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殷墟甲骨刻辞的分类和断代问题

消息 古文字强刊 2019-09-30


9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二暨王国维学术讲座第29讲在清华学堂102教室开讲。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资深教授林沄先生受邀作了题为“殷墟甲骨刻辞的分类和断代问题”的专题讲座。此次活动由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德宽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百余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分类与断代是甲骨文研究中的核心理论问题。讲座伊始,林沄先生大略地介绍了学术界对历组卜辞时代的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其时代早至武丁、祖甲,另一种认为晚至武乙、文丁时期。针对近些年有学者发出“历组卜辞为晚期之物”的声音,林先生意欲较全面地阐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林先生首先分析了甲骨分类的意义。为了便于理解,他以干支“子”等字在第一期和第五期的不同写法、“比”和“从”二字的细微区别,形象地说明了只有掌握分类,而且是精细的分类,才能准确地认识甲骨文;分类是正确断代的基础,能区分占卜者的身份,只有确定了时代和性质的甲骨刻辞才是史料。然后,林先生回顾了甲骨文分类的历史,从早期董作宾的五期分法,一直到近些年以甲骨组类为研究内容的学位论文,充分地展示甲骨分组分类的工作不断走向精细化的过程。

 紧接着,林先生向大家介绍了甲骨分类的方法。同样地,他先梳理了确定分类标准的历史,包括董作宾先生的“断代研究十大标准”、陈梦家先生提出的三层次断代标准、李学勤先生提出的“应把分类和断代区分开”的观点以及自己原先提出的两大标准,到后来的修改为一个标准。对于分类的方法,林先生认为目前对甲骨刻辞分类的新成果都是按字体为标准取得的,字体包括字形结构、用字习惯、书体风格等方面;并重点阐述了必须“用特征性字体的特定组合来分类”,用“字体集团来分”,这种分类比仅仅根据单个字来分类要精准得多,如甲骨文“贞”字的鼎耳写作方形者,既见于师组小字类,又见于历组一类、历组二类,如果仅仅根据这个字作方形的写法,得出的结论未必可靠。

 而后,林先生又阐述了甲骨断代的方法。他认为,最基本的方法是用“称谓”来断代,可以将卜辞中祭祀对象的称谓与文献记载的世系相对照;在某类卜辞所见称谓较少,不足以确定王世的时候,可以按“类型学”的方法把各类卜辞先串联起来再统一断代,如从师组到宾组的字形演变是循序渐变的,也可以用甲骨钻凿的渐变序列来验证字体的渐变;还可以用同一版甲骨上刻写的不同组类的卜辞来确定不同字体的共时;根据成套卜辞、同文卜辞判定不同组类卜辞共时;在考古上还可以用出土层位关系决定每组字体的王世。

 最后,林先生重点对历组卜辞早晚之争的一些问题逐个进行说解。他列举了把历组卜辞的时代定为武乙、文丁之世而存在的种种矛盾,如不能解决“武丁哪里去了”的疑惑,无法合理地解释合祭的“十示又三”“十示又四”“十二示”所指先王,未能充分地证明历组一类和宾组卜辞共有的祭祀对象父乙、母庚、兄丁不是同一人。

对于一些学者用“地层关系证明时代”的观点,林先生提出了反驳意见。他首先指出地层、层位与分期不是一回事。殷墟的地层并非一层一层的,中间有很多灰坑,其实并不能称为“地层关系”,而应叫做“层位关系”;时期要根据出土的器物来定;小屯南地的中期再分二组是难以成立的。对于“地层学”和“类型学”之间的关系,林先生认为两者不可偏废,都是判定遗存年代相对早晚的考古学方法,各自独立又互相补充。不少考古学人所持“地层学是根本,地层学决定着类型学”的观点,是完全不对的。只有逐步消除这种偏激的观点,考古学才能走上康庄大道。

 林先生报告结束以后,黄德宽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归纳总结,活动进入互动交流环节。最后,由黄德宽教授代表中心向林先生赠送王国维讲座纪念证书及本次讲座的精美海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作为最早收藏、研究甲骨文的学术单位,清华大学以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为主体举办了一系列纪念活动。除了以甲骨学为主题的王国维学术讲座外,由黄德宽、黄天树、赵平安、刘国忠四位教授共同开设的“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课程也在本学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讲。11月份,“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古典学论坛暨《甲骨文摹本大系》编纂座谈会”也将在清华大学召开。

 消息来源:清华出土文献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