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名师课堂实录(华应龙),太好了,老师家长收藏喽!
请各位老师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阳光备课,及时了解最新内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名师之谓名师,必有其长处,我们取其精华,举一反三,再融会贯通,久而久之便成“明师”。希望大家利用假期,偷闲一刻,看一看各位名师的视频,不必完整,也许一节课的前5分钟就让人入迷,欲罢不能。
作为教师苦、作为家长也很苦,有些问题你怎么讲,小朋友就是不懂,但名师们一讲,小朋友就明白了。么么哒!点击视频开始学习吧!
强烈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及学生家长观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请大家转发分享。
为了保证以后能收到最新内容,请各位老师点击微信内容页标题下的蓝字“阳光教研”,再点“关注”,或长按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便自动收到最新的教学内容,以后将不再通知,请知悉。
注意:视频由于“你懂的”原因很容易下架,请及时收看。
同志们,看视频有时时间不充裕,大家先看看文字版的课堂实录,有空再看视频版吧(文章后面附有部分课例视频),谢谢你们假期还跟着我们学习,谢谢!
华应龙:“分数的再认识”课堂实录
一、设疑导入,激发创造
1. 视听故事生疑问
(ppt出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卡通图片)
师:认识他们吗?大头儿子碰到难题了,我们能帮他解决吗?请看——
媒体播放:天热了,小头爸爸到商店里去买凉席。到了卖凉席的柜台,他遇到了麻烦,于是给他的大头儿子打电话。
“儿子,我忘了量床的长了。你找把尺子量一量床有多长。”
大头儿子在家里找来找去,就是没找到一把尺子,怎么办呢?突然,大头儿子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爸爸,你今天打领带了吗?”
“打领带?哦,真是个聪明的大头!快量吧。”
大头儿子拿了一根爸爸的领带,他用领带一量,嘿,巧了!
“爸爸,床是两个领带长。”
“儿子真有办法!我知道了。儿子,再量一下沙发的长吧!”
大头儿子再用这根领带去量沙发,“哎,沙发没有一个领带长,怎么办呢?”
师:床正好是两个领带长,沙发不到一个领带长,你说怎么办呢?
(学生陷入了思考。少顷,继续播放动画)
大头儿子把领带对折来量,“哎,沙发又比对折后的领带长了一些。”大头儿子再想办法,他将领带再对折,这样一量,“巧了,沙发正好有三个这么长!”大头儿子真高兴啊!可是,他却遇到了难题。
“床是两个领带长,现在我怎么和爸爸说,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
师:刚刚解决了一个问题,现在又碰到了一个问题啊!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
(无人应答,学生陷入了思考)
师: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学生在白纸上写写画画,教师巡视)
师:咦——把领带对折之后再对折,就是把这条领带的长平均分成了几份啊?
生(众):3份。
师:有没有认为不是3份的?
生(犹豫地):一共是4份吧。
2. 动手一折解疑难
师:到底是平均分成3份还是4份呢?现在,我们搞不清楚这个问题,怎么办?
生:老师,您能不能把领带借给我们试一试?
师:(开心地撩起自己佩戴的领带)哈哈,这个办法怎么样?
(学生不约而同地鼓掌。这时,教师把领带解了下来)
师:解决问题,有的时候需要我们动脑想想,有的时候需要我们动手试试。来,领带给你。
生:(拿了领带,走到讲台前)我先把领带对折,再对折。这是一段、两段、三段、四段,所以是4份。
师:掌声感谢我们的小老师。用领带这么一折,让我们很清晰地就看到了,领带的长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众):4份。
3. 众说纷纭再生疑
师:大头儿子用这个长度去量,量了几次?
生(众):3次。
师:那么,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
生:3个1/4。
生:我觉得是3/4 。
师: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是1/3。
(四名学生分别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3个1/4”“ 3/4 ”“4/3”“ 1/3”)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发现大家已经知道这里要用上一个新的数,这个数叫什么?
生(众):分数。
(教师随即板书:分数。在“分数”的正下方重新写了一个“3/4”)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 介绍读法
师:(手指黑板上的3/4)这个分数怎么读呢?
生(抢着说):四分之三。
(教师板书:四份之三)
师:怎么读?
生(众):四份之三。
生:哦,我明白了,就是4份中的3份。
师:哈哈哈,心有灵犀!
