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调与音容 分明启元白 ——《启功评传》作者赵仁珪老师专访|【京师学案】

2017-06-09 京师文会 京师文会

导语



 



赵仁珪老师是启功先生的弟子,追随启先生近30年。赵老师从1981年起留校任教,学生们亲切地称他“珪爷爷”。近日,赵老师的新著《启功评传》即将发布上市,这是一本怎样的书?珪爷爷的近况又如何呢?京师文会的几位编辑特别专访了赵老师,让我们在《启功评传》发布之前,先一睹为快!

《启功评传》封面,北京出版社2017年版


Q

赵老师,您是怎么想到撰写《启功评传》的呢?

赵老师:先说说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吧。我觉得首先是表达我对启功先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这本书是2015年开始动手写,当时是启功先生逝世十周年,我想写点东西表示纪念。

我从90年代末开始把研究方向转为启功研究,写了很多关于启先生的文章,我认为这可以当作一个课题来做。为什么呢?咱们研究古代文人时有一个感受,研究他们的生平、思想、作品时,往往缺少特别详细的记载,特别是一些有歧义的作品,也不知道作者的原意是什么?我们经常想,如果韩愈活着问问韩愈就好了,省着大家打这笔墨官司。所以我想,启功先生有很多学术成果,大家了解得也不是很准确,需要加以交代,让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那我与其钻研古人的一句话到底什么意思,还不如把启先生的学术思想、诗文著作搞清楚,因为启先生丰富的遗产,后人肯定会不断阅读,也会有许多疑问。我把这个空白填补了,省的后人又打无头官司。于是我写了很多关于启先生的研究文章,汇集成《启功研究论丛》一书,也帮启先生整理了他的很多著作,包括《启功口述历史》《启功韵语集》《启功论书绝句》的注释,我还编了《启功诗文选赏析》以及怀念启功先生的纪念文集。

《启功韵语》

《论书绝句》

2015年,有人给我出主意:现在学术界流行给古代学术名家写评传,比如《杜甫评传》《苏轼评传》等,影响都不错。所以我觉得也可以写一本《启功评传》。我从2015年秋天动笔,到2016年底完成,到现在2017年6月出版。

今年又是启功先生诞辰105周年,所以我是在纪念启功先生逝世十周年到纪念启功先生诞辰105周年这两年之间写作此书表示纪念。这是我的第一个想法。


Q

是啊,启功先生的影响力会随着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而益加彰显,而我们确实应该在启先生遗泽未远的时候把一些基本事实梳理清楚,为今后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赵老师:现在社会上喜欢启功先生的人很多,用现在的话来讲,启先生是“现象级”的人物。这种“现象”追溯起来也是源远流长了。

启功先生二三十岁时就已经名噪一时、崭露头角了。那时他在书法、绘画、诗歌创作方面,已经很有地位了,他是中国画研究会的创始人,启先生的画在很多全国性画展上都参展评奖。那个时候大家就觉得启先生前途无量。特别是经过陈垣校长等老一辈大师的提携,大家都对启先生抱有很大期望。当时他的许多朋友像王世襄、黄苗子也都很赞赏启先生,所以经常以启功先生为核心,能够形成一个文艺沙龙。特别是启先生的本家溥雪斋、溥心畬也很提携启功先生,他们当时社会地位很高,而启先生家道中落,但他们在恭王府举办海棠雅集,也请启先生去。

到了50年代,启功先生被打成右派,很多人避之唯恐不及,但他的许多朋友、学生们还和他保持联系。那时启先生住在小乘巷,房子破旧不堪,两间小厢房加起来也就十几平米,窗户纸、顶棚都是破的,夜里老鼠在屋顶跑来跑去,很穷困。但他的朋友、学生们还照常去听他谈天说地。黄苗子曾形容启先生:朋友聚会时,还没到地方,只要听到有人操着地道的北京话,有说有笑,就一定知道是启先生驾到。从三皇五帝聊到苍蝇蚊子,无所不谈,他知识面非常广博。我觉得在那时就已经萌发“启功现象”了。

