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春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教学设计

小题大做工作室

每一小题都有大学问

如需部编人教全套电子课本,请在公众号内回复:电子课本

2019年春季新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电子教材

电子课本
1.古诗三首《绝句》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
1.古诗三首《三衢道中》2.《燕子》
3.《荷花》4.《昆虫备忘录》
5.《守株待兔》6.《陶罐和铁罐》
7.《狮子和鹿》8.《池子与河流》
9. 古诗三首《元日》9.古诗三首《清明》
9. 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纸的发明》
11.《赵州桥》

第1单元教学设计

第2单元教学设计

第3单元教学设计

第4单元教学设计

第5单元教学设计


18.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的

1.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过程与方法: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导学法。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教学重点

  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采蜜本(摘录本)

  课前分发印有《童年的水墨画》的纸张,让学生自己预习,并进行一定的摘抄。

教学过程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

 

二、交流摘录笔记,感知大意

《童年的水墨画》:

(1)简简单单的诗句却给我们展示了三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这都归功于作家那富有动感的语言。请你再读读诗,画出诗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读,说说你的感受。

(2)欣赏交流佳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3、赏析诗歌,领悟写法

(1)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感悟诗句优美,欣赏画面


体会诗的意境,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

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生: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生: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

师:对,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生: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

生: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柳树是快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子,山溪是快乐的,因为它美得像绿色的玉带,蜻蜓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钓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乐的是孩子,因为他钓上了活蹦乱跳的鱼。

师: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1、自由读诗: 

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 

2、理解大意: 

⑴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 

⑵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 

⑶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 

⑷学生质疑,释疑。 

3、赏析诗句: 

⑴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 

⑵欣赏交流佳句,如: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 

⑶感情朗读。 

4、鉴赏写法: 

⑴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⑵交流感悟。 

⑶小结: 

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 

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⑷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 

⑸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⑹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三、总结延伸 

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

  四、动笔仿诗,抒发情感

 

五、总结,布置作业

五、我们来作诗。

    1、同学们,我们读了诗,赏了诗,还诵了诗,那么,何不让我们自己创作一首诗呢?

     2、请大声地有感情地把自己写的童诗读给大家听。(教师随机点评)

六、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老师有幸当了同学们的知音,分享大家童年生活的美好。是啊,童年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然而,童年生活又是短暂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自由读诗歌《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学生回答:我感觉到作者写的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 

(1)师:你在画上都看到了哪些镜头? 

(师板书:街头阅读 溪边钓鱼 江上戏水) 

(2)再读诗歌,感受诗意。 

(3)品一品:欣赏交流佳句,体会使用打比方手法的妙处。如: 

①“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②“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③“是那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虎牙。” 

(4)画一画: 

师:把你最喜欢的其中一个镜头简单地画下来,画完后,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 

诗人的创作是即景生情,缘情成诗。要体悟诗情画意,其方法之一就是诗配画。所以根据本诗的特点,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前提下,要求学生作画,能更好地理解诗的意境。 

(5)展一展,读一读:要求学生作画完毕后,面向全班展示出来。并读一读对应的诗歌,体会诗句所包含的生动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四、诵读诗歌,拓展提升 

1.伴乐,全班一起有感情诵读全诗。 

2.欣赏儿童诗:

《童年的水墨画》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童年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快乐场面。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引出课题。

1、播放歌曲《童年》,师生同唱。

2、师:同学们,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你此时想到了些什么?

生1:我想到了冬天堆雪人的情景。

生2:我想到了跟同学玩游戏的时光。

••3、师总结:是啊,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快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第九课《儿童诗两首》,一起分享童年的快乐。

<童年的水墨画>:

 组诗,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四、我们来诵诗。

师: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下面我们就来诵诗。

1、找学生表演朗诵。

2、在课外,你还搜集了哪些儿童诗?站起来朗诵给大家听一听。

3、老师也搜集了不少儿童诗,并选了其中三首,让我们一起来赏读。

4、请大家先自己默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工具

1.磁带;

2.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3.找几首儿歌读一读;

4.了解《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

二、学习《童年水墨画》

(一)自读自悟,理解大意 .