2. 动手做出分数
师:在课前,老师发了两张纸片,一张正方形,一张圆形。现在请你任选一张,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表示出你头脑中所想的3/4的意思,好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收集学生作品)
师:(投影学生作品,如图1)我们先来看第一位同学的作品。他是这样表示的,你觉得怎么样?同意的请举手。
(大部分学生举起了手)
师:看来,有的同学同意,有的同学不同意。这个作品是哪位同学画的?请你解说一下你的作品,好吗?
生:(走到投影仪下,边操作边解说)我先把纸片对折,然后打开再对折一下,用黑色彩笔给三份涂上颜色,留一份不涂色,就行了。
师:这样表示3/4 ,行不行?
(学生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师:后面两位女同学刚才没有举手,现在听了这位男生的解说,你们同意吗?
(两名女生摇了摇头,表示不同意)
师:为什么不同意?和我们说说你们的想法,好吗?
(两名女生又相继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了)
师:刚开始的时候怎么没举手同意呢?开始的时候是觉得他哪里还不太好吗?
(两名女生互相推让着,教师微笑着看着她们,耐心地等待着)
生(声音越来越小):我觉得他应该先画4个……
师:(肯定地点了点头)然后?
生:然后把3个涂上颜色。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真好!真好!
(教师拿起一张新的纸片,在投影仪上边操作,边解说)
师:刚刚我们这位男同学说了,把纸片对折两次以后打开,打开之后,女同学建议我们先画4份,是这个意思吗?
(女生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先把4份画清楚了,然后涂上——
生(抢着说):3份。
师:不过,涂3份的时候别这样涂,太费时间了,也不太好看。要是这样涂呢?
(教师边说边在投影仪上示范:先把一份涂上阴影)
师:现在,我涂了这张纸片的多少?
生(七嘴八舌地):1/4。
师:没错!要是再涂一份呢?(2/4)再涂一份呢?(3/4)
师:(指着图2)现在这样表示,行不行?
生:(点点头)行!
师:(把两幅图放在一起)刚刚这位男同学画的是不是也是对的?
生(众):是。
师:不过没有这个表示得——
生(抢着说):清楚。
师:是啊,下次同学们再画的时候知道怎样画了吗?掌声感谢这位同学,是他的作品带给我们启发,让我们知道怎么画图更清楚,感谢!
(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男孩子开心地回到了座位上)
师:(出示图3,疑惑地)看这位同学的作品,他说他表示的也是3/4 ,是吗?
生(抢着说):白色的,白色的。
师:啊!这是3/4 ,还是1/4?
生:老师,我刚才还没涂完呢,您就给我拿走了。本来我是要把它涂完的,不过这样表示也行。
师:怎么没涂完也行了?
生:你看白色的,白色的就是大正方形的3/4。
师:看来,不再涂了也行。不过,得特别说明一下,谁是大正方形的3/4?
生(七嘴八舌地):白色部分占大正方形的3/4。
师:(出示图4)它表示出3/4的意思了吗?
生(众):表示出来了。
生:不过,我觉得他的作品还可以画得再清楚一些,把分的四份画出来。
师:(出示图5)这个作品怎么样?
生(七嘴八舌地):同意,表示的也是3/4。
师:画的就是4份中的3份,是不是?
(教师带头鼓掌,学生也跟着鼓起掌来)
师:(出示图6)看出34了吗?在哪呢?
生:(边说边指着投影仪上的图)他是先把
线段分成了4段,1段、2段、3段、4段,然后用括号括了3段,就是了。
(教师赞许地竖起了大拇指,随后出示图7)
生(惊讶地):哦?
师:哦?这是谁的作品,来帮我们解说一下?
生:我画了4个苹果,别人拿走了3个,就是拿走3/4。
(课堂上响起了赞同的掌声)
3. 呼应大头儿子的难题
(ppt出示大头儿子的图片及疑问:“床是2个领带长,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
师:现在再回过头来想一想刚刚大头儿子遇到的难题。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
生(众):3/4。
师:(边指着黑板上的线段边说)把一根领带的长平均分成4份,这段占总长度的1/4,这段也是1/4,这段也是1/4,合起来是3个1/4,就是——
生(众):3/4。
师:(指着板书)所以,一开始就想到3个1/4和3/4的同学很厉害啊!
