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觀察:首位华人女众议员成绩单能打多少分?华人独家点评
悉尼郵報政治觀察員 蕭十一狼
联邦大选5月18日结束,国会7月2日复会,至今已有4个多月。衆议院首位华人女议员廖婵娥一直新闻不断,更一度成各报的“头条女王”,也引发华人社区的争议。作为华人,大家都十分关注廖议员,毕竟是首位女众议员,那么,上班这4个多月来,廖议员的成绩单能打多少分呢?
廖议员的争议热潮在10月中旬后似乎开始减退,笔者翻查主流媒体的新闻,要去到10月14日的题爲《廖蝉娥称已彻查三星期 确认没跟不当华人团体有关》的报道了。不过,政治明星就是明星,11月5日,主流英文媒体的一篇独家报道,再次把廖议员带入社会视野。新报道以《廖婵娥最后时刻自掏10万用于Chisholm竞选活动》为题。笔者不太清楚媒体报道的动机,廖议员公开披露的目的。廖议员是想说当选属于个人的功劳,与自由党无关?又或暗示自由党亏欠她?抑或还是分享经验告诉大家,当议员需要有钱才行?披露的动机无从得知。
那么如何给议员打分,笔者主要从两方面,一是议员的公开言论及承诺;二是新闻报道及个人社交平台透露的工作情况。
廖议员的公开言论,包括国会演讲,以及接受媒体采访的言论等。
回顾廖婵娥议员在国会发表演讲,主要有几点:一是“为澳洲和中国长远而健康的关系做出贡献”;二是探访Ashwood高中之外的57间学校;三是改善本地体育运动;四是为澳洲人包括选区的纳税人减税。笔者提出来,其实是怕大家忘记了,提出来,可以做一个客观对比。
回顾廖议员接受媒体的访问,抛去解释社会质疑的澄清部分,笔者印象最深的有二个,一是公开支持香港反修例;二是指中国是“专制国家”。
至于工作方面,已经过去的这4个月里,主流媒体鲜有提及廖议员的工作行踪,起码能公开的工作,媒体很少报道。
那这4个多月的时间,廖议员究竟有什麽可圈可点的政绩呢?
7月2日,第46届联邦议会复会,廖议员及其他议员正式上班。
7月23日,廖婵娥议员在国会发表演讲。
8月,廖议员忙於应付媒体的质疑,包括解释任职海外组织。
9月,廖议员继续应付媒体及国会的质疑。当中接受天空新闻台的采访,表现强差人意,再次引发质疑,更成爲全球关注的焦点。
同月,廖议员花时间检查她的捐款记录。《先驱太阳报》指其有4万元政治捐款未申报。
同月,其竞选违规案件上交至联邦法院审理。
同月,涉违反国会守则,廖议员取消了原定24日的筹款活动。
10月15日,廖婵娥发声明,指过去三周已花大量时间去查核和一些社区组织的关系,指由於维省有近1,000个华人团体,所以花费很多时间。
以上基本是主流媒体公开的大概情况。总体来看,与廖议员的就职演讲的承诺还是有相当大距离,虽然,议员任期还有2年时间左右,但廖议员工作的起步并不理想,过去的4个月几乎没有可圈可点之处,反而需要批评的地方不少。
例如,廖议员竟然花了三周时间,彻查与不当华人团体的关系。三周,这可是带薪的三周呢。笔者的困惑是,纳税人愿意花钱请廖议员做这个事情吗?这些事情,不是应该在上任前处理好了吗?又或能否花少一点时间,二三天就搞掂?又或在非工作时间处理?自查这肯定不是议员的本职工作。
而且,廖婵娥议员参加的组织竟有上千个,令人称奇。要花三周时间去清查的话,该有多少不当团体,多少复杂的关系才行?看来似乎远远不止媒体透露的那几个涉华组织。也足以证明,人脉超广,成为廖议员的筹款能力有相当强劲的基础。
笔者认爲,既然廖议员是带着纳税人的工资花时间查自己的社会关系,那麽是有必要向纳税人汇报一下,比如清除了哪些关系、是哪些组织等,也好让其他华人议员远离这些不当组织。这其实涉及公衆利益,或有必要公开。
从新闻看,自7月2日上班到11月2日,这4个月廖议员可圈可点的政绩似乎用1,2个手指头就够了。也有网友透露,在廖议员的推特,微信等上面,甚少有政绩披露,一般都是参加的各种活动的推文,象特朗普那样,为自己点赞,而活动内容可见,这些活动基本与华人无关(因不在华人圈)。这让人联想到廖议员那次国会演讲的承诺。
如何促进澳中关系更是广大华人所关心的。早前,当有新闻指在澳大利亚10大新公民来源地中,中国移民的拒签数字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也即签证率是最低的。这个新闻应该引起廖议员的重视。作爲华人议员,廖婵娥是否应该表达一下关注呢?是否应该关心澳中关系是否出现问题呢?有问题不关心,又如何促进澳中关系呢?
