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北京的记忆,胡同、四合院、鸽子哨、字正腔圆的叫卖声......

禅苑心语 2022-03-29

点蓝字免费关注!

新朋友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上方手指指向的蓝色字体“禅苑心语”,再点击“关注公众号”,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


胡同、四合院、鸽子哨、字正腔圆的叫卖声......这些场景既熟悉又陌生,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北京味儿”。由北京味儿聚集而成的京味文化,根植在众多北京人的记忆里,又自然地体现在北京人的衣食住行中。


今天,文旅君就带您通过镜头回顾一下影视剧所承载的“京味文化”。


非遗·技艺永流传

北京有着数目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耳熟能详的京剧、景泰蓝、北京烤鸭等均榜上有名,它们都是体现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些非遗技艺也被很多影视剧如实地记录下来,承载了我们与先辈共同的记忆。


在中国电影史上有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围绕着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开,京剧、北京城、城市的变迁都在导演的镜头下显得生动又真实,这部电影便是《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海报


《霸王别姬》的开场便是民国时天桥的热闹场景,艺人们使尽浑身解数讨观众欢心,“天桥卖艺”这个词在人们的脑海中有了更加具象的画面。


旧时天桥卖艺的情景
而剧中小豆子的母亲抱着他去了梨园的戏班,恰巧戏班外传来“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叫卖声,让我们回忆起几近消失的老行当——磨刀。
后来小豆子从戏班的小戏子做起,练功、学戏,成名后改名为程蝶衣,人称程老板,无数的票友们为他如痴如醉。通过这些镜头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京剧本身所带来的影响与魅力。

《霸王别姬》剧照
在电视剧《延禧攻略》里,非遗项目也用另一种方式上了“热搜”。通过电视剧发行宣传方与“考据党”观众等多方努力,细细把剧中运用到的非遗元素娓娓道来,让大家在追剧之余增长了非遗知识,京绣、景泰蓝、绒花等。在镜头中,北京非物质传统技艺得到了充分展示。
京绣历史上称为宫绣,以北京为中心,辐射河北、天津等地,历史上因大量用于宫廷、贵族的服饰、装饰而成名,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宫廷审美的要求使京绣在色彩、图案、针法等艺术表现上形成特殊规范,可谓“聚缛细腻而不乱,鲜艳富丽而不俗”。京绣以真金捻线盘成图案,辅以绒线、平绣或打籽,遵循图必有意、纹必吉祥的原则,样式丰富、技法讲究、色彩富丽、装饰性强。

“燕京八绝”京绣服装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使用的珐琅釉又多以蓝色为主,故得名“景泰蓝”。景泰蓝制作技艺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影视剧把人们记忆中北京城的老行当、老手艺还原或记录下来,给人以真实的想象空间,也不失为一种传承。
记忆·胡同与大院


在许多老北京人儿时记忆里有两群人是印象非常深刻的,那就是“胡同里生活的人”和“大院里生活的人”。他们泾渭分明,各自有各自圈儿,虽然时不时会有交集,但呈现出来的着实是两种生活状态。


有些导演把目光聚焦在了“大院里的孩子”身上,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血色浪漫》《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等。


《血色浪漫》剧照

通常说的北京大院分为两类:一是党政军领导机构和中央各部委所属机关部门,二是教科文卫单位。这些大院通常都有绿化极好的小道、森严的大门、警卫、高大的院墙,而一座大院就是一个小型城市,食堂、澡堂、操场、商店应有尽有。导演姜文作为一个“大院里的孩子”,他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把自己记忆中少年时大院里的生活都呈现在镜头下。

主角马小军从小生活在大院里,衣食无忧,他和他的朋友们过着一种自由、甚至有些放肆的集体式生活,他们喜欢穿着父母的军装狐假虎威,偶尔还会跟人打架。影片作为第一部正面展现大院子弟形象的电影,导演把他们的青春活力融入了更多的理想主义、价值观等多种思考,把地域性的北京文化真正推上了艺术的高峰。


《城南旧事》剧照
另外一些则是把镜头对准了北京胡同。胡同里的生活气息让人沉醉不已,电影《城南旧事》中台湾小女孩林英子自小跟父母来到北京,住在胡同里。英子享受着童年胡同深处的宁静,又目睹着胡同外深沉忧郁的一面,她的眼睛也如同一架好奇的照相机,为我们拍下了一组组令人回味的照片。

城南旧事水彩绘本

总在门前等孩子归来的疯女人、遍体伤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侠盗,还有家中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身染沉疴的慈父……老北京胡同里的生活让一个孩子从纯真的眼中看到了这个复杂世界里的人情和人性。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两群人一起,为我们展现出了绚丽多彩的北京地域文化,通过镜头把它们带到了鲜活的荧幕之中,让全国观众为之心驰神往。
观念·传统与现代


不管怎么说,记忆里的许多东西都已经过去了。回不去的永远只能在记忆里温习。进入2000年之后,社会的巨大变化有时让人不知所措,而镜头也如实地把这种情绪表现了出来。


陈凯歌导演有一个短片《百花深处》,演员冯远征在里面扮演了一位精神病人。短片从他的视角描述了他站在拆成废墟的四合院遗址上的回忆,表达了对北京传统文化消失后所留下的悲伤之情。张扬的《洗澡》、宁瀛的《找乐》,也不约而同的通过镜头来表现北京城风貌的改变。


《找乐》剧照


北京城虽然每天都发生着改变,但不少影视作品依然通过自己的风格传递着老北京的文化,在《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作品中,冯小刚用北京式的幽默与调侃塑造了自己独特的喜剧风格。


文化·自信与共鸣


镜头下的京味儿不止于电影,多年来,优秀京味儿剧也层出不穷。远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近如《情满四合院》《芝麻胡同》等,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和北京城的时代变迁。


《芝麻胡同》


由北京方言、京派文化构成的京味剧,既是对老北京乡土情感的展现,也是对往昔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超越利害得失交往方式的追忆。京味剧这一看似平凡的文化现象,将北京传统文化中通过故事映照出来,既能引发观众共鸣,也体现了属于北京的文化自信。


保持不变的,是永远在改变。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北京的城市面貌与数十年前大不相同了。但地域的基因密码往往不仅局限于它的外在展现形式,如果想要探索京味文化,您仍旧可以到胡同里、街巷间,寻觅流淌在北京人血液之中的独特风采。


京味儿影视剧具有强烈的年代感,也有着温暖和激励人心的特殊功能。一幕幕经典的画面,将人们脑海中破碎的记忆重新连接起来,也让这座城市独有的味道留存在每一个人的内心中。


来源:北京市方志馆

喜欢的亲们,欢迎点赞分享到朋友圈

看更多精彩好文

请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往期文章看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