师:指4/3 你这是——
生:我以为四分之三是从上往下写的。
师:错得真可爱!
师:看着当时写1/3的女生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觉得是1/3呢?
生:我刚才看错了,以为图上括号里有3份,外面还有1份,就是三分之一。
师(恍然大悟):哦,原来人家是这么想的啊!1/3表示的是——
生(齐):3份里的1份。
师:对,不是3份以外的1份。
4. 概括做分数的过程,理解为什么要平均分
师:(把学生的作品都展示在投影仪上)我们再来看看这些作品,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之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生:都画了3份。
师:对,都是选出来了3份。(板书:选3份)不过,有的同学的3份是涂了颜色的,有的同学的3份是没涂色的。
生:我觉得他们画的图里,都是有3个一样的和1个不一样的。
师:那一共是几份呢?
生:4份。(板书:分4份)
师:每幅图都要分成4份。还有吗?
(无人应答,学生陷入了思考。少顷,ppt出示图片)
师:沙发是多少个领带长呢?
生(七嘴八舌地):3/4。
师:(出示图8)3/4个领带长应该就是这么长了。
生(争先恐后地):不对!不对!
师:怎么不对了啊?
生:这几段都不一样长,所以不对。
师:(出示图9)那这样呢?
生(开心地笑着):哈哈,也不行。
师:(边指边说着)咦?你看这不是1份、2份、3份、4份,然后4份中选了3份嘛,怎么又不行呢?
(学生积极踊跃地举着手,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微笑着出示图10)那这个呢?
生(众):可以!
师:为什么这个就行了?
生(七嘴八舌地):因为它们都是一样长的。
师:回顾一下,第一个不行,第二个也不行,怎么第三个就行了呢?
生:因为最后一个每段都是一样长的。
生:它们都是平均的。
师:是啊,最后一个是平均分的。平均分了之后,4份中3份的长度就确定了。如果不是平均分的,那4份中3份的长度就可长可短了。所以,一定要注意怎么分?
生(众):平均分!
师:(出示图3和图6)知道了平均分的重要,再回头看看我们同学的作品,你觉得他们表示的3/4 是不是有的不那么合适了?
生:(指着图6)前面的画得太长了,后面好像没地方画了,所以最后这一段太短了。
师:我们是大体上表示出了3/4 的意思,但没有注意到要平均,每一份都要一样。
(学生赞同地点了点头,有些学生悄悄地拿起笔,小心地涂改着)
师:(指着图3)那这个呢?
生:这幅图有的小正方形大了一些,有的小了一些。
生:我觉得他中间的那条线画的时候就画歪了,他应该先对折一下再画。
师:对折是为了保证什么?
生:平分。
师:对,对折是为了保证平均分。
(教师板书:平均分)
师:不管是画对的作品还是画得不对的作品,都在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什么?
生(众):平均分。
师:(指着板书的“分4份”“平均分”“取3份”)我们在表示3/4 的时候,是不是有这样三个共同点:“分4份”“平均分”“取3份”?
生: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都动脑筋表示出了自己的四分之三。
师:确定是大家动脑筋的成果!孩子,你太棒了,我真没想到这一点!
5. 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
师:看来,分数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整数长得很不一样,它分为3个部分,你知道这3个部分的名称吗?
生:我知道下面的数叫分母,上面的叫分子,中间的线是分数线。
(教师随即贴出分数各部分名称,“分子”“分母”分别写在圆内,“分数线”写在长方形内,三张卡片组成了“除号”,如图11)
生:嘿,除号!
师:分数和除法是亲戚!
师:你知道为什么4叫分母,3叫分子吗?
生:因为3是从4里面分出来的,就跟妈妈生孩子一样,从里面取出来的。
(师生笑作一团)
师:这么一说,有没有让你感觉到,分数不仅表示大小,还表示了一种关系,就像母子之间的关系一样?
师:分数线表示什么?
生:表示切一刀,平均地切一刀。
师:平均地切一刀,就是要干什么?
生(众):平均分。
6. 试写分数并解释意思
师:认识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还知道分数怎么读,那你会写分数吗?请你在纸上写一个分数。如果你写完了,你就看看黑板前的同学是怎么写分数的。
(学生动笔在纸上写分数,教师巡视,请同学到黑板上写)
师:有没有发现同学们写分数的顺序各不相同?比如我们同学写的这个分数,怎么读?
