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9单元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请关注 阳光教研 2023-02-05

关注“阳光教研”,点“往期文章”,必有你所需。




微课




微课探路

    以下微课较多,请各位老师或家长从中挑选一个让学生观看,如果学生理解上有困难,请再选另一个,一定有一个适合你的小朋友学习。

(一)




(二

(三





课件



 说明


     1. 课件非常详细,家长辅导时请^点击^变为图片,然后引导学生一个图片一个图片观看真实的课堂演示效果,电视投屏观看[方法点此],或手机横屏观看,效果更佳),教师可直接复制使用, 方法点此。 

    2.为方便家长辅导,例、习题的题目单独成张,家长辅导时,可将题目图片选中,“发送给朋友”,提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对本文答案。






解决问题简单开始




我们从头开始!!


鸡的的头与兔子的头的和是8,所以鸡的头可能是8个、7个、6个....


列个试试....



好!


头部的问题解决了


下面再“从头到脚




16只脚,不符合要求,


如果7个头是鸡头,1 个是兔子的头呢?





. . . . . .




表中的3、5、26就是所求。




观察上表,我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发现,要解决此题,就有下面的想法了,


【我们可从左到右开始考虑,也可以从右到左考虑,就有如下的思考



还是不懂吗?下面再介绍方案二

【注:同步练习、课堂练习也在后面】


把腿法,就是假设法啊!!!!!









研讨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等。教材把这一问题安排在四年级,学生还没有学过方程,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猜测、列表、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猜测、有序思考及逻辑推理的能力,体会假设法的一般性。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选用哪种方法均可,不强求用某一种方法。
【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列表法”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也就是通过有序猜测和计算得出结论,“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教学建议】
1、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2、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介绍有关鸡兔同笼问题的“趣解”,既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列表法、假设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了解 “鸡兔同笼”问题解决的多种有趣方法,体验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
【教学重点】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假设法,能运用假设法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老师给同学们出两个谜语(关于 鸡、兔)。然后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1500年前,看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的数学题 “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出示以下情境图) 
师: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让学生说说题意,然后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找同学来猜)
【设计意图】结合课件呈现的情境图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同时在学生猜测得不到正确结果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环节引导学生经历“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做好铺垫。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一)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刚才大家猜了好几组数据,但是我们验证后发现都不对,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没有猜对呢?(数太大了)你们觉得什么情况下能够猜对?(数小一些)
那咱们就化繁为简,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三、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找到题中信息:①鸡和兔共8只。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 ③鸡有2条腿。④兔有4条腿。
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怎样才能确定猜测的结果对不对?(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四、交流表达,汇报收获
1、经历列表法的形成过程。
(1)经过同学们的研究,现在知道鸡和兔各有几只?
(2)说说你是怎样得出正确答案的?(引导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
预设学生思路:
●从鸡8只,兔0只开始推算。
●从鸡0只,兔8只开始推算。
前两种情况可能做了充分预习,按照一定的顺序,列举出了所有情况,或者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对这种有序思考的方法要给予肯定。
●直接猜出鸡有3只,兔有5只,验证后发现脚数正好是26只。
这种情况属于正好一下猜对了,教师提示不一定每次都能够猜得这么准。
●从鸡有4只,兔有4只开始推算。
这种情况猜测的次数比较少,对于数据比较大的时候适用。
●有的同学还可能发现了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就增加2只,这样就可以一下子算出需要增加几只兔,直接找到正确答案。这正是假设法的思路。如果有同学有这一发现,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表述准确,为后面的假设法学习做好铺垫。
如果没有出现上面的第五种思路,教师小结可以提出。
小结:鸡兔的总只数不变,多一只兔子就会少一只鸡,增加两只脚;多一只鸡就会少一只兔子,减少两只脚。运用这一规律正好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种方法。
2、探究假设法。
(1)问题预设:
假如这个时候时光穿梭机传来一声巨响,兔子们都好奇地站立翘首望,这时,它们和鸡一样,只有两只脚站在地面上,此情此景,你们会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2)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假设成都是鸡或者都是兔,计算起来会更简便。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意思。
先假设成都是鸡,着重说说推理的过程。
同样,让学生说说,如果假设成都是兔,是什么情况?
(3)运用假设法解决情境图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再汇报交流。
假设法
都是鸡:脚:8×2=16(只)
少了:26-16=10(只)
兔:10÷2=5(只)
鸡:8-5=3(只)
    都是兔:脚:8×4=32(只)
多了:32-26=6(只)
鸡:6÷2=3(只)
兔:8-3=5(只)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找到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组织学生有层次地汇报和交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根据表中总脚数与题中数据的差,来调整数据,对假设法的探究起到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假设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3、练习强化,深化认识。
针对性练习
1.完成《孙子算经》中的题。
2.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五、整体收获,收获整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六、扩展链接,迁移应用。
1.阅读资料,丰富认识。
2.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以后再遇到类似于鸡兔同笼问题时,我们要尝试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更多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七、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模型)
列表法
假设法
 
