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薪2.2/月的顶级内所海问律师背景全解析
作者:WE律聚人团队
本文著作权归“WE律聚人”微信公众号独家所有,未经允许,不可转发到其他公众号或网站,仅标注出处无效。如需洽谈转发事宜及后续的商业合作,请在WE律聚人公众号后台留言,小编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WE 律聚人自WE律聚人平台发布2017中国最高薪酬律所律师背景白皮书的前十篇(汉坤篇、众达篇、达辉篇、凯易篇、通力篇、盛信篇、竞天公诚篇、Reed Smith篇、环球篇、昆鹰篇)后,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众多公众号的转发,团队在此向大家致谢,并希望今后的白皮书能继续提高质量。WE律聚人团队在近期完成了对海问律师事务所的相关调研工作,并作为本白皮书系列的第十一篇发布。团队之所以将一些规模较大的内资红圈所放在本白皮书系列的中后端进行,就是为了积攒相关的调研经验,力求将最为客观和翔实的数据推送给大家。
除去常规的数据分析之外,每篇白皮书的最后都会有WE律聚人团队的分析总结,欢迎大家指正,也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其他观点和讯息。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
1
海问律师事务所简介
创立于1992年的海问律师事务所,是一家领先的合伙制的中国律师事务所。海问在广泛的法律服务领域积累了为人称道的经验与专长。基于其在诸多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和涉及跨境的交易中所体现出的创造性和专业经验,海问已成为一家在证券发行、兼并与收购、私募股权投资、知识产权及商事争议解决等领域最受欢迎的中国律师事务所。
海问的专业服务得到了境内外客户以及国际法律和金融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在2016年的钱伯斯中国律所和律师排名中,海问在公司并购、资本市场债务与股权(香港地区与海外发行)、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等3个业务领域获得了重点推荐,6名律师上榜。2016年,海问共获得9项ALB“中国法律大奖”提名,因参与“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成为中国中车”交易项目,最终获得了“中国年度交易大奖”和“年度最佳并购交易大奖”2项大奖。多年来,海问始终深耕在资本市场、并购与公司业务、争议解决三大领域,其专业的法律服务得到了境内外客户以及国际法律和金融业内人士的广泛认可。
2
办公室情况概述
根据海问律师事务所对外公开的资料及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海问律师事务所总部设在北京,在大中华地区除北京外还有上海、深圳和香港3个办公室。海问律师事务所具有统一的律师池,所有非合伙人律师从制度设计上而言归律师事务所统一管理,并不隶属于某一特定合伙人。海问律师事务所各办公室之间也有所联动,在具体案件或项目中按客户需求,合伙人会从各办公室召集非合伙人律师,并不囿于办公室的地理分布。因此海问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并不存在常驻地的概念。
在海问律师事务所官方网站的“合伙人及资深顾问”条目下一共公布了42位律师的资料。这42位律师中清楚标明了级别的律师有41位,包括6位国际合伙人(International Partner),31位合伙人(Partner)以及4位资深顾问(Senior Counsel)。剩余1位律师在官网介绍中没有标明级别,无法准确定义。
3
业务领域与行业
在我们所获取的42个调研样本中,38位律师的业务范围包括并购;29位律师的业务涉及证券;25位律师的业务涉及投融资管理;业务范围包括私募基金的律师有7位;业务范围涵盖了商事争议解决的律师有6位;涉及知识产权相关业务或银行业务的律师各有4位;业务范围涵盖了公司业务的律师有3位;涉及反垄断业务或资本市场相关业务的律师各有2位;业务范围包括税务、房地产、国际仲裁或娱乐媒体产业的律师各有1位。
结论:
业务领域较为多元,公司并购、资本市场及投融资业务比重较大。
4
教育背景
一、最高学历
在我们所获取的42个调研样本中,7位律师的最高学历为JD/博士,占总比的17%;32位律师的最高学历为研究生学历,占总比的76%;3位律师的最高学历为本科学历的,仅占总比的7%。
42个调研样本中,22位律师有过境外高校的教育经历,占比52%。
结论:
绝大多数调研律师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超过半数的律师拥有海外教育背景。
二、本科学校
在我们所获取的42个样本中,42位律师全部都有中国高校的本科教育经历,没有律师拥有境外高校的本科教育经历。
42个样本中,本科毕业于五院四系的律师有25位,其中2位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律师还同时具有北大经济学学士学位,1位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的律师还同时具有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毕业于985高校的律师有7位;毕业于211高校的律师有9位;毕业于非985、211高校的律师有1位,该律师同时还具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第二学士学位。