当然启功成为大家仰望的人物,是在文革之后了,启先生“右派”平反,他的才华全面呈现出来。

比如当时全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是舒同,毛主席评价他“军中一支笔”、“马背上的书法家”,而启先生是书法协会副会长。舒同卸任以后,大家一致推举启先生。启先生当书协主席是众望所归,没有任何异议。

再比如鉴定,启先生是鉴定专家,特别是书画鉴定,跟他从小打下的基础、修养分不开的,当时设立全国七人鉴定小组,启先生是主任委员,虽然在具体鉴定上大家各有不同意见,但启先生作为主任委员是众望所归的。

再比如,启先生的诗词也是独创一格,成就很高,他的学问呢,从文革前就已写好了《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但是当时没有发表的条件,文革以后就发表了,后来他又写了《汉语现象论丛》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在学问上的成就也是大家公认的。

至于在教育方面,启先生贡献也很大,单就启先生给师大拟写的校训来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受到广泛称赞,现在很多师范院校都是以这八个字为办学宗旨。加上启先生人缘也好,大家都求他写字,启先生有求必应,当然最后欠的账也很多,谁求他写字他就记在本上,一大本,最后也写不完(笑),但他完全没有架子。可上面要是靠着权势让他写,启先生反而不写,要是平民百姓,他还经常主动写。他到每个地方开会,必定给服务员、炊事员写字。启先生虽是出身皇族,有清贵的高雅,但是长期生活在社会底层,使他对平民一视同仁,感情非常好。所以凡是对书法稍微感兴趣的,都知道启功先生,而且都很喜欢他,所以这种“启功现象”就变成一种“启功热”

校训碑

北京师范大学


《诗文声律论稿》

中华书局典藏版  

但是这一“热”呀,难免就有很多不实的传言了。比如有个记者,采访了两三回启先生,写了一本采访记,其中就有一些不准确的地方。比如启先生文革期间为了保存手稿,把《诗文声律论稿》写在一种贵州产的非常薄的皮纸上,卷成卷儿,准备危急的时候带走,后来他老伴儿把手稿卷起来,藏在箱子底的旧衣服里保存。而这位记者则说成是埋在地下,结果后来就又有好事者添油加醋,说还连夜埋了三坛子文物,这就是胡说八道的不实之词了。还有些人想出风头,就偏要批评、否定启先生,觉得自己敢于否定专家,显得比专家高明,这些问题也有。

所以我写这本书,第二个目的,想给大家介绍启功的真实情况,不能以讹传讹,给喜爱启功先生的人提供一些可靠的材料,让大家了解一个全的启功、真的启功、活的启功。


Q

启功先生不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骄傲,也是全社会尊重的大师,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热爱、崇敬启先生,但对于我们来说,却应该深入地研究启先生,探寻先生身上那种来自传统文化的温暖之光。

赵老师:这也正是我撰写《启功评传》的第三个目的。就是我们在社会上可以满足于“启功热”,但是从长远的学术发展、传统文化继承上说,必须把“启功之热”变成“启功之学”,厘清他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体现他的文化价值。

首先,启先生是一个全才,书画创作、诗词创作、文物鉴定、学术、教育等等,对我们今天的启示就是,要想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最好能成为传统文化的全才,要有全面的认知,从而对传统文化有高屋建瓴的认识。当然我认为一个人能在某个方面非常专也很好,古人也有“皓首穷一经”,但只有全面了解、观照传统文化,才能提炼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启先生是怎么把不同门类融会在一起的呢?我的体会是,启先生是将“学术艺术化”、“艺术学术化”,他不仅有创作,而且有理论。比如书画鉴定,前提是要会写会画,现在的书画鉴定师,有的有学问,但是没有实际创作经验,他看不出作品是怎么回事,有的有创作经验,但又没有学问,这也不行。必须自己会创作,加上历史文化知识,包括历代典章制度、避讳等等,必须综合运用。这些都值得后人学习和继承的。