生(众):六份之三。
师(神秘地):你知道大人们怎么读分数吗?(擦去“份”的单人旁)请一起读。如果我写3/6,我一般喜欢这么写——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分数的写法:先画分数线,然后写分母6,最后写分子3)
师:你知道这个同学写的3/6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
生:3/6就是从6份里面取出3份来。
生:我觉得3/6也可以是从6个苹果中拿走了3个。
师:那要是就一个苹果,3/6表示什么意思?
生:那就可以从苹果上切下3块来。
师:哈哈哈,切下3块,是不是挖一小口,再挖一小口,再挖一小口呢?
生:不是,应该是平均切成的3块。
师:然后呢?
生:然后拿走3块。
师:哦,平均切成3块,然后拿走3块,就是3/6?
生:不对,不对,是平均切成6块,再拿走3块,是3/6。
师:你们的意见呢?
生(众):同意。
师:那要是像我刚刚说的,把一个苹果平均切成3块,然后拿走3块,应该用什么分数表示?
生:3/3。
师:也就是把整个苹果怎么样?
生(七嘴八舌地):切3块拿3块,都拿走了。
师:看来,要想弄清楚一个分数表示的意思,我们得先看看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啊?
生:分母表示把这个东西一共分了多少份。
师:真好!所以分数3/6的6,是表示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众):6份。
师:然后分子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争着说):拿走3份。
师:没错!小组同学之间再互相说一说你刚刚写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师:现在,谁能和大家说一说,你写了什么分数,这个分数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生:我写的分数是1/2,就可以看成是2个苹果拿走了1个。
师:这样就拿走了?
生:拿走了1个。
师:对,拿走的这1个,就是——
生:就是吃掉了。
师:哈哈,拿走的就是吃掉了啊。我想说的是,拿走的这1个苹果,是2个苹果的多少?
生:1/2。
师:没错,这节课还没有发言的同学,有没有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写的分数?
生:我写的是4/6,就是一个蛋糕分成6份,有4份被拿走了,还剩下2份。
师:所以,4/6表示什么意思?
生:拿走的4份是整个蛋糕的4/6 。
师:这样表示4/6行不行?
生(众):行。
师:有没有人耳朵特别厉害,听出问题了?前面有同学在说的时候就丢掉了,不过没人提醒。
(无人应声,学生都在静静地回忆着刚刚同学的发言)
师:掉了两个字,谁注意到了呢?
生(幡然醒悟):哦,是“平均”分!
师:把一个蛋糕分成6份,这6份是大大小小不一样的6份,行吗?
生:不行。
师:所以,得特别强调要平均分!
三、巩固练习,趣解难题
1. 你能看见分数吗?
师:分数是一个非常有趣、非常好玩的数,不过分数特认真,特别考查我们是不是严谨,丢了“平均”二字,就成不了分数了。不仅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很少能看见分数的,需要你有一双数学的眼睛。
(ppt出示大头儿子的图片(图12)。学生看见图片,开心地笑了,交头接耳着说着自己
发现的分数)
师:你看见什么分数了?
生(七嘴八舌地):1/2。
师:这个1/2表示什么意思啊?
生(开心地边笑边说):1/2就是大头儿子的头占整个身高的1/2。
(ppt出示小头爸爸的图片(图13))
生(七嘴八舌地):哇,头真小,哈哈。
生:小头爸爸的头是整个身高的1/7。
师:还看到别的分数了吗?
生:还能看到6/7。
师:6/7是什么意思?
生:身体是整个身高的6/7。
(随便选择了一名男生,请他走上了讲台)
师:请同学们看看,估计一下,这名同学的头占整个身高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在座位上用手比划着,商量着,过了一会儿,争先抢后地抢着说:1/3,1/4,1/5,1/6……)
师:好了,不再猜了。我们请一位同学上来帮我们量一量、比划比划,好吗?
生(边比划边说):1、2、3、4,4条线将整个身体分成了5 段,每一段差不多都是一个头长,所以我觉得他的头占整个身高的1/5 。
师:怎么样?
(课堂上响起了学生们赞同地掌声。站在讲台上的男生不好意思地笑着)
2. 用上分数妙解难题。
师:一节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真的是太喜欢同学们了,从刚开始没有几位同学发言,到后来我们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真的很棒!不过说到喜欢,我突然想到我小时候遇过的一个难题,你能帮帮我吗?