1.自读全诗,要求基本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1)朗读诗歌,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 

②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如“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指名读诗,交流预习所得,概括全诗大意。 

(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

3.学生质疑,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二)赏读诗句,学习借鉴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2.欣赏交流佳句。

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三)形式鉴赏,模仿习作

1.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或者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2.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

3.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


(四)总结谈话,结束教学:

1.童年的生活是一幅连绵不断的水墨画,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我们以往阅读了许多描写童年生活的文学作品,今天又学习了两首儿童诗,再一次打开了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请大家课外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 

2.课后小结。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时间的推移也浑然不觉。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第二首《童年的水墨画》组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

1、内容:

•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的专注。

•鱼上钩的一刹那,先前的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

•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

2、特点:

•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动静结合

•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比喻

3、主题: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3、适时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与本单元古诗中的孩子们不同,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静静地读书,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板书设计:

                              溪边

18.童年的水墨画     江上

                              林中

19.剃头大师

一、教材分析

《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调皮的日子》,有改动。文章主要记述了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故事中的小沙理发时只要求别剪破耳朵,结果被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作为童年趣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他们许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教学时,应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组织学习活动。

 

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揭示了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两条单元提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则点明了本单元语言运用与训练的重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在《童年的水墨画》一课,体现在课后练习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在《剃头大师》一课,体现在课后练习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先猜猜它们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这也是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即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语文园地》里则特别提示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近似。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并真正地动手查查字典去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既得言,又得法。从课文的内容方面看,《剃头大师》中的主要人物,特点十分鲜明——小沙胆小;剃头师傅看似老掉牙,却透出一股严肃和认真的劲儿;至于,则十分调皮。小沙因害怕理发,情愿把头交给随意处置;当然十分乐意,自信满满,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随意乱剪,虽然最终闯了祸,但初衷并无恶意,纯粹就是出于调皮而已。文中的小沙和,都是一派天真!课文意在表现童年的,而不是为了批评闯了祸以及批判童年的无知与调皮,这是教学中必须把握的。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充分朗读,读出趣味,进而自读自悟。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猜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或句子。

2.朗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预先学习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写胆小鬼,指导书写,提示:字左边的要瘦长;字的长撇贯穿上部,竖弯钩舒展。

2.读题。

师:一个人被称作剃头大师,说明什么?(指名说)——剃头的技艺十分高超。

师:作为一名剃头大师,应当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也一定能剪出最时髦的法式

理解锃亮”“时髦,提示猜一猜的方法。

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胆小鬼一词包含了本课要求会写的两个生字,听写是对第一课时所学生字的及时复习,指导书写则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每天指导学生写字的要求。扣题导入,巧妙地链接文中词句,通过锃亮”“时髦两个词语的理解,引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既得言,又得法。】

 

(二)初读

师:谁给谁剃头?剃头大师在文中指谁?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猜一猜,想一想。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交流。

师:剃头大师是谁?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指名交流)

出示句子: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

师:同样是给小沙剃头,文中的剃头老师傅却有着另外一种称呼——“害人精

出示句子: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理解耿耿于怀,提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出示句子: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夺门而逃

师:只要肯用心,你会发现,理解词语的方法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初读重在整体感知,通过剃头大师在文中指谁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大体情节,同时,相机引导理解词语的方法,落实单元目标,始终遵循语文的实践之道。】

 

(三)精读

师:老剃头师傅和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勾画。

2.交流和朗读。

师:乍一看,害人精还真是挺害人的,而剃头大师还真有点大师的样子。但效果究竟如何呢?(朗读,交流)

师:为什么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指名交流)

师:我们发现,剃头大师其实名不符实,原来,才是害人精,而看似害人精的老师傅却很有可能是真正的剃头大师。课文的结尾也证明了为小沙剃头的不成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精读要真正走进文本,通过充分的朗读,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与交流,落实课后练习的同时,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的童真与童趣,既得文旨,又得文趣。】

 

(四)感悟

1.这篇课文有意思吗?(指名交流)

师:童年的许多事情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候虽然做错了事,甚至闯了祸,但纯粹是出于天真和调皮,过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十分有意思,这就是童真与童趣!