我们应该挖掘启先生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内在的共通之处,启先生为我们打开了这条路——他写文章谈诗、书、画的关系,讲“诗、书、画同源”,我觉得咱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通过对启先生的了解,可以启发后人更多的研究。再比如现在大家都承认启先生是难能可贵的全才,有人评价说启先生的去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总体上是有道理的。当然,应该说是启功先生那一代人的去世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比如季羡林、钱锺书等等,像他们那一代的人,现在基本上没有了。现在需要像启先生这样对传统文化有造诣的人,但是怎么培养呢?这是个大问题。现在“国学热”,大家急于培养传统文化人才,但是现在办国学班、读经的路子,我觉得不行。启先生小时候确实读私塾,到12岁才进现代小学。但你说现在我们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模式不好,重新回到读经去,脱离了社会背景去教育,最后无法融入社会,当然不行。我们想“复制”启先生那样的人才,又“复制”不了,就走歪门邪道,这就是个大问题。我想这也是我写作本书的一个目的,希望能引起更多学者的思考。


Q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您撰写《启功评传》的体例。

赵老师:为了达到这些写作目的,我在写作时有几个宗旨。

首先就是可靠、可信性,我的材料大部分是我亲身经历的,因为我与启先生接触的年头很久,启先生对我也非常信任,虽然我自知不是启先生最优秀的学生,但启先生对我还是很关爱的。他的一些想法,平时也和我说一些,因此大部分是真实可靠的。此外,我还要参考很多其他人的说法,其他人言之有据的我也引用过来。

其次是客观性,我不愿意把书写得很空,不能只讲大道理,必须有具体事实、有代表性的事例,这样大家读着可信、不空洞。

再次是学术性、专业性,因为启先生不是普通的文化名人,他有很多理论性的学术著作,必须以专业的、学术的视角来评价,比如介绍启先生的书画就必须根据中国书画基本的特点,他的《诗文声律论稿》《古代字体论稿》《说八股》《谈红楼》,都是专业性很强的著作,我得从规范的学术角度评价。当然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比如鉴定方面我就是外行,但是我尽量多看相关文章,尽量不说外行话。

最后,我希望这本书能有可读性,希望这本书既能给专家学者看,同时也能给一般的读者,也就是启先生的“粉丝”看,因此文字要流畅、通俗、精美。为此,我每章开篇都写了一首诗,用诗来介绍启先生的成就,还选了一百六七十张图片插入其中,主要是他的书画和诗词作品,其中30多幅绘画作品,都是用铜版纸印的。我选择的书画作品,是非常精心的,现在很多启先生书画作品选,也未必都是最经典的作品,而我力求让这本书的插图都是启先生最好的书画作品,这样读起来也能图文并茂。


Q

听了您的介绍,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启功评传》的问世,您能否先给我们透露一下这本书的具体内容,估计我们京师文会的读者也想先睹为快吧。

赵老师:全书的内容一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三部曲启功》,因为启先生自己把自己的人生分为三段:青少年阶段、中年坎坷和晚来的春天。第二章叫《坚净翁启功》,因为启功先生的居所叫“坚净居”,“坚净”二字出于启先生珍藏的康熙御砚,砚铭曰:“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这章主要介绍启先生的人格:坚与净、仁与爱、才与智、达与谐。第三章是《书画家启功》包括启先生的书画创作和书画理论。第四章是《鉴定家启功》。第五章是《诗词家启功》也包括诗词创作和诗词理论。第六章是《学问家启功》,介绍他几本单行的学术著作。第七章是《教育家启功》,写启先生教书育人时候的特点、教学实践中的趣闻轶事等等。

这样前两章注重“传”,后五章注重“评”,当然其中有些和《启功口述历史》有重复,但《口述历史》的篇幅比较短,多多少少提到一点,但在《启功评传》中就全面展开了,因此全书文字量就有三十多万,加上插图的话,就是五十多万的印张了,会详细得多,为的就是写出一个全的启功、真的启功、活的启功。