笔者认为促进澳中关系不是参加升旗礼,参加大使馆宴会就可以做到的(因为参加升旗礼,参加吃吃喝喝的宴会,不止廖议员一人,大把人这样促进澳中关系的),我们应该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议员。
或有人说,华人议员不仅是为华人服务,这个説法是说得过去,但不能否认,更多华人对华人议员是寄予厚望的。你说长着华人的脸孔,却对华人的利益不闻不问,这説得过去吗?对就职承诺忘得一干二净,这说得过去吗?若不积极为华人发声,不如选其他族裔的还好了;若不积极为华人发声,当初何必深入华人区拉票呢?笔者看,有些议员,拉票时就想到华人,大用特用自己的华人脸孔,而当选后就称不仅为华人服务,也爲其他族裔服务,以此逃避。这种现象不好。
不过,说廖议员完全不做事也不客观,这4个月来她是去了一家学校慰问,这是大选承诺探访57家学校的第一家,还有56家等着她去。还有,赛马日,廖议员也“接见”了市民,算不算政绩大家自行判断。
在最新的报道里,廖议员自爆在竞选的关键时刻,拿出10万元用於竞选。报道暗示,这10万元可能是她获胜的关键,当时,廖议员是以50.6%的得票率赢了选举。不过,报道没有提到涉嫌违规的中文投票海报。更多人认爲,那也是廖议员险胜的关键,不然也不会有人就此打官司。
不管怎样,10万元的紧急投入,再加涉嫌误导性的投票海报,均是自由党廖婵娥在该选区险胜的关键因素。但是,这两种关键因素,都与议员的职业要求无关,与政治素养无关。在这种竞选制度下,令人担忧如何能把政治精英送进国会?若议员不是凭政治能力政治水平获得议员职位,只靠钱的话,又如何让人树立大家对议员的信心,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呢?
在最新的报道里,还显示廖议员的筹款能力或叫吸金能力相当强劲,指她至少爲自由党筹集超过了100万澳元。直至上周三(10月30日),廖议员也还在忙于筹款,据闻当日400座位座无虚席。看来筹款再一次成功,继续体现出廖议员的价值,也难怪受到自由党的重视。
笔者提醒的是,工党王国忠的捐款来源,目前还被追查中。笔者不太清楚,涉及100万元的筹款,是否也需要向选举委员会甚至是社会公布金主名单。什么是公开透明化?这是笔者疑惑的地方之一。
笔者曾经撰文,指工党王国忠与自由党廖婵娥带坏了头,二人成了“政治筹款机”,华人未来从政,不知道政党是否会以具有筹款能力做爲一个衡量和晋升因素。若这样,未来还有多少个真正的政治精英(不会筹款的)能够出头?
华人与“有钱人”通常被联系起来,政党是否认爲,一个华人议员就等如一个“金矿”?这样的副作用就是政党不考虑华人从政的政治素质与政治能力,首先考虑的是他(她)会爲党拉到多少钱,筹到多少款。这样背景下,从政的华人将被迫发展各种社会关系,在鱼龙混杂的圈子里寻找金主以满足政党的需求。这样就会形成畸形的华人政治生态,十分不好。
而且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为涉贪或违规埋下了地雷,王国忠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王国忠为工党筹集的10万元,钱没有落到他自己的腰包(直接送到党部),但目前看,承担後果的是他自己。
当然,没有证据证明廖议员筹集的那些100万元有违规,但若不公开的话,天知道呢?
一直有廖议员的支持者,对一些批评的声音不满,认爲总算选了一个华人,应该要包容些,不要“窝里斗”等。笔者认爲,从严要求廖议员,正是对华人整体形象的负责,是对未来华人从政之路负责,作爲媒体人,也是在履行监督政府施政的责任。
大家清楚,主流英文媒体正用放大镜,显微镜来看华人议员。所以,维护华人自身形象,绝不是廖议员一个人的事,任何华人都有责任。若廖议员“出事”,也会影响到华人形象,也影响到其他从政的华人。现实是廖议员的诸多负面新闻,主流社会或已经给华人族群,给华人政客贴上标签了。
值得一提的是,廖议员在朋友圈贴文,提到“接见市民”,无意中流露出一个议员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心态,既然是民选议员,应该与民众打成一片,毕竟大家都是澳洲公民,只是职业不同而已。议员或政府官员若有了一种对选民接见的心态,澳洲的人权平等价值观就没了,就不再是公仆了。
所以,廖的支持者应该正面看待一些批评声音,不要视爲“窝里斗”,那是很狭隘的想法,也有护短之嫌。况且这属于华人内部的批评,传播范围有限,总比被主流媒体批评好。应将这些不同的声音视爲鞭策廖议员前进的动力。真要想不被批评,自己就要做好,没人能无事生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作爲议员,心胸是需要比常人更大的包容性,要肚里能撑船,能接受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好。
若要笔者给廖婵娥议员过去的4个多月的成绩单打分的话,笔者给出的是30分(以100分为满分)。笔者希望廖议员加油,在未来的时间,努力改进!不要一天到晚想着筹钱,选民选议员不是为了筹钱,是要做实事的!
(2019年11月 6日 )
题图:赛马日,廖婵娥议员在朋友圈发文,不知道哪位市民有幸得到“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