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范爱默伦等著,熊明辉等译:《论证理论手册》

《论证理论手册》为国际论证协会创始主席、语用论辩学派创始人范爱默伦、赫尔森、克罗贝、汉克曼斯、维赫雅和瓦格曼斯共著。本书详细介绍了论证理论的来龙去脉,展示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证理论框架,反映不同学科领域的论证理论研究前沿,以发达国家以及一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在论证理论方面的贡献。适合哲学、逻辑学、教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法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读者,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论证理论巨著。


中文版序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与荷罗顿道斯特的合作以来,我一直延续着写作论证理论手册的工作传统,目前出版的这本《论证理论手册》中文版是其最新衍生。早在1984年我们的手册英文版问世以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我就与荷罗顿道斯特(Rob Grootendorst)、克瑞格(Tjark Kruiger)一起用荷兰语给出了目前通用的学术语言,展示了几个关于论证理论现状的概述(van Eemeren, Grootendorst & Kruiger 1978,1981, 1986)。当前这本手册的最近前身是《论证理论基本原理》,是我与一群杰出的论证学者共同撰写的,1996年出版 (van Eemeren et al. 1996)。

四十多年来,我一直把写作论证理论现状概述视为我服务于该学科的使命,长期以来,我还一直在担任几本国际期刊和系列丛书的主编,因此,七年前我认为自己处于一个可以着手编写一本全新《论证理论手册》的位置。2014年,通过与论证学者赫尔森(Bart Garssen)、克罗贝(Erik C. W. Krabbe)、斯诺克∙汉克曼斯(A. Francisca Snoeck Henkemans)、维赫雅(Bart Verheij)和瓦格曼斯(Jean H. M. Wagemans)的合作,我成功完成了这项工作。正如一直所预料的那样,给如此迅速发展的论证理论学科提供一个现状概述是一项复杂工程,但幸运的是我们得到了国际专家团队的慷慨支持,他们担任了我们的顾问和评论者。

虽然论证理论家不可能就关键术语“argumentation”(论证/论辩)达成完全一致的定义,但他们都同意这样的观点:论证总是涉及通过理性话语说服或劝服他人。他们大多数也都承认论证研究既有描述维度,又有规范维度。有些论证理论家,特别是那些有语言学、话语分析与修辞学背景的论证理论家,倾向于主要甚至有时专门关注描述性研究。例如,他们的目的是在论证话语中找出人们如何通过使用具体语言技巧来说服或劝服他人。其他论证理论家,常常受逻辑学、哲学或源自法律的洞见的启发,研究论证主要是为了规范性目的。他们感兴趣的是,在确立可靠性标准时,论证必须满足理性标准,防止在论证话语中出现谬误。由于这些差异与其他差异的存在,论证理论现状被刻画为多种理论进路共存,它们在构想、范围和理论细化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论证理论手册》旨在给主要的论证进路提供一个全面概述,对这个学科的现状提供一个明确的见解。正如在这个概述中所澄清那样,我们区分了在论证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两种一般理论视角:首先是论辩视角,主要关注论证交换中的程序理性;二是修辞视角,主要关注论证话语中追求实效性的各种方法。正如本手册中所阐述的那样,这两种视角源于古代西方的古典学问。在当代论证理论中,论辩视角与修辞视角均被重新定义过了,而且借助源自哲学、逻辑学、语用学、话语分析、交流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新洞见得以丰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还有一种倾向是把论辩传统与修辞传统关联在一起,甚至有时将二者整合一起。用这种方法,相关理论家们既克服了不考虑相关语境与情景因素的论辩视角的局限性,又避免了并不完全探索论证关键维度的纯修辞视角的局限性。

近年来,在这个世界的许多地方,人们对研究论证的兴趣日益浓厚。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不仅在一些知名学者中,而且在许多年轻的研究人员和博士生中,参与到论证研究的人数也大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中国论证研究中,论证的论辩视角和修辞视角都得到了应有的体现。在这种背景下,出版《论证理论手册》汉译版真的很及时,也会很受欢迎。我很高兴地知道熊明辉教授负责策划、领导和协调了这项复杂的翻译工程,因为根据经验,我知道,他的工作总是非常细致。他和他的翻译团队一起,成功地使所有感兴趣的中国学者都能了解到《论证理论手册》中所展示的当前论证理论现状概述。毫无疑问,我非常热情地欢迎这一对论证研究领域的新贡献。

