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跟大师学读书方法

2017-08-25 一米看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民国时期的国文大师们是怎样读书的呢?他们的读书方法,各有特色,却又“万理一门”!下面就有请六位大师,来各自晒一晒读书技巧,帮助孩子培养阅读素养吧!



钱钟书

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要想记得住,就得做笔记

钱锺书的博学,归功于他的博览。他阅读书籍所写的札记,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夸张,他写学术巨著《管锥编》时,所用的资料足有几麻袋。

许多人说,钱锺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却不易遗忘。

据杨绛先生(钱钟书的夫人)说,钱锺书做笔记很费时间,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

另外,钱锺书先生主张先博后约,由博返约。即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然后再在此基础提炼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使他成为一代学术泰斗,也为后学者指出了正确的成功之路。



胡适

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读书有“四到”,“两要素”

胡适小时候读书时,私塾给每个孩子一条书签,前面写着十个字:“读书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胡适却以为读书三到还不够,必须有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胡适告诫人们读书时万不可马虎,关键处一定要做到“眼到”。所谓“口到”就是“诵读”,每一字句都要念出来。这一方法有利于熟悉句子结构,也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气势、风采和韵致。所谓“心到”是指用心思考和分析研究,力求做到“比较参考”和“融会贯通”。第四到“手到”,即多动手,主要包括点分段、查阅字典和资料、作读书笔记。而读书笔记又包括四点:抄录备忘、提纲节要、笔记心得、探讨研究。

此外,读书有两个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在胡适看来,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因为只精不博会一叶障目,而只博不精则好似“一张很大的薄纸,禁不起风吹雨打”。



蔡元培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读书要得法,专心勤笔是关键

蔡元培曾写过一篇分享读书经验的文章,十分有趣。

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我自十余岁起,就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然而我也没有什么成就,这是读书不得法的缘故。我把不得法的概略写出来,可以为前车之鉴。

他用批评自己“读书不得法”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读书才算得法。

第一要专心,这不仅仅是指精神状态,更指读书涉猎范畴。唯有在精读上下过功夫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第二要勤笔。蔡元培先生说,检点自身,往往为了省事起见,不曾把书中有用的内容摘抄出来。这若是有时候想起来,除了德文书检目特详,尚易检寻外,其他的书,几乎不容易寻到了。我国现虽有人编“索引”、“引得”等等,专门的辞典,也逐渐增加,寻检自然较易,但“各人有各自的注意点,普通的检目,断不能如自己记别的方便。”



钱穆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



须全读不宜选读,盼能背诵

据说,钱穆先生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

上个世纪80年代,钱穆的孙女正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写信向祖父请教读书问题,钱穆的回信:“《论语》外,须诵《孟子》《大学》《中庸》与《四书章句集注》为主。《庄子》外,须诵《老子》。四书与老庄外,该读《史记》,须全读不宜选读,遇不易解处,约略读过,遇能解又爱读处,则仍须反复多读,仍盼能背诵……”

要求孙女背诵,作为史学大师的爷爷自然更能背诵。能够背诵《史记》,让人不敢想象。



陈寅恪

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读“老书”、读“原典”

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

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陈寅恪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

陈寅恪读书,注重原典和最基础的书,这可以说是他读书的一个诀窍。为什么要读“老书”?因为“老书”有“原创性”和“基础性”,而且“老书”往往是一门学科的入门书。读“老书”,推而论之,就是读原典。

陈寅恪说:“中国真正的原籍经典(原典)也只不过一百多部,其余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互为引述参照而已。”读“老书”、读“原典”,这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都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读书策略。



鲁迅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读书六法

大文豪鲁迅非常讲究读书方法。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

一是泛读。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鲁迅先生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这种方法可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三是专精。他提倡以“泛读”为基础,然后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则,读书虽多,终究还是一事无成。

四是设问。就是拿到一本书,先大体了解一下书的内容,然后合上书,可一边散步,一边给自己提一些问题,自问自答:书上写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是自己,这个题目又该怎么写?鲁迅认为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全书,效果会更好些。

五是背书。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工整整的小楷字。他把书签夹到书里,每读一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一个字,读了几遍后,就默诵一会儿,等把书签上的10个字盖完,也就把全书背出来了。

六是剪报。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这一方法来积累资料。他的剪报册贴得很整齐,分类也很严格,每页上都有他简要的亲笔批注。鲁迅曾利用这些剪报写了不少犀利的杂文。鲁迅曾说过:“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大师们读书虽各有各的方法,但道理却是相通的。


在“读什么”的问题上,一般有“博”和“精”两个维度的思考。阅读范围广大,展拓的是眼界,让人看到壮阔的世界和风光;阅读内容深隽,增刻的是见识,见事见物见众生。就算不坐学问的冷板凳,我们也该以自己的气力在这两方面下功夫。


而在“怎么读”的问题上,大师们的意见就更一致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判断的基础上摘抄。形式倒是其次,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如此反复,必能理解书中真意。


掌握了好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素养肯定不成问题;但无论如何,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好学向上的精神。


喜欢我就和我一起玩耍呗!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书的海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