生(信心满满地):能!
师:小时候,常常会遇到大人问我,“华应龙,你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怎么回答呢?
生:都喜欢!
师:对!对!我也是这么回答的。可是大人就会说,“不行,不行,只能喜欢一个”。你能帮我吗?
生:您可以不回答他。
师(微笑着):哈哈,好,不回答也是一种很好的回答。
生:您可以说一个人各喜欢1/2。
师:哦,也就是说把这个喜欢平均分成——
生(抢着说):平均分成2份。
师:1/2喜欢——
生(抢着说):1/2喜欢爸爸,1/2喜欢妈妈。
师:哦,以后再碰见这样的问题,我就知道了,用分数就可以很好地回答了。好了,再见了,我百分之百喜欢的孩子们!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上得很写意。
治大“课”若烹小鲜。这节课没有移步换景,讨论的话题始终围绕着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故事;这节课没有精雕细琢,学生思考的素材都是素朴的、自然的、绿色的,来自于当堂生成,来自于学生自己的创造。而以往“分数初步”的经典问题一个都不少,随机融入,且行且思。
这节课上得很享受。
那是肇始于2003年苦苦思索后的享受。“大头儿子的难题”,量床的长和量沙发的长两个画面,可以说是“两画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设计之初,我思考:测量的长度为什么要用分数来表示?创设的情境要彰显出分数表示的必要性。测量长度有尺子,则不需要分数;没有尺子,也可以像郑人买履那样带根草绳。要设计草绳用不上的情境,就需要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不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不在同一个地方,就需要两处都有一个固定长度的物品。同一品牌的电话线可能是一样长的,但它的长度是有弹性的……躺在床上,看到领带,喜出望外。家里有领带,小头爸爸打着领带,领带的长度是有统一规格的。如果是配桌面玻璃,用领带测量,太粗放了,可能不适合。配凉席,测量床的长度是可以将就一些的。要用分数表示,就该有先用整数表示的,这样也先渗透了“领带的长度”可以作为一个单位。因此,有了先量床的长,再量沙发的长。
领带对折再对折,究竟是把领带的长度平均分成了几份?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这确实有难度。不过,动手折一折呢?问题迎刃而解。这就像问3点到5点之间时针和分针相遇多少次。如果您当作相遇问题来解,一定叫苦不迭;如果您拿块手表转动一下指针,真是不费吹灰之力了。我们要教学生学的,可能不要只局限于思维。
这节课,我介绍了分数的新读法,那是源于我上一次的教学故事。
一个看上去很胆小的男孩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表示出3/5的意义,我问:“3/5表示什么意思?”他说:“表示5份中的3份。”我夸他后,说:“这5份是怎么分的?”他说:“平均分。”“对了!”
在交流阶段,我有意让他锻炼一下,请他来说说。他的声音有些颤:“3/5表示5份中的3份,平均分。”“他说得对吗?”同学们齐答:“对!”“是,他说得非常好,特别强调了‘平均分’。(我眼看着他)你能把两句话合成一句吗?”那个男孩有些激动,声音明显地高了许多:“把5平均分成3份。”同学们笑了,我也惊讶地张大了嘴。
学生“把5平均分成3份”的错误说法,是否是由于分数“五分之三”的读法导致,不得而知。但我以为,“五份之三”的“之”更合乎古文中“其中”的意思。我多方求证之后,认同者多。但是,教学是天大的事,我不能轻易改动。因此,有了下课前擦去“份”字单人旁的一幕。
这节课上得很遗憾。
课上有几处学生的精彩,被我快速评价掉了,那是可以让学生来评价的,我怎么成了主角?那也是应该教学生学的。电视剧《潜伏》中说:有一种失败是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李烈校长提出的“勇敢地退,适时地进”,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此“景”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骇”然。骇然,惊叹学生的了得。
看来,课堂上的教师不但要有大江东去的豪放,也需要小桥流水的婉约。细节成就完美。课堂上,教师要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做好导游。
这节课上得很有价值。
回味课堂上学生明眸里的光彩,回味课堂上学生会心的笑声,回味自己指引后学生的精彩,我强烈地感受到课堂里的我们就是向着目标出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分数初步”的教学,让学生感觉分数真可怕,真繁琐,真讨厌,那么他们的学习还未开始,便已结束。北京师范大学董奇校长创立的“攀登英语”实验,拒绝英语老师进入,就是因为英语老师听到小学生不规范的发音就会本能地纠正,从而使小学生们不敢再开口。我包容学生的差错,不急于去纠正,反而有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养成。
今天,我们始于足下,让我们的学生带着兴趣出发;明天,我们的学生就有可能远行千里……
原来,我们的教学就为了结果,掐头去尾,精讲多练,重在知识;后来,我们的教学还为了过程,从头到尾,自主探究,重在体验;实际上,我们的教学是为了开始,见头思尾,混沌初开,重在兴趣。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定义“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工作”,1997年修改为“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
我幸福着我的思想,教是为了学的开始……
(摘自《小学数学教师》2014年第1期;题图来自网络)
华应龙老师 《角的度量》
(四年级上册)教学片断:
师:怎么量角的大小呢?有没有人知道?