结论:
几乎所有律师的本科毕业院校为五院四系、985、211高校。
三、研究生学校
国内研究生
在我们所获取的42个样本中,34位律师拥有国内高校硕士学位;该34位律师的硕士学位全部为法学硕士学位。
34个样本中,来自五院四系的律师有19位,占比达56%;来自985高校的律师有4位,占比达12%;来自211高校的律师有11位,占比达32%。
结论:
所有拥有境内硕士阶段教育经历的律师,均毕业于五院四系、985及211级别高校。
国外研究生
在我们所获取的42个样本中,21位律师持有境外高校硕士学位。
21位律师全部具有美国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其中1位律师同时具有瑞典隆德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结论:
拥有境外硕士教育经历的律师,全部毕业于美国法学院,可见美国法学院在一线内资所中的绝对强势地位。
四、博士/JD
在我们所获取的42个样本中,7位律师具有JD/博士学历。
7位律师中1位律师具有国内博士学位;其余6位律师具有境外高校JD/博士学位。
结论:
大多数持有博士学位的律师均毕业于中外顶尖高校。
5
工作经历
在我们所获取的42个样本中,26位律师具有并公开了自己加入海问律师事务所之前的工作经历(部分律师虽有公开工作经历,但公开部分即从加入海问起因此不纳入统计)。
26位律师中,25位律师曾有其他律所的工作经历;2位律师曾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工作;1位律师曾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工作;1位律师曾在北京仲裁委员会工作;具有银行或法务工作经验的律师各有1位。
结论:
律所工作经验很受重视,金融相关行业工作经验或受青睐。
6
执业资格
在我们获取的42个样本中,40位律师具有中国大陆的律师执业资格;15位律师具有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3位律师具有香港律师执业资格;1位律师同时具有美国加州、伊利诺伊州律师执业资格;1位律师具有美国华盛顿州律师执业资格。
结论:
中国大陆和美国纽约州律师资格的双持有,未来将越来越成为主流现象。
7
外语能力
在我们获取的42个样本中,42位律师全部都会中文和英文,1位律师会日语。
结论:
所有调研对象均可以以中英文两种语言开展工作。
8
WE律聚人总结
本周海问律师事务所刚刚确定了涨薪事宜。据业内多种消息源透露,海问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即,一年级新人)的入门薪资将调整为22K/月,而后三年的月薪分别为24K,26K,28K,海问也正式加入了“入门薪资2万+俱乐部”。本周白皮书计划出版的对象正是海问,不得不说是一个巧合。
在这些喜人的薪资数据背后,团队也想就一线律所薪资设置及调整的合理性这一问题谈一些我们的看法。 按照目前海问律所的最新薪资计划,一位律师前四年的税前总收入应为人民币120万元(不计算年终奖及可能存在的项目分成),但三次涨薪的调整幅度仅为7%-9%左右。 这意味着,涨薪幅度有很大可能慢于通胀率,也意味着一位律师在前四年中的生活消费能力和购买力并没有本质提高,甚至有可能出现第四年期间的生活购买力不如一年级期间的情况。而众所周知的是,四年级律师所能完成的工作和承担的项目压力是远甚于一年级新人的。在目前的薪资计划和涨薪幅度比重下,二者的社会购买力和消费力并没有本质区别,这是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年级律师的心态失衡或磨损高年级律师的忠诚度等问题。
不考虑“入门薪资2万+俱乐部”的头衔,我们来看一下以下这个薪资方案如何:入门薪资每月17K,以后三年的月薪分别为:22K,28K及35K。 在这个计划下,每年的涨薪幅度都在25%-30%左右,体现了团队内部的差异化的同时也保障了较大的上升空间。 且实际上律所向单个律师所支付的前四年的税前总收入为人民币122万元左右,并没有增加成本负担。 当然,以上所有的观点和假设都只是团队的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和大家思考。
对比于其他部分红圈所,我们可以看到海问的规模并不算庞大,在一线内资所中保持着一个合理的中等体量。 从调研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海问律所确实在资本市场、公司并购、私募股权投融资等领域有着大量的从业律师及团队,几乎半壁江山的布局都在以上三个领域中。
团队认为值得一提的另一点是,海问律师事务所律师的海外背景比例占比较高。 因我们的调研对象仅限于海问律所的合伙人及顾问级别律师,这意味着,在稍大的年龄层面上,海问律所半数调研对象拥有海外法学院教育经历,这一点在中国内资所中也是很难得的。
总结而言,WE律聚人团队认为海问律师事务所是一家规模合理、团队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一家位于一线接近顶尖级的中国内资最高薪酬律师事务所,是年轻法律人及法学院学生所应该关注的律师事务所之一。
白皮书往期回顾
WE律聚人
法律知识及经验共享知识的平台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