2.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指名交流)

师:剃头大师虽然是一种自嘲,却包含着一段有趣的童年记忆,让人十分怀念那天真的岁月。此外,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让人感到特别有意思,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深化文章主题。

【设计意图:扣题导入,结题而出,剃头大师是文旨与文趣所在,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不能不探究一下。通过学生的交流,检验读书是否识趣解味,进一步升华文章主旨和单元主题。】

 

(五)延伸

1.这么有趣的故事,选自秦文君《调皮的日子》。

2.推荐秦文君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品。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实施建议,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由此及彼,由一篇带多篇,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把学生真正引导到读书的快车道上。】

 

五、板书设计

19.剃头大师

剃头大师    害人精

             老师傅

20.肥皂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12个字。重点指导学生正确书写廊、仰、越、若等生字。 

2、学会运用一连串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

3、通过细致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品味作者描写泡泡语言的生动优美。

4、展开丰富的想象,想想泡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一连串动词,把做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通过细致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泡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句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肥皂水等吹泡泡的工具。

学生:预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玩过什么游戏?你们喜欢吹泡泡吗?我国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小时候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吹肥皂泡,那美丽有趣的肥皂泡,经了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共同欣赏冰心笔下如诗如画的肥皂泡。(师板画泡泡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指导观察字是怎样组成的,什么结构?并用眼睛记住它)

2.出示生字。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生字词都读正确了吗?(出示课文词语,生字变色,加点词是易读错字和多音字)

廊子若是娇软薄球颤巍巍山巅婴儿希望

木碗透明扯成仰望越过和弄和弄  蘸上黏稠  散裂

3.开火车认读。易读错的词的多读几遍。

4.作者主要写了关于肥皂泡的几件事?(指名分段读课文,让每个孩子读完后概括自己所读段落的内容)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是否正确读准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用小标题方式概括课文每段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层次。】

二、学习第三段做泡泡学用连续动词

1.默读第3自然段(按课文填空)

     先把(     )放在(     )里,再(   )上点(  ),(       ),然后用一支(     ),(   )上肥皂水,慢慢地(   )成泡,最后轻轻地一(   ),那球儿便从管上(  )了下来,在空中(   )。若用(   )轻轻地(   ),有时能飞得很高。

2.根据所填的字词,你发现作者是怎样把做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

副板书:先……然后…………      连续动词  

3.(只出示连接词和所有动词)谁能根据这些动词把做泡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先用…………接着加…… 然后用……………………………… 

4.作者用词多么准确丰富呀?我们仿照着写一写吧。老师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做做擦黑板的过程,同学们仔细观察,用上连接词和动词把他劳动的过程说具体。

5.一生表演,其它生接龙发言。师副板书用到的动词:洗          (提示学生在动词前面用上修饰词,如怎样地洗、怎样地拧、怎样地踩…… 

【设计意图:让一个学生当场即兴表演,其它学生边观察边说出表演的每一个动作,并用上连续的动词,趁热打铁,活学活用。接龙说句子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三、学习第四段吹泡泡体会泡泡之美。

1.朗读第4段,哪些句子你觉得难懂,画下来?

2.下面老师吹几个泡泡,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泡泡,发现这些句子所描绘的泡泡的样子了吗?(师吹几个泡泡,生观察,再齐读这些难懂的句子。)

3.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形容泡泡样子的词语?(师板书:轻清透明  玲珑娇软……

4.我们抓住这些词语,一起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读出泡泡的美丽可爱!(生齐读课文)5.你还能想起哪些词来形容你眼中的泡泡?(生自由答:五光十色、又大又圆……

6.你们觉得泡泡们像什么?(用比喻句来说泡泡)

7.如果把这些美丽的泡泡看成一群孩子,它们会在空中干什么?(用拟人句说泡泡)

【设计意图:当场观察泡泡的样子,结合课文中的句子,使学生们对难懂的句子有了直观的认识。既让学生感受作者用词之妙,也分享自己观察后联想到的词语及句子『』,使观察的感受更加丰富生动。】