弗朗斯∙H∙范爱默伦

2018年6月27日于阿姆斯特丹


英文版序言

当斯普林格学术部2008年邀请我写一部论证理论手册时,我马上想到了两件事:一是出版论证理论前沿动态新概览的时机的确已经成熟;二是组织一个早就在一起工作的有能力的作者团队来完成这项工程可能是明智之举。这两个考虑均是建立在我对这类工程的经验之上的。

就我而言,当前这项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那时我与荷罗顿道斯特(Rob Grootendorst)、克瑞格(Tjark Kruiger)动手写第一部论证理论手册。1978年用荷兰文出版,1981年再版,而且作了较大扩充。英文版则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由两家出版社出版。为了公平对待这个领域的迅猛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我认为有必要准备一本新的更新版概览,于是邀请了一群国际上有杰出成就的论证学者加盟我的写作。我们的合作成果《论证理论基本原则》(Fundamentals of Argumentation Theory)于1996年出版。

01

在过去二十年期间,作为一个学科,论证理论已经成熟,而且致力于论证研究的出版物数量大增。新经典论证理论进路,如图尔敏模型和新修辞学,一直在鼓舞着新发展。此外,最近的一些杰出进路,如非形式逻辑和语用论辩学,一直在以不同方式扩展。同时,形式论辩学以及其他形式进路也一直有着进一步追求目标。论证理论与人工智能之间大有前途的关联已建立起来。此外,有时受到有别于论证理论但与它相关的学科的刺激,新的重要进路已经出现。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显著发展是,对论证的理论兴趣现在已漫延到世界范围。

在完成前一部概览20年后,现在很显然是该做重大更新的时候了。为此,我邀请了五位荷兰作者跟我一起来共同撰写这部新的《论证理论手册》,他们是赫尔森、克罗贝、斯诺克ž汉克曼斯、维赫雅和瓦格曼斯。他们都是学养深厚并且非常活跃的学者。他们有着与其他作者合作著述的经历,而且相互之间也有合作。我们大家都居住在荷兰,需要时很容易聚集在一起。我们当然有一定的分工,但是,一开始我们就决定作者们一起负责完成本手册的整个文本,这种共享学识自始就反映在工作进程之中。有些章的第一稿是由两位或更多作者撰写的,在所有情形下,团队其他几位作者都会贡献文本的修改。

在这个《论证理论手册》中,我们试图公平对待这个领域的广度以及受追寻理论进路的现有多样性。因此,对我们正在处理的所有论题来讲,我们需要这一领域的专家的深刻认真的意见。为此,我们组建了一个编委会,由所讨论论题以及所描述理论进路的领军专家所组成。正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编委会成员对本手册所有章节的早期版都进行了批判性地准确评论,我要向编委会的论证学者致以诚挚的感谢。没有他们非常重要的协助,本手册中所展示的概览肯定不可能给得出来。我代表所有作者特别感谢他们建设性的评论与批评。

另一类不可或缺的帮助来自非英语母语国家的杰出论证学者以及来自与论证理论相关学科的学者。为了能够描述这个领域的发展,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此外,在改善这些描述时,他们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帮助使得把最后一章增加到本手册成为可能,其中,论证理论的学科扩大与范围拓宽是有争议的。为此,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所建议的章节下面将明确提及。在此,我们也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第4章:贝尔梅卢克(Lian Bermejo-Luque,格拉纳达大学)和洛卡西欧(Vinceno Lo Casio,阿姆斯特丹大学)

第9章:赫曼(Thierry Herman,纳沙泰尔大学和洛桑大学)和科勒(Alaric Kohler, 纳沙泰尔大学)

第11章:维瑟(Jacky Visser,阿姆斯特丹大学)、弗莱克(Charlotte Vlek,格罗宁根大学)和蒂默(Sjoerd Timmer,乌得勒支大学)

第12.2节:伊莎贝拉ž费尔克劳(Isabela Fairclough, 中央兰开夏大学)、诺曼ž费尔克劳(Norman Fairclough,兰卡斯特大学)和若里(Constanza Ihnen Jory,智利大学)

第12.3节:费雷拉(Ademar Ferreira,圣堡罗大学)和芝姆普伦(Gábor Á. Zemplén,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

第12.4节:奥凯弗(Daniel O’Keefe,西北大学)

第12.5节:奥斯瓦德(Steve Oswald,弗里堡大学)