生:用量角器。
师:用量角器,同意吗?
生:同意。
师:都知道啊?会量吗?
生:会。
师:来试试看好不好?
生:好。
师:华老师发的纸片上有一些角,我们先用量角器试着量量∠1。
师:真会动脑子,虽然没学过,有的人还真量对了。有人虽然不会但在动脑子,我觉得也挺好的。小伙子,带着你的量角器,到投影这儿来,把你的方法展示一下(如下图)。
(该学生投影自己的量法后,有学生小声嘲笑,老师摇头制止,示意学生解说)
生:我先把这个尖放到这个角上,然后看这条边。
师:那这个角多大呢?
生:不知道。
师:(摸着学生的头,微笑着说)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鼓掌)以前我们量长度的时候,就是这样从 0 开始的。这一点你做得非常棒!(热烈的掌声)要量角的大小,他已经想到了用角来比着,真不简单,这个思路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从量角器上能找到角吗?
(有学生指着量角器的一端)
师:这是不是角?认为是
角,请举手。有几位,大部分同学不同意,为什么?
生:这条边不是直的。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并且这两条边都是直的,都是射线。那现在来看看, (指着量角器的一端)这是角吗?(“不是”)
师:这不是角,那量角器上有没有角?角在哪儿?
生:这是一个角。(用手比划一个直角)
师:这是一个角吗?
生:是。
师:这个角多大呢?
生:90 度。
师:大家注意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这个角的顶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板书:中心点)这条边上有一个“0”,所以这条线叫做 0 度刻度线。(板书:0 度刻度线)她刚才指的另一条边就是 90 度刻度线。我发的纸片背面印了 4 个量角器,在第 1 个纸量角器上面画一个90 度的角好不好?
师:这个 90 度的角的顶点在哪儿呢?
生:在中心。
师:对!量角器的中心。一条边是这个量角器的 0 度刻度线,另一条边呢,是 90 度刻度线。我们画得怎么样?互相交流一下、欣赏一下。
师:在第二个纸量角器上画 60 度的角。你画的尽可能和其他同学画的不一样,想想怎么画?
师:不能随手画,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必须用尺子。
师:好,我们来看看这 3 位同学画的。(投影一个学生画的60 度的角)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个同意吗?
生:同意。
师:这两个角不同在哪儿?
生:方向不一样,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其实注意到了量角器上有两条—— — ?
