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奇石圈】关注我,每天为你推送有价值的信息!
“差不多先生”乃胡适创作的《差不多先生传》中的主人公。书中描写,差不多先生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何必太精明呢?”在学堂里,先生提问:“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差不多先生回答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又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差不多先生得了疾病,家人没找到东街的汪大夫,而是请回了西街的牛医王大夫。他知道找错了,心里却是想着:“王大夫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罢。”于是,王大夫用医治牛的法子为差不多先生治病。当然,最后并没有医治好,在差不多先生临死之际,他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不多,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认真呢?”说完之后,便断气了。显然,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并不是褒义的,而是在讽刺那些行事态度不够认真,甚至敷衍的人。在奇石圈中其实也有这类似的“差不多先生”,其中之一便如胡适笔下所描述的一般。比如,石友们一起逛石展,大家看到一些平时只看过图片的美石后,便会停下来细细的品味。当其他人还在欣赏美石时,“差不多先生”已经逛完了,并催促他们快一点。别人问道怎么那么快就逛完了,他便说:“这些大都是我们平时在网上没少看图片的石头,看图片和实物不是差不多嘛!既然看过图片了,还有啥好仔细瞧的。”看石头图片和实物差不多吗?表面看来,是差不多。可实际上,看再多好石头的图片,都不如看实物来得震撼。看了实物,才能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好石头天然的奇美和魅力。其二则是字面意思的“差不多先生”。例如,看到有报道,某某的一方石头卖了十几万。于是,“差不多先生”心里想着:“我那块画面石不是和这块差不多嘛,都是观音的主题,还好之前没有低价卖掉”。两方奇石真的差不多吗?当然不是,他口中的“差不多”,其实差很多。并不会因为主题相同,两方石头的价值就相同了,还要综合形、质、画面构图等多方面的条件来综合判断。不管是哪一种“差不多先生,若一直以这样的态度玩石头,那么其玩石水平是很难有所提高的。因此,玩石头,不要做个“差不多先生”。图片:综合石友与网络,仅供欣赏!
若支持原创,别忘了点右下角的【在看】鼓励一下,谢谢!
投稿邮箱:22168751@qq.com
仅限商务合作:qishiquan0430(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