第12.6节:凯尔森(Jes E. Kjeldsen, 卑尔根大学)、希塔宁(Mika Hietanen,乌普萨拉大学)、里托拉(Juho Ritola,图尔库大学)和马图伦(Miika Marttunen,于韦斯屈莱大学)

第12.8节:扬森(Henrike Jansen,莱顿大学)

第12.9节:杜富尔(Michel Dufour,巴黎新索邦大学)、麦齐利(Raphaël Micheli,洛桑大学)和梅耶(Michel Meyer,布鲁塞尔自由大学)

第12.10节:鲁宾里尼(Sara Rubinelli,卢塞恩大学)

第12.11节:伯金斯卡(Katarzyna Budzynska,波兰科学院)、科斯佐维(Marcin Koszowy,比亚威斯托克大学)、Igor Ž. Žagar (卢布尔雅那教育研究所和科佩尔普里莫斯卡大学)、亚里山德罗夫(Donka Alexandrova,圣克里蒙特奥里德斯基索菲亚大学)、加塔(Anca Gâtă, 加拉茨钢铁冶金大学)、基希史克(Gabrijela Kišiček,萨格勒布大学)、科姆洛希(László I. Komlósi, 佩奇大学)、芝姆普伦(Gábor Á. Zemplén,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和迪米斯科夫斯卡(Ana Dimiškovska,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

第12.12节:布鲁廷(Lilit Brutian,埃里温国立大学)、戈鲁别夫(Vadim Golubev,圣彼德堡国立大学)、高德科娃(Kira Goudkova,圣彼德堡国立大学)、瓦西里耶夫(Lev Vasilyev,卡卢加国立大学)、米古诺夫(Anatoliy Migunov,圣彼德堡国立大学)与利桑尤克(Elena Lisanyuk,圣彼德堡国立大学)

第12.13节:桑蒂瓦涅斯(Cristián Santibáñez Yáñez,智利圣地亚哥的迭戈波塔利斯大学)、若里(Constanza Ihnen Jory,智利大学)、莱亚尔(Fernando Leal,瓜达拉哈拉大学)与马西内斯(María Cristina Martínez,瓦尔大学)

第12.14节:里贝罗(Henrique Jales Ribeiro,University of Coimbra)、默罕默德(Dima Mohammed,新里斯本大学)和莱温斯基(Marcin Lewiński,新里斯本大学)

第12.15节:亚诺谢夫斯基(Galia Yanoshevsky,巴伊兰大学)

第12.16节:默罕默德(Dima Mohammed,新里斯本大学)和莎拉菲(Abdul Gabbar Al Sharafi,阿曼苏丹卡布斯大学)

第12.17节:铃木健(Takeshi Suzuki,东京明治大学)

第12.18节:熊明辉(Minghui Xiong, 中山大学)与谢耘(Yun Xie, 中山大学)

范爱默伦

2013年8月31日


论证学之门(代译序)

如今,翻译学术著作其实费力不讨好,但我仍然热衷于翻译,而且还组织了一个年轻学者(主要是我的朋友或博士生)为主的团队一起翻译。

翻译费力不讨好有四三大缘由:其一,翻译不是字对字、句对句、段对段就了事的,而是需要用一种文字来诠释另一种文字,需要用一种文化来诠释另一种文化,需要游走于两种文字和两种文化之间。其二,在很多高校,译著都不计入科研业绩,除了中华学术外译之外,在大多数出版资助工程中,译著都被排除在外。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其三,翻译著作一旦出版,假如出现了重大错误,批评还在其次,如果误人子弟就让译者心中不安了。

虽然如此,我仍然热衷于翻译,也有三大理由:第一,我觉得翻译是精读的最佳方式,当我想精读一本英文原著时,我会采用翻译这种模式。单纯地精读一本英文著作可能很容易,对文字与文化的转换没有严格的要求,但翻译就大不一样了,译者需要在两种文字和两种文化之间进行转换,是精读之上的精读。第二,虽然当代年轻学者都能读、听和说英文,但能读并不意味着就读懂了,毕竟“能读”和“读懂了”完全是两回事,翻译可以让他们深度精读英文原著。而且,目前我国年轻一代学者英文的听、说、读的能力都不错,但写作能力普遍有待提高,不管是用中文写作还是用英文写作的能力都普遍有待提高,翻译可以帮助他们深深领会英文写作的诀窍,并且提高专业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对初学者来讲,译著仍然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都有学者不以功利为计,通过译介推广学科理论,比如武宏志教授就在非形式逻辑学领域领先做了翻译工作。我们希望读者可以凭借译著迅速进入相关学术领域,并在两种文字、两种文化之间切换自如。鉴于此,本译著的目标读者定位是那些刚入门的初学者,而不是论证领域的资深专家。当然,我们非常期待资深专家的批评与斧正。