 
 
 
 
《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猜测、推理,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在放手探究中体会解题思想
在学生刚接触“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要列式计算往往感到困难,通过列表枚举解决问题是一种实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列表法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但都有其局限性。教学中,既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了这个策略,又未局限于这个基本的策略;既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通过表格规律的发现,为探索新策略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教师既关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更关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在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
二、在策略多样性中体验最优思想
让学生认识、理解、运用假设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此,以表格中数据变化规律为探究基础,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为探究方式,以课件动态演示为探究辅助手段,巧妙地将认知经验和思维过程转化成了数学语言,即数学算式,从而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全新的一般策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推理能力。
三、 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鸡兔同笼”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教学中揭去了它令人生畏的奥数面纱,还其生动有趣的一面。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而且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如:用容易探究的小数量替代《孙子算经》原题中的大数量的“替换法”解决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和方法;用“算术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假设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中,学生先后运用猜测法、列表法、假设法等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多手段、多层面、多角度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方法,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的应用,同时体会解题过程中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发展了学生创新意识,开拓了学生解题思路,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各种数学思想的渗透中形成良好的数学解题能力。
 三、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的困惑:
1、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起点在哪里?教师该如何把握?
“鸡兔同笼”问题原来是奥数方面的专题,在老教材中是没有编排的,因为它的思维较复杂,一般的学生难以的掌握,但对于思维活跃、有过奥数方面训练的学生,又非常的简单,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到底该如何把握好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起点呢?如何处理学生两级分化的问题呢? 
3、教学中如何合理把握时间?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对列表法已初步尝试和学习过,那么这一节课中,列表法虽说不是新方法了,那么是不是该一带而过?课中,仅仅让学生用有序的方法列表,其实学生除了逐一列表法外,还有跳跃式列表法和取中列表法等来列表解决问题,还有假设法,教材上将这两种方法安排在一课时,如果每一种方法都认真的探究,实际教学中,一节课的时间又肯定是不够的,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怎样合理把握好时间呢?



↓见前面课件↓





END





-----全文到此为止。整理不易,如果喜欢,请点下“在看”和转发到朋友圈。 


 特别推荐(点下列标题进入)

1.【家长辅导】人教网·辅导孩子学数学·系列(1-6年级的每一节课);2.【课堂实录】小学数学全套部级优课(1-6年级的每一节课);3.【教案·课件】高中数学全套教案·课件(必修选修的每一节课);4.【课堂实录】高中数学全套部级优课(必修·选修的每一节课);5.课本答案 | 人教版数学1-2年级教材下册做一做及课后习题答案,
6.课本答案 | 人教版数学3-4年级教材下册做一做及课后习题答案,7.课本答案 | 人教版数学5-6年级教材下册做一做及课后习题答案,





免责声明


【内容由网上搜索而来,由阳光备课整合,各部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作者致谢!摘录、转载,是想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做点事,仅此而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让我知道你“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