四、展开想象泡泡去哪儿 

 1.师导读:这梦幻般的肥皂泡是我们小心地、轻轻地吹起来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 ……生接读: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生接读:快乐、骄傲与希望)

2.这脆弱又美丽的泡泡牵动着孩子们的心,她们满怀期待,希望它们多停留一会儿,祝福这美丽的泡泡飞得又高又远,作者希望这些泡泡飞到哪里去了呢?(指名读,师板书:天空大海夕阳山巅) 

3.看着泡泡们飞到墙外,你还希望泡泡们能飞到哪里去,又落到哪里去?(生想象说,教师提示:森林星星  田野草原妈妈的手,妹妹的鼻子 ……

六、总结全文推荐作者

小小的泡泡的美丽虽然是脆弱的,但它带给我们的快乐会永远留在我们成长岁月的梦里。(出示冰心照片及简介)冰心先生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简笔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和词语

1.齐读一遍课文。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课文词语,指名领读,师挑选生齐读。

3.认读注音生字,开火车读并口头给每一个字组一个词。

二、学习写字

1.出示几个要求会写的大字。(廊、仰、越、透、若)观察每个字的字形、结构、部首。说说哪个字最难认,交流识字方法。

2.动画演示”“的笔顺。注意双耳”“字的笔顺。

”“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其中笔顺是先里后外。笔顺是先外后里。 

3.提示字注意下面是不是里面不要写不要多加一笔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要予以足够的重视。易错笔顺要经常复习巩固,并注意归纳相同结构字的笔顺规律,并时刻提醒低年级学生注意良好的写字习惯。】

4.每个生字在田格本上写三个,注意写字姿势,写完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三、拓展小练笔(选做)

1.那一个个__________的泡泡,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泡泡是那么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_

3.送上天去,___过海去,____过高山,____在草地……

4.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   ___着头,____着脸,___着手,___着眼,___着耳朵


21.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 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守信)这个题目还可以怎样说?(我要守信)

2. 课题质疑:指的是谁呢?是说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 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出示资料袋,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感知。 

1.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学生齐读:

借助拼音读课文。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 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纠正字音。同时出示本文生词及几个难读的词学生认读:照耀、早餐、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        

3. 小组探讨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c.事情的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怎样?        

4. 填空概括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时间),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很想去,可是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不失信决定留下来,最终,小珍没有来,妈妈心疼庆龄一个人在家没意思,庆龄却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人物、事情经过、结果) 

告诉我们……

【设计意图:创设对话交流的氛围,沐浴人文关怀。在民主、轻松的谈话氛围中,凸显主题。】

三、读悟结合,品味

1.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划出相关语句,在旁边简单批注感受。

(根据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宋庆龄的这种品质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并相机板书:语言、动作。

学法指导:读文时,可以将自己的思考、感受体会或者疑问在相关语句旁边做简单的标注记录,这就是作批注,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交流: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宋庆龄说。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                

面对妈妈的提议,庆龄觉得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4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回家后,妈妈知道了小珍一上午也没来,庆龄白等了非常心疼。而庆龄却仰起脸回答到:生接读——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想象一下庆龄说这句话时会是怎样的语气和态度?根据理解朗读语句。

5)加入人物对话,根据对话你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

学生默读思考,作批注。交流

教师指导朗读。(揣摩人物当是心理,读出相应语气。)

6三人分角色朗读对话内容,父亲、母亲,宋庆龄。

4. 除了对话,还有哪些语句能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A. 送家里人出门后,庆龄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的等候着。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小庆龄本来是想留在家里的吗?从课文中找出理由。(第一自然段)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了!

