤系地产圈,群雄逐鹿。

除了“招保万金”中的招万金三位老玩家,华南城主席郑松兴、东海黄楚标、龙光纪海鹏、观澜湖朱鼎健、茂业黄茂如、美佳华洪小佳……


诸多房企掌舵人,十个有九个是潮汕人。

如移居香港的潮汕人,郭英成。


也是1999年,郭老板闻燥热之风而来,在港成立佳兆业。随后回到深圳,拿下深圳布吉“龙泉别墅”烂尾楼,打造了第一个旧改项目“桂芳园”。


烂尾楼摇身一变,成为龙岗布吉的楼王。

而后来的后来,佳兆业被外界称为了“旧改专家”


(图源:网络)


2000年后,深圳向东开发,“逐梦地产圈”的开发商之间竞争加剧,赠送面积之风盛极一时。


2001年底,红树湾地王拍卖总价22.35亿元,宣告深圳黄金十年的开始。


2003年,随着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定调,更多资源开始涌入地产。海尔做地产、苏宁做地产、国美做地产、七匹狼做地产、奥康做地产、娃哈哈做地产……真是好一个神奇的地产业。


也是这一年,龙光开始走出汕头,进军深圳。

2003年,龙光以2.86亿元拿下深圳宝安中心区一宗地王,正式拉开扩张版图。


也是那一年,后海天骄华庭报价6200元/平。

2020年它的小区均价:12.2万/平。


(图源:深圳壹地产)


2004年,深圳地铁时代来临,置业西移,被称为“关外地产年”,关外的地热起来了。


这一年,香蜜湖1号地块以9.5亿元的价格拍出,创造了深圳首个楼面价超出平均楼价的记录。


一年后,“香蜜湖1号”以每平米7700元起的价格开盘,32套别墅不到10分钟全部卖完。


也是2004年,媒体评地产圈有一匹黑马:

孙宏斌的顺驰。


2004是顺驰狂飙突进的一年,他们以令行业瞠目结舌的价格在全国疯狂拿地,虽然规模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却也因此成为了众矢之的。


甚至在2003年,孙宏斌就以“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姿态、扬言“顺驰要做第一,超过在座的各位”发起挑战,当时万科王石就在下面坐着。


而王石,对此不予置评。

王石只是说:宏观调控下黑马会很难受。


结果,一语成谶。

全国银根收紧,顺驰资金链无力支撑,孙宏斌最终失去公司控制权,将公司卖给了路劲基建。


(图源:网络)


有意思的是,到2007年,曾经对顺驰飙进不以为然的万科,也狂飙突进了一回。


这位当时是深圳地产老大,也是全国地产Top1的龙头,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的2007年:

“这是狂飙突进的一年,这是激情澎湃的一年。”


那一年,王石说拐点已到。

在一路狂飙猛进中,万科销售额从2004年91亿到2007年523亿,四年猛翻5.7倍。


而万科之猛,恰是当时楼市疯狂的写照。

当时的深圳房价,从1月的10872元/平到10月17350元/平,涨幅高达70%,全民开始炒房。


也是2007年,“927房贷新政”出台。

政策出台后,深圳楼市“集体坐过山车”,在疯狂中倒下,成交剧烈下滑,市场低迷到年底。


随即一转,又是经济灾年2008。

全国楼市悲鸣,深圳房价跌破10000,很多炒房客在这一年血本无归,有的跳楼,有的自焚。


地产商们也在这两年变了天。

风暴砸他们个措手不及,原本的激进褪去,曾经财大气粗,如今变得拮据,颇有几分悲壮。


有如在深圳孵化的万科者。

为回笼资金,在杭州降价被业主砸了售楼处。


哀鸿遍野,买房的,卖房的,无不深陷泥沼。

于是,史无前例的“4万亿”出台了。它像一粒速效救心丸,将众多濒死者从死亡线救了回来。




03

 狂奔开启:2009-2020年


2009年,楼市终于复苏。

下半年9月,深圳正式进入到房价“2万时代”从此以后,深圳房价开始了一路飞奔。


众多开发商起死回生,好了伤疤忘了疼,高歌猛进,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迅猛扩张。


而曾经“招保万金”中的金字招牌——金地。

在2009年之后,因失误于07-08年两次战略,错失低价拿地扩张机遇,开始显露没落之迹。


2010年,当万科销售过千亿之时,金地销售额仅为280亿。此后四年,金地销售额一直在500亿以下,与万科、保利的差距渐渐拉大。


“招保万金”四大天王逐渐走下神坛。

渐渐升起的是“碧恒万融”。


在此之前,万科王石瞧不上碧桂园,并不觉得它足以为惧。但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往前,地产商的江湖地位在不经意间已经发生了改变。



也是在2010年,4万亿刺激全国楼市过热。

政府不得不踩下刹车。

国十一条、新国八条出台,剑指楼市,深圳市政府出台调控,二套首付40%,三套停贷。


但调控对深圳来说效果不大,房价依然跳涨。


2013年,国务院新国五条出台,本是限制房价过速增长,但深圳却逆向而行,又涨到23000元,仿佛一匹如脱缰的野马,刺激又疯狂。


2015年,“330新政”之后深圳楼市又一路疯涨。

也是在这一年,“新华南五虎”出炉,粤系房企又一番龙争虎斗,后起之秀佳兆业后来居上。


2016年,政策调控大年。

年初:降准、降息、降税、降首付、去库存;

下半年:限购、限贷、限地价、控房价、去杠杆;


在应接不暇的政策中,深圳房价做出了有史以来最粗暴、最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击,均价从3万暴涨到5万,9月单日成交均价更是近8万。


不止深圳,更放眼至全国。

这几乎就是中国地产史上的疯狂之年。


买房者疯狂,卖房者也疯狂。


买房人凌晨裹着毛毯排队等待摇号,地产商366天刷出了340块地王,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1.8万亿元,就像一场虚妄的梦。


而就在这种疯狂中,2017年高层出手,“房住不炒”出现。那一年,深圳新房成交量仅2.58万套,创下本世纪以来历史最低水平。


也是在这一年,曾经率领一众人打下万科江山的王石退休了,彼时“万宝之争”刚落幕不久。


在深圳起家,叱咤地产界31年。

王石对万科的离开,恰如一个时代的落幕,


2006年的地产百强中,前二十的是:

万科、中海、合生、首开、保利、恒大、大华、绿城、新世界、复地、上实、中远、招商、首创、上海城投、阳光100、金地、北辰、华侨城、金融街。


10余年过后,70%已经掉出了二十强。


人去楼空,人走茶凉,变的是地产商,不变的是,这么多年,居者有其屋始终是个大难题。


你看,2020年,深圳的楼市又燥热起来了。

这股热风,一直就没有停过。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