这本书我去年十月就交稿了,之后经过好几个月的校对,我亲自参与了三校,还请了我的几位博士生帮忙校,挑出不少小毛病,就是希望这本书能出得完美一点,也希望能是我做“启功研究”的一个集大成之作。

说点题外话,我觉得像启功先生这样的人,咱们师大文学院就有很多老一辈学者值得大书特书,比如钟敬文、陆宗达、黄药眠、俞敏、李长之、郭预衡等等,都是超一流的人物。我们都应该好好地对他们的学术成果加以整理,可惜我们工作做的还不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老师的学术精神,传统文化所谓的“传统”,就是要不断传承下去,形成一种——咱们不说“学派”——怎么也是一种“学脉”。我原来写过一篇《曾经沧海更上层楼》的文章,就介绍了咱们中文系的老先生们,我觉得还可以做成一定规模。我们北师大中文系的学风还是很好的,很务实,没有浮华之风,也带动文学院的学生有一个务实的学风,能把学术当成一个事业来做。我觉得这些都是老师们的影响,代代相传,值得我们发扬。作为师大出来的人,应该爱护文学院,好好总结文学院的优良传统,延续我们的文脉、学脉


Q

您在退休后的近况如何呢?

赵老师:退休以后,我主要在中央文史研究馆工作。后来又成立了一个中国诗词研究院,这是唯一的“国字号”诗词组织,我也是中华诗词学会的顾问。这个研究院,主要做现当代的诗词研究,我每年还要写一份中华诗词发展研究报告,我们还有一个理论刊物:《新潮诗词评论》,我作为主编,每期也会找一些诗人的作品,集中评价,还有很多理论性研究,比如这一期的重点就是新旧诗如何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没事的时候,我也写写字,写写诗,可惜岁月不饶人了,现在写诗慢了,灵感也不比当年了。

Q

我还记得我08年上大一的时候,您给我们开课讲诗词格律。

赵老师:我是觉得文学院在培养传统文化人才时,诗词格律是一门必不可缺的知识。现在全国很多大学中文系都不开这门课,我觉得很不正常。现在我们提倡传统文化,我觉得最实际的是在大学中文系里开诗词写作课,中文系毕业生连诗词格律都不懂怎么行。但是咱们课时太紧,时间有限,其实创作里面也有很多可讲的东西,创作也可以提升为“创作学”,鉴赏也可以提升为“鉴赏学”。现在鉴赏类书籍出的太滥,很多只是就事论事而已,缺少宏观的把握,你必须懂诗人是怎么写的才行。

写作呢,是越写越熟,越不写就越不行。这几年我腿脚不好,就停笔了一段时间,现在感觉就有点接不上弦了。而且越是年轻的时候越好写,等你成老师了再写,就有思想负担了,怕写出来不成样子,干脆不写了,年轻时就没这个思想负担。十几年前,中国的诗词都是退休老干部写,称为“夕阳文学”。最近几年,我发现情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作者都是年轻人,特别是网络上诗词创作很活跃,其中也有不少写得好的,这个势头我觉得就很好。

写和读是相互促进的,没写过的人,读诗也就只会说说“情景交融”、“结构清晰”什么的,等你下功夫写过,知道其中甘苦,就知道古诗的妙处了。特别是你写了首诗,自己总是不满意,下很多功夫去改,然后你再读古人的诗作,就明白古人怎么写得那么好了,理解就完全不一样了。


 采访人:诸雨辰 黄淑芬 车祎



① 赵老师近照

② 赵老师与师母

③ 赵老师与采访者合影

 

赵仁珪老师简介

赵老师书法作品


▲向上滑动


京师文会

 

jingshiwenhui


顾问

郭英德


主编

李小龙 诸雨辰


图文编辑

颜    婧 于洪涛

蓝莫雅 黄淑芬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

中华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科交叉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