生:0 度刻度线。
师:一个向左的,一个向右的。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赏析:我们知道,在日常的教学中,操作技能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讲解、演示、示范,然后学生根据操作基本的程序和步骤去模仿操作并进行强化练习。但是,华老师却能够像故事中的“另一个大臣”一样,找准切入点,让思维转换一个角度,把“操作”这一“高难度”的动作交给学生来完成,学生的视角便豁然开朗,学生的思维便海阔天空。
1.找到节点,连接起点。
度量角度,学生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我们教师耳提面命、声嘶力竭地让学生跟着我们亦步亦趋地去测量这个角,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总是弄不明白呢?记得看刻度,就忘记“中心对中角的顶点”;记得中心对中角的顶点,就忘记看外圈还是内圈,仿佛提起一副破烂的渔网,顾得了头顾不了尾。
那么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学生的生长点在哪里?学生的思维在哪里?根源是:学生的思维尚停留在线性思维,仍以一维空间为主,而角的度量需要学生有二元的思维。学生的测量知识来自用直尺去测量线段的长度,或者说用直尺去测量一支铅笔、桌子的边的长度;而量角器这把“曲尺”,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书本知识,都不足以支撑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测量长度是用直尺的直边以及上面的刻度去比照线段,看线段有多少刻度,就大概知道线段的长短,即使量错,起码思路、方法是正确的。而量角器这把曲尺,虽然有刻度,但应该怎样去比照角,这是让学生感到茫然的,无论学生的想象力有多么丰富,都无法想象应该怎样去测量。
角不像线段那样只考虑长度这一个维度,角需要考虑两个维度,可以说它是一个面或者说是一个“不完整”的面,但它又不像正方形、长方形这类随处可见的面,因此,角的度量与线的度量需要的思维含量显然是不相同的。
2.找到角度,连接维度。
我们知道,测量线段的长度是用直尺的直边以及上面的刻度去比照线段,那么测量角度呢?基于这样的根源,华应龙老师抓住问题的根本, “这不是角,那量角器上有没有角?角在哪儿?”学生不会量角,一是找不到工具(量角器)上的角在哪儿?二是无法运用迁移的办法,仿照量线段的方法去测量角度,因为用测量线段的方法去测量角,一定无法量出角的度数。当然,在课堂上确实有学生是这样测量的;三是没有生活经验可供参照。因此学生不会测量角是很自然的,不足为奇。
如果学生能够在量角器上找到角,那么用量角器上的角去比对实际要测量的角,就能够很快地知道所要测量的角的大小。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华老师匠心独运地创造了“纸量角器”,“我发的纸片背面印了 4 个量角器,在第 1 个纸量角器上面画一个 90度的角好不好?”90 度的角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已经认识了,也是学生最熟悉的一个角,因此,让学生从最熟悉的角度画起,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个 90 度的角的顶点在哪儿呢?” “在中心。” “对!量角器的中心。一条边是这个量角器的0 度刻度线,另一条边呢,是 90 度刻度线。我们画得怎么样?互相交流一下、欣赏一下。”
你看,华老师准确地把握住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迅速地在“纸量角器”上面画出了90 度的角,有了这个“90 度”的铺垫,后面华老师让学生在“纸量角器”上画出 60毅、1毅、157毅就不是很难的事情了。
3.心中有角,眼中有度。
从量角器上无角到量角器上有角,是一次认识上的飞跃,是学生学习测量知识上的飞跃。不要认为,使用量角器只是变换了一下使用工具而已,其实是学生一次天翻地覆的认知上的突变,是一次认识上的“化蛹为蝶”。
量角器有角,那么我们可以根据量角器上的角去测量任意一个角的度数。量角器上有无数的角,所以我们可以测量出许许多多的角的度数,但是量角器上又是无角的,因为它的上面其实并没有角,那么角在哪里呢?角在我们心中,因此量角器上无角,我们心中有角。只要我们心中有角,我们就能够测量出所有的角的度数。
(作者单位:广东南雄市永康路小学)
每日看1-2篇,积少成多,收藏着,以后上课前备课,找相应内容,再认真阅读并观看视频,就这样。
华应龙教学实录——《三角形的三边关系》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18887hh4i&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华应龙教学实录——《分数的初步认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75aopclj&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华应龙教学实录——《角的认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76un4f7n&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华应龙在小学数学界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小学数学教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而我以为不仅可以称之为一位杰出的小学数学教师,而且可以称之为一位杰出的人民教师、年青的教育家。华应龙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他所处的学段和学科,每个学段、学科的教师都可以从他身上得到启发。华应龙的课到达了挥洒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充满智慧,充满创造性。一段小故事、几个啤酒瓶盖、一副扑克牌,在他那里都是绝妙的素材,都能变成一根魔杖,魅力无限。因而,学生们喜爱他的课,因为抽象枯燥的小学数学,变得那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同事们喜爱他的课,因为原来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学数学,变得那么富有内涵、美不胜收。专家喜爱他的课,因为他的智慧根源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充满了灵气却又是那么大气,而不是耍耍小聪明、玩玩小噱头。
每天不见不散... ...
免责声明
你 · 的
阳光教研
教学、教研、休闲、娱乐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阳光教研
微信号:yangguang-jiaoyan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