指导朗读。              

体会:此处通过联系前后文以及人物的动作描写说明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B. 师生接读宋庆龄守信用的语句。

小结:通过品读人物语言和动作,一个坚持守信的小庆龄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

【设计意图:在朗读的氛围中,打开学生的思路,通过读悟结合,使他们丰富对字内涵的理解。深化学生透过语言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个学习难点。】

四、讨论交流,深化

1. 最后小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你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2. 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对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行讨论交流,由课堂延伸到生活,达到由知到行,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

五、总结

一诺值千金,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守信用,重诺言。        

六、布置作业,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成语、俗语记在日记本上,找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读一读。 


板书设计: 

21.我不能失信

宋庆龄     遵约定  守信用

(语言、动作)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人物特点。

  2.初步领会描写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加一个精彩的题目。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准确而真实的描写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文。

学生:观察自己身边有特点的人。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玩一个猜谜游戏。看谁能根据大屏幕上的词语猜出人物形象。看谁的反应最快,猜出来的同学请举手。(大屏幕出示)

【设计意图:游戏导入,用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揭题。】

1.火眼金睛   尖嘴猴腮   头戴紧箍咒      ——孙悟空

同学们,眼睛,嘴巴,脸,这些都是孙悟空的外貌。所以咱们可以通过外貌猜出人物。(板书:外貌)

    好,同样是《西游记》中的人物,再猜(大屏幕出示) 

2.好吃懒做  好色       ——猪八戒  

    好吃懒做是猪八戒的?性格。  好色,就是喜欢女子。也就是爱好、兴趣。所以咱们还可以通过性格爱好来猜出人物。(板书:性格  爱好  兴趣)

小结:外貌,性格,爱好兴趣,这些都可以称之为人物特点。

 

二、深入理解人物特点

1.出示例文。

我们可以根据外貌猜出人物,大家看这段文字写的是谁?

(出示例文)我有一头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上长着一双黑色的眼睛,鼻子下面有一张小小的嘴巴。 

师:这是谁?  生答不知。因为他的外貌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没特点。

好多人都长的是这个样子,这是一张大众化的脸谱,放在人堆里看没什么特别的。所以猜不出来。

师:那什么是特点呢?生:特殊的地方。

师:对特别之处。生: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2.理解什么是特点。

特点就是指的人或者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这个独特的地方,可以是外貌,也可以是性格爱好兴趣等。这都是特点。

(举例:)比如说:小红左侧脸颊上长了一颗美人痣,这就是她外貌的独特之处。小明特别爱看书,连上厕所的时候都拿着书,这是他的兴趣爱好,也是他的特点。再比如说我们班的郭辰嘉同学,平时非常喜欢帮助别人,一副热心肠,这也是他的特点。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特点呢?

正是有了这些特点,才使得我们与众不同。著名的哲学家布莱尼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咱们在介绍人物时,想让人一下子记住,就必须抓住最鲜明的特点。(板书:抓特点)

 

三、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

1.出示范文。

到底怎样抓住特点来描写人物呢?老师抓住了自己的特点写了一段文字,咱们一起来看看。

范文:我高高的个儿,脸蛋儿鼓鼓的,就像鹅蛋一样。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弯月牙儿,让人感觉很亲切。我的鼻头圆圆的,下巴尖尖的。我还是一个爱笑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嘴角总是上扬的。我特别喜欢读书,平时我抓住一点一滴的时间都用来读书,课间读,下班回家后读,连上厕所都手不离书呢。

师: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自己的?

生:个子,脸蛋,眼睛,鼻子,下巴。(外貌)

生:爱笑,嘴角上扬。(性格乐观)

生:喜欢读书。(兴趣爱好)

2.小结:老师在描写自己的时候,抓住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你在写人物的时候只要从这几个方面,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写具体,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四、寻找身边有特点的人。

1.寻找有特点的人,打开思路。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特点的人,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热心肠的同学,爱问问题的小问号,对昆虫颇有研究的昆虫迷,说话幽默的幽默王子,说起话来大嗓门的高音喇叭”……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戚朋友,身边的同学小伙伴们又有哪些特点呢?