2018年5月19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宣布:“今年开始,清华大学要给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2020年全校普及这门课程。”这则新闻很快就上了头条。用网友的说法,引来了高等教育界的一片怒赞。之所以引来怒赞,是因为目前我国高教界有一个共识,当代大学生的写作与沟通训练普遍匮乏,包括博士生在内。有好几个学生都向我提过这样的要求:“老师,我的毕业论文能用英文写吗?”我说:“你少跟我瞎掰,你认为你的英文比中文更好吗?假如一篇文章,你用自己的母语都无法表达清楚,还能用外语来表达清楚?”。我的团队以年轻学者居多,虽然很多学校都不将译著认定为科研成果,但大家都秉持前述理念:精读、学习和传播。在他们的科研简历上,这项工作并不能带来现实利益,但我想,在他们各自将深耕数十年的学科领域,这既是学术积累,也是学术贡献,在未来漫长的科研生涯里,这将是相当宝贵的经验。

01


《论证理论手册》英文版首发现场
2014年7月4日阿姆斯特丹在港湾音乐大厦


翻译本手册缘起2014年7月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论证大会(ISSA-8)。国际论证大会由国际论证协会(ISSA)主办,每四年一届,按惯例7月初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召开,被誉为论证理论、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范爱默伦是该学会及其系列国际学术大会的创始主席。在那次大会上,斯普林格出版社不仅首次展示了本手册的英文版,而且还在港湾音乐大厦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发行仪式。但当时出版社给出的定价吓倒了绝大多数与会代表,因为当时的定价高达698欧元,后来手册面世时的实际定价大大地下调了,但仍然价格不菲,法国亚马逊标价为449.88欧元,美国亚马逊标价为539.85美元,中国亚马逊的价码更贵,有两个标价:5352.5元和6871元。当然,在中国的这个标价可以视为收藏价,因为只有那些想收藏此书的人才会去买,而一般学者无需购买,因为众多高校图书馆都购买了斯普林格出版社的电子数据库Springer-Link,我们完全可以免费获得此书的电子版。

也就在那次展示时,我第一次见到样书,马上就觉得本书对论证理论与非形式逻辑理论在我国的推广来讲意义重大,决定把它引介到中国的论证理论界和非形式逻辑界。力求通过本手册清晰简明的概览,使初学者能够对论证理论从碎片化了解上升到体系化认识,并在读者产生相关研究兴趣时能够按图索骥,展开拓展性阅读。本书的特色表现在:与一般的理论工具书相比,论证理论手册体系性更强,内容更丰富,学理性更强;与一般的教程相比,本手册更全面、系统,说理充分,而且顺应时代,不陈旧、不脱节落伍。经过精心挑选,我组织了一批年轻学者和我的部分博士生,搭建了12位成员的翻译团队,每位成员负责本手册的其中一章。译者分工如下:


第1章论证理论由江苏大学吴鹏副教授翻译;

第2章古典背景由西南财经大学吴晓静博士翻译;

第3章后古典背景由中山大学郭燕销博士生翻译;

第4章图尔敏论证模型由中山大学王春穗博士生翻译;

第5章新修辞学由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陈伟功博士翻译;

第6章形式论辩进路由华东政法大学杜文静副教授翻译;

第7章非形式逻辑由中山大学谢耘副教授翻译;

第8章交流学与修辞学由厦门大学杨颖博士翻译;

第9章语言学进路由中山大学李洪利博士生翻译;

第10章语用论辩论证理论由中山大学于诗洋博士生翻译;

第11章论证与人工智能由复旦大学陈伟副教授翻译;

第12章以及手册的其余部分由我本人(中山大学熊明辉教授)翻译。

最后,我负责全书的中英文统校,这样安排的好处在于,我能行使某些“特权”,可以尽量让书稿翻译得自洽。当然,也只是尽量而已,事实上细心的读者肯定会发现其中许多不自洽之处。假如您发现了这类问题,或者有任何意见、建议,请不吝赐教,以便我们在后续修订版中更正。