2.出示例文。体会抓住人物的兴趣爱好来描写人物。

老师这里有一个同学写的片段,他描写了他的好朋友。大家仔细读读,看看这个同学抓住了人物什么特点来写的?(生自读)

例文:我的好朋友小林是一个街舞狂,只要一听到音乐,他就忍不住跟着节奏跳起来。记得有一次做课间操之前,老师放了一段《最炫民族风》的音乐,本来在操场上立正站好的他,身体如同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剧烈的扭动着。只见他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巴,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来了个360度大转弯。此刻,这似乎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舞台,我们都用诧异的眼神看小林,他都浑然不觉,一直跳啊跳啊。直到广播体操的音乐响起,他才忽地回过神儿来。瞧,他跳起舞来的样子多专注啊,像一个舞王!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个小孩有什么特点?生:他爱跳街舞。

生:眯着眼睛,紧闭着嘴。师:这是神态。(板书:神态)

生:浑然不觉。师:忘记了这是在操场上了,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这是自己的舞台。这是心理描写。(板书:心理)

生:头发一甩,胳膊一抬,屁股一扭。一连串的动作。(板书:动作)

小结:抓住人物跳舞这个兴趣爱好,描述具体。同时,描写的时候加入了详细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把人物写活了。

 

五、妙笔生花

1.教师提示:想一想你身边有特点的人,选取其中一个进行描写。你可以抓住他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通过一件事情来具体描述。可以用上描写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

2.加上合适的题目。找出你写的人物的特点,根据特点加题目。例如:《戏迷爷爷》、《我的同学小问号……

3.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抓住特点写人物

外貌    抓特点              

性格兴趣爱好    神态  动作   心理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复习识字方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主识字。识记旭、屿、瞭、巡、逻、缆、锚等字,重点讲解瞭望一词,理解多词一义一词多义

2.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小组合作,寻找理解句子理解词语方法的异同之处。

3.引导学生品味像的样子+自己的感受的初步写作技巧,仿写句子成段。

 

教学重点:

归纳运用多种理解句子的方法,并能运用表达。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并能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本单元文本篇目,诵读诚信名言

1.老师范读四句名言。

2.指名读一读、齐读。

3.过渡语:回顾了这一单元的故事,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带着你们到语文园地的王国里,认一认、读一读、写一写。来完成一段美好的语文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过渡园地的诚信诵读,进入本单元的园地学习。此设计实现温故知新的过程。】

二、生字认读。

1.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从海边上给你们带来几个生字朋友,相信其中有你们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你先看,你认识几个?

      出示:旭、屿、瞭、巡、逻、缆、锚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提出对于不认识的生字,有什么办法能认识它?

学生复习回顾查字典,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加一加,减一减;借助拼音等办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第一次自主识字,回顾自己曾经积累的识字方法。】

2.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课本83页的生字。一分钟时间检测学生能认识几个生字。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第二次自主识字,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知新。】

3.1)卡片识记法

老师拿出卡片,要求学生自己默看,自我检测,巩固生字记忆。

  2)同桌合作学习。两分钟检测同桌都认识了么?

学生自由合作巩固识记。

  3)老师带领学生做识字游戏。

    再次出示生字卡片,谁认识,谁就马上站起来大声读出来,老师要看谁的反应快。(老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教师总结:同学们自主识字的本领越来越强了。相信以后用你自己的本领,会认识更多的字!

(设计意图:通过卡片认读、同桌指认、做游戏的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识字兴趣,丰富学生的第三次自主识字的深入。)

三、交流汇总句子中词语的理解方法

1.老师出示其中一个最难认最难写的字,出示,组词瞭望

  请同学生们集思广益,通过猜词的方式,(教师板书:猜词)

  总结出了瞭望的意思:登高望远,远远地看

【设计意图:通过生字里的瞭望一词,让学生自主猜词,引出理解词语的方法。】

2.带领学生找出瞭望的近义词,出示眺望

  老师总结: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其实,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里,也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设计意图:由多词一义引出一词多义,引导学生品味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3.1)出示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

我想尝尝在台上表演的味道

  指引学生默读句子,分别指名交流两个味道的意思。

  学生交流并提出词语替换的方法理解词语。(教师板书:词语替换)

  教师引导学生,除了词语替换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理解这两个味道

  学生自由回答(查字典、上网查等)。

 (教师板书:查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交流总结词语解释词语、查阅资料的方法,在思考中总结了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2)出示:果园里的苹果熟了。

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教师引领学生,可以挑选其中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看这两个句子中的,你怎么理解?