翻译一部988页的巨著此书无疑是一项巨大工程,而且本书涉及诸多学科领域,如哲学、逻辑学、修辞学、语用学、交流学、人工智能等。翻译此书不仅仅要游走于中英两种文字以及中西两种论证理论之间,而且还要游走于不同学科之间,因此,这个难度系统增加了不少。尤其是,对于许多关键的英文术语而言,不同的学科领域往往都已有一套盛行的中文术语与之相对应。同样一个英文术语,在国内不同学科领域却对应着两个甚至多个不同的术语,有时还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与外延。比如,“argumentation”这一术语,到底译为“论证”还是“论辩”好呢?从传统上看,语言学家习惯将其译为“论辩”,其源头在于1991年施旭在翻译范爱默伦与荷罗顿道斯特的《论辩、交际、谬误》(北京大学出版社)时将其译为“论辩”。就该书而言,这种译法显然是正确的,因为范爱默伦明确把“argumentation”定义为“一个交流与交互行为的复合体,其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组论证者可以为此负责的、能使理性裁决者通过合理评判接受争议立场的合理来消除论证者与听众之间存在的意见分歧”(参见本手册第1章),有意见分歧,就会有两个论证主体,然后就会论证互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argumentation”的出现都译为“论辩”。比如,约翰逊(Ralph Johnson)也经常使用“argumentation”一词,但他的同事汉森(Hans V. Hansen)2013年来中山大学讲学时说,约翰逊的“argumentation”并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argumentation”,只是“argument”。一方面,这说明汉森的“argumentation”概念与范爱默伦的差不多,都是基于两个论证主体互动的。但另一方面,这也说明,即便在英语世界,“argumentation”与“argument”这两个词也经常交换混用。一个有力的证据是,本书作者在介绍图尔敏论证理论时,总是喜欢用“argumentation”去替代“argument”,而图尔敏本人用的却是后者。又如,“communication”一词,我国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学科群叫“传播学”,其对应的英文术语是“communication studies”,但哲学家关注“communication”这一术语的传统也很悠久,比如哈贝马斯的“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国内哲学界习惯上译为“交流理性”或“交往理性”。为了在论证理论框架下统合本手册的关键术语,我们选择的术语大多数源自哲学或逻辑学领域的日常用法。这是因为哲学概念和逻辑学概念往往比具体学科中的概念更具统合能力,当然也因为我的学科背景正是哲学和逻辑学。

按原计划,本来2015年中文版就可以跟大家见面了。小伙伴们也很给力,2015年5月底,初稿基本上都已完成。然而,联系版权转让时,斯普林格出版社表示为了不影响英文版的销售,想在英文版发行一段时间之后再转让中文版权。就这样,这些译稿就先搁在我电脑的文件夹中了,但校对工作仍在有序进行。其间,我的研究生团队还专门就译稿展开了一个学期的研讨。2017年,我还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论证(成都)会议”,本手册的内容就是会议的主题之一,主要由各章译者介绍每章内容,然后去芜存菁、集思广益。

一晃三年过去了,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喻苗女士与斯普林格出版社联系,版权转让事宜顺利完成。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喻苗编辑,没有她的精心策划,没有她精雕细琢地编辑,本手册不可能闪亮地出现在您的眼前。我还要特别向武宏志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武宏志教授对我开始给出的关键词翻译提供了仔细全面的建设性意见,他的这些灼见都已体现在译著之中。假如我们的工作能够帮助您快速了解论证理论和非形式逻辑,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当然,假如你因为读了本手册而迷上论证理论或非形式逻辑研究,那绝对是我们的意外惊喜。

 熊明辉

2018年6月6日

目录第1章 论证理论

1.1 作为研究主题的论证

1.2 论证理论的描述维度和规范维度

1.3 论证理论中的关键概念

1.4 论证研究的不同理论进路

1.5 全书概览

第2章 古典背景

2.1 论辩学、逻辑学与修辞学

2.2 论辩学、逻辑学和修辞学的开端

2.3 亚里士多德的论辩理论

2.4 亚里士多德的谬误理论

2.5 西塞罗与波修斯谈论题学

2.6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

2.7斯多葛逻辑

2.8 亚里士多德修辞学

2.9 古典修辞学体系

2.10 经典传承

第3 章 后古典背景

3.1  论证理论的后古典贡献

3.2  论证与逻辑

3.3 逻辑有效性概念

3.4传统谬误进路

3.5 标准谬误处理

3.6 汉布林对标准处理的批评

3.7 科劳塞-威廉姆斯的争论分析

3.8 纳什论讨论分析

3.9 巴斯逻辑有效性的双重进路

第4章 图尔敏论证模型

4.1 图尔敏的学术渊源

4.2 论证的运用

4.3 有效性的几何模型

4.4 分析论证与实质论证

4.5 领域不变性与领域依赖性

4.6 论证所具有的形式及其有效性

4.7 新论证模型

4.8 对图尔敏模型的借鉴

4.9 对图尔敏模型的应用

4.10 对图尔敏为论证理论发展所作贡献的评价

第5章  新修辞学

5.1作者:佩雷尔曼与奥尔布赖切斯-泰提卡

5.2作者的学术背景

5.3新修辞学的一般特征

5.4听众的主导作用

5.5论证的出发点

5.6论证型式分类

5.7准逻辑论证

5.8基于实在结构论证

5.9建立实在结构论证

5.10分解论证

5.11对新修辞学的认知和阐述

5.12对新修辞学的批判性评价

第6章 形式论辩进路

6.1论证的形式论辩之本质 

6.2爱尔朗根学派 

6.3辛迪卡系统

6.4雷切尔论辩学

6.5巴斯与克罗贝论形式论辩学

6.6汉布林的形式论辩学

6.7伍兹-沃尔顿方法

6.8麦肯泽系统

6.9沃尔顿与克罗贝的集成系统

6.10 对话轮廓

第7章  非形式逻辑

7.1 非形式逻辑概念

7.2 非形式逻辑运动

7.3 布莱尔和约翰逊对非形式逻辑的贡献

7.4 菲诺基亚罗的历史经验研究进路

7.5 戈维尔对非形式逻辑核心议题的理论探讨

7.6 认识论进路

7.7 弗里曼论论证结构与论证可接受性

7.8 沃尔顿论论证型式与对话类型

7.9 汉森关于谬误理论、方法以及一些关键概念的研究

7.10 希契科克对非形式逻辑的理论贡献

7.11 廷戴尔的修辞学研究进路

第8章 交流学与修辞学

8.1 交流学与修辞学的发展

8.2 辩论传统

8.3 理论化起点

8.4历史政治分析

8.5论证的修辞研究

8.6论证领域和论证空间

8.7规范语用学

8.8说服研究中的论证

8.9人际交流中的论证

第9章   语言学进路

9.1 语言取向的论证进路

9.2 格赖兹自然逻辑

9.3 迪克罗与安孔布尔语义进路

9.4 法语区话语分析进路

9.5 卢加诺地区的语义语用进路

第10章 语用论辩论证理论

10.1 起源与发展

10.2 规范语用研究方案

10.3 元理论起点

10.4 批判性讨论模型

10.5 批判性讨论规则

10.6 分析性重构

10.7 谬误即违反了批判性讨论规则

10.8 论证话语中的策略操控

10.9 论证话语的规约化

10.10 谬误即策略操控脱轨

10.11 论证现实的定性实证研究

10.12 论证现实的定量实证研究

10.13 在特定交流领域中的应用

10.14 对语用论辩理论的批判性回应

第11章  论证与人工智能

11.1 对人工智能中的论证研究

11.2 非单调逻辑

11.3 可废止推理

11.4 抽象论证

11.5 结构论证

11.6 论证型式

11.7 论证对话

11.8 规则推理

11.9 案例推理

11.10 价值与听众

11.11 论证支持软件

11.12 证明责任、证据和论证强度

11.13 应用与个案研究

11.14 需要继续合作

第12章相关学科与非英语世界的研究

12.1 更广的学科与国际范围

12.2 批判话语分析

12.3 历史争论分析

12.4 说服研究与相关定量研究

12.5 认知心理学的论证转向

12.6 北欧国家的论证研究

12.7 德语世界的论证研究

12.8 荷兰语世界的论证研究

12.9 法语世界的论证研究

12.10意大利语世界的论证研究

12.11东欧的论证研究

12.12俄罗斯以及前苏联其他地区的论证研究

12.13西班牙语世界的论证研究

12.14葡萄牙语世界的论证研究

12.15以色列的论证研究

12.16阿拉伯世界的论证研究

12.17日本的论证研究

12.18中国的论证研究



在线学术论坛



了解更多学术资讯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or回到文章顶部,点击在线学术论坛 (微信公众号ID:zxxslt)



点亮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