指名回答。

师:你通过什么办法理解的?

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之前交流汇总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自主理解的一词多义。夯实理解词语的方法技巧。】

3)创设情境

出示两组所有的句子

师:如果,现在有个不熟悉的词语,摆在我们面前,猜不到意思,想不到什么词语替换,周围也没有可查阅到的资料。此刻,你能想到有什么办法理解这词语?

生:可以请教周围人,同学,老师或家长。

师:请教他人,也是种办法。(教师板书:请教他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学会学习。】

四、体会理解词语理解句子方法的相似与不同

1.创设情境

出示两组句子,最后句子消失,屏幕上只留下味道味道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寻找发现。

教师总结:

    词语,离开句子是不行的。只有放在句子里,才能让我们理解它最准确的意思。同样的,一个句子单独地拿出来,我们也不会知道它的完整意思。

    大家都知道词不离句,词语和句子是相连的。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有一些是一样的。(指一下黑板的板书)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从老师语言的点拨中,体会词语句子的相关性。引导理解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总结两者理解方法的相似之处

预设

小组讨论相似之处:请教他人,查查资料。

教师总结:理解词语的一些方法,同样能运用到理解句子上面来。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总结归纳出理解词语理解句子方法的相似之处。学会了知识的迁移。)

3.引出理解句子的其他方法。联系上下文走进句子理解

   出示: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自18课《童年的水墨画》中的《江上》)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此句单独地出现,你知道什么意思么?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知道整个句子的意思?

学生寻找文章的词句:笑哈哈,一双双小手,一阵水花两对虎牙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原来,联系上下文,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词语和难懂的句子。

(教师板书:联系上下文)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引导,让学生逐步地开始呈现从理解词语延伸到理解句子的阶梯性学习过程。】

4.出示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选自19课《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生活里,你有没有和小作者这样,经历过特别紧张的事情?谁来聊一聊

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能用自己的心情理解作者表达的心情,或者把自己就当做作者,在经历着作者所经历的事情。这样理解句子的方法,叫感同身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走进作者的生活,走进作者写这段文字的内心世界,才能够让学生和文字走得更亲近。初步教授感同身受这个词语,让孩子们领悟用心领悟的重要性。】

五、品味句子

1.师:如果我们不仅能理解句子,更能很巧妙地运用句子,就更好了。

 1)出示: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学生默读,指名交流这句描写小球的精彩之处。

老师总结:像的样子+自己对小球的感觉,(适当板书)就有了一段美妙的语言。

 2渲染引雨

师:学了这么久,相信同学们都有点累了,老师现在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聆听,美美地享受一下。

学生静静聆听。

师生交流:在刚才的享受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出示夏雨的图片

继续交流雨的样子和自我感受。(老师适当板书)

3)仿写

    出示妈妈的手

    引导学生根据小球夏雨的描写手法,适当加入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妈妈的手。教师巡视。

    指名读一读。

    教师鼓励语:你一定是一个有心的孩子,回去一定念给妈妈听,她一定会从你的语言中感觉到温暖。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妈妈的爱呀,让老师也感动了。

    教师总结:同学们,无论怎样去写事物的特点,都离不开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所以说,咱们自己心里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把感受表达出来,你写出来的句子,就是最精彩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三段句子的品味”——“仿写”——“创作,循序渐进地体会两种修辞手法,并针对三年级的小朋友初写作文的特点,降低难度,让孩子体会修辞手法不难,凭借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如此浅入浅出,为今后高年级的写作打基础。】

教师总结:希望在今后的品读中,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发现生活中更美妙的语言魅力。


特别声明:

本公众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源,建议购买实体产品。

往期精品

如需部编人教全套电子课本,请在公众号内回复:电子课本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电子课本+MP3+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电子课本+MP3+知识点+图文解读

小学数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教学汇编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教学汇编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教学汇编

小学英语:

人教版PEP版三年级下册知识教学汇编

人教版PEP版四年级下册知识教学汇编

人教版PEP版五年级下册知识教学汇编

人教版PEP版六年级下册知识教学汇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